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热响应测试

合集下载

岩土热响应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岩土热响应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k = qr ( 7)
λs — — —岩土导热系数 , W/ ( m ・K) ; ρ — —岩土体积比热 ,J / ( m ・K) ; s Cs — ・3 8 4 ・
3
π λs 4
( 8)
m = Tff + qrR b +
16λ 012886 qr s 1 ( ) π λsln d2 π λs 4 4 ρ b s Cs
( 9)
3 测试方案及过程
311 测试方案
由以上两式知道 , 只要求出直线斜率 k 和截距 m , 就 可以求得岩土导热系数和容积比热 。 现在关键是如何根据实测数据估计直线方程的
12 - 13〕 两个系数 k 和 m 。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 进行参
试验孔 : 共 2 眼试验孔 , 深度 70 m , 相距 6 m 。 其中 1 # 孔埋双 U 管 ,2 # 孔埋单 U 管 。试验孔位于 拟埋孔群场地的中部 。钻孔直径 150 mm , 管间距 100 mm 。 电源 : 现场由于无市电 ,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 设备材料 : 配置了打井设备 ( CZ - 22 型冲击钻 机二台套 ) 、 泥浆泵 、 搅拌机 、 回填料 ( 水泥砂浆加 4 %~6 %膨润土) 、 热响应试验设备 、 1 组单 U 型管
211 热响应分析算法
1 - 2〕 为避免争议 , 采用规范〔 推荐方法获取岩土
Ei ( s ) =
du ∫ u
s
e
- u
( 4)
当 s ≤012 时 ,
Ei ( s ) ≈ - ln ( s ) - 01288 6 ( 5)
2 d bρ s Cs
一般当试验时间 10 小时以上 , s =
012 。 采用近似计算式以后 , 有 :

长三角某地区岩土热响应测试

长三角某地区岩土热响应测试

长三角某地区岩土热响应测试摘要:以长三角某地区地源热泵实际工程为试验平台,模拟了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

取放热实际运行工况,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换热状况,确定了该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量。

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long triangle of a certain area in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real engineering test platform, and simulated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buried tube heat exchanger. Take heat release actu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alyses the heat exchanger and between soil around the heat transfer condition of, make sure the are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of the heat exchanger actual change of hea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日益成熟,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地源热泵系统也得到大力的推广,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气候等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空调的运行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故应针对不同的地区的实际工程进行测量试验,为该地区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数据。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某个典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模拟实际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工况下的地下岩土的热响应测试,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换热状况,确定了该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实际换热量,为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工程参考。

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报告

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报告

图1
测试装置简图
由图 1 可知,地源热泵模拟工况条件的设备由可调功率加热器、循环水泵、流量 调节阀、涡轮流量计、玻璃管温度计、智能温度采集模块组成。本装置系统功率 大(最大可调至 13kW)且运行稳定:地埋管内流量、供水温度依据设计要求可
2
黑龙江某项目一期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手工调节设定。试验采用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内含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 每隔一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自动存储数据,所测得的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λ、钻孔 的热阻等测试精度高。 2)测试方案: 本测试孔基本数据及测试运行工况如表 1。
T T0
r , t 0
式中 T=T(r,t)—— t 时刻 r 处的岩土温度,℃; λs——岩土导热系数,W/(m· K); T0 ——未受扰动的岩土原始温度,℃; ρs——岩土的密度,kg/m3 ; cs——岩土的比热,kJ/(kg· K); ql——单位长度线热源热流强度,ql =Q/H W/m; rb——钻孔半径, m;
图5
实测平均温度与计算平均温度的对比
由参数估计法计算结果可知, 与通过线性拟合的斜率法得到的岩土导热系数 (分别 2.0 和 1.73W/(m·K)) 、钻孔总热阻(分别为 0.030 和 0.0274(m· K )/ W) , 差别不大。从图 5 也可看出对应计算得到的进出水平均温度非常接近,而且与实 测得到的进出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反映了计算的准确性。
T 0 0 . 0274 ql
( m K ) /W
b) 基于圆柱面热源模型的校核与参数估计法计算 (1)圆柱面热源下参数估计法的计算 编写软件,利用圆柱面热源模型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方差,取测试稳定后 48 小时的整点数据。从表 2、3 可以看出当岩土导热系数 λs=2.0W/(m· K),钻孔 总热阻 R0 =0.030(m· K )/ W 时,方差最小,此时对应的导热系数和钻孔总热阻即 为参数估计法所求参数。 表 2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地源热泵技术是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环保型空调系统,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结合相关规范,指出岩土热响应试验在地源热泵项目中应用的问题、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及关键参数、钻孔内热阻和热扩散率的计算方法以及《规范》中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与热响应试验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标签:地源热泵;岩土;热响应试验岩土热响应试验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实施的前提,通过该试验可获得现场地质情况和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用于指导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目前该观点正逐步被业主和设计人员接受[1]。

通过热响应试验,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岩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岩土体的换热能力,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结构、负荷特点等设计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以保障系统长期运行的高效与节能。

一、岩土热响应试验在地源热泵项目中应用的问题近年来岩土热响应试验在实际地源热泵项目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些热响应测试单位技术力量不足,对热响应测试理论和《规范》的理解不充分,测试报告中仅给出导热系数和单位井深取放热量,忽略了热响应测试应得到的其他关键参数。

甚至有设计者将恒热流测试时施加于地埋管换热器的电加热量直接作为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放热量值[2]。

(二)为获得项目的设计地埋管换热器数量或地埋管换热器总长度,设计师常用单位井深取放热量作为设计依据[3],未正确使用岩土热响应试验结果,使热响应试验仅成为界定设计责任的依据。

(三)不同项目中,地下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进出口温度、系统运行时间等参数可能不同,设计人员普遍反映仅依靠单一的单位井深取放热量值无法找到合理的设计依据,无法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并计算合理的地埋管换热器数量[4]。

(四)地源热泵动态耦合计算理论体系不完善,仅依靠现有的一些地源热泵动态耦合设计软件,这类软件的使用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很高,需要同时考虑建筑的动态负荷、地源热泵主机的动态性能、输配系统的动态性能、地埋管换热的动态变化。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并阐述了其研究意义。

接着详细描述了试验方法、试验设计、试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从而全面呈现了实验过程及结果。

最后得出了关于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结论,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本研究的重要发现。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促进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试验方法、试验设计、试验过程、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引言1. 引言1.1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背景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岩土中储存的热能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的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受到岩土热响应特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来研究其热传导、储能和释能过程。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是通过对地下岩土进行加热或降温,观察岩土温度变化和热传导规律,从而评估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通过岩土热响应试验,可以优化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高其热工性能和节能效果,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也可以为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岩土热响应规律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开展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地质条件下的热响应特性,为系统的设计、运行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开展岩土热响应试验,可以深入了解岩土层对地源热泵系统热传递的影响机制,为系统的热性能进行有效评估和改进。

具体地,研究目的包括:一是验证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地质条件下的热响应特性,包括热传导、热吸收和热交换等方面的影响;二是研究不同岩土地质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性能差异,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探讨岩土层对地源热泵系统热传递效率的影响机制,为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能耗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XX省XX市学院片区地源热泵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XX省XX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二〇一四年五月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一、工程概况该项目为XX省XX市学院片区(XX市学院、新华苑)地源热泵工程,位于XX省省XX市市。

本工程拟采用节能环保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我所对该工程地埋管场地进行了深层岩土层热物性测试。

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孔的测试。

报告时间:5月10日~5月11日。

二、测试概要1、测试目的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拟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获得地埋管区域基本的地质资料、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测算的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孔的换热量,为地热换热器设计、换热孔钻凿施工工艺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测试设备本工程采用XX省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型号为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如图1所示。

该仪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08 1 0238160.4)。

并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馆、济南奥体中心等一大批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岩土层热物性测试。

见附件3。

3、测试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 2009年版)。

测试原理见附件2。

图1 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三、测试结果与分析1、测试孔基本参数表1 为测试孔的基本参数。

表1 测试孔基本参数项目测试孔项目测试孔钻孔深度(m)100 钻孔直径(mm)150埋管形式双U型埋管材质PE管埋管内径(mm)26 埋管外径(mm)32钻孔回填材料细沙主要地质结构粘土与玄武岩2、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见表2。

循环水平均温度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见图2。

测试数据见附件1。

初始温度:16.2℃;导热系数:1.66W/m℃;容积比热容:2.1×106J/m3℃。

3、结果分析钻孔结果表明:该地埋管区域地质构造以粘土为主。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试验目的、试验环境设置、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和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详细描述,揭示了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环境中的热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的热传导效果存在一定差异,这对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建议。

该研究对于推动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试验目的、试验环境设置、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处理、结论、总结。

1. 引言1.1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的地热能来供暖和制冷,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供暖方式。

岩土热响应试验是为了探究地源热泵系统在不同岩土环境下的热响应特性,以便更好地设计和运行地源热泵系统,提高其能效和稳定性。

通过岩土热响应试验,可以了解岩土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热传导特性以及热损失情况,进而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试验涉及到的参数包括地下水位、岩土类型、地层温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得出地源热泵系统在各种岩土环境下的热响应特性及规律。

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数据分析和总结对于进一步推动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岩土热响应试验是地源热泵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评估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地质环境中的热响应特性,探讨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对岩土热响应试验的进行,可以深入了解地源热泵系统与岩土地质之间的热交换机理,从而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数据支持。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XX省XX市学院片区地源热泵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XX省XX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二〇一四年五月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一、工程概况该项目为XX省XX市学院片区(XX市学院、新华苑)地源热泵工程,位于XX省省XX市市。

本工程拟采用节能环保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我所对该工程地埋管场地进行了深层岩土层热物性测试。

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孔的测试。

报告时间:5月10日~5月11日。

二、测试概要1、测试目的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拟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获得地埋管区域基本的地质资料、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测算的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孔的换热量,为地热换热器设计、换热孔钻凿施工工艺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测试设备本工程采用XX省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型号为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如图1所示。

该仪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08 1 0238160.4)。

并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馆、济南奥体中心等一大批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岩土层热物性测试。

见附件3。

3、测试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 2009年版)。

测试原理见附件2。

图1 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三、测试结果与分析1、测试孔基本参数表1 为测试孔的基本参数。

表1 测试孔基本参数项目测试孔项目测试孔钻孔深度(m)100 钻孔直径(mm)150埋管形式双U型埋管材质PE管埋管内径(mm)26 埋管外径(mm)32钻孔回填材料细沙主要地质结构粘土与玄武岩2、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见表2。

循环水平均温度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见图2。

测试数据见附件1。

初始温度:16.2℃;导热系数:1.66W/m℃;容积比热容:2.1×106J/m3℃。

3、结果分析钻孔结果表明:该地埋管区域地质构造以粘土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热响应测试
土壤热响应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岩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掌握岩土体的换热能力,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结构、负荷特点等设计系统优化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以保障系统长期运行的高效与节能。

如果物性参数不准确,则设计的系统可能不能满足负荷需要,也可能规模过大,从而大大增加初投资。

国外学者Kavanaugh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岩土的导热系数或导温系数发生10%的偏差,则设计的地下埋管长度偏差为4.5%~5.8%。

目前土壤的导热特性主要有三种获得方式:利用简化模型数值计算、利用经验估算、做土壤热特性测试。

单纯的按照简化模型计算往往误差过大;经验的估计值在方案分析阶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一直以来设计人员只能在某种土壤或岩石导热系数范围内保守取用较低值,导致设计钻孔的数量比实际需要的多,从而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只有在地源热泵规划施工场所现场进行土壤热特性测试才能够获得完整和准确的土壤数据。

土壤热响应测试装备包括构件:
1. 试压、保压后的成井
2. 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及其配套软件,由IGSHPA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推荐,美国原装进口
3. 数据采集仪:土壤导热能力测试数据采集记录仪HOBO FlexSmart Logger;目前采用HOBOware Pro version2.3.1,由美国Onset Computer Corporation 开发提供
4.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5. 进出水温度、流量、电流、电压传感器
6. 电脑及其显示设备
7. 信号、电源连接线
8. 稳定的单相交流电源
现场测试装备总图
土壤热响应测试原理
如图所示,由于泵的作用,流体由A口进入,传感器采集信号。

流体通过泵后,由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的流体温度信号由传感器采集,然后流体从B口流出,输入到埋置于深层岩土中的PE管内,导管内加热的流体与深层岩上进行热交换后,又从A口返回到仪器内,形成封闭的循环。

将在一定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功率、温度等参数作为测量数据,再由线热源理论公式求出岩土的平均导热系数,继而对地埋管进行换热计算,达到检测目的。

数据输出通过专用程序软件来实现,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特殊的格式存储在控制柜中的电脑里,也可转移到其他计算机中;根据所收集数据通过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测试具体步骤
第一步,保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必须有足够的电来供应,将实验平台与控制柜通电;
第二步,将适配器(测试设备的一种部件)安装在地下换热器上;
第三步,将准备好的绝缘软管与试验设备连接起来,将软管保温,避免受外界环境影响(如太阳下直射等因素),有必要用帐篷进行遮盖,以免影响试验效果。

第四步,通过注水管向试验系统中注水,保证系统运行的注水压力。

第五步,在将试验系统中的空气排尽后启动循环泵,当流速稳定趋于恒定后,开启电加热器,正式开始测试实验,进行数据采集。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必须保证电源的稳定,使数据能够连续不间断采集。

采集数据包括:孔径、孔深、大地初始温度、连续测试时间的地下温度等。

第六步,数据采集时间:分别于08-3-3下午16时至08-3-4下午15时,共计23小时的时间连续对试验孔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在测试过程中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数据采集。

开启电加热前后分别记录地下环路中水与土壤换热的数据情况。

如下图所示,为地下换热器内进出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全过程曲线:曲线最后慢慢趋于稳定,可作为分析计算依据。

土壤原始温度
在测试初始阶段,首先对地下土壤的原始温度进行测试,为以后进行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数。

开启水泵循环直到测试流体的进出水温度趋于恒定,这时可以认为该温度值即为地下换热器埋深范围内的岩土层的原始平均温度。

土壤平均导热系数计算
地埋管土壤换热测试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开尔文的线源理论,以下公式描述了线源理论,我公司的实验软件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

α――导温系数λ――导热系数
H――管子长度β――积分常量
t――实验开始时间q――热量
ΔΤ――温差rb――钻孔半径
cv――定容比热
单孔换热量计算
换热孔的换热量是与换热管内的流体特性、换热管的材料特性、周围土壤的土质、土壤的赋水情况及如果含水水是否流动、回填料的特性及土壤的原始温度和换热管内流体的温度等诸多因数有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土壤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由于地下的土壤结构及分布比较复杂,只有通过测试试验孔井绝对能力――综合传热系数来衡量整个换热孔的换热性能。

对于夏季工况: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长度计算宜负荷下列公式:
对于冬季工况: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长度计算宜负荷下列公式:
测试结论
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进行土壤综合导热系数分析,测试参数汇总,得出现场地质是否适合做地源热泵系统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