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分析

快毕业了,想找份产品方面的工作,这篇是为了找工作而做的准备,自己很清楚还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前辈们给指点下了~欢迎大家拍砖!


《豆瓣电影用户体验分析》

一、豆瓣网定位:

豆瓣网是一个兴趣为出发点社交网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具有共同兴趣的基础上,且人们是以获取和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网站的设计与功能主要围绕围绕这几点: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发现信息、如何分享信息。

二、豆瓣人群:

主要为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

人群特点:文化程度较高,对读书、电影、音乐有着某种偏爱。有品味、有思想,善于表达。喜欢和崇尚自由。喜欢简洁、富有内涵的生活方式。

三、豆瓣人对电影频道的可能需求:

1、了解某部电影的详细介绍:剧情、导演、演员、上映时间、别人评价、总体评分
2、了解某个影人
3、了解某个城市的影院
4、了解最近的电影资讯(最近有什么电影上线或当看到一部正在上映新片的介绍时,且被它深深吸引时,希望可以查到所在城市的放映影院和放映时间)
5、分享影评、交流观后感:
6、建立自己的电影名单,记录自己的足迹,便于对个人知识的管理(看过、想看、根据不同主题建立的豆列)
7、发现喜欢的电影(通过他人影评、他人豆列、标签类型、相同元素(导演、演员)、经典影片)
8、发现喜欢的影人
9、查看线下有没有关于电影的最新活动

四、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豆瓣围绕的点以及它们如何满足豆民的需求):

1、用户在获取信息上

这里的获取指用户主动的挖掘、搜索查询信息,如用户去搜索某部电影的相关信息、某位喜欢的影人信息。豆瓣电影可给用户提供的查询功能有查询电影、查询影人、查询影院、新片的放映情况。

查询电影可通过标签(可按电影类型、区域、艺术家、年代查找)(链接)、影名、IMDb编号(输入框搜索)等方式;查询影人可通过影人职业、获奖情况、所在国家、影人名字、IMDb编号等方式;查询影院可通过搜索影院的名称、地址的方式;查询新片可通过首页的正在热映栏目和右上角的查询框选择查询。

豆瓣电影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内容和查询方式,而且这些不是简单的堆砌,而应该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使用流程,在用户需要的位置提供给用户。

1)满足的用户需求:

用户获取信息上的服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1(了解某部电影的详细介绍:剧情、导演、演员、上映时间、别人评价、总体评分)、2(了解某个影人)、3(了解某个城市的影院)、4(了解最近的电影资讯)。


2)操作流程上分析(有关影讯:
影讯展示公布和查询)
功能介绍:
豆瓣电影首页上部最明显的位置为展示正在热映的电影,且处于平行的右上方有用户查询某城市正在上映的电影,默认为用户所在城市。

设计优点:
两栏目处于平行的位置,且右边可作为左边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其关联性很大,且鼠标从左别栏目移动到右边栏目时滑动的距离很小,方便用户操作。

存在不足:
1)当用户进入一部新片的介绍页面时,页面缺少有关该片的影讯页面的链接,不能直接查找该影片的上映信息。用户想了解就必需通过返回首页查找,给用户操作的连贯性上造成阻碍。
2)在电影资讯页面,网站给用户提供的影讯根据用户所在城市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影院上映分为‘正在上映’和‘即将上映’两部分。当用户查看其他城市的影讯,在切换‘正在上映’和‘即将上映’的标签时,选择的城市又回到用户所在城市。使用户在查看其他城市的全面影讯时操作重复。【此处也许是为避免用户犯错而设计的】

2、用户在发现信息上

这里的发现指的是豆瓣电影根据用户长时间的操作和积累,依照一定算法,猜测用户的喜爱而给用户推荐的信息。豆瓣电影给用户推荐的内容有:可能喜欢的电影、可能感兴趣的小组、精彩豆列、电影排行榜。

当用户进入某部电影页面的时候,用户不但可以查看该部电影的信息,还可以找到看过这部电影的其他人以及这些人行为(常去的地方)、收藏这部电影的豆列、与这部电影有着某种共同特性的其他电影。其目的都是想让用户发现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并且这些推荐常常是准确的。

1)满足的用户需求:
在用户发现信息上的服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7(发现喜欢的电影)
2)内容关系上的分析(有关排行:豆瓣新片榜、排行)

功能介绍:
豆瓣电影首页上有两个区域显示了影片的相关排行,其一是“豆瓣新片排行榜”,其二是右边区域的“排行”。且两个都提供了切换标签,用户可根据需要分别查看不同标签的排行情况,用户的选择性就加大了,又使网站更加附有动态效果。

存在不足:
豆瓣电影新片排行榜可以按电影的不同类型显示不同的排行,但进入豆瓣电影排行榜子页后,发现其中的排行只能按照全部类型的统一排行,按照用户的使用互联网产品的经验和习惯,当用户进入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栏目时,例如豆瓣电影导航上的排行榜,用户在这里期待看到的内容会更加详细全面,但这里显示的内容显示的却比首页显示的还要简单;
再有首页的“排行”分

为本周口碑榜和北美票房榜,但排行榜里面只显示本周口碑榜,北美票房榜里
的内容在排行榜里完全找不到。

3)应增加的功能
增加用户可能喜欢的影人推荐,增加用户可能喜欢的影人推荐可以让用户发现还不知道但特别符合自己口味的影人,还可以通过喜欢的影人发现可能喜欢的电影。发现喜欢的影人也是用户的需求之一。
在推荐豆列上,用用户可能喜欢的豆列替代精彩豆列,符合豆瓣的理念,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他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户在分享信息上
这里的分享指用户在豆瓣电影上贡献的内容(如影评、豆列等)和影响用户界面显示内容的操作(如推荐)。

用户在豆瓣电影上可以写影评、回应影评、评价影评(有用、无用),影评为其他用户了解电影提供了参考,用户对影评的评价结果也决定了该影评的排序;

用户可以创建、收藏、推荐豆列,创建豆列不但可以管理自己的电影列表,还给其他用户提供了不同方式认识和发现某一主题的电影,收藏和推荐豆列有利于豆列的排名,决定它是否精彩,是否在精彩豆列位置中显示。

用户点击看过、想看收藏电影,建立自己的播放列表,可以作为个人的知识管理工具,其行为也影响了电影的状态,如用户会因为看过该部电影的人数众多而去多了解。

1)满足的用户需求:
用户分享信息上的服务满足了用户的需求5(分享影评、交流观后感)、6(建立自己的电影名单,记录自己的足迹,便于对个人知识的管理)
2)有关豆列功能上的分析

功能介绍:
“精彩电影豆列”为豆瓣电影首页的栏目之一,但电影导航条上没有有关豆列的链接。电影豆列的出现仅限于豆瓣电影首页,且仅限于5条,没有提供“更多”链接,查看更多的精彩豆列。

存在不足:
豆列与影评都属于用户自己创造的内容,用户可从电影的不同角度,创建各种豆列,例如“与心理学有关的电影”,豆列概念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查找电影的另一种途径,而且这种途径区别于按传统的类型和地区的查找方式,它要求用户需要更加理解电影表达的含义,然而在豆瓣上有大量这种用户存在。
个人觉得可以在豆瓣电影上单独提供有关豆列的页面,豆列可按用户的推荐排名,给用户提供可能感兴趣的豆列,还可以实现豆列的搜索功能。

五、总结
这份体验分析主要从内容和功能上对豆瓣电影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其页面的设计、交互形式上的分析。根据豆瓣网的定位,它想解决的问题以及用户的需求,分别从用户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发现信息、如何分享信息的思路上分

析豆瓣电影功能的优点与不足。由于没有做用户调查,所以其主观臆断的成分相对较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