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菌药物应用_COPD指南解读_周庆涛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的运用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的运用COPD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累及肺部,也可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
急性加重期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为主要特征,对患者危害特别大,医生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对患者有很大帮助。
COPD 患者主要是气管-支气管感染引起的,医生可根据患者急性加重的程度、有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来选取抗菌药物,当医生发现给病人的原始方案反应欠佳时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近年来COPD在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受到医学界很多人的重视。
COPD死因排列在1980~2007年之间,从第12位上升第4位,与艾滋病并列成为全球第4大死因,继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后。
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位于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目前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社会对COPD的关注,降低发病率,提高诊治水平,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对各国COPD 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2007 年修订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它增加了人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注,为医生诊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推动的作用。
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它的主要特征是呼吸急促加重、咳嗽加重和咳痰或浓痰量增多,与平时情况相比非常不好,每天都在变化,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很大,当出现这种情况它也提示了医生需要改变原有的常规用药,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2]。
大部分COPD患者在生病的过程中都会处于急性加重期(AECOPD),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年平均1~2次,并且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急性加重期发作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急性加重对患者肺功能的危害很大,症状和肺功能往往需要数周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基线水平。
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次数增加会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肺功能情况加重、气道的炎症加重,而急性加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因此COPD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做检查,防止病情恶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其实很简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其实很简单1. 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最多见的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2. 支气管扩张剂药物同稳定期。
有严重喘息症状者可给予较大剂量雾化吸人治疗,如应用沙丁胺醇500ug,或沙丁胺醇1000ug加异丙托溴铵250 ~ 500叫,通过小型雾化器给病人吸人治疗以缓解症状。
3. 低流量吸氧发生低氧血症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或通过文丘里(Venturi)面罩吸氧。
鼻导管给氧时,吸人的氧浓度为28% -30%,应避免吸人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溜留。
4. 抗生素当病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依据病人所在地常见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门诊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肟、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口服治疗;较重者可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2. 0g加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住院病人应根据预计的病原菌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用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或呼吸喹诺酮类,一般多静脉滴注给药。
如果找到确切的病原菌,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5. 糖皮质激素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病人可考虑泼尼松龙30 ~40mg/d,也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40~80mg,每日1次。
连续5~7天。
6. 机械通气对于并发较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具体见本篇第十五章。
7. 其他治疗措施合理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补充营养,根据病人胃肠功能状况调节饮食,保证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必要时可以选用肠外营养治疗。
积极排痰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持机体有足够体液,使痰液变稀薄;其他措施如刺激咳嗽、叩击胸部、体位引流等方法。
积极处理伴随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及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细菌感染和抗感染治疗策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细菌感染和抗感染治疗策略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常由于细菌感染导致。
本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策略【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101-01Bacterial infection an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acute exacerbation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Zheng Wencan,Peng Hongyan(Corresponding Author),Fa Yanmei,HeHuiqun,Yuan Mingjie.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d Equipment in Quj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Qujing,Yunnan 655000,China【Abstrac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is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restricted airflow,the airflow limitation was not completely reversible but developed progressively,its acute exacerbation was often caused by bacterial infections.This article explore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i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Anti-infective;Treatment strategy1.AECOPD的现状及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公认的严重降低我国居民劳动力、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急性加重抗菌治疗的地位

肺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分裂“o,临床上应用何种类型的抗
菌药物要根据当地常见致病菌种类,细菌耐药情况选择。对 于反复发生急性加重、严重气流受限和(或)需要机械通气 的患者应进行痰培养,因为此时可能存在革兰阴性杆菌(如 假单孢菌属或其他耐药菌株)感染并出现抗菌药物耐药。 2004年ATS/ERS发表的慢阻肺诊治指南将慢阻肺急性加重 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_l…:I级为门诊治疗,Ⅱ级为普通病房 住院治疗,Ⅲ级为人住ICU治疗”“。通常慢阻肺I级(轻 度)或Ⅱ级(中度)患者在急性加重时,主要致病菌多为肺炎 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Ⅲ级(重度)和Ⅳ级 (极重度)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除上述常见细菌外,还 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口“。我国的慢阻肺诊治指 南(2013年修订版)中提出’1…,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依据患者 的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及常见致病菌,结合患者所在地区致病 菌及耐药菌流行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院内治疗的抗 菌药物选择原则应依据患者有无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 因素,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2011年ERS及欧洲临床微生 物学和感染病学会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中指出:非铜
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推荐应用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或使用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作为替代药物,对 可能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推荐口服给药(环丙沙星或 左氧氟沙星)或肠外给药(环丙沙星或B一内酰胺类联合氨基 糖苷类)‘1…。 3.合理选用恰当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慢阻肺 急性加重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可遵循以下用药原则口…: (1)根据患者的病情、危险因素及相应的病原菌分层,结合 本地区病原菌耐药情况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2)选用可覆 盖慢阻肺急性加重常见病原菌(包括非典型病原体在内)的 抗菌药物;(3)严重病例应选用可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 阴性菌的抗菌药物;(4)如疗效不佳应及时根据痰培养及药 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5)轻症患者可口服给药,病情 较重者应静脉给药;(6)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抗菌药物的治
重症COPD: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如何用?

重症COPD:抗菌药与糖皮质激素如何用?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我们就来聊聊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物治疗如何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定义为呼吸道症状加重,及超过每日变异程度,需要更改治疗药物的急性发作。
急性加重引起肺功能改变,最终加速肺功能下降。
所以继续干预治疗,除氧疗、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外,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菌治疗也是住院治疗的 COPD 患者重要的治疗药物。
COPD急性加重抗菌药物如何选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β - 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除了具有抗菌活性外,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等的抗微生物活性较强。
此外,大环内酯类药物还能通过改善组蛋白脱乙酰酶2 的聚集,增强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氟喹诺酮类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更广,能够覆盖更多的耐药菌。
尤其是对G+ 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或厌氧菌的作用较强。
β - 内酰胺类β - 内酰胺类,尤其是第三代头孢,对大环内酯类肺炎球菌的抗菌活性更强,但却对非典型病原体无抗菌活性。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抗菌药物的选择COPD 急性加重期治疗中抗菌药物的选择很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
对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用抗肺炎球菌活性强的β - 内酰胺类药物。
对β - 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或大环内酯类或β - 内酰胺类药物有耐药风险的患者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许多COPD 患者存在病原菌定植,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感染。
阿奇霉素 250mg / 天可有效预防 COPD 急性加重,效果显著。
但需要注意的是,阿奇霉素(250mg / 天)使用时间过长可导致可逆性的耳毒性和 QTc 延长,仍需谨慎使用。
COPD急性加重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身糖皮质激素是重症 AECOPD 治疗的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肺病

解放军263医院呼吸科 张国林
病历分享
• 郝某某,男性,66岁,退休工人。 • 主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5年,加重3天。 • 现病史:患者5年前开始每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喘息与闻及 特殊气味无关,冬春季节为著,轻度体力劳动时即感喘息,2年前我科住 院时完善肺功能检查:FEV1:23%Pred(药前),FEV1:27%Pred(药 后),FEV1/FVC:44%。胸部CT提示肺气肿。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D级)”,院外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2吸 2/日,思力华粉吸入剂1洗1/日”。1年前我科复查肺功能:FEV1: 26%Pred(药前),FEV1:33%Pred(药后),FEV1/FVC:45%。 • 3天前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较前加重,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痰,内无 血丝、血块。一般活动后感喘息、无畏寒、发热。
慢性阻塞性肺肺病急性加重
• 慢性阻塞性肺肺病急性加重(AEC性事件,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加重,超越
日常状况的变化,且提示需改变常规用药。
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
• 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 • 1)气管-支气管细菌感染 • 2)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 3)空气污染 • 4)COPD急性加重易感表型
4.COPD急性加重易感表型
• 近期研究发现,COPD患者可能存在不依赖于疾病严重程度的急
性加重易感表型。Hurst等对2138例COPD患者的研究发现,随着
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急性加重的频率也增加,通过单因素回
归分析发现,无论患者处于何种GLOD分期,预测急性加重的最
好指标是急性加重史,即患者前一年急性加重发生频率能够作为 预测次年该患者发生急性加重频率的重要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临床将该病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类型,临床方面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重要临床病程,而且频繁发作的急性加重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会加快患者的肺功能恶化速度,这一点也是导致患者住院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经临床多年实践发现,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感染病原体与病毒和细菌有关,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细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一直存有争议。
为此,本文特查阅相关文献,指导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首先来了解一下细菌感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中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都以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为主要诱因,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因非感染因素所引起,比如过敏、肺栓塞、空气感染等,还有一小部分患者无明确的诱发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下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其中以细菌为最主要的感染病原体。
最新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约有69%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可以分离出细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其次是肺炎链球菌以及卡他莫拉菌,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其他的革兰阴性菌比较少见。
但是在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阴性菌则会显著增高。
此外,在支气管镜的检查中表示,约有25%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存有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情况,而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身上,这个数值则可达到50%。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测支气管黏膜标本则可发现细菌感染的部位集中在气管腔、气道黏膜表面及其组织中,可引起气道炎症反应,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气道内部细菌的负荷越大,气道炎症反应则越重,由此可以看出气道内部细菌的总数与气道炎症反应息息相关。
近年来,曾有相关专家提出了细菌的阈值假说,其中阐释了细菌感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中的作用,该学说中指出,气道细菌负荷加重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从而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感染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感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
当慢阻肺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时,就进入了急性加重期。
在这个阶段,抗感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原因常常是多因素的,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感染可以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因此,准确判断感染的类型,并给予恰当的抗感染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在开始抗感染治疗之前,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症状(如咳嗽的性质、痰的颜色和量)、体征(如体温、肺部啰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如 X 线或 CT)等。
通过这些综合的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
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当地的细菌耐药情况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没有特殊的耐药情况,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等。
如果患者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如近期频繁住院、使用广谱抗生素、严重的气流受限等),则需要选择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生素,如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
剂量不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抗生素的疗程为 5 7 天,但对于病情严重或合并肺炎的患者,疗程可能需要延长至 10 14 天。
除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在慢阻肺急性加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但在流感流行季节,如果患者的症状符合流感的表现,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会进一步上升。
为了促进社会、政府和患者对COPD 的关注,提高COPD 的诊治水平,降低COPD 的患病率和病死率,2001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菌药物应用—COPD 指南解读周庆涛,贺 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191)[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加重是指该病自然病程中出现的以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加重为特征的急性事件,对患者危害大。
气管-支气管感染是导致COPD 患者急性加重的最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使患者获益。
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可根据患者急性加重程度、是否存在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本地区病原菌构成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选择,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疗效较好。
对初始治疗方案反应欠佳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生物标记物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指南;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563;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157(2011)02 – 0065 – 04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terpretation of COPD guidelinesZHOU Qing-tao, HE Be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leading to chronic morbidityand mortal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is defined as an event in the natural course of th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n acute change in patient's baseline dyspnea, cough and/or sputum beyond day-to-day variability sufficient to warrant a change in the therapy. COPD exacerbation has seriou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lung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cause for exacerbation is the infection of tracheobronchial tree, patients can get benefit from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ntibacterial agents can be empirical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acute exacerbation, risk factors that affect turnover,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of P . aeruginosa , and the structure and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Beta-lactam/beta-lactamase inhibitor combinations, cephalosporins and fluoroquinolones are the most appropriate antibacterial agents for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If the result of initial treatment didn't work well,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antibacter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calcitonin may help guid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COPD exacerbation.[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Antibacterial agents; Guideline; Rational drug uselung disease, GOLD ),并根据研究进展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对各国COPD 的防治工作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以GOLD 等国外指南为基础,结合国内的研究结果,我国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
这些指南的制定对于增加人们对COPD 的关注、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COPD 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是指COPD 自然病程中出现的急性事件,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加重,超越了日常状况的变化,且提示需贺蓓,主任医师。
E-mail :puh3_hb@ 周庆涛,男,副主任医师。
E-mail :qingtaozhou@[通信作者][作者简介]・专家论坛・要改变常规用药[1]。
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年平均1 ~ 2次,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增加。
急性加重的危害很大,症状和肺功能需要数周才能恢复到基线水平。
急性加重影响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由于高碳酸血症性AECOPD而被收住院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高达10%,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1年后死亡率达40%。
因此,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急性加重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住院,从而影响疾病的临床进展。
本文将主要对国内外指南中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内容进行解读。
1 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1.1 气管-支气管细菌感染COPD急性加重多数是由于气管-支气管细菌感染导致的。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负荷增加,至少50%的患者下呼吸道存在高浓度的细菌。
急性加重与新菌株的获得相关,与感染菌株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以及中性粒细胞炎症相关,均表明细菌感染导致了一部分急性加重的发生[1]。
常见的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20% ~ 30%)、肺炎链球菌(10% ~ 15%)、卡他莫拉菌(10% ~ 15%)和铜绿假单胞菌(5% ~ 10%)[2]。
轻度COPD急性加重的患者中主要是肺炎链球菌;对于FEV1下降、急性加重频繁发作和(或)合并症增加的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更常见;铜绿假单胞菌可见于严重气流受限的患者。
非典型病原体也存在于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 ~ 2%和3% ~ 5%,真菌感染少见[2]。
1.2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触发因素之一。
Kherad等[3]通过RT-PCR法对86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恢复期的咽拭子进行病毒检测,发现急性加重时44例(51%)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随访发现这44例患者在恢复期时仅有3例病毒检测阳性,表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AECOPD的重要因素。
鼻病毒是AECOPD患者中最常见的病毒,见于20% ~ 25%的AECOPD患者,此外常见的病毒还包括流感病毒(5% ~ 10%)、副流感病毒(5% ~ 10%)、呼吸道合孢病毒(5% ~ 10%)、冠状病毒(5% ~ 10%)、腺病毒(3% ~ 5%)、人类偏肺病毒(3% ~ 5%)等[2]。
1.3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及其他导致气道炎症加重的环境因素也是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可导致COPD患者呼吸道症状、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及死亡率增加,夏季是空气污染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高发季节。
1.4 COPD急性加重易感表型近期研究发现,COPD患者中可能存在不依赖于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加重易感表型。
Hurst等[4]对2138例COPD患者的研究发现,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急性加重的频率也增加,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无论患者处于何种GOLD分期,预测急性加重的最好指标是急性加重史,即患者前一年急性加重发生频率能够作为预测次年该患者发生急性加重频率的指标[危险比率4.30,95%可信区间(3.58,5.17),P < 0.001]。
通过3年的随访,研究者发现该指标对于预测急性加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对稳定。
基于上述结果,研究者提出COPD患者中可能存在不依赖于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加重易感表型,并且该表型能够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确定。
具有COPD急性加重易感表型的患者,其预后可能与其他COPD患者不同,相应的治疗可能也应有所不同。
COPD急性加重易感表型的提出,对于完善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2 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2.1 治疗原则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尤其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常是COPD急性加重期的首选治疗,若疗效不显著,建议加用抗胆碱能药及甲基黄嘌呤类药(茶碱或氨茶碱)。
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对AECOPD 有益,能够加快病情缓解、改善肺功能和低氧血症,降低短期内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