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参考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参考答案

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一国两制------意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在与中国大陆政治环境不同的地区以特别行政区作为具体政府建制,对于这些地方原有的社会体系则不予干涉。

2、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

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

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

3、个别性调整-----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调整。

它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4、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5、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规范的活动。

6、立法体制-----是关于一国立法机关设臵及其立法权限划分的体系和制度,即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构,它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也包括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二、论述题(每小题12 分,共60 分)1. 如何理解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法发展的基本特点?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不仅反映工人阶级的意志,而且体现了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属于人民和爱国者范畴的阶层或集团的意志。

这种统一将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趋于一致。

2.国家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一方面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意志的有形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体现,实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消除了权利和义务的结构性分离,公民既享有权利也负有义务。

4.国家强制实施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2. 怎样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的根本属性之一。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原题
1.什么是法理学?
答:法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法律制度的理论性学科,它研究的是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法律制度的结构和法律制度的发展规律,以及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法理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法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法律原理:研究社会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2)法律结构:研究社会法律制度的结构;(3)法律发展:研究社会法律制度的发展规律;(4)法律与社会:研究社会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法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1)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实证数据为依据,以实证分析为手段,以实证结论为结果;(2)理论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理论推理为手段,以理论分析为依据,以理论结论为结果;(3)历史研究方
法: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历史分析为手段,以历史结论为结果。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法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5、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7、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8、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二、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法律现象(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科学性与服务的倾向性是统一的.2、如何理解法的外部特征?(1)法是一种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4)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5)法是由专门机构和程序实施的规范3、法的历史类型有哪些?答: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前三种类型的法都建立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的意志.4、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法律思维方式不同. 法律渊源不同. 判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诉讼程序不同。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一.填空1法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2个别性调整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的一次性调整3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范进行的重复性调整4社会调整的发展大都经历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一般从混一到分化的过程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6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7法的最基本的两种职能是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法的社会公共职能价值8对违法、犯法行为的惩罚体现了法的工具性价值中的保护价值9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对法的阶级意志对法进行的分类10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对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1法律调整是一种B)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2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B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3法的实施有D)作保证A习惯力量对比B法律传统C社会舆论D国家强制力4、法反映的是C)的意志A团体B人民C统治阶级D社会全体5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D)A法所体现的同志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同志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6法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 )意志A社会B共同C集体D个别7国家意志和法的关系是B)A二者是一致的B有强制力保障的国家意志才是法C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意志才是法D法是国家意志的政治8大陆法系是A)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A法国民法典B英国法C罗马法D英国9 英美法系是以D)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A教会法B罗马法C日耳曼法D英国10在侵略行为法方面自由资本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被当代资本主义的A)代替A无过错责任B严格责任C相对责任D过失三多项选择1法与习惯具有以下共同点AB)A都是社会规范B都是上层建筑C都有阶级性2从法的起源看法BCD)A是从来就有的B不存在于原始社会C是阶级社会的产物D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3法的第一层本质包含以下几个内容BCD)A法是一种意志B法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C法律是法的载体D法是国家意志4法具有ABCD)A规范性B阶级意志性C国家强制性D物质制约性5 保证法的实施的手段A?)A国家强制力B道德规范C思想原则D文化修养6法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AD )A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B法不是统治阶级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反映C有些具体的法律规范不一定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D统治阶级的利益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和机关的活动上升为法7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AD )A二者是内在统一的B二者截然对立C法律规范执行二者中的一个D 部分法律规范主要执行社会公共职能8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取决ABCD)A法律制度的性能B一定主体对法律制度的需要C法律制度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D法律制度对主体的满足程度9 法的价值的特性有BD)A社会性B客观性C主观性D主体性10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三大法系即BCD)A资本主义法系B大陆法系C英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四、名词解释1、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法理学作业1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一、名词解释1、P12、P10倒2段3、P20二段(1-2行)4、P42二段5、P51二段(1-3行)6、P71(二段1行)二、思考题1、P3(二段3-4行)2、P20(1)P20(5-7行)(2)P20二段(7-11行)3、P21(3点)4、P37-38(三级本质)法理学作业2第二编社会主义的法基本理论1、P88-89(三点)2、P102(三点)3、P105-106(106三段)4、P108-1095、P126-1286、P1587、P167-1688、P174-175(主要条件和途径)法理学作业3一、填空题:1、法律现象2、法律规范;法律原则3、《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基本法》二、单项选择题:1、C2、A3、C4、A5、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2、BCD3、ABCD4、ABCD5、ABC四、问答题:1、P193-1942、简述法的体系(P202-203一段)和法的部门(P204)。

3、P212-216(答要点即可)4、P167-168(P167二段1-2行)法理学作业4一、填空题:1、法律心得;法律思想体系2、意志3、审判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二、单项选择题:1、D2、C3、B4、D5、A三、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D4、ABCD5、AD四、问答题:1、P220一段(1-7行)2、P248一段3、P272-273(4点)4、P282。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3)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3)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法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法理学是研究法律原理和逻辑关系的学科,它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法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现象和法律规则,通过分析和解释法律条文、判例和法学著作等,揭示法律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系统化、合理化法律知识体系。

二、法理学的发展历程法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古代到现代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体系。

1. 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法理学的起源阶段。

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法律和正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一种综合的、有序的结构,法律是体现正义的一种制度。

亚里士多德则通过探讨法律的目的和价值,提出“公正”和“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特征。

2. 中世纪中世纪是法理学受到教会权威支配的时期。

天主教会提出了神圣法与世俗法的区分,认为神圣法胜过世俗法。

在这一时期,法理学主要是为教会服务,探讨神圣法的内容和适用。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想逐步从宗教向人文方向转变,法理学开始重新关注法律本身。

在这一时期,克罗齐乌斯首次提出法学的理性方法与实证方法并重的观点,对法律框架的逻辑和合理性进行了研究。

4. 近代法理学的建立近代法理学的建立始于18世纪。

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对法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康德认为法律必须是普遍适用的,并提出了自由和法治的原则。

黑格尔则在法律哲学中强调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有机体”和“法律精神”的概念。

三、法理学的基本理论1. 法律的实证主义理论实证主义理论认为法律是实际存在的事实,研究法律应该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实证和解释法律现象,揭示法律的规律和特点。

有代表性的实证主义学派有德尔斯、哈特等。

2. 自然法学说自然法学说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合一性,认为法律应该符合自然法的原则。

自然法学说追求的是一种普遍、永恒的合理法律秩序,主张通过理性推导来揭示法律的原则和价值。

代表性的自然法学说有托马斯·阿奎纳和洛克等。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法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个别性调整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的一次性调整。

3、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范进行的重复性调整。

4、社会调整的发展大都经历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一般,从混一到分化的过程。

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6、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7、法的最基本的两种职能是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法的社会公共职能价值。

8、对违法、犯法行为的惩罚体现了法的工具性价值中的保护价值。

9、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对法的阶级意志对法进行的分类。

10、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对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1、法律调整是一种(B )。

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D、具体性调整2、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B )。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3、法的实施有(D )作保证。

A、习惯力量对比………………………………………………………B、法律传统C、社会舆论……………………………………………………………D、国家强制力4、法反映的是(C )的意志。

A、团体…………………………………………………………………B、人民C、统治阶级……………………………………………………………D、社会全体5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D )A、法所体现的同志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同志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6、法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 )意志。

A、社会……………………B、共同……………………C、集体………………………D、个别7、国家意志和法的关系是(B )。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标准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标准答案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5、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7、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8、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二、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法律现象(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科学性与服务的倾向性是统一的。

2、如何理解法的外部特征?(1)法是一种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 - (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4)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5)法是由专门机构和程序实施的规范3、法的历史类型有哪些?答: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5、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7、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8、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二、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法律现象(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科学性与服务的倾向性是统一的。

2、如何理解法的外部特征?(1)法是一种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 - (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4)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5)法是由专门机构和程序实施的规范3、法的历史类型有哪些?答: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前三种类型的法都建立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的意志。

4、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法律思维方式不同。

法律渊源不同。

判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诉讼程序不同。

另外,在法律分类、法律概念、法律教育等方面,这两个法系之间也存在一系列不同点5、怎样理解法与正义的关系?(1)(1)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2)正义是衡量法律优劣的尺度和标准;(3)正义观念能够引导法律向正义的方向发展。

法律对于正义的作用表现如下:分配权利以确立正义;惩罚罪恶以申张正义;补偿损失以恢复正义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则。

2、法的渊源: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不同形式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法的渊源。

3、法律解释:是指国家机关、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对法律、法规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4、法律推理法官根据案件事实和与其具有逻辑蕴涵关系的法律 - 3 -规定,推导出判决的逻辑思维活动5、法律类推: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相似或者相同的推理6、法律关系: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7、法律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8、法律责任:指由于行为者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了不应有之损害,而依法所应当承担的某种不利性的后果。

二、论述题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如何?法律规范-----是指通过法律条文表述的、具有特殊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不等同于规范性文件或法律条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法律规范是内容,规范性文件、法律条文是形式。

法律规范的结构:三要素说——由前提、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

前提--假定条件(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行为模式-----可以、应当、禁止法律后果-----肯定性后果、否定性后果2、对法律解释如何分类?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划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也称有权解释、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

• 1)立法解释——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所做的解释• 2)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做的解释。

• 3)行政解释——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解释。

•2、非正式解释•也称无权解释,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这种解释是学术性或常识性的,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依据。

3、什么是法律关系?什么是权利和义务?答: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它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某种行为。

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应当作出某种行为或不能作出某种行为。

4、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与法规内容要求相符合的行为。

大多数合法行为都是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为目的,如签订合同等。

合法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

违法行为人所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的内容要求、应受处罚的行为,包括犯罪这种严重违法刑法的行为和违反民事法律及其他法律的一般违法行为。

5、什么是法律事实?如何分类?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法律事实的种类(一)事件与行为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法律行为,是指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作为和不作为。

(二)肯定的法律事实与否定的法律事实(三)单一法律事实与事实构成6、什么是法律制裁?有哪几种制裁方法?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得以实现的方式,它是指依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责任主体的人身、财产及精神所施加的不利性后果。

法律制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的惩罚性方式对人和社会施加影响,从而使法律责任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

法律制裁的种类:刑事制裁指根据我国刑律的规定对于违犯我国刑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给予强制性惩罚。

民事制裁是指根据民事法律的规定对于违反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人所给予的剥夺其某种利益的不利惩处。

行政制裁指根据行政法律的规定由国家机关及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对违反行政法规的公民、社会组织或机关所给予的强制性惩罚。

- 5 -违宪制裁指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宪主体依据其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采取的制裁性强制措施。

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一国两制------意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在与中国大陆政治环境不同的地区以特别行政区作为具体政府建制,对于这些地方原有的社会体系则不予干涉。

2、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

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

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

3、个别性调整-----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社会调整。

它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一次性调整。

4、规范性调整-------就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5、立法-----是由特定的主体,依据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规范的活动。

6、立法体制-----是关于一国立法机关设臵及其立法权限划分的体系和制度,即有关法的创制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和结构,它既包括中央和地方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也包括中央各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的创制权限的划分制度和结构三、问答题1、如何概括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和奠基阶段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法制曲折发展和挫折阶段第三阶段: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蓬勃发展阶段2、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主义本质?一、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

形成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并把它上升为法律的重要意义。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二、社会主义法的社会本质社会主义法是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法,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社会主义法执行着广泛的社会公共职能。

3、什么是法律调整?主要阶段有哪些?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如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实现法的活动等等),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

法律调整的基本阶段。

法律、法规开始生效阶段。

(2)产生法律关系的阶段。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转化为主体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行为的阶段。

(4)法的适用的机动性阶段。

4、法与道德的主要区别?答:(1)形成的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2)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完全相同(3)法与道德的前途不同。

5、简述我国立法体制的基本构成。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权力机关和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机关有权制定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立法权6、如何认识我国立法工作的基本原则?立法的法治原则立法的民主原则立法的科学原则7、当代中国法的形式渊源主要有哪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国际公约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法律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2、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由于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

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4、执法-----”亦称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5、法律监督------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法的创制和法的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