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CHINA MEDICAL HERALD Vol.16No.9March 2019[基金项目]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科研课题(2017-wjzdx-05)。

肱骨干骨折多由车祸、事故、人为等诸多原因所导致,该处骨折患者病情重、恢复较慢、自理难度大、卧床时间久、发生感染压疮的概率大,由于肱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静养有一定的难度,使治疗较其他长骨骨折存在更高的难度[1-2]。

在所有骨折患者中有约6%的患者愈合存在一定的困难,骨折不愈合使患者活动时有剧烈疼痛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

为进一步分析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4病区的112例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周京元索南昂秀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四病区就诊的112例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单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肘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烦躁、生活质量总评分及Constant-Murley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下1/4骨折不愈合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关节功能复健良好,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廖建晖冯帅华吴官保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3年所收治的20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诊疗资料,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优良率达到90.0%。

并发症发生率为0.0%。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避免金属断裂、应力遮挡等问题。

【关键词】肱骨胫骨骨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39-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10月所收治的20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的诊疗资料,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43.4±6.1)岁,平均体重(51.8±7.6)千克,平均患病时间(6.9±2.0)天。

20例患者都经过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及胫骨骨折。

患病原因:摔伤患者4例,砸伤患者5例,高处坠落伤患者4例,交通事故伤7例。

20例患者中,胫骨骨折患者10例,其中,7例患者合并腓骨骨折,3例患者Ⅰ期开放骨折,6例患者邻近关节骨折,3例患者骨不连;肱骨骨折患者10例,其中,3例患者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患者邻近关节骨折,2例患者骨不连。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做全麻气管内插管,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主要是由锁定螺钉、连接块、固定棒组成[1]。

所有患者都要进行闭合微创固定、有限切口,骨折部位做小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在小切口中插入连接块和固定棒,螺钉置入的位置在皮肤切口附近10毫米处,在锁定螺钉导向器的引导下,使用电钻打孔,然后置入螺钉,剩余的螺钉采用同种方法依次固定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骨科门诊部收治20例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对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疗效。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术后12~18个月进行随访,20例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

本次治疗优良率为9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利于骨折顺利愈合。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临床上多以粉碎骨折为主,因此在治疗上较为棘手[1]。

准确复位、可靠固定是骨折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方案也逐渐增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案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该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共20例。

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3.9±2.3)岁。

依据AO分型进行划分,A、B、C型骨折患者各为6例、8例及16例。

患者均将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且患者均具有知情权,能够接受远期的随访。

1.2方法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由固定棒、连接块、锁定螺钉组合而成的内固定支架系统;固定棒为圆形棒,截面直径为2.5-6.0mm,长度为10-30cm,可随意剪取适当长度;应用锁定螺钉可构成锁定连接;连接块有单棒单孔、单棒双孔、双棒双孔、双棒单孔。

连接块、固定棒、锁定螺钉根据规格配套组和;连接块在需要增加固定强度时随机使用,连接块可沿棒随意滑动和旋转,其操作方便,系统锁定后形成外争的内支架式锁定固定系统。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处理,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手术治疗时将患肢置于胸前,切口选于肘后正中部位,其中A、B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肱三头肌内外侧,C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改良尺骨鹰嘴截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生; 优 良率为 9 3 . 8 %( 1 5 / 1 6 o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 , 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均符
合骨科发展的 B O原则 , 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 、 集 中及金属断裂等问题 , 有利于骨折愈合。 【 关键词 】 桥接组合式 内固定; 肱骨 ; 胫骨 ; 骨折 【 中图分类号 】 R 6 8 3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4) O 2 — 1 6 8 — 0 3
o u t c o me s o f l i mb a n g u l a t i o n , r o t a t i o n a n d s h o r t e n i n g 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Re s ul t s Al l p a t i e n t s h a d s u c c e s s f u l s u r g e r y wi t h n o d e a t h s a n d n o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wo u n d i n f e c t i o n , l o o s e n i n g , f r a c t u r e o f me t a l f i x a t i o n , n o n u n i o n a n d o t h e r s e r i o u s
DI AO T i a n h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a e d i c , t 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L i x i n C o u n t y , L i x i n 2 3 6 7 0 0 , C h i n a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口腔颌面正常组织对放射性敏感性较高 ,包括 淋巴组织 、 骨 髓、 浆液性腺泡 、 口腔 粘膜 、 口腔咽喉部复层上皮等 ; 而 正常毛细 血管 、 软骨 、 粘液性腺泡 、 肌 肉与神经等敏感性较低 。口腔颌面对 放射性较为敏感 的肿瘤包括淋巴瘤 、 口腔癌 、 咽喉癌 等 , 而唾液腺 癌等较低。 2 放 射 生 物学 在 口腔 颌 面 放射 诊 断 中的 应 用 在 口腔颌面放射诊断 中, 接受很少量 的放射线也会产生生 物 效应 , 其放 射诱 发染 色体 突变与剂量呈正 比 , 剂量无 阈值 , 0 . 0 1 G y 剂量也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0 【 、 B射线 的效应大于x 和Y 射线 的 效应 , 同时放射可诱 导肿瘤 的发生 。人体各组织器官对辐射 的敏 感性不 同, 高敏感性致癌包括 了骨髓组织 、 甲状腺 ; 中等敏感组 织 致癌包括了唾液腺 、 肺 和乳腺 ; 低敏感致癌包括皮肤和骨骼。 而辐 射致癌 的影响因素则包括 了照射剂量 、 辐射性质 、 潜伏期 、 年龄与 性别等 , 如 甲状腺癌 、 白血病 的发生 率与照射剂量呈线 性关系 ; x 和Y 射线诊断下的肿瘤发生率低于 旺、 8射线诊 断 ; 受照后3 5 岁 以 上肺癌发生较多 , 而女性 的 甲状腺癌发生率高 于男性 , 女性乳 腺 癌受照后发生率增加 。 结 束语 : 随着放射治疗 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 放射治疗 技术与设 备 获得 了 巨大 大 的 发展 ,放 射 治 疗 已 成 为 肿 瘤 的 主 要 治 疗 手 段 。 近年来 , 放射 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提高 , 同时正常组织 的并发 症也 有一定程度 的下降 。 目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 占4 5 %, 其 中通 过手 术治愈 的占约4 9 %, 放疗治愈 占4 0 %, 其余为化疗等方法治愈 。在 患者中 , 约6 0 0 / 0 的患者首选放射治疗或者选择放射治疗作 为综合 治疗 的组成部分 , 而在 口腔肿瘤治疗方 面 , 放射 治疗具有 十分重 要的作 用。 而 目前 , 提高放射治疗 的准确性与杀伤力 , 保护正常组 织, 在放射诊断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放射 线量 , 仍然是放射 治疗 、 放 射 诊 断 发展 的重 点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摘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疗效,以及其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功能评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成人四肢骨折、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并发症1. 引言骨折是指骨骼组织断裂或破裂所致的损伤,在人类的生活中十分常见。

成人四肢骨折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修复,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疗效,以及其对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2. 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2018年至2020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成人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术后护理和恢复训练。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骨折愈合时间以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真正愈合为准。

功能评分采用骨折后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估。

并发症包括感染、创口裂开等。

3. 结果3.1 骨折愈合时间经过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了有效的修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周,与传统内固定系统相比显著缩短(P<0.05)。

3.2 功能评分治疗后,患者的功能评分明显提高。

术后6个月时,功能评分平均提高了15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

3.3 并发症经过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1例感染,1例创口裂开。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分析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分析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临床分析引言肱骨髁间骨折是成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常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

肱骨髁间骨折一旦发生,不但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可能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成为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分析进行介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参考。

一、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表现肱骨髁间骨折是指肱骨骨干远端的髁间骨折,通常导致患者出现以下症状:1. 突发的剧烈疼痛:受伤后患肢出现明显的疼痛,活动受限。

2. 肿胀和淤血:骨折部位出现肿胀,常伴有皮下淤血。

3. 活动障碍:患者很难正常活动肘部,甚至无法移动。

4. 可能出现肘部畸形: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肘部畸形,患者肘部外形异常。

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优势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以下优势:1. 刚性好: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提供良好的刚性固定,能够更好地保持骨折端的位置稳定。

2. 部位灵活:操作时能够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进行选择合适的部位固定,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骨折类型。

3. 术后复原快: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患者能够更快地进行康复训练。

三、临床分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10例患有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能够迅速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情况良好。

术后3个月进行X线复查,骨折均显示良好愈合。

2. 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肘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3. 长期随访结果满意:术后1年进行随访,所有患者肘部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四、总结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具有刚性好、部位灵活、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4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2017 NO.20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l674-0742.2017.20.05348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刘伟明,赖梅,陈浩明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骨伤科,广东梅州514011[摘要]目的研究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2月一2017年3月收治的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8例分两组各为24例,普通组给予普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曰双锁定钢板组采用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

就两组患者内固定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前臂旋转度、肘关节屈伸度、肘关节功能评分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双锁定钢板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83%明显髙于普通组75.00%(P<0.05)。

双锁定钢板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

其中,普通组4例尺神经损伤,3例切口皮肤坏死,1例钢板断裂。

双锁定钢板组患者内固定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转度(109.74±21.13)m in、(456.14±102.53)m L、7.13±1.92)d、(95.02±5.53)分、(109.46土7.35)。

、(150.52±8.92)。

均明显优于普通组(147.14±30.01)m in、(542.91±110.72)m L、9.13±1.57)d、(86.11±2.62)分、(90.56±4.89)。

、(131.26±7.57)。

(户<0.05)。

结论成人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普通钢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6-10-20T11:13:03.9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李洪法
[导读] 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

丹阳市中医院江苏丹阳 2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骨科门诊部收治20例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对患者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回顾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疗效。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术后
12~18个月进行随访,20例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

本次治疗优良率为95%。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利于骨折顺利愈合。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疗效
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临床上多以粉碎骨折为主,因此在治疗上较为棘手[1]。

准确复位、可靠固定是骨折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于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方案也逐渐增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重要治疗方案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即对该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共20例。

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3.9±2.3)岁。

依据AO分型进行划分,A、B、C型骨折患者各为6例、8例及16例。

患者均将接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且患者均具有知情权,能够接受远期的随访。

1.2方法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由固定棒、连接块、锁定螺钉组合而成的内固定支架系统;固定棒为圆形棒,截面直径为2.5-6.0mm,长度为10-30cm,可随意剪取适当长度;应用锁定螺钉可构成锁定连接;连接块有单棒单孔、单棒双孔、双棒双孔、双棒单孔。

连接块、固定棒、锁定螺钉根据规格配套组和;连接块在需要增加固定强度时随机使用,连接块可沿棒随意滑动和旋转,其操作方便,系统锁定后形成外争的内支架式锁定固定系统。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处理,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手术治疗时将患肢置于胸前,切口选于肘后正中部位,其中A、B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肱三头肌内外侧,C型骨折患者入路部位为改良尺骨鹰嘴截骨。

在操作过程中,需保护尺神经,避免损伤。

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复位后若不稳定时先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处理,至骨折稳定再撤出。

髁间骨折固定使用空心钉。

选择直径为3.5 mm左右的固定棒,依据患者复位后的肱骨远端内外侧形状进行塑性,以更好的贴合于骨表面。

插入固定块,骨折两端的内外侧均以双棒锁定固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将固定块分布于两侧,且螺钉间距可依据骨折情况进行调节。

术后进行负压引流,2d后拔除引流管,常规抗感染治疗。

及早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指标参照Cassebaum法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无明显症状,活动范围良好。

其中伸肘15°、屈肘130°。

良: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症状减轻,活动范围改善,其中伸肘30°、屈肘120°。

差: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症状未得到改善,活动范围较差,其中伸肘40°、屈肘<90°。

2结果
我院对患者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20例患者中出现轻度感染1例,其余患者未出现该症状。

对感染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并作抗感染治疗。

随访期间患者的骨折均处均骨性愈合。

疗效评定包括优11例、良8例、差1例,其治疗优良率为95%(19/20)。

3讨论
肱骨髁上髁间骨折因解剖结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

对于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建议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若推迟治疗时间,可能导致软组织出现水肿,使得后期治疗难度增加。

交接组合式固定系统是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常用方案之一[3]。

根据患者AO分型不同的差异,患者的手术入路口也存在不同。

我院对于A、B型患者选择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这样有助于维护肱三头肌、尺骨鹰嘴的完整性,避免影响患者术后的伸肘动力。

而对于C型骨折患者,选择尺骨鹰嘴改良截骨入路,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充分暴露,同时又对鹰嘴关节进行保护。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选择固定棒进行固定,首先依据患者的骨科情况对固定棒进行塑形,而双棒两侧固定强度足够,避免骨折移位[4]。

通过骨折具体情况对螺钉位置进行调整,实现三维固定。

且治疗中固定块可随着棒进行移动,不仅应用简单,同时避免了对骨折周围组织而造成的伤害,使得软组织接受较为完整。

并因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小巧的结构,还不会对患者尺神经造成影响。

本次调查中,20例患者随访时未发现尺神经前移情况,直接避免了与内植入产生摩擦,保护尺神经的功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中,棒块可进行自由灵活的移动,可对应力进行分散,体现了内固定系统化、智能化特点,并满足生物学及生物力学固定机制。

多棒及旋转钉的三维固定模式可提升螺钉抗拔能力,通过动力加压增强稳定性,促进骨折断端更好的愈合[5]。

术后无需对患者进行外固定辅助,并在进行相应的肘关节功能训练后,较好的恢复肘关节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者需充分掌握内固定结构,熟练运用整体系统的操作。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20例患者随访时均良好的骨性愈合,优良率高达95%(19/20)。

此外,虽然出现感染1例,但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感染症状得到控制,得以消除,预后良好。

综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性强等特点,治疗后可减少对周围组织血运的影响,患者恢复良好,该种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使得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海敏,汤志刚,诸葛天瑜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5,27(12):63-64.
[2]刁天华,郑志远,李涛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68-169,192.
[3]尹升吉,伦学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7):3291-3293.
[4]杨岳聪,何晖,甘秀天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年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5,(12):1821-1823.
[5]张仲子,熊鹰,赵烽等.新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27):135-137,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