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2500
mg/(m2・d),可评价35例,疾病控制率

为37%,至疾病进展时间为2.2个月,从接受 卡培他滨治疗开始计算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 主要副作用为手足综合征、贫血、腹泻、恶心 呕吐及中性粒细胞减少【9J。卡培他滨亦联合其 他药物被广泛使用,在不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 卡培他滨的用量为800—2500 mg/(m2・d)不 等。Xiong等对41例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草 酸铂(XELOX)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39例可 评价,疾病控制率为28.2%,无进展生存期为 9.9周,中位生存期为23周,主要副作用为乏 力,无严重血液学及神经方面毒副作用¨0|,也
癌症进展杂志2009年5月第7卷第3期
275
为止,VEGF抑制剂在一线治疗上的数据令人 失望,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的Ⅲ期临床试验 及索拉非尼的1项小型初步研究均未证实其一 线治疗疗效优于单药吉西他滨[31,32]。其他联合 方案及新药希望能在相对传统化疗副作用更小 方面显示优势。据治疗其他肿瘤的经验,吉西 他滨不是联合贝伐单抗的理想药物,FOLFOX、 5一Fu、卡培他滨、紫杉醇或伊立替康和VEGF 抑制剂联合使用可能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有关 试验正在设计或进行中。
1.2铂类药物
西紫杉醇‘圳及上述的G—FLIP方案[61在二线治 疗上均未显示生存优势,且副作用大。 卢比替康作为口服喜树碱类药物的疗效让 人失望。在1项开放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单药 卢比替康的有效率仅为7%,中位生存期为3个 月[25】。在1项Ⅲ期临床试验中,409例二线治 疗患者被分为口服卢比替康组及最佳选择组 (其中使用其他方案化疗的患者占89%,支持 治疗占11%),无进展生存期为58天傩.48天 (P=0.003),中位生存期为108天傩.94天 (P=0.626),口服卢比替康组副作用明显,其 中Ⅲ~Ⅳ度副作用主要为粒细胞减少(28%傩. 14%)、贫血(2l%掷.9%)、恶心(14%傩.

胰腺癌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药物 , 第 1个被报道 用 于抗 胰腺癌 的化 疗药物 , 是 早期 常 与
丝 裂 霉 素组 成 联 合 化 疗 方 案 , F M、 M 如 A S F等 。 单 独 静 脉 给
予 5一F U的 反 应 率 , 于各 家 试 验 缺 乏 统 一 的 疗 效 评 价 标 由
0o 4 , 合 治 疗 组 不 良反 应 明显 增 加 ¨ , 方 案 没 有 证 实 .o ) 联 J此 联 合 化 疗 能 够 明显 提 高 临床 治 疗 效 果 。 由 以 上 资料 可 以 看 出, 氧 胸 苷 酸 合 成 酶 抑 制 剂 作 为 晚 期 胰 腺 癌 的 一 线 治 疗 药 脱 物 可 能性 不 大 , 非 有 新 的 临床 试 验 获 得 根 本 性 突破 。 除 13 胞 嘧 啶 类 似 物 吉 西 他 滨 , 名 双 氟脱 氧 胞 苷 , 一 种 . 别 是 细胞 周期 特 异 性 药 物 , 过 3种 作 用机 制 抗 肿 瘤 , 有 自增 通 具

2 2・ 5
广东医学
21 00年 1月 第 3 l卷第 2期
Gu n d n a g o gMe i l o r a Jn 0 0, o.3 , o dc u n l a .2 1 V 1 1 N .2 aJ
胰腺 癌 的化 疗 及靶 向治 疗 研 究 进 展
李志贵 ,关泉 林
兰 州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学 院 ( 州 70 0 ) 兰 州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肿 瘤 外 科 ( 州 70 0 ) 兰 300 ; 兰 3 0 0
的化疗和靶 向治疗作一总结 , 以供 I 临床参考 。
1 化 学 药 物治 疗
1 1 氟尿 嘧 啶及 其 衍 生 物 .

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_丁雷

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_丁雷

16Alzheimers'cation and training 2012[EB /OL ].Available from :http ://.au /south-australia /education--training-in-sa.aspx.17Brodaty H ,Cumming A.Dementia services in Australia 〔J 〕.Int J Ger Psych ,2010;25(9):887-95.18Goode B ,Booth G.Dementia care 〔M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2012:50-84.19Nasso J ,Celia L.Dementia care :inservice training modules for long-term care 〔M 〕.NY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2007:265-311.20Bradley S ,De Bellis AM ,Guerin PB ,et al .Re-enacted case scenarios demonstrate person-centred care in dementia for undergraduate health-care students 〔J 〕.Edu Gerontol :An Int J ,2010;36:1-15.21De Bellis A ,Bradley S ,Wotherspoon A ,et al .Come Into my world-how to Interact with a person who has dementia :an educational resource for undergraduate healthcare students on person-centred care 〔M 〕.Ade-laide :Flinders University ,Hyde Park Press ,2009:15-28.22Wang G ,Cheng Q ,Zhang S ,et al .Economic impact of dementi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evaluation of Alzheimer-type dementia in Shang-hai ,China〔J 〕.J Alzheimer Dis ,2008;15(1):109-15.23Sousa RM ,Ferri CP ,Acosta D ,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to the prevalence of dependence among older people in Latin Ameri-ca ,China and India :a 10/66dementia research group population-based survey〔J 〕.BMC Geriatrics ,2010;10:53-65.24Wei X ,Zakus D ,Liang H ,et al .The Shanghai case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reform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popu-lation ageing 〔J 〕.Int J Heal Plan Manage ,2005;20(3):269-86.25Hsueh KH ,Hu J ,Clarke-Ekong S.Acculturation in filial practices a-mong US Chinese caregivers 〔J 〕.Qualita Health Res ,2008;18(6):775-85.26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Ageing and aged care in Australia 〔R〕.Canberra ,2008.27Furlong KE ,Wuest J.Self-care behaviors of spouses caring for signifi-cant other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the emergence of self-care worthi-ness as a salient condition 〔J 〕.Qualitat Health Res ,2008;18(12):1662-72.〔2012-11-09收稿2013-07-10修回〕(编辑赵慧玲/张慧)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丁雷张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胰腺癌;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4)08-2298-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4.08.139通讯作者:张平(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肝胆脾胰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 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胰腺癌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

传统的临床病理学已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我们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根据病理学特征,胰腺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IPMN)IPMN是一种胰腺原发性癌前病变,主要表现为胰腺导管的扩张和黏液性分泌物的堆积。

IPMN可以进展为癌症,因此对于有IPMN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定期随访。

2.2 浸润性导管癌(IDC)ID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70-80%。

IDC的特征是癌细胞浸润到胰腺导管和周围组织中,而且常见转移至淋巴结、肝脏和其他远处器官。

2.3 浸润性小管状腺癌(ITAC)ITA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胰腺癌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的约5-10%。

ITAC的特征是癌细胞形成小管状结构,并有明显的浸润性生长。

ITAC的预后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2.4 黑色素瘤少数胰腺癌是黑色素瘤的转移病灶,这种类型的胰腺癌很罕见,但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3. 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研究进展:3.1 KRAS 基因突变KRAS基因的突变是胰腺癌中最为常见的遗传变异。

这种突变可以导致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因此,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治疗成为了胰腺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2 CDKN2A 基因突变CDKN2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

然而,CDKN2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异常,进而促进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

胰腺癌的疼痛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疼痛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的疼痛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王成刚【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5)001【摘要】Pancreatic cancer is a malignant digestive system tumor.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is rising,the prognosis is very poor,the mortality rate is extremely high (almost 100%),and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is less than 5%.One of the main symptoms of this tumor is pain and mostly neuropathic origin,which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impacts on patient's functional activity.The most common pain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is drug analgesia therapy,which is based on the WHO analgesic ladder rule.However,it is not always effective,and many side effects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nvasive treatment of pain in pancreatic cancer mainly includes 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 and splanchnicectomy,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 of pain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Invasive remedies should not be applied at the final stage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ease (such as the first or second step of the WHO analgesic ladder).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pain and evaluates its effectiveness,and hopes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5%,死亡率极高,几乎达100%.胰腺癌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大部分属于神经源性起源,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功能活动.胰腺癌最常见的疼痛治疗是药物镇痛治疗,这是基于WHO镇痛阶梯规则.但是它并不总奏效,且许多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胰腺疼痛的侵入性治疗主要包括腹腔神经丛阻滞和内脏神经切断术,可显著降低疼痛水平,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微创手术不应在最后阶段使用,应考虑在疾病早期阶段(如WHO镇痛阶梯治疗的第一或第二步).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临床上胰腺癌疼痛治疗方法,评估其有效性,希望获取更多对治疗胰腺癌疼痛有帮助的信息.【总页数】8页(P126-133)【作者】王成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上海200032;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胰腺癌性疼痛的神经病理研究进展 [J], 朱元颖2.胰腺癌疼痛的研究进展 [J], 陈颢;刘鲁明3.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胰腺癌疼痛止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宁(综述);邹建中(审校)4.以神经阻滞为基础治疗胰腺癌疼痛的研究进展 [J], 孙秀云5.胰腺癌干细胞作为胰腺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J], 刘旭;董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与现状•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实践方法•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目•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前沿与展望录01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与现状1 2 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起始时间古代中医药文献中已有关于胰腺癌治疗的记载,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古代文献记载从古代到现代,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发展历程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临床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和优势。

国际认可度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逐渐得到国际认可。

01020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具有整体调节、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优势。

优势中医药治疗胰腺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疗效不稳定、副作用不明确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不足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优势与不足02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理论基础整体观念中医药治疗胰腺癌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体征和舌脉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胰腺癌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结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扶正祛邪,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扶正祛邪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西医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通过使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强调综合治疗,将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理论基础互补作用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是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具有互补作用,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提高治疗效果。

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

医药专论世界临床药物WORLD CLINICAL DRUGS V o l.41N O.ll•综述•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沈斐斐,李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80)摘要: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致。

手术治疗是 胰腺癌惟-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即使T-术干预也极易复发,且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无典型症状,约80%的患者在初 次诊断时就已处于晚期。

提高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很大程度h依赖于全身系统性治疗。

本文就胰腺癌目前药 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胰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188(2020)11-0850-05DOI:10.13683/j.wph.2020.11.003Advances in med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SHEN Fei-fei, LI Qi*{Department o f O ncology,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 f M edicine, Shanghai 200080, China)Abstract: 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malignant solid tumor and has poor prognosis.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 are almost the same. 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only way to cure pancreatic cancer. But the relapse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 was high even after the surgery. In addition, 80% of patients lost the cha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when they were first diagnosed. Systemic treatmen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med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Key words: pancreatic cancer; chem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亦是目前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胰腺癌临床研究进展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诊断技术的改进早期诊断对于胰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和内镜超声(EUS)等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EUS 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细微结构,还可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 DNA 等标志物,有助于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肿瘤的存在。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胰腺癌可能治愈的主要方法。

然而,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同时,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术前进行的化疗、放疗等治疗)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2、化疗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等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也被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此外,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 BRCA1/2 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3、放疗放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进展等。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立体定向放疗、质子重离子放疗等,能够更精准地照射肿瘤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4、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

然而,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相对有限。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如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疗等,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5), 638-644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9.95096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of Pancreatic CancerJunpu Wang1, Hui Zhang1,2, Jun Yan1,2, Wence Zhou1,2*1The First Clinic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2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Received: Apr. 25th, 2019; accepted: May 13th, 2019; published: May 20th, 2019Abstract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its glob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t pres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mainly includes surgical resection,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and combination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Due to the concealed disease of pancreatic cancer, the disease progresses rapidly, and the degree of malignancy is high. Once the patient is found to b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 of cancer, the operation is lost. Opportunities lead to a 5-year survival rate of less than 6%. In order to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actively exploring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pancreatic canc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has ranged from conventional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o alkaloid drug therapy, gene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s for pancreatic can-cer.Keywords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 Review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王君璞1,张辉1,2,严俊1,2,周文策1,2 *1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二科,甘肃兰州收稿日期:2019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20日*通讯作者。

王君璞 等摘 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升高。

目前临床上治疗胰腺癌的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由于胰腺癌发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等特点,患者一经发现多处于癌症的中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6%。

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胰腺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从常规的手术、放化疗到生物碱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

本文就目前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作一概述。

关键词胰腺癌,治疗,综述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癌症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致人死亡的原因,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18年的数据显示,死于胰腺癌的人数已达到44,430人[1]。

由于胰腺癌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患者一经发现大多丧失手术的机会[2]。

因而,具有极低的存活率和较差治疗率的胰腺癌仍然是生物医学和临床领域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提高胰腺癌患者远期的生存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已经成为亟待攻克的问题。

本文结合相关的研究,就目前有关胰腺癌的治疗作一简要述评。

2. 胰腺癌的发病诱因胰腺癌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相关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基础的疾病等。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会产生很多的致癌物质,吸烟者和经常处于烟雾环境中的人,都不同程度增加了患胰腺癌的风险[3]。

肥胖,研究人员发现肥胖患者的体内会更多的表达精氨酸酶,这种酶会间接的促使癌细胞的生长。

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350例胰腺癌病例进行分析,BMI ≥ 30 kg/m 2的个体患胰腺癌的风险要高于BMI < 23 kg/m 2的患者,RR 值1.72 (95%CI :1.19至2.48),肥胖增加了患胰腺癌的风险[4]。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饮酒会导致胰腺癌的发生率增加,美国一个前瞻性研究表明,在不吸烟的情况下,每日饮酒3杯或3杯以上,会增加胰腺癌的死亡率[5]。

另有研究表明,胰腺炎的疾病史构成了发生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6]。

II 型糖尿病是胰腺癌的又一个危险因素,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发生胰腺癌的风险会增加[7],癌症患者由于服用化疗药物的影响又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8] [9]。

美国Fan 等[10]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分析361例胰腺腺病人患者和对照人群口腔病原体,最终发现口腔携带有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放线杆菌的与胰腺癌的高风险相关。

3. 胰腺癌的常规治疗方式3.1. 手术治疗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胰腺肿瘤,是临床上治愈胰腺癌的最主要的手段,但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王君璞等显,大约只有20%的患者被认为是可切除的。

有研究证实,如果能尽早的发现胰腺早期肿瘤切除病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5年的术后生存率将会大大的提高。

于文滨[11]对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分析,除外死亡3例,治疗出院57例,其中可切除病例的中位生存期15~19个月,5年生存率大约在20%。

有关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有标准根治术和扩大清扫范围的根治术,有学者提出扩大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清除了较多的淋巴结,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提高患者中位生存率,对患者是有益的[12]。

Reddy等[13]的研究发现,扩大清扫组和标准清扫组相比,并不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病死率也无明显差异。

因此,Pedrazzoli [14]认为,我们仍然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表明哪个术氏患者可以受益更多。

但对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扩散,导致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只能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恰当有效的选择姑息性手术,能解除患者的梗阻、黄疸等不适症状,也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化学治疗虽然化疗不能像手术切除那样可以有效的治疗胰腺肿瘤,但仍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单一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异环磷酰胺等,对胰腺癌的敏感性较差,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有效率仅仅接近24%。

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相比单一化疗药物治疗,其效果更好,常用的化疗方案有氟尿嘧啶、阿霉素和丝裂霉素(FAM);链霉素、丝裂霉素和氟尿嘧啶(SMF);氟尿嘧啶、阿霉素和顺铂(FP)等[15]。

Glenwigga等[16]在使用SMF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腺癌,患者存活时间明显比同期其他的胰腺癌患者(7.5个月VS 3个月)要长,且SMF的副作用也较低。

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嘧啶拮抗剂,在许多肿瘤中发挥作用,是治疗胰腺癌的一类化疗药物[17]。

患者对吉西他滨的反应更灵敏,能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但也容易产生耐药性,总体治疗效果欠佳[18]。

有研究也证实采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 顺铂+ 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 厄洛替尼等的治疗方案效果会更好[19]。

3.3. 放射治疗放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存在很大的争议。

X线照射对胰腺癌的治疗,最早开始于20世纪,由于X射线的深度量低,胃肠反应大,疗效差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逐渐被淘汰。

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探索其他的有效的放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Patrick的研究表明,在局部不可行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加用吉西他滨的治疗可提高总体生存率,且产生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少[20]。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SBRT是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经过计算机运算后用γ-刀和X线的照射,使目标靶区接受高剂量照射,而使周围的正常组织接受很低射线的照射的技术[21]。

但Schellenberg的研究[22]在纳入16例胰腺癌患者,均接受了吉西他滨联合SBRT治疗,患者分别于SBRT术后4~6周、10~12周及每3个月进行评估。

最终证实,SBRT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与常规放化疗的生存率却相当,肿瘤的局部控制良好,但增加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

目前有关SBRT的临床研究国内外仅有10余年,有关照射剂量、时间等一些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

4. 胰腺癌新辅助治疗4.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一直是肿瘤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极具发展前景可能攻克癌症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