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励志小故事三篇
中国伟人励志故事

中国伟人励志故事中国伟人励志故事篇一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
在魏国作官的孙膑,因为受到同僚庞涓的迫害,被齐国使臣救出后,到达齐国国都。
齐国使臣将他引见给齐国的大将军田忌,田忌向孙膑请教兵法,孙膑讲了三天三夜,田忌特别佩服,将孙膑待为贵宾,孙膑对田忌也很感激,经常为他献计献策。
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
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
田忌多次与国王及其他大臣赌输赢,屡赌屡输。
一天他赛马又输了,回家后闷闷不乐。
孙膑安慰他说:“下次有机会带我到马场看看,也许我能帮你。
”当又一次赛马时,孙膑随田忌来到赛马场,满朝文武官员和城里的平民也都来看热闹。
孙膑了解到,大家的马按奔跑的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装饰不同,各家的马依等次比赛,比赛为三赛二胜制。
孙膑仔细观察后发现,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相差并不远,只是策略运用不当,以致失败。
孙膑告诉田忌:“大将军,请放心,我有办法让你获胜。
”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注约请国王与他赛马。
国王在赛马中从没输过,所以欣然答应了田忌的邀请。
比赛前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用上等马鞍将下等马装饰起来,冒充上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
比赛开始,只见齐王的好马飞快地冲在前面,而田忌的马远远落在后面,国王得意地开怀大笑。
第二场比赛,还是按照孙膑的安排,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国王的中等马比赛,在一片喝彩中,只见田忌的马竟然冲到齐王的马前面,赢了第二场。
关键的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和国王的下等马比赛,田忌的马又一次冲到国王的马前面,结果二比一,田忌赢了国王。
从未输过比赛的国王目瞪口呆,他不知道田忌从哪里得到了这么好的赛马。
这时田忌告诉齐王,他的胜利并不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马,而是用了计策。
随后,他将孙膑的计策讲了出来,齐王恍然大悟,立刻把孙膑召入王宫。
孙膑告诉齐王,在双方条件相当时,对策得当可以战胜对方,在双方条件相差很远时,对策得当也可将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中华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正能量的象征。
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人物的正能量励志故事。
一、孔子:智慧与仁爱的化身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故事饱含着对智慧和仁爱的追求,对于现代人来说依旧能够给予启示。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自小聪明好学,对于礼义道德有着极高的追求。
然而,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诸多挫折和逆境。
他曾经面对贫困的家庭环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孔子通过刻苦学习,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位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论遭遇怎样的困境,我们都需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诸葛亮:智谋与智慧并重诸葛亮是中国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智谋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故事给予了人们很多关于人才和智慧的启示。
诸葛亮年少时已有出众的才华,为人正直,对于国家的命运充满了责任感。
他在蜀国刘备的倡导下成为重要谋士,参与军事策划和政务管理。
在对抗强大的敌人时,诸葛亮以他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策略,帮助刘备巩固了蜀国的地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和兵法。
诸葛亮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智谋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取得成功。
三、杨震:坚持理想与信念杨震是明代末年的忠臣和思想家,他以高尚的品德和追求理想的精神而闻名。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坚守信念,秉持正道。
杨震出生在明朝灭亡之际,他在乱世中保持着对理想之地的忠诚,并为之努力奋斗。
他早年曾被倭寇追杀,但他依旧坚守信念,力保正义与公正。
他不仅助力明朝抵御倭寇入侵,还为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护百姓的生活安宁。
然而,他的直言不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却引来了官方的嫉妒和排挤。
中国历史上的励志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上的励志故事大全国家历史上很多有才能的人,作家画家科学家都积极的为国家奉献着,他们的故事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历史上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上的1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1895--1953)年轻时(1919-1927)曾留学欧洲,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
其间,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人冲和谦逊的徐悲鸿曾亲自向一个洋学生挑战赌造诣。
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人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不过是个愚昧无知的材料。
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倍受歧视。
一个和徐悲鸿一同就学的洋学生看不起徐悲鸿,甚至公然对徐悲鸿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生就当亡同奴的材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这种放肆的挑衅,深深激怒了怀有满腔爱国热血的徐悲鸿,他严肃地对那个洋学生说:"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愚才!"从此,徐悲鸿怀着为我中华民族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决心,发奋努力,埋头学业。
他经常到罗孚宫、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通过刻苦学习,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第一年,他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弗拉蒙先生的好评。
接着,在一次竞赛中,他又获得第一名。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远闻》、《怅望》、《箫声》、《琴课》等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这时,那个趾高气扬、歧视中国人、当面向徐悲鸿挑衅的洋学生,与徐悲鸿比较学业,已是望尘莫及了,只得乖乖地承认自己不是对手。
中国历史上的励志故事2鲁迅是我国现代的著名文学家,可是他当年在日本留学时,起初选择的并不是文学,而是医学专业。
是什么原因促使鲁迅先生弃医就文的呢?鲁迅(188l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深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命运担忧。
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的真理。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精】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汇编10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精】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汇编10篇)以供参阅。
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篇(一):黄忠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
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
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
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
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
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中国历史人物励志故事篇(二):勾践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
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
”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
三年不愠怒,无恨色。
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
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
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
中国的经典励志故事

中国的经典励志故事中国充满了许多经典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人们在追求梦想和克服困难时提供了精神动力。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令人敬佩的中国经典励志故事。
1. 百折不挠:郑成功的英雄故事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个勇敢坚韧的励志典范。
17世纪末,郑成功率领一支小部队在台湾挑战荷兰殖民者。
经过多次失败,他数度被打败,但他从未放弃追求自由的信念。
最终,郑成功成功地将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台湾,建立了台湾的基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扶危济困:爱国割席的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他在官场上多次担任重要职位,然而当他看到国家深陷外侮,社会动荡不安时,他毅然决然地割席断义,为了救国救民,选择退隐山林。
范仲淹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面临困境和危机时,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力挽狂澜:李宗仁的故事李宗仁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又一位英勇将领。
李宗仁在抗日战争中率领部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抵抗,打击了日军的进攻。
在解放战争中,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为中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4. 努力奋斗:钟南山的抗击新冠病毒钟南山是中国的著名医学家,在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暴发期间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科研作用。
面对未知的病毒和巨大的困难,钟南山敢于亮剑,勇于担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
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控制疫情和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钟南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愿意付出努力,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7篇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7篇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篇1韩信跟楚霸王打赌赢了之后,楚霸王的军师范增对楚霸王说:“韩信这个人,要么就重用,要么就杀掉,可不能让他跑到刘邦那块去。
”楚霸王眼里没得韩信,还是不肯重用他呀,韩信不得志,就偷偷跑了,想去投奔刘邦。
范增听说韩信跑了,就劝楚霸王赶紧去追。
楚霸王还不想去。
范增说:“这人是你的死对头,在这块不把他杀掉,将来要杀就难了。
”楚霸王被范增说动了心,就带了兵马追杀韩信。
韩信跑着跑着,看看楚霸上已追到跟前,就停下,顶着上风撒尿。
风一吹,撒的尿,全洒在白己的脸上、身上。
楚霸王看到了,又好笑又好气:“这人好呆,顶着风撒尿,撒在自己身上还不知道,杀他何用?白白污了自己的宝剑不说,还坏了自己的英名,还是不杀好!”没杀韩信,转身就走。
回到营里,范增问他杀了韩信没有,楚霸王就把看到的事说了一遍,说:“韩信是个呆子,杀他何用?”范增说:“你上当了,这是韩信用的计,你快追上去把他杀掉,免生后患。
”楚霸王是个粗人,一听这话,带兵又追。
看看追近了,只见韩信跪在一座坟头上,头朝下,脚朝上,帽子盖在坟头上。
霸王用剑挑去韩信的帽一子,真好笑死了,原来韩信披头散发,嘴里直翻白沫。
“啊呀,这人是羊癫疯,杀不得呀杀不得,要是把这呆子杀掉,岂不是要叫天下人笑话!”楚霸王想想,还是没得杀他,转身回营。
范增见霸王回来,又问他杀了韩信没有。
霸王把韩信痴痴呆呆的傻样儿讲把范增听。
范增一听,脚一蹬:“你又上当了,这是韩信用的计。
如果这人不除,霸业就不得成功,你还要死在他手中!”楚霸王不相信。
范增说:“韩信在这块时候,他可曾犯过什么羊癫疯?”这一问,楚霸王明白了,赶紧带了兵马再追上去。
韩信知道楚霸王不会放过他,没歇一口气,一直跑,一跑跑到三岔路口,犯愁了,往哪块跑?朝东跑,直奔刘邦军营,霸王必定会死追,还是跑不掉。
他一想,想了一个调虎离山计落脱下一只鞋子,扔在东路口,自己回过头来,往西路跑。
楚霸王领兵追到三岔路口,看见一只鞋子在东路口,认准韩信朝东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直朝东路口追下去。
红色励志小故事10则

红色励志小故事10则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红色革命呢?先烈们用他们的牺牲向我们传递了红色精神,他们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你了解多少红色小故事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红色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红色历史文化故事红色励志小故事红色经典故事4分钟演讲稿红色经典小故事有哪些红色历史文化故事简短红色励志小故事:水缸的秘密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
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
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
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
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
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
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励志小故事三篇
导读:本文中国历史励志小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
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胸怀大志,想到外面闯荡一番,但是他舍不得妻子和孩子,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
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本应该趁年轻时去外面闯荡,你这样舍不得家庭,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百里奚听妻子这样说,感觉很惭愧,于是下决心出去闯荡。
第二天,妻子把家中的一只老母鸡杀了为他送行。
可是柴房里却没柴了,于是妻子就把门闩拆下来烧了。
百里奚告别了妻儿,开始闯荡。
他到过很多地方,虽然他很有才学,但是由于没有人举荐,所以他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很快,10年过去了,百里奚还是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此时,秦穆公听说他很有才能,在和他一番交谈之后了解到百里奚确实是个很有作为的人,便封他为相,此时的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
百里奚尽心辅佐秦穆公,为秦国的强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篇二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小小年纪就已非常勇敢。
其叔父项梁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就培养他。
项梁为他请来名师教读书,但是项羽学过一阵之后就厌倦了,天天跑出去跟人舞刀弄剑。
项梁又
给他请来剑术老师,但不久他又觉得舞刀弄剑也没意思了。
项梁看侄子学无所成,就把他找来训斥一番。
可是项羽一点儿也不服气,说:“读书不过是记个名姓罢了,剑术学得再好,也只能对抗一个人。
我不愿学习这些,我要学习领兵打仗的本领!”项梁听了,觉得这个孩子有大志,心里很高兴,就教他学兵法。
那时,秦始皇灭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秦朝。
他为了宣扬威德,进一步巩固统治,经常到全国各地巡游。
一次,秦始皇南巡会稽(在今浙江),当他的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地经过南江(今江苏吴县附近)时,人们都在大路两旁驻足观看,少年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
就在这时,项羽忽然指着秦始皇对他的叔父说:“我可以夺取他的地位取代他!”
项梁听了,吓得变了色,急忙捂住项羽的嘴,责备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你难道不怕咱们全族上上下下都被杀头吗?”可是在心里,项梁却也赞赏他这小侄子的胆识。
其实项梁看到秦始皇滥用民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觉得秦朝的气数将尽,早在心里盘算着怎样*秦朝:恢复楚国的事,只不过他从没有流露罢了。
自从这件事情之后,项梁就更加用心栽培项羽了。
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项梁和项羽也在会稽杀死当地太守,举旗响应。
他们带领义军转战南北,把秦军打得大败,最后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直捣秦朝都城咸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中国历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真的取代了秦始皇的地位。
篇三
匡衡凿壁借光读书一个勤奋学习的故事非常励志!!。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
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