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期货分析报告
中国白糖行业产量、消费量、进出口情况及库存分析:出口国集中程度大,进口国相对分散

中国白糖行业产量、消费量、进出口情况及库存分析:出口国集中程度大,进口国相对分散白糖是天然甜味剂,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生产白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其次还有甜菜,两者的比例大致为甘蔗:甜菜=8:2。
甘蔗是适宜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作物,主要分布在南美、加勒比海、大洋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地区。
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少量在亚洲地区和欧洲,如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北部等。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
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2019年全球白糖总产量达到1.80亿吨,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白糖主产区主要有印度(占世界产量份额19.1%,下同)、巴西(16.4%)、欧盟(9.9%)、泰国(8.1%)、中国(6.0%)、美国(4.5%)。
2019年印度、巴西、欧盟、泰国和中国产量超过1000万吨,其次是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产量在400万吨以上,再次是印尼、阿根廷和古巴,总产量在100万吨以上。
2019年世界白糖产量达到1.80亿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9年印度、巴西、欧盟等为白糖主产地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世界白糖消费量增长较为稳健,2019年全球白糖消费量达到1.74亿吨。
印度、欧盟、中国、美国、巴西为主要消费地区,年消费白糖分别在2750万吨、1860万吨、1580万吨、1115万吨和1060万吨。
印度、欧盟、中国、美国、巴西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16.2%、10.5%、9.0%、6.3%和6.0%。
相比生产,白糖的消费较为分散。
2019年世界白糖消费量为1.74亿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9年印度、欧盟、中国为世界白糖消费较多的地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全球白糖生产较为集中,消费分散,出口国集中程度大,进口国相对分散。
白糖期货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白糖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为了提高自己的期货交易技能和风险控制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白糖期货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交易,使我对白糖期货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如何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
二、实训内容1. 白糖期货基础知识学习实训初期,我重点学习了白糖期货的基本知识,包括白糖期货合约、交易规则、交割制度、影响因素等。
通过学习,我对白糖期货市场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白糖期货行情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分析白糖期货行情。
主要方法包括:(1)基本面分析:关注国内外主产区的生产情况、国内外市场需求、库存状况、政策变化等因素。
(2)技术分析:运用K线图、均线、MACD等指标,分析白糖期货的价格走势。
(3)消息面分析: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消息对白糖期货价格的影响。
3. 白糖期货交易策略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以下白糖期货交易策略:(1)单边策略:根据行情分析,判断白糖期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趋势,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
(2)价差策略:利用不同合约或不同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
(3)跨市场套利策略:利用国内外市场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
(4)对冲策略:利用白糖期货进行现货市场的风险对冲。
4. 白糖期货风险管理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进行白糖期货风险管理,包括:(1)设置止损点:根据行情分析,设定合理的止损点,以控制风险。
(2)资金管理:合理分配资金,避免过度交易。
(3)情绪控制:保持冷静,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做出错误决策。
三、实训成果1. 提高了白糖期货交易技能通过实训,我对白糖期货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白糖期货交易的基本技巧,提高了自己的交易技能。
2. 增强了风险控制能力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白糖期货风险管理,提高了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
3. 丰富了投资策略通过学习不同的白糖期货交易策略,我丰富了投资策略,为今后的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
期货实验报告运作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期货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了解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我们进行了一次期货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交易,了解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交易规则以及风险控制等,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熟悉期货交易的基本流程;2. 掌握期货交易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3. 分析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为实际操作提供决策依据;4. 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2. 实验品种:白糖、豆油、螺纹钢等3. 交易方式:投机和套利4. 实验工具:期货模拟交易平台四、实验过程1. 注册并登录期货模拟交易平台;2. 选择合适的期货品种,进行模拟交易;3. 观察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分析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4. 根据市场分析,制定交易策略,进行模拟交易;5. 记录交易过程,分析盈亏情况;6. 总结经验教训,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价格走势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白糖、豆油、螺纹钢等期货品种进行模拟交易。
通过对K线图、均线系统等指标的分析,我们发现:(1)白糖价格波动较大,受季节性、政策等因素影响明显;(2)豆油价格波动相对平稳,受供需关系、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3)螺纹钢价格波动较大,受房地产、基建等因素影响。
2. 交易策略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交易策略:(1)投机策略:根据市场分析,选择合适的时机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以获取价差收益;(2)套利策略:在两个或多个相关期货品种之间进行套利操作,以获取稳定的收益。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在投机策略中,由于市场波动较大,风险控制难度较高;(2)在套利策略中,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品种之间的价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3)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
白糖期货市场分析报告

白糖期货市场分析报告:期货市场白糖分析报告白糖期货实时行情期货白糖1609今日行情期货白糖最新价格篇一:白糖期货分析报告一、基本面分析(一)现货市场供求状况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
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1、白糖的供给世界食糖产量1.21-1.40亿吨,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等,其中巴西产量超过2000万吨。
巴西、欧盟、泰国是世界食糖主要出口国家,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家市场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巴西,作为世界食糖市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糖国,其每年的糖产量、货币汇率及其政府的糖业政策直接影响到国际食糖市场价格的变化走向。
2、白糖的需求世界食糖消费量约1.24亿吨,消费量较大的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欧盟、中国、巴西等。
从近几年消费情况来看,印度食糖年消费量维持在1900万吨左右,欧盟消费量维持于1500万吨左右,中国消费量增长至1100万吨左右,巴西年消费量950万吨左右。
3、白糖进出口食糖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食糖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数量,食糖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
对食糖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世界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有关情况。
世界食糖贸易量每年约为3700万吨,以原糖为主。
主要出口国为巴西、欧盟、泰国、澳大利亚、古巴等。
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美国、印尼、欧盟、日本等。
主要进口国的消费量和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而主要出口国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变化较大,出口国出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比进口国进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大。
我国食糖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略有缺口,进口食糖以原糖为主。
食糖进口仍然实行配额管理,2004-2006年的每年配额均为194.5万吨。
2001-2004年进口量分别为119.87万吨、118.31万吨、77.51万吨、105.78万吨,2005年进口量为139万吨。
白糖市场研究报告

白糖市场研究报告一食糖产品介绍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常规生产食糖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
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
在世界主要产糖国中,中国和美国是既种甘蔗又种甜菜,主要原因是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幅员辽阔、纵跨纬度较大。
但在中国,甘蔗占全部糖料生产的88%,甜菜占12%;而在美国,甜菜和甘蔗在糖料生产中所占比例接近,均为50%左右。
二食糖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食糖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加工环节不同、深加工程度不同、加工工艺不同、专用性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
按加工程序不同可分为原糖和成品糖两种,原糖是由压榨厂一次性压榨甘蔗或甜菜之后结晶而得的产品,主要以散货形势存在。
炼糖厂对原糖进一步深加工后,精炼出的就是不同规格的成品糖。
在我国,成品糖又可细分为绵白糖、白砂糖、赤砂糖、冰糖等等,可直接用于食用消费或用于食品加工业消费。
根据我国目前炼糖技术的不同(主要指在精炼过程中采用添加剂的不同),成品糖又可分为由亚硫酸法和碳化法精炼的硫化糖和碳化糖。
在存储方面,碳化糖品质较优,在存储过程中,可以比较好地保持白色,不易发黄变色,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较为昂贵。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
目前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原糖。
糖料与其它作物不同的是,收获后不能直接变成商品糖,必须经过工业化加工,因此白糖属于工业品。
三世界食糖市场介绍世界食糖市场的特点:1. 生产相对集中。
从生产方面来看,世界食糖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并且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印度、泰国等等。
而全球几个主要产糖国的食糖除了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外,还要大量向国外出口,因为一些大的消费国生产不能自给,还需要进口,如俄罗斯、美国等。
2. 食糖消费介于刚性消费与弹性消费之间。
从历史上看,全球食糖消费量与人均GDP的变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却密切相3. 市场供求变化较大,价格波动剧烈。
2024年大宗农产品白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大宗农产品白糖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白糖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在食品工业和消费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白糖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大宗农产品白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市场需求分析2.1 食品工业需求白糖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糕点、饼干、巧克力等甜食的制作中。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食品工业对天然、无添加的白糖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白糖还被用于调味品、酱料等食品制作中,这些用途也推动了市场的需求增长。
2.2 饮料行业需求白糖在饮料行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碳酸饮料、果汁等都需要加入适量的白糖来提升口感和甜度。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料的偏好,对低糖或无糖饮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白糖在饮料制作中的需求仍然很大。
2.3 家庭消费需求白糖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家庭消费需求一直是大宗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家庭烹饪,还是咖啡、茶的添加,白糖都是必备品。
另外,在一些地区,白糖还被用于自家酿造的酒类中,这也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3. 市场需求发展趋势3.1 健康食品概念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白糖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精制白糖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蔗渣、胶体等,而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天然、有机的白糖逐渐成为人们的选择,这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无添加白糖的需求增加。
3.2 替代品的出现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替代品也逐渐出现在市场上,如甜蜜素、麦芽糖等。
这些替代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白糖,满足部分消费者对低糖饮食的需求。
然而,由于白糖的独特口感和广泛应用,替代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3.3 亚洲市场的增长亚洲地区的人口众多,其对白糖的需求一直呈现增长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白糖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亚洲市场对白糖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白糖分析报告

白糖分析报告白糖,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甜味剂,在食品工业和经济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份分析报告将从多个方面对白糖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生产、市场需求、价格走势、进出口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一、白糖的生产白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
在全球范围内,甘蔗制糖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巴西、印度和泰国等,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甘蔗资源和成熟的制糖产业。
甜菜制糖则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如欧盟、中国和美国等。
甘蔗制糖的生产流程大致包括:甘蔗的收割、运输、压榨、澄清、蒸发、结晶和干燥等环节。
甜菜制糖的流程与之类似,但在预处理和澄清等环节上有所不同。
生产白糖的过程中,技术和设备的先进程度对白糖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对制糖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市场需求白糖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食品饮料行业,如糖果、饮料、糕点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对各类甜食的需求持续增长,从而推动了白糖的消费。
此外,医药行业和化工行业也对白糖有一定的需求。
在医药领域,白糖可用于制作药品的辅料;在化工行业,白糖可作为生产某些化工产品的原料。
不同地区的白糖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白糖的消费潜力巨大;而在发达国家,白糖的消费相对稳定,但对高品质、特殊用途的白糖需求有所增加。
三、价格走势白糖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甘蔗或甜菜的产量因自然灾害、种植面积减少等原因下降,会导致白糖供应减少,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
例如,在节假日等消费旺季,白糖的需求增加,价格往往会有所上升。
全球经济形势、政策法规、能源价格以及替代品的发展等因素也会对白糖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时,消费者对甜食的消费可能减少,导致白糖价格下跌;政府对白糖行业的补贴政策或进出口政策的调整,会改变白糖的市场供应和价格;能源价格上涨会增加白糖的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价格上升;而一些人工甜味剂等替代品的发展,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糖的需求和价格。
白糖期货分析报告

引言概述
本文是关于白糖期货市场的分析报告,旨在对该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三个部分。
在正文内容部分,将从市场背景、供求关系、价格走势、技术指标以及风险控制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对白糖期货市场进行深入了解。
正文内容
1.市场背景
1.1白糖期货市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相关政策与法规对白糖期货市场的影响
1.3国内外白糖期货市场的比较
2.供求关系
2.1白糖生产与消费的情况分析
2.2供给侧改革对白糖市场的影响
2.3进口与出口对白糖市场供求的影响
3.价格走势
3.1白糖期货价格的历史走势分析
3.2影响白糖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3.3价格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
4.技术指标
4.1基本面分析在白糖期货市场中的应用
4.2技术指标的选取与使用
4.3技术指标对市场走势预测的有效性评估
5.风险控制
5.1白糖期货市场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
5.2风险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5.3多空策略在白糖期货市场中的应用效果
总结
通过对白糖期货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白糖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投资者在参与白糖期货交易时应注意市场变化、供求关系、价格走势、技术指标和风险控制等因素,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投资风险并取得合理回报。
白糖期货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期货市场,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投资者应当深入了解市场的背景情况、供求关系、价格走势、技术指标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希望这份白糖期货分析报告能够对您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面分析(一)现货市场供求状况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
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1、白糖的供给世界食糖产量1.21-1.40亿吨,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等,其中巴西产量超过2000万吨。
巴西、欧盟、泰国是世界食糖主要出口国家,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家市场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巴西,作为世界食糖市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糖国,其每年的糖产量、货币汇率及其政府的糖业政策直接影响到国际食糖市场价格的变化走向。
2、白糖的需求世界食糖消费量约1.24亿吨,消费量较大的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欧盟、中国、巴西等。
从近几年消费情况来看,印度食糖年消费量维持在1900万吨左右,欧盟消费量维持于1500万吨左右,中国消费量增长至1100万吨左右,巴西年消费量950万吨左右。
3、白糖进出口食糖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食糖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数量,食糖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
对食糖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世界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有关情况。
世界食糖贸易量每年约为3700万吨,以原糖为主。
主要出口国为巴西、欧盟、泰国、澳大利亚、古巴等。
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美国、印尼、欧盟、日本等。
主要进口国的消费量和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而主要出口国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变化较大,出口国出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比进口国进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大。
我国食糖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略有缺口,进口食糖以原糖为主。
食糖进口仍然实行配额管理,2004-2006年的每年配额均为194.5万吨。
2001-2004年进口量分别为119.87万吨、118.31万吨、77.51万吨、105.78万吨,2005年进口量为139万吨。
我国市场出口量较少,2004年仅为4.84万吨。
4、白糖库存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
因此,了解食糖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食糖价格的运行趋势。
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供给紧张。
结转库存水平和白糖价格常常呈现负相关关系。
就我国来讲,国家收储以及工业临时收储加上糖商的周转库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能影响市场糖价的库存。
在糖价过高(过低)时,国家通过抛售(收储)国储糖来调节市场糖价。
预估当年及下一年的库存和国家对食糖的收储与抛售对于正确估测食糖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际政局变化据纽约10月21日消息,ICE棉花期货周五收盘上涨,受投资人买盘带动,因期棉在上日下挫至14个月低位后企稳。
ICE12月棉花期约上升0.24美分。
报每磅0.9710美元。
市场谨慎等待下周是否将公布欧债危机解决计划,但市场人士担心,全球最大的消费者中国的需求仍然疲弱,且美国出口步代仍然缓慢。
国内市场,皮棉现货没有改观,纺织企业库存皮棉依旧很低,订单也是小单、短单延续,加上11月、12月外棉大量到港,部分企业对于外棉使用增多。
籽棉收购价格继续下跌,各棉区普遍跌幅在0.1-0.15元/斤左右,各别地区跌幅超过0.2元/斤。
从内地安徽棉区了解,部分棉农见价格下跌惜售心里减弱,开始主动交售。
企业日收购量不大,风险与利润不能双赢,企业多观望。
今日早盘,郑棉高位震荡,缩量整理,观望气氛浓厚,现货市场价跌量增,还有一定下行空间,周三欧州峰会对本周走势将有重大影响,在此之前,观望为妙。
今日操作,建议投资者观望,参考价格区间19900-20200。
(三)国际经济环境1、汇率2011-10-21币种交易单位中间价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美元(USD) 100637.30635.26 630.16 639.08港币(HKD) 10081.9181.73 81.16 82.06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速度在一个由增长潜力决定的合理区间内波动,高一点低一点都没有关系。
根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趋势和波动范围推算,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线大致在9%—10%,合理波动区间大致在8%—12%。
我国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体系和手段,包括采取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并结合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有能力使年度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这个合理区间内,避免大起大落,更不会突破合理区间的上限或下限。
因此,“硬着陆”之类的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慢,有利于控制价格总水平上涨,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符合宏观调控意图。
前3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到9.4%,处在增长潜力决定的合理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超过9%,是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相关市场变化目前市场中有三个重要变化。
第一个是美国商品交易保证金法规的变化,第二个是美元指数的走弱,第三个是道琼斯指数的突破。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已经改变了对于所有商品期货合约保证金的要求。
提高保证金要求意味着,在商品市场中持有头寸的交易者与投机者将会面临更高的保证金要求。
许多人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所以抛售商品的可能性更大。
CFTC 还改变了掉期市场的条件。
新的变化确认了利用掉期在商品市场中持有长期投机头寸的能力在未来会大大降低。
这意味着商品投资基金,即商品指数型基金在市场中长期持有头寸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个重要变化是美元的持续走弱。
美元指数形成一个对称三角形。
这个形态突破是快速而短暂的,这是欧元区弱势所造成的一个反弹。
美元指数在到达对称三角形形态的目标时反弹很快失去势头,这表明当前美元指数的走弱在0.745美元有支撑。
这就位于前面的对称三角形的中点之上。
这个形态的深度表明美元指数下跌至0.745美元以下,并再次试探对称三角形位于0.725美元附近的下边缘是有可能的。
交易者注意在0.725美元至0.745美元之间是否形成盘整形态。
欧元(EUR)100 877.50 873.81 846.17 880.83 英镑(GBP)100 1007.25 1003.02 971.29 1011.08 日元(JPY)100 8.31 8.288.01 8.34第三个变化是道琼斯指数突破至L形盘整形态上边缘以上。
道琼斯指数主要形态是一个头肩反转形态。
下方目标10600点已经达到。
L形盘整形态上边缘位于11600点附近。
这个形态突破的信号是周线收盘位于11600点以上。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这预示突破将向上方目标12300点运行。
这不是一个新长期上升趋势的开始,而是具有短期反弹的特点。
这对美国经济是一个刺激,预示有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
这三个变化显示出世界经济前景的重要变化。
最重要的是商品市场中投机活动的减少。
3、投资状况、利率状况白糖期货自去年1月6日在郑商所上市交易至今,已经整整一年。
从运行情况看,白糖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行稳健有序,期货价格较好地反映了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成为国家对食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
在市场各方的精心培育下,白糖期货已顺利通过市场的检验,市场功能得到较好发挥,一大批食糖企业已经在关注并积极利用这一市场。
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运行平稳健康。
一年来,白糖期货市场参与者日益广泛,交易量和持仓量稳步增长,成为国内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
在全年243个交易日内,白糖期货共成交合约5868万手,日均成交24万手,日最高交易量达84万手,全年交易量占国内期货市场份额的13.06%,全年成交金额达2.35万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1.19%,日最高持仓量超过19万手。
白糖期货交割业务顺利进行,交割仓库共接收白糖入库预报169460吨,实际入库122770吨;注册和注销白糖仓单10678张,合106780吨。
白糖期货的健康发育,得到了管理层的肯定和会员单位、投资者以及糖业界人士认可。
各方积极参与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上市一年来,白糖期货较好地发挥了发现价格功能。
由于吸引了现货企业和具有现货背景的资金积极参与,加之各方期货投资者的追捧,白糖期货所形成的价格具有了较强的代表性。
白糖期货上市以来发生的每波行情,都较为灵敏地反映了国内食糖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市场预期的变化。
白糖期货上市初期,正赶上国际、国内糖价处于剧烈波动的时期。
国内市场上,因开榨时间推迟,短期供应量减少,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由榨季初的3500元/吨上涨到2005年12月底的4700元/吨,接近历史高点。
国际市场上,基金大规模做多原糖期货,NYBOT原糖期货持仓量和交易量不断放大,食糖的能源概念题材被深度挖掘,国际食糖期货价格跟随原油价格连续向上突破,从2005年上半年的8美分/磅上涨到2006年2月3日的19.73美分/磅,创出了自1981年以来的25年新高。
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剧烈波动,郑州白糖期货一上市就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在国内食糖大幅减产的预期下,期货价格也连创新高。
郑糖主要月份合约从开盘时的4700元/吨,经过短暂回调后,一路快速上行,达到最高价6246元/吨。
自去年2月7日开始,随着国内食糖供应量的增加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明朗化,特别是糖业界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套期保值,白糖期货价格开始下跌。
国际原糖期货价格冲高受阻后也开始大幅回调,郑糖主力合约自6200元/吨高位迅速回落至5200元/吨附近。
随后,在基金的转月交易操作中,国际原糖期货价格高位剧烈振荡,而郑州白糖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接轨后,基本脱离了国际市场的影响,进入理性波动状态。
去年,国家加大了对食糖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连续向国内市场投放储备糖,郑州白糖期货市场灵敏地反映和传导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意图。
3月中旬以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白糖期货价格逐级回落,主力合约自5200元/吨一线跌破4000元/吨后,至3800元/吨一带盘整,到2006年8月31日白糖期货价格最低达到3210元/吨。
总体来看,白糖期货上市以来走过的三段行情,都与国内现货市场的供求状况基本吻合,但在运行方向上往往要先于现货市场。
在期货价格的上涨阶段,现货价格也同时启动,短时间内广西、云南等产区现货报价从4500元/吨左右涨至5500元/吨一线;期货价格回落并不断盘跌后,现货价格同样不断下行。
至4月中旬以后,由于食糖企业套期保值的力量增大,期货价格跌幅超过了现货价格的跌幅,期货价格曾一度跌破现货价格。
总体上,白糖期货价格和现货市场运行基本一致,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近期白糖(资讯,行情)表现出了缓慢攀升的格局,虽然没有了以前大涨大跌的妖糖作风,但白糖指数已经从5月中旬的低点回攻了近500元。
而6月和7月,郑糖维持了上升的格局,但指数最大的涨幅也不过1.7%,可见市场仍然偏谨慎。
7-9月份是白糖需求旺季中期,而8月份的到来,糖价预期会有再一次明显的提升,预期涨幅会超过6月和7月,中秋节的到来,用糖企业提前一个月储备糖的习惯都会对糖价形成一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