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图纸中钢筋型号的表示
建筑图纸中钢筋型号的表示

建筑图纸中钢筋型号的表示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建筑钢筋符号识别大全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常用建筑符号解释

常用建筑符号解释一、常用建筑符号解释在建筑设计图中,l表示是梁、ll表示是连续梁、ql表示圈梁、jl表示基础梁、tl表示是梯梁、dl表示是地梁,z表示柱、gz表示构造柱、kz表示框架柱,m表示是门、c表示是窗。
@表示钢筋间距,Φ表示钢筋型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二三四五级钢筋符号。
1、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2、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3、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4、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5、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设计图纸上各种符号的意义

设计图纸上各种符号的意义各类梁钢筋的表⽰⽅法在建筑设计图中,L表⽰是梁、LL表⽰是连续梁、QL表⽰圈梁、JL表⽰基础梁、TL表⽰是梯梁、DL表⽰是地梁, KL表⽰框架梁;WKL表⽰屋⾯框架梁;KZL表⽰框⽀梁; XL表⽰悬挑梁;JSL表⽰井式梁。
Z表⽰柱、GZ表⽰构造柱、KZ表⽰框架柱,M表⽰是门、C表⽰是窗。
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斜线;当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间距不是⽤"@",⽽是⽤"-"。
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及⾮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定。
注写时,须将架⽴筋写⼊括号内。
例:2B22⽤于双肢箍;2B22+(4A12)⽤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筋。
常用建筑符号解释

一、常用建筑符号解释在建筑设计图中,l表示是梁、ll表示是连续梁、ql表示圈梁、jl表示基础梁、tl表示是梯梁、dl表示是地梁,z表示柱、gz表示构造柱、kz表示框架柱,m表示是门、c表示是窗。
@表示钢筋间距,Φ表示钢筋型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二三四五级钢筋符号。
1、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2、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3、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4、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5、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建筑钢筋符号大全

建筑钢筋符号大全建筑钢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它承担着混凝土结构的受力作用,是建筑物的重要支撑。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钢筋符号来标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钢筋,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设计图纸。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建筑钢筋符号的种类和用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钢筋直径符号。
1. φ6,表示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
2. φ8,表示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
3. φ10,表示直径为10毫米的钢筋。
4. φ12,表示直径为12毫米的钢筋。
5. φ16,表示直径为16毫米的钢筋。
6. φ20,表示直径为20毫米的钢筋。
7. φ25,表示直径为25毫米的钢筋。
8. φ32,表示直径为32毫米的钢筋。
二、钢筋截面形状符号。
1. □6,表示截面为6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2. □8,表示截面为8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3. □10,表示截面为10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4. □12,表示截面为12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5. □16,表示截面为16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6. □20,表示截面为20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7. □25,表示截面为25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8. □32,表示截面为32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三、钢筋材质符号。
1. HRB335,表示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2. HRB400,表示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
3. HRB500,表示超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
四、钢筋弯曲符号。
1. 90°,表示钢筋的弯曲角度为90度。
2. 135°,表示钢筋的弯曲角度为135度。
3. 180°,表示钢筋的弯曲角度为180度。
五、钢筋长度符号。
1. L=6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6米。
2. L=9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9米。
3. L=12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12米。
4. L=15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15米。
六、钢筋间距符号。
1. S=100mm,表示钢筋的间距为100毫米。
2. S=150mm,表示钢筋的间距为150毫米。
建筑钢筋符号大全

建筑钢筋符号大全建筑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的使用需要进行详细的标注和符号表示,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建筑钢筋的符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建筑钢筋符号的大全。
1. 钢筋直径符号。
在建筑图纸中,钢筋直径通常用符号表示,常见的钢筋直径符号包括,φ6、φ8、φ10、φ12、φ14、φ16、φ18、φ20等。
其中,φ代表直径的意思,后面的数字表示具体的直径尺寸。
这些符号通常会在图纸的钢筋图部分进行标注,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选择和使用对应直径的钢筋。
2. 钢筋截面形状符号。
钢筋的截面形状也需要在图纸中进行标注,常见的钢筋截面形状符号包括,□、△、○、⊥等。
这些符号通常会在钢筋图中与直径符号一起标注,以表示钢筋的具体形状。
例如,□表示方钢筋,△表示三角形钢筋,○表示圆钢筋,⊥表示箍筋等。
3. 钢筋长度符号。
在建筑图纸中,钢筋的长度也需要进行标注,常见的钢筋长度符号包括,L=600、L=800、L=1000等。
这些符号通常会在图纸的钢筋图部分进行标注,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选择和使用对应长度的钢筋。
同时,钢筋的长度符号也会与直径符号和截面形状符号一起标注,以表示钢筋的具体规格。
4. 钢筋弯曲符号。
在建筑图纸中,钢筋的弯曲也需要进行标注,常见的钢筋弯曲符号包括,Ω、Δ、S、∪等。
这些符号通常会在图纸的钢筋图部分进行标注,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了解钢筋的弯曲方式和角度。
钢筋的弯曲符号也会与直径符号、截面形状符号和长度符号一起标注,以表示钢筋的具体要求。
5. 钢筋间距符号。
在建筑图纸中,钢筋的间距也需要进行标注,常见的钢筋间距符号包括,s=100、s=150、s=200等。
这些符号通常会在图纸的钢筋图部分进行标注,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安排钢筋的布置位置和间距。
钢筋的间距符号也会与直径符号、截面形状符号、长度符号和弯曲符号一起标注,以表示钢筋的具体布置要求。
4级钢筋符号

4级钢筋符号4级钢筋符号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钢筋标志符号,用于标识不同直径的钢筋材料。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被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标志符号是通过一系列的图形和数字来表达钢筋的直径和型号。
4级钢筋符号常用的有:Ф6, Ф8, Ф10, Ф12, Ф14等。
其中,Ф表示“直径”,后面的数字表示具体的钢筋直径,单位为毫米。
这些符号通常以黑色文字或图形的形式出现在建筑图纸中,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和安装相应尺寸的钢筋。
4级钢筋符号的使用旨在提供准确的信息,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地安装钢筋。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了解具体的钢筋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在实际施工中,使用4级钢筋符号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并理解钢筋标志符号及其对应的直径。
其次,施工人员需要正确地标识和记录使用的钢筋符号,以便后续施工和监测工作。
此外,在安装钢筋时,施工人员也需要根据图纸标示的钢筋符号进行正确的尺寸确认和定位。
4级钢筋符号的应用不仅限于建筑施工领域,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工程项目中,如桥梁、隧道、地下管线等。
钢筋标志符号的使用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然而,尽管4级钢筋符号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施工人员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符号。
因此,在培训和教育施工人员时,应注重对钢筋标志符号的培训,帮助他们正确操作和安装钢筋。
总之,4级钢筋符号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钢筋标志符号,它的使用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准确识别和安装钢筋。
然而,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通过正确应用钢筋符号,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
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
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
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
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六、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七、HPB和HRB
HPB是光圆钢筋属低碳钢,1级钢,强度较低;
HRB是带肋钢筋竖低合金钢,2.3级钢,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的主要受力筋
字母后面所带的235 335是代表屈服强度
HPB是热扎光圆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 Plain Bars)缩写。
235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
HRB是热扎带肋钢筋的英文(Hot rolled Ribbed Bars)缩写。
335表示屈服强度为335MPa。
RRB是余热处理带肋钢筋(Remained heat treatment Ribbed Steel Bars)缩写。
钢筋(Bars)
带肋(Ribbbed)
剩余(Remained)
八、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Ф8 @ 200: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
1、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
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
伸入;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