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基础知识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运动是()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这种运动叫做(),简称运动。

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这一要素,把他简化为一个()的点,称为()。

3、杂研究地球的公转时()把地球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再把地球看作质点。

4、在描述一个物体的()时,选来作为()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的,通常选取()作为参考系。

5、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需要在()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6、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点,如果以奔驰的火车车厢为参考系,雨点则是向()下落的。

7、质点是一种()的模型,并不真实存在,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决定的。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基础知识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用()表示,时间间隔是用()表示。

2、我们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和“8时45分”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时间间隔是()分钟。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制(),有时指()。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有字母()表示。

3、一般说来,当物体从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尽管可能沿着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但是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质点)的()。我们从物体的()到()作一条有向的线段,有这条有向线段来表示物体的位移。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是(),位移的国际制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4、路程是()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

5、当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且运动方向不便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其他情况下物体的路程都要()位移。

6、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的法则,两个矢量相加遵从()定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基础知识

1、当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以这条直线为()坐标系,规定正方向,这样就可以用()表示质点(),用坐标的()表示质点的()。用坐标变化量的()表示位移的方向。

2、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位移大,运动的快;另一种是位移相同,

比较所用的(),时间短,运动的快。物理学中用()与()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通常用字母()代表。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速度是()量,是()单位。

3、速度不但有(),而且有(),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的大小,速度的方向()相同。

4、运动物体经过()(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表示()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的平均快慢程度,通常说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一般都指的是()

5、()叫做速率。瞬时速率是指(),平均速率是指()。我们平时说的速度,有时是指()。各种记速器的读数都是指()。

6、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7、光年是(),光年是()单位,1光年等于()米。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记时器测速度

基础知识

1、该实验的目的是()速度。

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电磁打点记时器或()。

3、电磁打点记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仪器,工作电压为(),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再把套在轴上的()压在()的上面。

4、电火花记时器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而显示出点迹的()仪器,工作电压是()。使用时,()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之间,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也是每隔()s打一次点。

5、测量打过点的纸带,如下图:思考如何根据平均速度测量瞬时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基础知识

1、不同的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是不同的,如火车进站时速度(),炮弹在炮筒里的速度(),为了描述()的快慢,我们引入了()的概念。

2、加速度是速度的()与发生()所用()的比值。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有字母()表示;加速度是()量,其单位是()单位。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改变量。

3、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不变的运动。

4、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5、用图象法描述物体的运动,x—t图象的意义(),x—t它的应用有①判定运动的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的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确定位移和时间。

v—t图象的意义(),v—t它的应用有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表示大小),③判断运动性质(静止、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④判断运动的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的大小,⑥通过直线斜率判定加速度的正负。学习要求,必须会利用x—t图象,v—t图象做以上的判定。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基础知识

1、为了研究小车的速度随()的变化规律,需要把()固定在长木板上,把()穿过打点记时器,连在()的后面,把小车停在()打点记时器的位置。在多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打点最()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一些()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同时要注意打印点和记数点之间的区别。

2、该实验的目的是()。

3、该实验的原理是()。

4、实验器材有()、()、()、导线、()、()、钩码。

5、实验注意减小实验误差(见教材)。

6、如何有实验数据得到v—t图象(见教材),进而得到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知识

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的时间里()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的时间内()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变化的,(v-v0 )/t 是()的,加速度的大小是(),方向也是(),由此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 )

4、v=v0 + a*t 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所以( )就是整过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为(),就得到物体t时刻物体的速度v = ( )。

5、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6、加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认识、理解、应用。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知识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以推出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3、注意掌握,利用v—t图象求解位移的大小,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为(),同时要注意它的使用条件。

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

基础知识

1、物体只在()作用下从()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时,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仔细研究过物体下落的运动以后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大小为(),也叫做()。注意在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其值略有不同。纬度越高,g越(),高度越高,g越()。

3、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位移——速度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的一半,即()。

5、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即()

6、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即()

7、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相邻相等时间内位

移之比为连续奇数之比,即(xⅠ:xⅡ:xⅢ= )

8、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即(t1:t2:t3 = )

第五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基础知识

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决定的。物体越(),下落的()。

2、伽利略认为,重物和轻物应该下落得(),他猜想落体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即它的()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3、日常生活中常见,较重的物体下落的较快,这是由于()对不同物体的()。

4、由于自由下落物体时间(),当时当时直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很困难,伽利略采用了间接的验证方法,他让一个()从()很小的斜面上滚下,做了上百次实验,证明了球在()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将此结论()到自由落体运动上。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基础知识

1、在物理学中,人们把()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称为力。力的单位是(),符号是(),属于物理学中的()量。

2、力是矢量,有(),有()。可以用一根()的线段来表示。箭头的指向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同时注明标度。力的示意图,只画出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就可以了。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作用效果()、()。

4、地球上()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的重力作用集中于(),这一点叫做物体的()。薄板的重心可以用()方法确定。

5、()、()、()和()为人们目前认识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第二节:弹力

基础知识

1、物体的()或()的改变叫形变,可以恢复原形的叫()。

2、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弹力包括:()、()、()。

3、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胡克定律:F=kx,其中F为弹簧受到的弹力大小,x是弹簧的(),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符号是N/m,生活中常说的弹簧“硬”或“软”,就是说劲度系数不同,它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4、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后大家经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绳沿绳,线沿线;有面接触垂直面;有球接触过球心;点点接触垂切面。希望大家牢记。

5、轻绳子的弹力方向是(),轻杆的弹力方向常用()加以判定。

第三节:摩擦力

基础知识

2、摩擦力产生条件:()、()、()。

3、摩擦力分类()、()。

4、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它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与()有关。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5、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即动摩擦因素u,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没有单位的。

6、滑动摩擦力的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正压力与重力没有()关系。

7、利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基本步骤是:()、()、()、()。8本节易错的知识点: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要分析判定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其次是依据()原则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利用公式()或者()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9、摩擦力通常情况下是阻力,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作为()。

第四节:力的合成基础知识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的几个力可以(),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另外几个力叫做()。

2、二力的合力F的大小随着分力F1、F2的夹角变化而变化

当夹角等于0度时,合力等于()

当夹角等于60度,且F1=F2时,合力等于()

当夹角等于90度时,合力等于()

当夹角等于120度,且F1=F2时,合力等于()

当夹角等于180度时,合力等于()

3、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它们的夹角变大,合力如何变化?()

4、二力合力不变,夹角变大,分力如何变化?()

5、二力合力的大小范围?()。

6、任意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以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所夹的()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求合力的方法叫做()。不仅力的合成满足这一法则,所有的矢量合成都满足这一法则。合力的求解方法有作图法和计算法,利用作图法求解时的注意事项:合力、分力要(),实线、虚线要分清;合力、分力的标度要();作平行四边形要准确。利用作图法求解合力的特点:简单、只管、但是不够精确。

7、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上,或者虽然不是作用于()上,但是他们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

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指:保持()或()状态。

8、多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例:有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2F、3F、4F、5F、6F,相互间夹角均为60度.,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9、合力的求解方法

(1)作图法

例: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2)计算法

例,F1=6N ,F2=6N ,它们互成120度夹角,用计算法求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10、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B.合力的大小既可以等于F1也可以等于F2

C.合力的大小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随F1和F2之间的夹角(0°~180°)增大而减小

1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N ,7N ,8N B.2N ,3N ,5N C.1N ,5N ,10N D.1N ,10N ,10N

12、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共点力,其合力的()

A.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

C.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D.大小和方向都确定13、两个共点力F1,F2, F1=10N,F1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改变F2的大小和方向,发现合力F总等于10N,则下列关于的取值可能的是()A.20N B.10N C.5N D.25N 1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F2的作用,但木块处于静止状态,F1=10,F2=2N,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 的大小,方向是()

A.F=0;f=8N,方向向左B.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左

C.F=10N,方向向左;f=12N,方向向右D.F=0 , f=0 15、已知F1=30N,F2=40N,两者之间的夹角=90°,则它们的合力F= ,其方向与F1的夹角约为。

16、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

(1)合力与两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某一长度

(2)用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

A.簧秤的弹簧与木版平面平行B.细绳和弹簧秤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

C.弹簧秤要在量程范围内工作D.弹簧秤不超过木版的边界

第五节:力的分解

基础知识

1、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是力的()的逆运算。力的分解的求解方法有作图法和计算法。

2、分解的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3、矢量相加法则()或者三角形法则。

4、注意事项:求一个力的分力,可以有多个答案;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相互替换,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

5、力的分解的几种情况(分别作图表示):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两解;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有三种可能;唯一解、两解、无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基本步骤):定义: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做力的正交分解。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选定正方向,将力分解到()上,分别求()、()上的合力,再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F合=(),由此得到她们的合力。

7、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与它们的合矢量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求出合矢量。注意: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和方向。推论:三个力合成时,若每两个力都首尾相接地组成三角形,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知识

1、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事实得出结论说:必须()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即力是()的原因。

2、十七世纪的意大利科学家(),他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缘故;如果没有(),物体将保持自己的速度()。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揭示了()。

4、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

5、英国科学家()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进一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切物体总保持()运动状态或者()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6、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

7、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有惯性

B.物体加速运动时有向后的惯性,物体减速运动时有向前的惯性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因它没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物体受力越大,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8、对惯性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B.惯性就是通常说的惯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还要受向前的惯力

C.由惯性定义知,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状态改变时,惯性就消失了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是指宏观物体都具有惯性,而像α粒子这样的微观粒子就没有惯性

9、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小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基础知识

1、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也就是物体的()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还与()的大小有关。

2、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的作用下的(),分析()与()的关系,如果a与F 成()比,则a—F 的图象将是一条过()。

3、探索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分析()与()的关系,如果a与m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1\m成()比,则a—1\m的图象将是一条过()。以上探索方法实际上是控制变量法。

4、实验目的:即质量一定时,()作用力一定时,()。

5、实验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

要测量的物理量: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天平。

小车受到的拉力F——物体重力等于拉力。

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实验器材:打点记时器、纸带及复习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版、小盘及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实验步骤:参看教材

注意事项: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基础知识

1、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2、加速度和力都是(),它们都是有()的,牛顿第二定律不但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还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加速度的方向跟()的方向相同。

3、在国际制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符号()。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的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叫做()。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瞬时性(加速度和合外力)、矢量性、同体性、独立性、相对性(a是相对地面或者惯性系的)。

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情况

选定正方向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求合力,列方程求解

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者讨论

6、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24N,成90o角作用在质量为10kg的物体上,物体产生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

7、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受到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分别为6m/s2和3m/s2,当质量是m1+m2的物体也受到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____m/s2。

8、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前进,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9、学习要求:学会使用正交分解法

第四节:力学单位制

基础知识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关系。因此,我们有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单位,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和()组成了单位制。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质量()()()时间()()()3、由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以及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物理量以及单位:

导出物理量名称导出物理量符号导出单位名称导出单位符号

速度()()()加速度()()()力()()()4、思考回答:为什么选定长度、质量、时间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

基础知识

1、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的,所以说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力。

2、实验研究表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相反、作用在()、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很多,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同时地面也(),使得人能向前行走。

4、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它反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的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使用于一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

5、复习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

6、牛顿第三定律建立的意义:牛顿第一、第二定律都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是解决了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是自然界中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到其它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它物体有力的作用,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只有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牛顿第三定律,才能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机械运动的一套定律。

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基础知识

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和()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联系起来。

2、根据牛顿定律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情况,在实际中有重要应用,指挥宇宙飞船飞行驶的科学工作者,根据飞船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飞船在()。

3、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从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例如,知道了列车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确定()。又如,根据天文观测知道了月球的运动情况,就可以知道地球对()情况.牛顿当初探讨了这个问题,并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加速度是桥梁)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推断或者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情况.

5、动力学问题及处理方法

(1)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研究对象,即对谁进行受力分析;把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按顺序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其顺序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

(2)受力分析依据(3)由牛顿第三定律出发,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可以化难为易.

6、一个物体在()的作用下,如果保持()或者()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7、平衡状态是指

平衡条件是指(

8、视重是指

超重是指(

失重是指(

完全失重是指(

9、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原因()

物理必修二 知识点归纳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物理组 主备教师:夏春青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曲线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曲线运动中的两种特殊运动,抛体运动以及圆周运动,进而学习向心加速度并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向心力,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曲线运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教学内容 1.曲线运动及速度的方向; 2.合运动、分运动的概念; 3.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5.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6.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会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7.知道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8.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9.理解各参量之间的关系;10.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1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存在加速度。1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指向圆心,所以叫做向心加速度;13.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14.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15.理解向心力的概念,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会根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分析和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 16.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知识要点

涉及的公式: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 与分运动的关系: 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43603

船v d t =m in ,必修二 物理知识点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 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 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 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间接位移x 最短: (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 当v 水v 船时, L v v d x 船 水==θcos min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都有哪些内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物体的内能 1.分子的动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分子势能.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在平衡位置时(r=r0),分子势能最小. 分子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系.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由于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各个分子热运动动能不同,但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只与温度相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对确定的物体来说,总的分子动能随温度单调增加。 (3)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 分子势能与分子力相关: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有关,分子间距的变化则又影响着大量分子所组成的宏观物体的体积。这就在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因此分子势能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 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跟温度有关系,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所以物体的内能跟物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内能增加; 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因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此外, 物体的内能还跟物体的质量和物态有关。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

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最大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 (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 物理知识点第五章平抛运动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合≠0,一定有加速度a。 ④F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P蜡块的位置vvxvy涉及的公式:θ ⑤F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1)小船过河问题vv水v船θ,ddvv水v船θ当v水v船时,,,θv船d(2)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一头拉小船A,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B OOAvAθv1v2vA甲乙甲乙处理方法:如图乙,把小船的速度vA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为v1和v2,v1

大学物理学知识总结

大学物理学知识总结 第一篇 力学基础 质点运动学 一、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必要条件 (1)参考系(坐标系):由于自然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只能在相对的意义上讨论运动,因此,需要引入参考系,为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又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物理模型:真实的物理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在具体处理时必须分析各种因素对所涉及问题的影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提出理想化模型,质点和刚体是我们在物理学中遇到的最初的两个模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理想化模型。 质点适用的范围: 1.物体自身的线度l 远远小于物体运动的空间范围r 2.物体作平动 如果一个物体在运动时,上述两个条件一个也不满足,我们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是由许多个都能满足第一个条件的质点所组成,这就是所谓质点系的模型。 如果在所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及其在空间的方位取向是不能忽略的,而物体的细小形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则须引入刚体模型,刚体是各质元之间无相对位移的质点系。 (3)初始条件:指开始计时时刻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或角位置、角速度)即运动物体的初始状态。在建立了物体的运动方程之后,若要想预知未来某个时刻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速度,还必须知道在某个已知时刻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初台条件。 二、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1)位置矢量:由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处的有向线段,通常用r 表示,简称位矢或矢径。 在直角坐标系中 zk yi xi r ++= 在自然坐标系中 )(s r r = 在平面极坐标系中 rr r = (2)位移:由超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矢的增量,即 1 2r r r -=?

位移是矢量,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质点运动的轨迹及质点在其间往返的次数无关。 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所经历的轨迹的长度,恒为正,用符号s ?表示。路程的大小与质点运动的轨迹开关有关,与质点在其往返的次数有关,故在一般情况下: s r ?≠? 但是在0→?t 时,有 ds dr = (3)速度v 与速率v : 平均速度 t r v ??= 平均速率 t s v ??=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t s t r v ??≠ ??= 质点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 dt dr v = 质点在t 时刻的速度 dt ds v = 则 v dt ds dt dr v === 在直角坐标系中 k v j v i v k dt dz j dt dy i dt dx v z y x ++=++= 式中dt dz v dt dy v dt dx v z y x = == ,, ,分别称为速度在x 轴,y 轴,z 轴的分量。

大学物理物理知识点总结

y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r v v ,大小 r r ==v 运动方程 ()r r t =r r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x x t y y t =???=??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r r r r r △,r =r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r ?、s ?的含义(?≠?≠?r 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 u u u D D = =+=+D D r r r r r V V r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 ?→?== ?r r r (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 ds dr dt dt =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v a t ?=?r r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 t d d r a t dt dt υυ→?===?r r r r △ a r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 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ρ ?2222+=+== 2 2222222 2 2???? ??+???? ??=?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 y x ? 二.抛体运动 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2 012 r v t gt =+ r r r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德胜学校高一物理校本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时间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抛体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 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 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 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 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 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3.曲线运动的轨迹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 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分解。 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 (1)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将描述合运动规律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分解,或进行正交分解. (2)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两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 ①根据合加速度是否变化判定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 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变化(包括大小或方向)则为非匀变速运动. ②根据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是否共线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若合加速度与合初速 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③小船过河的两类问题:最短时间过河以及最短路程过河。 如图所示,用v 1表示船速,v 2表示水速.我们讨论几个关于渡河的问题. θ sin 11s v d t v == ,船渡河的位移短直河岸),渡河时间最垂直河岸时(即船头垂当以最小位移渡河: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v 大于水流速度2v 时,小船可以垂直渡河,显然渡河的最小位移s 等于河宽d ,船头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重点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Ⅱ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希望你能养成解题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1、看题目的时候,很容易会看着头晕转向,这是心理问题,是自己逃避的 表现。因此再看题目的过程中,要手拿笔,画出重要的解题关键点。比 如:物体的开始与结束的状态、平衡状态等等;(这是一个积累过程,习 惯了就会事半功倍,不要不要在乎纸的清洁。); 2、画图;物理解题应该是想象思维、图形结合,再到推理的过程。画图真 的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懒而省了这一步。一定要画图,而且要整洁,不 可马虎; 3、辅导书是第二个老师;你若自学辅导书的每一章节前面的是总结梳理, 认真的记忆梳理,你课都可以不听了(不骗人,前提是你真的用功了)。 自习的时候,不要直接做辅导书的题那么快,认真看前面的知识点和例 题,消化好了,绝对受益匪浅。(任何一门理科都可以这么学的) 第一模块: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一> 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选择题) 由于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选择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选择题) 5、分类 ⑴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⑵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大小变、方向变或两者均变)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小船渡河是重点) 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做题依据)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⑴运动的等效性⑵等时性⑶独立性⑷运动的矢量性 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二基本知识点 第 1 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即必然具有加速度.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5.曲线运动的类型 (1)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恒定不变.如平抛运动 (2)非匀变速(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力(加速度)变化.如圆周运动 6.合力与轨迹关系: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凹测,轨迹介于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如图: 7.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1)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 (2)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减小; (3)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率不变.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分运动和合运动: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参与的这几个运动即分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 2.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 3.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4.运算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1

(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4)同一性:分运动与和运动由同一物体参与,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5.分解步骤 (1)确定合运动方向(实际运动方向). (2)分析合运动的运动效果(例如蜡块的实际运动从效果上就可以看成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和在水平方向随 管移动). (3)依据合运动的实际效果确定分运动的方向. (4)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作图,将合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分别分解到分运 动的方向上. 三、小船渡河模型 1.模型特点: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小船渡河模型. 2.模型分析: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v 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2(水流速度)、v (船的实际速度). (3)两个极值: ①过河时间最短:v 1⊥v 2,t m i n = d (d 为河宽). v 1 ②过河位移最小:v ⊥v 2(前提 v 1>v 2),如图甲所示,此 v 2 时x m i n =d ,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 o s α= ;v 1⊥ v 1 v (前提v <v ),如图乙所示.过河最小位移为:x = d v 2 1 2 m i n = d . s i n α v 1 第二节:平抛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①匀变速曲线运动: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的是恒力,即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②变加速曲线运动: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是变力,加速度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 ①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②曲线运动轨迹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速度方向。 ③曲线运动的轨迹向合力所指一方弯曲,合力指向轨迹的凹侧。 ④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速率将增大;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90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速率将不变。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指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物理量的合成和分解) (1)合运动和分运动关系:等时性、等效性、独立性、矢量性、相关性 ①等时性:合运动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所需时间相等。 ②等效性:合运动的效果和各分运动的整体效果是相同的,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③独立性:每个分运动都是独立的,不受其他运动的影响 ④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⑤相关性:合运动的性质是由分运动性质决定的 (2)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求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 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②速度、时间、位移、加速度要一一对应 ③如果分运动都在同一条直线上,需选取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量取正,相反的量取负,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如果分运动互成角度,运动合成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小船渡河问题 一条宽度为L 的河流,水流速度为V s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c (1)渡河时间最短: 设船上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任意角θ,这时船速在垂直于河岸方向的速度分量V 1=V c sin θ,渡河所需时间为:θsin c V L t = , sin90=1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c V L t = m in (与水 速的大小无关) 渡河位移:222t v L s s += (2)渡河位移最短: ①当V c >V s 时V s = V c cos θ渡河位移最短L s =min ;渡河时间为θ sin v L t = 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arccosV s /V c ②当V c >V s 时以V s 的矢尖为圆心,以V c 为半径画圆,当V 与圆相切时,α角最大,V c =V s cos θ,船头与河岸的夹角为:θ=arccosV c /V s 。 渡河的最小位移:L V V L s c s ==θcos

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编

涉及的公式: 船 v d t =m in ,θsin d x = 必修二 物理知识点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 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 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 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2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 速度大小相等。 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B ,一头拉小船A ,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d 水船v v =

大学物理物理知识点总结!!!!!!

y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容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r v v ,大小 r r ==v 运动程 ()r r t =r r 运动程的分量形式() ()x x t y y t =???=?? 位移 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r r r r r △,r =r △路程是△t 时间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r ?、s ?的含义(?≠?≠?r 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 u u u D D ==+=+D D r r r r r V V r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 ?→?== ?r r r (速度向是曲线切线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 ds dr dt dt =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v a t ?=?r r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 t d d r a t dt dt υυ→?===?r r r r △ a r 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 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ρ ?2222+=+== 2 2222222 2 2???? ??+???? ??=? ??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 y x ? 二.抛体运动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五章 第 一 二 节 曲线运动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曲线运动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 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曲 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物体做 曲线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合运动与分运动:几个运动的合成就是合运动,这几个运动就是这个合运动的分运动。 合运动与分运动特点:分运动之间具有独立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具有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具有等效性 典型题目 1,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突然后轮脱离赛车,关于脱离了的后轮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 A .仍然沿着汽车行驶的弯道运动 B .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 C .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 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 由于车轮原随赛车做曲线运动, 脱离赛车时车轮的速度方向为弯道的切线方向, 由此可知 C 正确. 2,小船过河的问题 , 小船渡河运动可以分解为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 , 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 动 ( 设水不流时船的运动 , 即在静水中的运动 ), 一是随水流的运动 ( 水冲船的运动 , 等于水 流的 运动 ), 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 解析:设河宽为 d, 船在静水中的速 度为 v1, 河水流速为 v2 ①船头正对河岸行驶 , 渡河时间最短 ,t 短 = d v 1 ②当 v > v 2 时 , 且合速度垂直于河岸 , 航程 最短 x =d 1 1 当 v < v 2 时 , 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 , 确定方法如下 : 1 如图所示 , 以 v 2 矢量末端为圆心 ; 以 v 1 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 , 从 v2 矢量的始端向圆弧 作 切线,则 合速度沿此切线航程最 短 , v 1 d v1 x2 由图知 : sin θ = v 2 θ v2 最短航程 x2= d v 2 d = v 1 sin 第 三 四 节 平抛运动 抛体运动: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 , 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的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 2 知识点期末总复习 考试重点内容:曲线运动、动量、功和能、机械振动 (一)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知识结构 1.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速度沿轨迹切线方向(fangxiang) ,加速度方向(fangxiang) 沿合外力方向——指向轨道内侧。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2. 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矢量合成与分解法,切线方向的分力艺Ft只改变质 点的运动速率大小;法线方向的分力艺Fn只改变质点运动的方向。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速度、位移、加速度等都是矢量,都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和分解。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两个初速度为 0 的匀变速运动的合成一定是直线运动。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不一定是直线运动。 4. 平抛运动:加速度:a= g,方向竖直向下,与质量无关,与初速度大小无关;速度: vx = v0, vy = gt , vt =( v02+vy2) 1/2,方向与水平方向成0 角,tg 9 =gt/v0 ; 位移:x = v0t,y =gt2/2,s = (x2+y2) 1/2,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角,tg a=/x. 轨迹方程:y= gx2/2v02 为抛物线。 在空中飞行时间:t =( 2h/g ) 1/2 ,与质量和初速度大小无关,只由高度决定。 水平最大射程:x=v0t = v0(2h/g ) 1/2 由初速度和高度决定,与质量无关。曲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不在同一方向上。 5. 匀速圆周运动: 1) 周期T、质点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是描述质点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2) 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厶s与所用时间△ t之比为一定值,该比值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v=A s/ △ t,数值上等于质点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线速度是描述质点转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3) 角速度3、连接质点与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厶t之比为一 定值,该比值是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w = A^ /△ t,数值上等于在单位时间内半 径转过的角度。单位是弧度/秒( rad/s ),角速度也是描述质点转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线速度、角速度之间有的关系: 质点转一周弧长s = 2n r,时间为T,则v = 2n r/T 角度为2 n 3 = 2 n /T 由上两公式有v=3 r ,3= v/r 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着,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匀速”仅是速率不变的意思。 4)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一一向心加速度,其方向时时刻刻指向圆心,即方向时时刻刻在变化着,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n = v2/r =3 2r 。 5) 向心力F= ma=mv2/r ,或F= ma= m32r ,方向总指向圆心。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6. 万有引力与天体、卫星的轨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都 是相互吸引的,引力大小与 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设物体质量分别为ml m2,物体之间距离为r,则F= Gm1m2/r2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天体质量及运动分析,宇宙速度与卫星轨道运动问题分析依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F= mv2/r 、匀速圆周运动规 律;常用近似条件:将有关轨道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引力 F = mg= mv2/r (g随 高度、纬度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 7. 宇宙速度: (1)线速度:设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r 就是卫星轨道半径,环绕线速度为 v ,卫星质量为m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有 GMm/r2=mv2/r 由此得到环绕速度v=( GM/r) 1/2 对所有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由轨道半径决定,与卫星质量,性能因素无关。r =R+h, h为卫星距地面的高度,r (h)越大,环绕速度越小。 ( 2)角速度:由3= v/r 有3=( GM/r3) 1/2 (3)周期:由3= 2n /T 得T= 2n( r3/ GM ) 1/2 角速度和周期均由轨道半径决定,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由环绕速度公式v=( GM/r)1/2 r = R+h,当高度h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即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近似有v=( GM/R) 1/2 这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又在地球表面附近,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g mg= mv2/R 可得 v=( gR) 1/2 把g= 9.8 X 10—3km/s2 和R= 6.4x103km 代入上公式,得到v = 7.9km/s,这是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也是使一个物体成为人造地球卫星所必须的最小发射速度. 我们称之为第一宇宙速度。 VI=7.9km/s 第二宇宙速度:当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时,物体将落回地面;当发射速 度大于v= 7.9km/s ,卫星将在不同圆轨道或椭圆轨道运动。当发生速度大于等于11.2km/s 时,物体将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人造行星或飞向其它行星。所以 11.2km/s 为第二宇宙速度。 VII = 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当物体的速度达到16.7km/s 时,物体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向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16.7km/s 为第三宇宙速度。 VIII = 16.7km/s (二)动量与动量守恒 知识结构 1. 力的冲量定义:力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I=Ft 矢量:方向——当力的方向不 变时,冲量的方向就是力的方向。过程量: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作用,与力作用的一段时间相关单位:牛秒、N?s 2. 动量定义: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的乘积——动量p=mv 矢量:方向——速度的 方向 状态量:物体在某位置、某时刻的动量单位:千克米每秒、kgm/s 3. 动量定理艺Ft = mvt—mv0 动量定理研究对象是一个质点,研究质点在合外力作用 下、在一段时间内的一 个运动过程。定理表示合外力的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合外力的冲量决定并量度了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矢量性:公式中每一项均为矢量,公式本身为一矢量式,在同一条直线上处理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式编辑可直接用)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 曲线运动特点: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 作用下,在F 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 (1)若F (或a )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 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 (或a )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 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二 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 轴,正方向向下. 6公式: 水平方向速度x V = Vo .竖直方向速度y V =gt ③.水平方向位移X= V o t ④.竖直方向位移Y=22 1gt ⑤.运动时间t=g Y 2 ⑥.合速度V=22y v v x ⑦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x y v v ,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 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 是解题关键。 (4)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三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材料(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第二部分:静电场 第三部分:稳恒磁场 第四部分:电磁感应 第五部分:常见简单公式总结与量子物理基础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 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 共5个 3.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i =;刚性双原子分子5i =;刚性多原子分子6i = 4. 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2 k i kT ε= 五. 理想气体的能(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1.1mol 理想气体2 i E RT = 5. 一定量理想气体()2i m E RT M νν' == 九、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函数) 速率分布曲线峰值对应的速率 v p 称为最可几速率,表征速率分布在 v p ~ v p + d v 中的分子数,比其它速率的都多,它可由对速率分布函数求极值而得。即 十、三个统计速率: a. 平均速率 M RT M RT m kT dv v vf N vdN v 60.188)(0 === == ??∞ ∞ ππ b. 方均根速率 M RT M k T v dv v f v N dN v v 73.13)(20 2 2 2 == ? = = ??∞ C. 最概然速率:与分布函数f(v)的极大值相对应的速率称为最概然速率,其物理意义为:在平衡态条件下,理想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在p 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气体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最大。 M RT M RT m kT v p 41.1220=== 三种速率的比较: 各种速率的统计平均值: 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十一、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均自由程: 一个分子单位时间里受到平均碰撞次数叫平均碰撞次数表示为 Z ,一个分子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经历的平均自由路程叫平均自由程。表示为 λ 平均碰撞次数 Z 的导出: 热力学基础主要容 一、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平动、转动、振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对于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的作用 ,则 平衡态下气体能: 二、热量 系统与外界(有温差时)传递热运动能量的一种量度。热量是过程量。 )(12T T mc Q -=)(12T T Mc M m -=) (12T T C M m K -= 摩尔热容量:( Ck =Mc ) 1mol 物质温度升高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k 与过程有关。 系统在某一过程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12T T C M m Q K k -= 系统吸热或放热会使系统的能发生变化。若传热过程“无限缓慢”,或保持系统与外界无穷小温差,可看成准静态传热过程。 准静态过程中功的计算: 元功: 41 .1:60.1:73.1::2=p v v v Z v = λn v d Z 2 2π=p d kT 22πλ= n d Z v 221πλ= = kT mv e v kT m v f 22232 )2(4)(-=ππ?∞ ?=0 )(dv v f v v ? ∞ ?= 22)(dv v f v v ∑∑+i pi i ki E E E =内) (T E E E k =理 =RT i M m E 2 =PdV PSdl l d F d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