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二、新课讲授(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活动1:1.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具、区电影院等。

2.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1)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3)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1.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③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体现着民族的文明程度。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二单元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适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我奉献》三课祖成。

本课以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为主题,设置了“认识公共生活”和“维护公共利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主要与学生探讨公共生活的特点和公共生活多样的内容,第二个话题从公共设施、公共秩序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公共利益。

按照教材设置的特点本课划分为两个课时。

本微课是第一课时中注意“公共生活的规则”,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方法体验,行为指导,故事分享等引领学生生活与实践相结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

【学情分析】公共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知,是本课时学习的一个有利条件。

学生了解比较多的是公共生活的内容,对公共生活的特点还缺乏思考;与公共生活相关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是社会生活抽象的一面,对学生来说还是全新的知识。

可见,本话题比较抽象的知识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引导学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多样的公共空间,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在公共空间自己的言行和私人空间有所不同,能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形象。

【设计思路】依据2022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学习过程,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我们的公共生活”,属于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第四节课。

本课通过讨论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公共规则等方面,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相关知识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目标1.知道何为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公共规则等概念;2.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知道遵守公共生活的重要性;3.学习如何保护公共环境,保护公共设施;4.培养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按规矩做事,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公共生活相关概念及其意义;2.培养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3.如何保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根据第三课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生活在社区里,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爱护这个社区呢?学生应该都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回答这个问题,然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和社区、公共生活有关系的呢?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些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了解一下,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结合本课的内容作出引入。

2. 讲解与讨论(3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公共事务的思考,让他们了解到公共活动、公共场所、公共规则等概念及其意义,加深学生对公共生活的认识。

接下来,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规则的重要性。

比如,在一个教室里,老师故意让几个学生大声交谈或乱动,看看学生们会有什么动作或反应;或者模拟一次公共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如若有违规之行为,则扣分等处罚。

通过这些互动游戏或案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规则和制度是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以后的公共生活打下基础。

3. 探究实践(30分钟)通过实际参与和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的保护,并培养良好的公共生活习惯。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2. 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分析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以及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沟通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维护公共秩序。
4. 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公共秩序的重要性”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和重要性。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2. 教学难点
(1)公共秩序的内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公共秩序的内涵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公共秩序的具体表现。
(2)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需要遵守公共秩序,以及不遵守公共秩序会产生什么后果。教学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公共秩序,教学中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维护公共秩序。
(4)法律法规与公共秩序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法律法规与公共秩序之间的联系,教学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法规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举例说明:
(3)公共秩序与个人权益:阐述公共秩序与个人权益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遵守公共秩序对于保障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4)公共秩序与公民素养:分析公共秩序与公民素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公共道德观念,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公共场所,认识什么是公共生活。

2.认识我们的生活和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密不可分。

3.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4.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懂得公共生活和我们每一个人密不可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环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就要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请看课题:公共生活靠大家。

这节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公共生活。

活动一:公共场所知多少1.师:先让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空间,什么是公共生活吧!2.师:公共空间,也叫公共场所,根据公共场所的功能不同,我们把公共场所大致分为六类:交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购物场所、就诊场所。

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一个小游戏“请你来辨别”,让我们来看一下游戏规则。

(高铁站、候机厅等)属于交通场所(游乐园、电影院等)属于文化娱乐场所(游泳馆、足球场等)属于体育场所(博物馆、纪念馆等)属于文化交流场所(便利店、商业综合体等)属于购物场所(社区医院、三甲医院等)属于就诊场所4.游戏中出现的这些公共场所你们都去过吗?下面呀!同学们就和老师进一步地去了解这些公共场所吧!5.师:了解了这么多,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你们都在哪些公共场所参与了哪些公共生活呢?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就坐在你们的身旁,就请和他们一起回忆吧!6.听了小明和妈妈的交流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和公共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

活动二:分清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1.师:在公共空间里,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约束,可是有一个人,他却无法理解,瞧,就是他,小哪吒。

他呀!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陈塘关总兵府的高墙大院关不住不守规则的哪吒,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想了个办法,你们看(播放视频)2.师:一支指点江山笔,一幅山河社稷图,小哪吒在里面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要不打扰到村民。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能力,对公共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自律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公共生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提高公共生活的实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公共生活规则的认知和遵守。

3.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自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公共生活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公共生活问题,培养他们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公共生活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自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公共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公共生活实践的场景和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公共生活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公共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公共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公共生活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了解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如何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场所的区别。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和视频,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准备板书和教学用具。

学情背景:学生年龄段为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公共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程教材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通过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掌握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公共生活。

请看这些图片和视频,这些地方是什么地方?你们都去过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谈论这些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公共场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的初步认识。

老师:非常好,我们都了解了这些公共场所。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公共的呢?(等待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回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公共场所,如公园、超市、学校、医院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回答,让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了解公共生活。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公共场所,认识什么是公共生活2.认识我们的生活和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密不可分3.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难点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同学们,这个周末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爬了崂山,这是我登山崂山顶峰后拍的照片。

还有一部分同学的照片,说说看,你们的周末或假期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1)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了。

(2)周末去看了电影。

(3)我和爷爷奶奶去了菜市场。

(4)爸爸带我在小区打乒乓球。

教师小结:每个同学周末的生活都很丰富。

从刚才你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生活中学习、玩乐、锻炼、购物等,需要去到各种不同的场所。

二、认识公共生活1.刚才同学们去到这些景区、菜市场、小区、电影院的这些场所,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学生回答:这些场所都是公用的,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公用的、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地方叫公共场所,也叫公共空间。

我们在公共空间里的活动就是公共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一下“我们的公共生活”。

【板书】2.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除了有公共生活空间,还有私人生活空间,刚才我们认识了公共空间,那么什么样的空间是私人空间?【属于自己的地方,自己能进去,别人要想进入,需要先得到允许】3.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不同场所的照片,看这都是哪儿?要跟上,看看你能不能认出来?4.你能给它们分分类,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出示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图片,学生选一选,分一分】5.我们生活的周围是不是只有这些公共空间?还有哪些公共空间?6.辨一辩:(1)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一个议题: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我们来进行一个辩论赛,辨一辩。

不要着急,一定要考虑周全,找到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应对对方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们的公共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
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新课讲授
(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活动1:
1.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
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岀行具、区电影院等。

2.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1)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
1.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
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 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
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③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体现着民族的文明程度。

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

④公共生活的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3.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①参与公共生活,要求我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公共利益。

②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杜绝丑陋行为,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③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

(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活动3:
(1)公共场所自觉排队,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生活规则。

有人认为专门设立“排队日”是小题大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搜集因扰乱公共秩序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

明确:(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体现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

在一个文明城市之中,排队不仅意味着对公平秩序的遵守与履行,更体现着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对于效率的合理追求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设立“排队日”是对一种公共公礼仪的善意的提醒。

设立“排队日”,目的在于培养人们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减少乱插队现象。

(2)示例:高铁霸座
2018年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从而被人称为霸座哥。

2018年8月24日,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获悉,孙某被处治安罚款 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危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①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②规则不仅是对我们的限制和约束,更是对我们自由和安全的保护。

③我们应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

活动4:
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公共设施?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我们能为爱护公共设施做些什么?
答案:
1.常见公共实施:绿地、道路、路灯、地下(上)线路和管道停车场(库)、配电房(室)及电器设备、消防设备、电梯、健身娱乐设施公告牌等。

功能:这些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优美环境,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维护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使人们的公共生活有了安全保障。

2.我们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3.爱护公共施的做法有哪些?
①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
②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三、课堂练习
1.共享单车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

漫画启示我们()
A、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
B、公民要依法自律,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
C、公共单车是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可以随意存放
D、使用共享单车使我们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 AB
b. CD
c. AC
d. BD
2.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今春各大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共享单车离不开大家的呵护,需要多方共治。

谢列能够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是
A.使用者给车加“私锁”,方便自己
B.企业合理竞争、精心服务
C.政府科学引导、监管得力
D.使用者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安全骑行
a ABD b. BCD c. ACD d. ABC
四、课后作业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公共生活文明参与
(1)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