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笔记全一册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的转化和传播规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本文将对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单位: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用牛顿(N)表示。
2.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速度。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的合成等于合力,合力可以分解成多个力的合。
4.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计算公式为压力=力÷面积。
5. 浮力和浮力的大小: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部分有关。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动能和势能:物体具有的运动能量称为动能,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和能量转化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三、电和磁1. 电荷和电场:物体具有的带电性质称为电荷,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
2. 静电力和电场的通量: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静电力,电场的通量表示通过单位面积的电场线的数量。
3. 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是由带电物体和磁电体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遇到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2. 光的色散:白光经由透明介质时,不同颜色的光被折射的角度不同而发生色散。
3. 光的成像和光的传播:光线经过光学仪器的作用可以形成实像或虚像,光的传播有直线传播和衍射传播两种形式。
五、声学1. 声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通过介质的纵波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音调与震动频率有关,音量与震动幅度有关。
六、能源和能量转化1. 能量的来源和种类: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都是能量的来源,能量种类包括动能、势能、内能等。
2. 能量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转化为势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七、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热量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第一章:力、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 力的效果- 力的计量单位第二章:机械能和功率- 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第三章:力与压强-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原理和应用第四章:浮力和浮力平衡- 物体浸没和漂浮的条件-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浮力平衡的原理和应用第五章: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 光的反射规律第六章: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和原理- 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 - 光的折射规律第七章:透镜和光学仪器-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特点 - 聚焦距离和放大率的计算- 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原理第八章:电流与电压-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电压的概念和计算- 电阻和导体的关系第九章: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和电压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分布 - 电阻和总电阻的计算第十章:电能与电功- 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和计算- 电能转换和利用- 电功率的计算和应用第十一章:静电场- 静电现象和静电场的产生- 静电场的特性和表示方法- 静电力和库仑定律的应用第十二章:磁场与磁力-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磁感线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 磁力的概念和计算第十三章: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感应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感应电磁场的产生和应用第十四章:机械波-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区别- 机械波的传播和性质- 机械波的种类和传播介质第十五章: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和频率-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扰第十六章:光的传播- 光的产生和传播-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这些是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主要知识点,按照各章节分为小节对应不同的主题。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第十三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热和能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cm(t0-t)=cm△t降(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
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完整版)初三全一册物理笔记

初三物理笔记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1.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轨道上.2.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3.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构成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4.多数物质凝固时体积变小,但是水结冰时体积变大,如冬天水管“冻裂”5.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6.天平是实验室测量物质质量的常用工具7.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调到零刻线处(3)调节平衡缧母使天平平衡(4)把物体放在左盘上,在右盘从大到小顺序加减砝码(5)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6)砝码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8.密度就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9.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公式:ρ=Vm 10.体积的单位换算:1L=1dm3= 10-3m3 1mL=1cm3=10-3dm3=10-6m311.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第十二章运动和力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要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以另外的一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所先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有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它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变化了没有,若变化了则是运动,若没有变化则是静止二、运动和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用字母V表示,公式:V=tS2.速度的单位为m/s,和Km/h换算是:1m/s=3.6Km/h3.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1.1 m/s,骑自行车速度为5 m/s4.物休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三、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2.在测物体的长度时,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以厘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有两位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叫误差,错误可以消除的,但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减小4.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四、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既:一个为施力物体,则另一个为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只要其中的一个要素改变时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滑冰、滑船、游泳)五、牛顿第一定律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也就是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叫牛顿第一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加利略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且大小不变5.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六、二力平衡1.若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当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时,这两个力绝对不可能是平衡力4.当一个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且合力为0N5.压力不可能跟其它的力成为一对平衡力第十三章力和机械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特性叫弹性,不能恢复的叫塑性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二、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g,是一个定值:g=9.8N/Kg G=mg 3.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空心球和空心物体等)4.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三、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摩擦力有三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为滚动摩擦(4)加润滑油(5)使物体与接触面彼此分离6.静摩擦力会随着拉力(或推力)的增大而增大,而滚动摩擦力只等于使物体匀速运动时那个拉力或推力,不会随着拉力、推力和增加而增大7.当爬杆、爬绳及把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握着酒瓶静止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它本身的重力8.起重机吊着物体静止、匀速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运动时绳对物体的拉力都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四.标杆1.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2.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费力杠杆一定省距离3.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 1L 1=F 2L 24.在做杠杆平衡实验时,必须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使杠杆在力臂上五、其它简单机械1.在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被提物体的重力不得超过本人的重力,被提物体的质量不得超过本人的质量2.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一半的力4.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若越省力,越费距离,即: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 倍(n 为绳子段数) 公式:拉力F =nG绳子移动距离 S =nh 5.轮轴和斜面(1)轮轴:F 1R =F 2r (R 和r 分别为大轮和小轴的半径),由此可得半径越大越省力)(2)斜面:调斜面长是斜面高的n 倍,则在斜面上对物体的拉力为物体重力的n1,F =nG第十四章 压力和压强 一、压强1.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压强,用P 表示,压强单位:Pa 公式:P =S F若物是规则的也可以代P =ρgh 计算 由以上公式可知,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3。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内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内容归纳总结电路知识点(1)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4)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6)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7)串联: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
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8)并联: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电压知识点(1)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2)电压表电压表,测电压,电路符号圈中V.测谁电压跟谁并(联),“+”进“-”出勿接反。
(3)常见电压值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0.1mV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约1.2mV碱性电池标称电压1.5V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1.5V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手持移动电话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3.7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一般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电磁的知识点(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概述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符号表示2. 力的分类-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支持力- 拉力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速度与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5.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能量1. 能量的概念- 能量的定义- 能量守恒定律2. 动能与势能- 动能的计算- 重力势能的计算- 弹性势能的计算3. 机械能的转换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4.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与计算- 功率的概念与计算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 热量的传递方式2. 热膨胀- 热膨胀现象- 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3. 物质的相变- 相变的类型- 熔化与凝固- 沸腾与凝结4. 热机-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效率的概念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机制- 声音的传播条件2.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测量3.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 - 回声和共振- 声波的干涉现象五、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 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 光谱的组成4. 透镜成像- 透镜的类型与成像原理- 透镜公式5. 光的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阴影和日月食六、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 库仑定律- 电场的概念2. 电路基础- 电路的组成- 欧姆定律- 串联与并联电路3. 电能与电功率- 电能的计算- 电功率的概念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基本原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应依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和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