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至四课的生字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至四课的生字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1. 坪(草坪) 组词:草坪、停机坪2. 坝(堤坝) 组词:大坝、土坝3. 戴(佩戴) 组词:穿戴、佩戴4. 招(招手) 组词:招呼、招手5. 蝴(蝴蝶) 组词:蝴蝶、蝴蝶结6. 蝶(蝴蝶) 组词:蝴蝶、彩蝶7. 孔(孔洞) 组词:孔隙、气孔8. 雀(麻雀) 组词:孔雀、雀跃9. 舞(跳舞) 组词:舞蹈、舞台10. 铜(铜钟) 组词:铜器、铜钱第2课《金色的草地》1. 蒲(蒲公英) 组词:蒲扇、蒲草2. 英(英俊) 组词:英才、英俊3. 盛(盛开) 组词:茂盛、盛开4. 耍(玩耍) 组词:玩耍、杂耍5. 而(而且) 组词:然而、而且6. 此(从此) 组词:此时、此外7. 刻(立刻) 组词:时刻、即刻8. 察(观察) 组词:观察、察觉9. 拢(合拢) 组词:合拢、聚拢10. 集(集合) 组词:聚集、集体第3课《爬天都峰》1. 都(首都) 组词:都市、都城2. 峰(山峰) 组词:峰顶、顶峰3. 挂(挂住) 组词:悬挂、挂住4. 角(山角) 组词:角落、尖角5. 链(铁链) 组词:链条、铁链6. 攀(攀登) 组词:攀爬、攀岩7. 似(似乎) 组词:似乎、相似8. 苍(苍白) 组词:苍老、苍白9. 仰(仰望) 组词:仰视、仰望10. 咱(咱们) 组词:咱们、有咱第4课《槐乡的孩子》1. 晨(早晨) 组词:晨光、清晨2. 饿(饥饿) 组词:饥饿、饿狼3. 柴(柴火) 组词:柴火、柴门4. 粉(粉色) 组词:粉丝、粉红5. 末(周末) 组词:周末、末尾6. 粒(米粒) 组词:颗粒、米粒7. 劳动(劳动者) 组词:劳动节、勤劳8. 午(中午) 组词:上午、下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先读一遍课文,再填空:
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课文先写( ),
再写( 上课、下课的情景 ), 最后(赞美我们的民族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 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 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一句突出了什么?) 突出这些小学生是来自多个民族的。
你们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为பைடு நூலகம்么?
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 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排的 呢?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 的课余生活记录(lù )下来.可以用 文字叙述(shù ),可以填表格,可以 画图画……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 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孩子们
白 族 服 装
pō 景颇族
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民族,他们 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刀、 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 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 精美艳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 经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 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 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 也赶来看热闹。
小动物的出现突出了地处边疆的民族小学的特点, 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孩子们课上读 书认真,课下尽情玩耍的欢乐,把小动物们都吸引住 了。
这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就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就”强调了对民族小学的赞美。
ánɡ 德昂族
傣族
chānɡ
阿昌族
汉族
积累文中的优美句子
1.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 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 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 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 那样好奇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 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 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 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穿戴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穿着 大家穿着不同、语言不同, 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的小鸟打招呼, 打招呼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 国旗敬礼。
我好象看到( )。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
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 飘扬的国旗敬礼。
排比句,这种写法 表示多个方面。
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
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
国旗敬礼。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边疆 )的学校。
上学路上 早晨,从……从……从……的路,走来了许多的小学 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进入学校 来到学校,大家… … 学习生活 上课了,大家… … 下课了,大家… …
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民族,他 们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 刀、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颇族妇女善编织, 能够织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 物的图形,精美艳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 后的景颇山已经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chānɡ
阿昌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 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阿昌 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一 朵朵鲜花。
打扮 跳孔雀舞
绚丽多彩 招引
安静 凤尾竹
粗壮的枝干
欢唱的小鸟
敬爱的老师
古老的铜钟
飘扬的国旗
鲜艳的服装
打招呼 摔跤 孔雀舞
粗壮 铜钟 凤尾竹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的学校。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 个少数民族,我知道的少数民族还有 ( )、( )、( )。
)
ánɡ 德昂族
德昂族分"绕买"、"梁"、" 别列"支系,男子装束均裹黑、 白包头,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 戴大耳坠和银项圈,多穿蓝、黑 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德昂族 妇女都爱穿蓝色或黑色对襟、尖 领短上衣,在领边、襟前、下摆 常用红布和各色绒球装饰,下身 着统裙。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跤
组词 解释
跤
jiāo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部首:足 笔画:
跤
组词 解释
跤
摔 跤
jiāo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部首:足 笔画:
跤
组词 解释
跤
摔 跤
摔身 跤体 摔 倒 :
yáo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部首:扌 笔画:
摇
组词 解释
摇
yáo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部首:扌 笔画:
摇
组词 解释
摇
摇 晃
yáo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部首:扌 笔画:
⑴上学路上,我看到 【 】 ⑵到学校后,我向小 鸟【 】,向老师 【 】,向国旗 【 】 ⑶上课时,我们 【 】⑷下课后, 我们跳舞,【 】 【 】
Ⅳ、我会填
⑴窗外【 】, 树枝 【 】, 鸟儿【 】, 蝴蝶【 】 ⑵朗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这段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 】
下课好好复 习呦...
傣
组词 解释
傣
傣 族
少傣 数族 民〕 族中 国
dài
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部首:戈 笔画:
戴
组词 解释
戴
dài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导语】《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应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明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潢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加了学校的乡村气味和民族特点。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期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清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着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明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铛铛!当,铛铛!”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烈。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细小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着、装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爱好之情。
3、背诵自己爱好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形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掌控和对重点词句的知道,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歌颂之情。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题: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作者:忻城县欧洞乡中心小学韦崇富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1、我们的民族小学1

德昂族
• 主要分布在云南。人口 约1.8万,擅长种茶,喜 住竹楼。爱跳象脚鼓舞, 主要节日是泼水节、开 门节和关门节。
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 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根据 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顺 的地方多读几遍。
坪坝 飘扬
穿戴 敬礼
打扮 蝴蝶招呼 孔雀舞游戏 Nhomakorabea粗壮 绒球花
招引
凤尾竹
热闹
摇晃
铜钟
摔跤
绚丽多彩
跳舞 飞舞 舞台
shuāi
摔打 摔坏 摔东西
jiāo
摔跤 跌跤
tōng
铜钱 铜像 铜盆
wěi
尾巴 末尾 尾声
标 坝 昌 昂 戴绚
标本 大坝 昌盛 昂头 爱戴 绚丽
目标
坝子
昌明
昂扬
戴帽子
绚烂
蝴蝶 舞 摔 跤 铜
蝴蝶
蝴蝶花
蝶舞
蝶泳
舞台
跳舞
摔跤
摔打
跌跤
摔跤
铜钱
铜像
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描写我国西南边疆 的一所美丽的民族小学,反 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 团结。
先读一遍课文,再填空: 课文先写 (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 ),再写 (上课、下课 ),最后写 (赞美我们的民族小学 )。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 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 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 的。
不同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 校,都成为好朋友 都
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 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排的 呢?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 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文 字叙述可以画图画……注意边记 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原文】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
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
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
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
會寫“坪、壩”等12個字。
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4、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雲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鍛煉學生搜集資訊、交流資訊的能力。
2、自學生字詞,試讀課文。
3、指導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1、師談話導入。
輕聲播放音樂《愛我中華》,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们的民族小学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的自豪感与赞美之情,一个“情”字贯串全文。
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所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声,来看热闹,可见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令人羡慕。
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第二、三自然段赞美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
第三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小动物。
课文最后一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感、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培养初步体会句子含义的能力。
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1.预习课文,在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
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3个是形声字,“蝴、蝶、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
“傣”读dǎi,不要读成tǎi;“戴、舞”笔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在整体感知时,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能尽快地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三要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民族小学的特点。
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即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在重点感悟课文时,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可问: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这个问题可组织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学生找出这样的语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本文的重点内容,即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下。
学校的美丽和团结既是作者所要赞美的内容,也是引起作者自豪的原因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课文里所描写的“美”和“团结”都带有民族特色,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加以引导。
第三自然段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定要认真感悟。
课文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
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的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课文最后一段用“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教学这一段,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自豪之情;通过思考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体会难忘和怀念之情。
教学本课要注重活动的开展,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口和动手结合起来,使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如生活习俗、文化生活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课时第课时1.认、写本课生字,继续学习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理解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1.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我国各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其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其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理解、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方法一(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咱们的祖国一共有56个民族。
你知道都有哪些民族吗?(学生回答:藏族、维吾尔族、白族、傣族、景颇族……)师:看来大家查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预习课文很认真,在我国云南省有这样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景色可美了,有来自各民族的同学,他们每天穿着不同的民族服装,坐在教室里上课。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课,来,跟着老师读一遍课题。
(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方法二师:同学们好,快乐的暑假结束以后,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同学了,请大家把我们的新课本打开,翻到第二页,这儿有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小朋友在学校里读书; 学校旁边的大树上有一个大铜铃,我们学校可没有这个大铜铃;学校的小山坡旁,有许多小动物呢;在教室里,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装,可好看了。
)师: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装,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
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我们汉族之外,你这知道有哪些民族呢?(学生回答: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白族……)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呀,同学们,其实我们图上画的就是一所民族小学。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一课,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齐读课题。
)一、学习生字,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有下面一些生字词,它们就像一个个好朋友,在向我们招手呢,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
PPT出示:坪坝傣族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摇晃(生自由读,抽读,开火车读。
)注意纠正:“坪”是后鼻韵,读作píng。
“傣”读作dǎi,不要读它偏旁的音。
“昌”是翘舌音,读作chāng。
“热闹”的“闹”是鼻音声母,这个词在这里还要读作轻声,rânao。
[设计意图]识字在中年级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2.快速读课文,把握课文脉络。
说说这篇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学生速度课文,然后思考,同桌交流后回答。
)这篇课文先讲了早上,同学们去上学;再讲了同学们在上课;最后讲了同学们下课在玩耍。
小结:我们对生字的学习较快,同学们也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将重点感悟课文的重点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感悟重点,体会感情1. 以读代讲,读懂课文。
师:首先,我们跟随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去上学吧,老师现在要请四位同学分别读读第一自然段,每个同学读一句话。
(这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读的过程中有漏字的,有添字的,要随时注意纠正,同学们也会随时注意提醒,及时表扬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师:从刚才同学的读书中,你们都听懂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听出了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高兴吗?(学生回答:因为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还因为有各种民族的小学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他们在一起把学校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所以很高兴。
)师:你们都说得很对,老师在读的时候,脑袋里就想到了那幅美丽的画面,好多小学生,穿着新衣服,就像今天早上,同学们见了我,都向我问好,给老师敬礼,还说了一声:“老师您好!”所以,老师就觉得你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同学们,我们再想一想那幅画面,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读第一自然段。
)2.抓住典型,训练语言。
师:同学们请看看这句话——“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你能说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吗?(课件出示这句话。
)(学生回答:都有一个“有”,都有一个“的”,“有”和“的”中间有个“民族”。
)师:你们真会观察,真会发现。
这种句式就是:PPT出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你们用铅笔在文中画出来(学生动笔勾点。
),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学生回答:我们班上,有的姓刘,有的姓王,有的姓唐,还有的姓赵。
)师:再仔细看看,“的”字是放在后边的,谁能给他改改。
(学生改为:我们班上,有姓刘的,有姓王的,有姓唐的,还有姓赵的。
)师:这就符合要求了,谁再说说?(路边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紫的。
)师:你说的句子符合要求,但是,老师还能把你这句话改得更美,你听听:路边的野花,有鲜红的,有雪白的,有淡黄的,还有深蓝的。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复述这句话。
(全班复述。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生齐读,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师:大家再看这句话: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课件出示这句话。
)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异口同声地说:都有一个“向”。
)师:(故作惊讶)啊,同学们,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个句子的特点,真棒!动动手,在课文中点出来吧。
(生勾勾画画。
)师:同学们,你们看课件:(教室窗外有一株高大的洋槐树,树上有一只小鸟),如果我们想和小鸟打个招呼应该怎说呢?(学生:“我们向小鸟打个招呼,说:‘小鸟,你好!’”)师:你想和敬爱的老师问个好,怎么说?(学生:“我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老师,您好!’”)师:请你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学生望着课件上的国旗,举起自己的小手,行标准的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