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意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作者:王科林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治疗。
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在1.5小时-2小时,出血量少,术后髋关节活动能力基本恢复,能够进行正常的活动。
结论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髋部及股骨的质量综合考虑,选择合适假体和固定方式,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各种骨内、外致病因素引起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压或流出静脉阻塞,造成局部血供障碍,严重者可引起骨组织缺血性坏死。
临床将其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多发生于老年人[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金属髋关节替代病变的髋关节,维持下肢正常功能,降低患者肢体残疾程度。
现将我院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了20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55.2岁。
股骨头坏死Ficat分期:Ⅲ期12例,Ⅳ期8例。
坏死原因创伤后坏死的10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5例(含双侧3例),显著的长期饮酒史患者5例(含双侧2例)。
左侧12例,右侧8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X-ray、CT和MRI检查,确诊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1.2方法手术方法。
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麻醉生效后患者侧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取髋后外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钝性劈开臀大肌,显露并沿股骨止点,切断短外旋肌群,切开关节囊,脱位髋关节,显露髋关节后,清除增生的滑膜等软组织,取出股骨头凿除髋臼增生的骨赘,应用髋臼生物型假体打入髋臼,用2枚髋臼螺钉固定,安放聚乙烯内衬,然后处理股骨近端,应用股骨柄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保持前倾约15°打入髓腔,安放球头,将髋关节复位,被动活动见髋关节稳定,关节活动度好,冲切口内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
全髋置换术后首次X线平片在评估假体稳定性中的临床价值

ii a p s p rt e f m o HA h c a ia lo e i g a d dso a o ee jd e n te f mso h e h c n f l i g y a. nt l o t e a v l fT .T e Me h n cl o snn n i c t n w r u g d i h i fte rc e k i o o n e r i o i i l i l lw
Wag Y, n J xo g e ate to a il y u g o gPoica Z aqn nc a D az o epe Hoii ,Z oqnsi n i i in.D p r n fR doo ,G a d n rvn i ho igMu ip u nhu P ol We a n m g n l il s t p a ho igh l
【 e od 】 o li a ho l t Po h s ; t i y X r d g p y K yw r s T t p r rp s ; r te s S bl ; —a r i r h at t ay s i a i t ya o a
随 着全 髋 关 节 置换 术 的普及 , 全 髋关 节 置 换 行 术 治 疗 的患者 数 量 不 断增 加 , 后 的各 种并 发 症 逐 术 渐 引起 重 视 。据 文 献报 道 , 人工 髋 关 节 的 翻修 术 率 为 1% ,其 中假体 松 动 占 7 %~4 7 0 9 %,脱 位 占 2 ~ % 1%【 。x线 平 片是 全髋 关 节 置换 术后 常 规 的检 查 0 方 法 , 目前 关 于其 临 床 价值 的观 察 报 道较 少 。本 但 文对 术后 首次 x线 平 片表 现 与 1 a内复查 所 见假 体 稳 定 情 况 的关 系进 行对 照 分 析 , 评估 术 后 首 次 x线 检 查 在评 估全 髋假 体早 期 稳定 性 中 的临床 价值 。
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健康教育

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健康教育由于医保覆盖程度不同,在数日前几天,保险公司对大多数患者,会进行探访。
这种探访通常持续数小时,以确定手术时的最高花费。
探访在医院进行,涉及到既往用药情况,并且对目前用药情况要做记录。
你会被要求术前1周停用非甾体类药物(阿司匹林、瑞立芬)。
你将参加有关手术的教程,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提问和讨论。
最好带上既往手术的资料以及日常在家时口服的药物名称和剂量。
饮食在术前应进日常饮食,午夜过后禁食水,术日你可以刷牙、漱口。
不要吞咽漱口水。
洗澡每晚和术晨可以淋浴、泡澡和擦浴。
需要用抗菌素擦洗刷子,用海绵侧擦洗髋部5分钟,这可以获得家庭成员的帮助。
刷子含特殊液体以减低感染风险。
如果对碘或者液体过敏请及时告诉护士。
若可能你应该用香波洗发,指甲要磨光滑并去除化妆品。
深呼吸练习你将被要求进行深呼吸练习,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去除术中麻醉状态下下肺部过多的分泌物。
这些练习是必须的。
这些练习术后每1-2小时将进行。
可以应用刺激性肺呼吸机,这种装置可以帮助你进行此练习。
预防血栓你可以穿弹力运动袜,术晨帮助改善足和小腿的血液循环,以降低血栓风险。
麻醉你会被安排与麻醉师见面讨论术中如何使你处于麻醉状态。
麻醉师会建议你在术日应用常规药物。
控制疼痛阅读本手册,有关止疼泵的章节,它是术后2-3天常用的镇痛方法。
当止疼泵停用后,医师会给你开口服镇痛药,继续服用很重要,因为止痛较容易。
如果服药后疼痛不缓解,我们建议你通知医护人员更换止痛药。
医师会回顾你的用药史,以及你所用的药物。
他会给你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检查有无各种感染存在。
水泡、擦伤和疖子应该告诉医师。
若发现感染,手术应推迟至感染消退。
在术前访视,你会被采血并作实验室检查,以确定你处于健康状态,X线检查是必须的。
心电图6月内未做,或有别的指征的应作心电图检查。
在所有检查及化验完成后,麻醉师会与你谈话,以确定哪种类型麻醉最适合你。
在你见过麻醉师后,你的术前评估通常已经通过。
骨科X线划线意义

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nelaton线内拉通线3.操作方法:为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4.原理及代表意义:正常情况下,此线经过大转子尖端,当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尖端可向上移位超过此线。
该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Kaplan点卡普兰点3.操作方法: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
4.原理及代表意义: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shenton线,兴登线,沈通线3.操作方法:是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弧形连成的弧度称做shenton线。
4.原理及代表意义:髋关节脱位,半脱位时,此线完整性消失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图中弧线为shenton线(图片来源于hotstone斑竹的帖子,致谢!)1检查部位:髋关节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perkin氏方格3.操作方法:是正常骨盆X线中自髋关节外上缘做两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的垂线,并和该线将髋关节区分为4个象限,股骨头骺中心位于内下象限。
4.原理及代表意义: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骺位置将不在内下象限。
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坐骨神经投影3.操作方法: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三点连成三角形,内侧界上中1/3交界点,到三角形底边中点之间的连线。
为其臀部投影,向下延伸至股骨内外髁中点。
4.原理及代表意义:坐骨神经体表走行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脊柱2.特殊划线及测量的名称:A:Cobb测量法 B:Ferguson测量法3.操作方法:在x线正位确定主弯的上头椎和下尾椎,分别在其上下缘划一平线,对此两横线各作一垂线,此两线的交角即为Cobb 角4.原理及代表意义:5.检查注意事项:无6.示意图:1检查部位:脊柱。
CT三维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三维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各类髋关节置换病人共82例。
其中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5例。
所有病人术前均行髋关节CT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以测量到的参数指导手术方案及假体选择。
术后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03min(90~120min),术中出血平均360ml(200~500ml),术后平均住院日16.3天(10~23天),术后测量肢体长度差异平均0.6cm(0.4~1.0cm)。
利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66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5.1%。
结论:CT三维重建可以通过更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测量,为THA提供更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假体选择,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098-0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手段。
而手术过程中植入假体不匹配与安放位置不合理,会造成术中植入困难,术后假体易脱位、松动及磨损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CT三维重建的出现,使影像质量及精度越来越高,可以立体的观察髋臼、股骨头及周围毗邻情况,提供多平面多角度的测量数据,对于植入假体的选择及安放位置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THA患者进行分析,讨论CT三维重建在THA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Ⅳ期;(2)年龄>65周岁,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
排除标准:(1)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人;(2)各因素导致的骨盆倾斜、畸形或股骨近端畸形者。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X线评价

B A
C
股骨假体上移程度
在骨盆正位像上测 量从小粗隆近端到两侧 坐骨结节下端连线的垂 直距离,测量时需与健 侧对比,也可与过去照 片比较,了解是否有假 体下沉。
髋臼高度:臼内下缘到泪滴连线的垂直距离 CE角:自股骨头中心至髋臼顶外缘做一连线,再经股骨头中 心做一垂直线,两线夹角为CE角,正常平均30°,最小值 20°。 CC值:小粗隆以下10cm处髓腔内径除以小粗隆处的髓腔内径。 股骨皮质指数:股骨皮质厚度与股骨直径的比值。 剩余股骨距长度 股骨距处骨水泥厚度 股骨距和假体领的相关关系:包括领内侧正坐在距上;领坐 在距上,中间夹有骨水泥;领未坐在距上,但其下有足够的 骨水泥支托;领未坐在距上,而且其下无足够的骨水泥。 假体与骨之间骨水泥充填情况 髋臼及股骨柄各区透亮线宽度
侧位像观测指标(详解)
1.股骨假体前屈角:γ
正常股骨干存在约5°的前 弯弧度,术前测量前弯弧度为 了解股骨假体在矢状面上的位 置,如果假体安装时角度大于 股骨本身弧度,将改变股骨髁 假体矢状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 导致假体松动(常发生在股骨 后髁);反之,如果该角度减 小,股骨髁假体的前翼将嵌入 股皮质,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容易引起股骨髁应力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评价
术后影像学评价的意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受手术病种, 关节假体种类,固定方式,手术技术及术 后康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术后评价系 统是衡量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它通 过对影响手术的诸多因素及术后恢复情况 的考评,形成一个对手术的综合评价。 X线评价十分重要,对判断假体的位置、 松动、断裂下沉、磨损以及假体周围骨组 织变化情况均有重要意义。
X线评定分区图
病例 1
病例 2
术后合并症的X线表现
髋关节置换鉴定标准

髋关节置换鉴定标准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或髋关节疼痛。
而鉴定髋关节置换的标准则是医学专家和临床医生所依据的重要指导依据。
本文将介绍髋关节置换的鉴定标准,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功能障碍是髋关节置换的重要鉴定标准之一。
患者在行走或日常活动中常出现疼痛、僵硬、关节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这些症状常常与骨性关节炎、骨折等髋关节疾病相关。
若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明显严重,髋关节置换手术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
鉴定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要综合考虑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和病变严重程度等因素。
二、髋关节疼痛髋关节疼痛是鉴定髋关节置换的另一个关键标准。
髋关节疼痛通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严重的活动受限。
疼痛可以持续存在,也可以随活动而加重。
对于患者来说,病程时间越长,疼痛越严重,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需求也就越迫切。
此外,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因此,髋关节疼痛是鉴定髋关节置换的重要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鉴定髋关节置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髋关节的病变情况。
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确定髋关节疾病的类型、病变程度及活动度。
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骨折、先天性髋脱位等。
通过仔细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医学专家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置换材料和手术方案。
四、患者年龄和全身状况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也是鉴定髋关节置换的重要参考因素。
通常来说,髋关节置换手术适用于年龄在65岁以下且全身状况相对良好的患者。
年轻患者、体重较轻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更谨慎地评估手术的适用性。
此外,对于患有骨矿物质疏松症等骨骼相关疾病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风险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结语髋关节置换鉴定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医学专家和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试题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试题1. 术前功能锻炼包括哪一项 [单选题]A.四肢功能锻炼(正确答案)B.肠胃锻炼C.协调锻炼2. 踝泵运动维持时间 [单选题]A.10秒(正确答案)B.5秒C.3秒3. 术后髋关节屈曲应小于 [单选题]A.90度(正确答案)B.60度C.120度4.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不同原因使()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
[单选题]A.股骨头(正确答案)B.股骨颈C.踝关节D.肩关节5.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单选题]A.疼痛B.活动受限C.跛行D.肱骨疼痛(正确答案)6. 髋关节置换手术目的不包括()。
[单选题]A.缓解疼痛B.美观(正确答案)C.恢复改善关节功能D.矫正畸形7. 下面哪些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
[单选题]A.深呼吸B.有效咳嗽C.下肢气压泵(正确答案)D.下肢彩超检查8. X线对骨折的意义主要是 [单选题]A、了解受伤机制B、明确诊断(正确答案)C、判断骨折预后D、了解伤情E、了解骨质密度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宣教,为了避免人工关节脱位,护士应该告诉患者术后三个月可以进行的活动是 [单选题]A、盘腿B、弯腰系鞋带C、坐高凳(正确答案)D、跷二郎腿10. 一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护士应该如何指导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 [单选题]A、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病情允许下早期下床(正确答案)B、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保证每日水分的摄入,降低血液粘稠度C、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尤其是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11.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返回病房,护士协助摆放的体位是:() [单选题]A、去枕平卧位,双下肢呈30°-45°外展中立位,患肢下垫薄软枕B、去枕平卧位,双下肢呈15°-30°外展中立位,患肢下垫薄软枕(正确答案)C、去枕平卧位,患肢下垫薄软枕12.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单选题]A、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正确答案)B、复位C、固定D、功能锻炼13. 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麻醉方式() [单选题]A.气管内插管全麻B.连续硬膜外麻醉(正确答案)C.腰硬联合麻醉D.静脉全麻14.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不包括哪个?() [单选题]A.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关节强直,病变稳定,但膝关节活动良好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X-ray examination in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4
概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 患的主要方法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 骨性关节炎 • 髋关节骨折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创伤性关节炎 • 强直性脊柱炎
使髋、膝、踝贴于床面。
12
13
术前设计
评估髓腔形态
小粗隆上缘下方10cm处髓腔直径与小粗隆 内股骨髓腔直径的比率为股骨距-髓腔比率
14
股 骨 距 髓 腔 比 例 的 测 量 方 法
15
术前设计
• A 型:<0.15 且正、侧位片显示骨质良好 • B 型:>0.15,<0.75,侧位片后方骨皮质
一般较薄
• C 型:>0.75, 正、侧位片所有骨皮质都较
薄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术前设计
阅片注意事项
• 有无骨质疏松 • 是否需要植骨 • 髋臼内陷或骨赘形成是否会使术中髋关节脱位困难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需要仔细评估估骨盆骨
质的量能否充分固定髋臼假体。
24
术后评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最常见的原因是 松动、感染和脱位。而X线片是临床决定是 否进行翻修手术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1. 假体的位置 2. 假体周围是否有骨折 3. 假体是否有松动、感染和脱位
25
假体的位置
• 假体柄的初始位置
– 中心固定 – 内翻或外翻固定(≥ 3°)
• 髋臼假体的初始位置
- 水平、垂直距离
• 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 双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两拇指接触 • 被检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向外下
作垂线5cm处为髋关节正位摄影的定位点,此点对 准胶片中心。
• 中心线对准定位点垂直射入。
8
髋关节前后位体位示意图
9
10
11
股骨侧位片
• 拍摄侧位片时, 仰卧位屈膝90°,患髋外展外旋
Case2 45
78y,Female,左侧股骨颈骨折,THA术后2年 Case3 46
Ca4s7e4
Case5 48
Case649
谢谢
50
质疏松等, 或上述改变短期进展迅速, 首先 应结合临床除外感染的存在。
• 在连续摄片观察中, 出现假体松动、骨膜反
应、骨髓炎及多处X线透亮带等, 应高度怀 疑感染的存在
• X线检查阴性者并不能除外感染。 • 抽取关节液或灌洗液作细菌培养, 是诊断感
染最直接的依据。
34
感染常见的X线征象
• 无菌性松动和感染性松动的鉴别:
– 外展角:40°±10
26
27
假体周围是否有骨折
28
假体是否有松动、感染和脱位
• 无菌性松动常见的X线征象 • 感染常见的X线征象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
制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假体和植入材 料在界面上的磨损产生碎屑,其次是假体 固定后应力遮挡,它们共同的结果是造成 骨吸收、骨溶解,最终导致假体部件的松 动。
30
31
无菌性松动常见的X线征象
• 透亮带:沿骨-骨水泥、假体-骨水泥、骨-假体界
面的条带状X线透亮区。
• 假体移位
股骨柄移位:下沉和远端内翻移位。 髋臼假体移位:髋臼假体内置或外展、前倾角度改
变等。
• 假体变形、不全或完全断裂和骨水泥断裂
32
33
感染常见的X线征象
• 如果X线片发现范围较大的骨吸收破坏、骨
5
X线检查的意义
术前设计
• 拍摄标准的术前X线片 • 评估髓腔形态与大小 • 阅片注意事项
术后评估
• 假体的位置 • 假体周围是否有骨折 • 假体有无松动或脱位
6
术前设计
拍摄标准的术前X线片
• 仰卧位以髋关节为中心的前后位片 • 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为中心的骨盆前后位片 • 股骨正侧位片
7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要点
39
髋臼内置
• 骨盆边缘到坐骨体内缘作一直线,为髂坐线
(Kohler线)
• 髋臼位于该线外侧,如超越该线即为髋臼内置
40
41
42
• 脱位危险因素
- 外展肌肌力差 - 肢体短缩1cm - 臼前倾角偏大
43
66y,Male,双髋OA,THA术后9年
Case1 44
62y,Female,左侧股骨颈骨折,THA术后2年
显的疼痛和活动障碍, 正侧位X线片可很好地显示 脱位情况, 诊断并不困难。
• 发生于晚期的脱位或半脱。 位常继发于假体松动或
感染, 往往合并相应的X线表现。
38
诊断脱位的常见X线征象
• 对于单纯的股骨头置换, 股骨头假体与髋
臼之间的磨损常可导致髋臼磨损变薄、内 陷甚至缺损, 形成股骨头中心型脱位, 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之一。
无菌性松动的透亮带是与股骨柄假体轮廓 一致, 形态规则; 感染性松动的透亮带常呈 不规则, 宽窄不均, 典型者呈扇贝状, 轮廓 不规则。 感染性松动有骨髓炎的表现: 软组织肿胀, 甚至有窦道形成及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
35
36
37
诊断脱位的常见X线征象
• 单纯髋关节脱位常发生于术后早期, 患者常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