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灶王爷绘本教案_灶王爷的传说

合集下载

绘本《灶王爷》教案

绘本《灶王爷》教案

绘本《灶王爷》教案教案标题:绘本《灶王爷》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灶王爷》,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灶王爷相关的习俗和信仰。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绘本《灶王爷》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探讨灶王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3. 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绘本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教学准备:1. 绘本《灶王爷》2. 幻灯片或黑板3. 学生绘制的灶王爷形象图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绘本《灶王爷》的封面,引发学生对灶王爷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灶王爷,并了解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与理解:1. 将绘本《灶王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

2. 学生完成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3. 选取几个小组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

探究与拓展: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灶王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灶王爷的形象和特征,并鼓励他们用创造性思维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灶王爷形象图。

3.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论和交流。

巩固与评价:1. 设计一份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问答题,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完成。

2. 学生交换答案,进行互评和讨论。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灶王爷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活动,如过年时给灶王爷上香、贴灶王爷的福字等。

2. 邀请家长或社区的长辈来学校,与学生分享他们对灶王爷的认识和经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与灶王爷相关的其他绘本或故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给全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绘本《灶王爷》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灶王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的理解。

灶王爷粘贴画教案

灶王爷粘贴画教案

灶王爷粘贴画教案教案标题:灶王爷粘贴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灶王爷形象及其重要性。

2. 学习使用粘贴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集中注意力。

教学准备:1. 灶王爷的图片或插图。

2.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铅笔。

3. 学生的剪刀和胶水。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灶王爷的形象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解释灶王爷在农历年末时期的庆祝活动中的作用。

2. 展示灶王爷的图片或插图,鼓励学生观察和描述灶王爷的特征和细节。

主体:3. 向学生解释粘贴画的概念和技巧。

说明如何使用剪刀和胶水进行粘贴。

4. 分发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灶王爷形象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然后粘贴在一张白纸上,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灶王爷形象。

5. 鼓励学生使用彩色铅笔为他们的灶王爷形象添加细节和装饰。

总结:6.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灶王爷形象,并让他们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7.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总结灶王爷的重要性以及粘贴画技巧。

8.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使用粘贴画技巧进行创作,并尝试其他主题的粘贴画作品。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进行更多的粘贴画创作,可以选择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主题。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创作情况。

2. 评估学生对灶王爷形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粘贴画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技巧。

教学提示:1. 确保提供足够的彩色纸、剪刀和胶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3. 提供学生所需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完成作品并理解课程目标。

幼儿园灶王爷绘本教案

幼儿园灶王爷绘本教案

幼儿园灶王爷绘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灶王爷》这一绘本故事。

该故事选自我国传统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了灶王爷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情况,并在除夕之夜返回人间的传说。

教学内容涉及灶王爷的形象、民间传说以及相关习俗。

教材章节为绘本阅读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灶王爷的传说,认识灶王爷的形象特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提高绘本阅读与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灶王爷的传说,认识灶王爷的形象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提高绘本阅读与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灶王爷绘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灶王爷的形象,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灶王爷的特点。

2. 讲解绘本故事(15分钟)按照绘本内容,详细讲解灶王爷的传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根据绘本内容,绘制一幅灶王爷的形象。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绘本故事中的民间习俗,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灶王爷的形象,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灶王爷的形象特点包括慈眉善目、长须、官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更多关于灶王爷的民间传说和习俗。

(2)鼓励幼儿家长参与,共同了解和传承民间文化。

(3)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民间艺术展览等,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引导。

2.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引导1. 语言表达: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灶王爷教案

灶王爷教案

灶王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灶王爷的起源和传说故事;2.掌握灶王爷的祭祀方法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灶王爷的起源和传说故事灶王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神祇,主要负责家庭中的厨房和炉灶。

据传说,灶王爷原名张仙,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

他在世时,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他因为一次意外而死去,被封为“灶王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神灵。

2. 灶王爷的祭祀方法和意义灶王爷的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仪式,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进行。

祭祀时,人们会在厨房里摆上香烛、水果、糖果等供品,然后点燃香烛,向灶王爷祈求家庭平安、食物丰收等。

灶王爷的祭祀意义深远。

首先,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其次,它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祈福和保佑。

最后,它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团结。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灶王爷的起源、传说故事和祭祀方法,让学生了解灶王爷的文化内涵和意义;2.讨论:通过讨论灶王爷的祭祀方式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3.实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灶王爷的祭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神秘感。

四、教学步骤1. 灶王爷的起源和传说故事1.讲解灶王爷的起源和传说故事;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灶王爷的形象和祭祀场景;3.引导学生思考灶王爷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2. 灶王爷的祭祀方法和意义1.讲解灶王爷的祭祀方法和意义;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3. 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灶王爷的祭祀活动;2.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神秘感;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灶王爷的起源、传说故事和祭祀方法的掌握情况;2.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能力;3.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灶王爷的祭祀活动,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受。

灶王爷绘本教案

灶王爷绘本教案

灶王爷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灶王爷的背景和作用;2. 学习绘本阅读的基本技巧;3.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灶王爷的绘本故事书;2. 绘本故事的幻灯片或图片;3. 绘本故事的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灶王爷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灶王爷是谁以及他的作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灶王爷的背景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绘本:1. 教师向学生展示绘本故事的封面,并与学生讨论故事可能涉及的内容。

2. 教师请学生注意绘本故事中的细节,通过逐页展示绘本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想象力猜测故事情节。

3. 教师按顺序朗读绘本故事,学生可以跟读或自行阅读。

4. 学生阅读完整本故事后,教师进行故事内容的问答,确认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学习绘本阅读技巧:1. 教师向学生解释绘本故事中常见的绘画元素和表达方式,如颜色、线条、表情等。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绘本故事中的组织结构,如故事的起承转合、角色的关系等。

3. 通过与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提炼绘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巩固与扩展:1. 学生根据绘本故事,绘制自己的灶王爷形象,并陈述他们对灶王爷的理解。

2. 学生可选择其他有关灶王爷的故事,进行分享或写作。

3.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绘本故事,或改编绘本故事的结局。

评价与反思: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表达情况,评价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程度;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促进对绘本故事的深入思考;3.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绘本阅读的技巧和体会,以便今后的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灶王爷绘本教案

灶王爷绘本教案

灶王爷绘本教案灶王爷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灶王爷,并理解其在农历年节中的重要地位;2.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3.通过绘本的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灶王爷》的阅读,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灶王爷及其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绘本《灶王爷》、灶王爷的图片、灶王爷的形象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过年的情景,提问:“大家在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做些什么?有没有看到过一张特别的图画?”引导幼儿回答,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绘本《灶王爷》,给孩子们描述绘本封面上的场景:“这是一本关于灶王爷的书,书里有很多关于灶王爷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教师简单介绍一下书中的内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灶王爷》,并适当的展示绘本中的插图。

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问答,引导幼儿思考,例如:“灶王爷是谁?”、“他为什么要回家?”、“灶王爷都做了些什么?”等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四、讨论(10分钟)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灶王爷在农历年节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幼儿回答:“灶王爷会为我们家带来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给灶王爷做年夜饭?”等问题,让幼儿了解灶王爷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五、制作(1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灶王爷的形象模型和图片,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纸板、彩纸、颜料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灶王爷形象。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灶王爷形象的理解和想法。

六、展示与分享(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灶王爷形象展示给大家,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过程和想法。

鼓励幼儿实际操作,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讨论和分享,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庙宇或是文化古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绘本灶王爷教案

幼儿绘本灶王爷教案

幼儿绘本灶王爷教案篇一:幼儿园绘本阅读书目推荐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书目:1、《亲爱的小鱼》2、《秋秋找妈妈》3、《喵呜》4、《晚上》5、《爱心树》6、《长大后做什么》7、《胆小的老鼠》8、《蚂蚁搬西瓜》9、《天生一对》10、《鳄鱼怕怕、牙医怕怕》11、《想吃苹果的鼠小弟》12、《云朵面包》13、《粽子里的故事》14、《月亮生日快乐》15、《愿望树》16、《月亮的味道》17、《森林快逃》18、《泥土的味道》19、《棕熊的神奇事》20、《奥古斯特和他的微笑》、21、《一颗超级顽固的牙》22、《小黄和小兰》23、《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24、《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25、《小猪变形记》26、《晚安小月亮》27、《狼大叔的红焖鸡》《蚯蚓日记》《老鼠娶新娘》中班幼儿绘本阅读书目:1、《猜猜我有多爱你》2、《我爸爸》3、《我妈妈》4、《逃家小兔》5、6、《爷爷一定有办法》7、《母鸡萝丝去散步》(小中班)8、《小黑鱼》9、《大卫,不可以》10、《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小班幼儿绘本阅读书目:1、《好饿的毛毛虫》:了解毛毛虫成长到蜕变为蝴蝶历程中所做的积累和努力。

体验破茧而出那一刻的兴奋、喜悦的情绪。

会用贴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了解关于星期、数量、厚积薄发的概念。

2、《子儿,吐吐》:介绍、导读故事,之在讨论中掌握绘本中文字变化,了解故事的发展。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自己吞吃了种子后会发生什么事,通过绘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

通过分享生活中的实例,学习胖脸面对难过的事情时换个想法看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情。

3、《三只山羊噶拉噶啦》:阅读故事,熟悉故事对话,揣摩角色心里和对话。

表演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心情。

4、《月亮的味道》:根据画面上提供的动物线索,猜想故事的发展情节。

通读故事,找到故事中隐藏的“秘密”,并思考秘密的答案5、《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阅读前半部分,预测猫的命运,讨论、表达自己对猫的生活方式的见解。

阅读后半部分,讨论猫的过去和现在,不自由与自由,被爱与爱之中的情感体验。

灶王爷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

灶王爷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

灶王爷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教案标题:灶王爷教案设计意图及反思一、教案设计意图:灶王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文化内涵。

通过设计灶王爷教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培养对中华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案设计步骤:1. 知识目标:- 了解灶王爷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理解灶王爷的传说和民间故事;- 掌握有关灶王爷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方法和过程:-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有关灶王爷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灶王爷的形象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灶王爷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学习任务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寻找有关灶王爷的资料,并制作展板或PPT,展示灶王爷的起源、传说和相关文化活动;- 拓展应用: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了解的灶王爷故事,创作演出小品或戏曲,展示灶王爷的形象和传说;- 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以检验学生对灶王爷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资源:- 视频或图片资料;- 网络或图书馆中的灶王爷相关资料;- 小组合作制作展板或PPT的工具;- 小品或戏曲的表演道具。

三、教案反思:本教案设计使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创作活动,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灶王爷的起源和传说,还锻炼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实施教案过程中,需要更好地控制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完成度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开《灶王爷》,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爷用那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你。

再翻页,连续五幅小图,还是那一双大眼睛,眼珠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看得你好仔细,彷佛要穿透你,把那纤细如尘的心底事一览无遗。

灶王爷为甚么要睁着两个大眼睛看着我们?
人因为贪婪、好强争胜、缺乏关爱、爱诿过于他人,于是妄念丛生。

《灶王爷》里的一家子都曾有过一时妄念。

「我」会因为贪嘴,想在灶上可口的饭菜,拣一块放进嘴里;相处几十年的爷爷会跟奶奶吵架,互说不是;奶奶会因为小心眼,数落邻里长短;「我」怕承担责任,想以谎话瞒骗他人;「我」做错事,爷爷会动气动手……可幸,「灶王爷」总会睁着两个大眼睛看顾世人,让他们在澄明如镜的大眼睛里,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只把灶王爷那一双大眼睛视为对人间的监察,那似乎漠视了人类纯朴的本源。

试把灶王爷那一双大眼睛理解为我们心中的「眼睛」,人类早存的仁心与善念,也许更得作者的心意所在。

因为心中早种善的种子,胸中溢满关爱,当我们在行为上有所失当的时候,善的种子就来提醒:当心啊!当我们眼里只见他人过失的时候,关爱又来提醒:当心啊!
灶王爷的传说
传说,灶神原来名叫张定福,是个又懒、又穷、又倒霉的人。

他天天喝酒赌钱,把家里的钱都输得一干二净,到最后,甚至稀里糊涂地把贤惠能干的老婆阿金也给卖了。

没有多久,张定福又把卖老婆的钱输得精光。

这回可真是穷得什么也没啦!他只好流落在街头,成了乞丐。

一天,他沿街乞讨来到一户人家的后门,向里头喊:“好心的大嫂,请施舍我一碗饭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啦!”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妇人听到他喊,马上端出一碗饭给他。

“啊呀,你……”张定福吓了一跳,原来这个妇人就是被他卖掉的老婆阿金哪!
阿金认出这个肮脏的乞丐居然是张定福,大声地问:“你怎么变成乞丐了呢?”
张定福红着脸,支支吾吾的,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阿金又生气又伤心,禁不住哭了起来。

哭了一阵,阿金擦干眼泪,把饭碗递给张定福,说:“你慢慢地吃,我进去一会儿就来。


没多久,她拿了几个粽子出来,对张定福再三叮咛:“这些粽子你好好拿着,记住,一定要自己吃,千万别给别人。


张定福拿了粽子,低着头走了。

半路上,倒霉的他却遇到了过去的债主,拦着他要债。

张定福苦苦哀求,债主怎么也不肯松手。

张定福只好把粽子塞在那个人的怀里,才勉强脱身。

过了一天,张定福又饿得发慌,只好厚起脸皮,再跑去向阿金要东西吃。

阿金一听他把粽子给了要债的人,不禁气得大骂:“你这个糊涂鬼,我不是交代你一定要自己吃吗?粽子里藏了十两银子,你怎么白白送给人家呢?”
“银子?粽子里面有银子?”张定福大吃一惊,懊恼地又捶胸又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