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完整版

合集下载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之欧阳语创编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之欧阳语创编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

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

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

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

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

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1、β-内酰胺类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药,属于B类。

本类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特别品种:头孢匹罗:可通过人的胎盘屏障,禁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类。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妊娠期是妇女独有的一段特殊时期。

如用药不当,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便于孕妇谨慎、安全地选择药物,现将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按照孕期的安全性分类列出(见表1)。

美国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将其分为以下5级:A级:在设有对照组的药物研究中,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药物对胎儿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在设对照组、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的6个月具危害性的证据)。

C级: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胚胎死亡等),但尚未设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或没有在妊娠妇女及动物并进行研究。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级: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但尽管如此,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例如用该药来挽救孕妇的生命,或治疗其他较安全的药物无效的严重疾病)。

X级: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并且孕妇应用这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2.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万古霉素类: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4.氨基糖苷类:能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而发挥抗菌作用5.四环素类:与细菌核蛋白替30S亚基单位结合,阻止肽链延伸6.大环内酯类:能与敏感细菌的50S核蛋白体亚基可逆性结合,通过抑制新合成的肽基tRNA分子从核蛋白体受体部位移至肽酰基结合部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7.克林霉素类: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8.氯霉素类: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可逆性结合,抑制酰肽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形成9.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10.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朴异构酶Ⅳ,阻碍敏感细菌DNA的复制11.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代谢12.甲氧苄胺嘧啶(TMP):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13.多粘菌素B:破坏细菌的细胞外膜脂质双层结构,使膜通透性增加,胞内成分外漏导致细菌死亡14.两性霉素B: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成分外漏,造成细胞死亡。

孕妇怎样选择抗感染药

孕妇怎样选择抗感染药

孕妇怎样选择抗感染药抗感染药主要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等。

此类药物也和其他药物一样,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外,也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因此,患者尤其是妊娠期患者在使用抗感染药时要特别慎重,应尽量选择那些疗效确切,又对母体及胎儿比较安全的药物。

一般来说,孕妇患病用药时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①可用可不用药物的时候尽量不用,尤其是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更应严格遵循这个原则。

②若孕妇必须用药时,应选用疗效好且对胎儿比较安全的药物,同时还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并要尽可能地减少用药剂量。

③在妊娠早期,要禁止服用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在妊娠的中、晚期,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那么,孕妇怎样正确地选择抗感染药物呢?一、抗细菌药物的选择根据抗细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及有无致畸及毒性作用,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孕妇可以选用的抗菌素:①青霉素类:此类药物具有强效杀菌作用,对人体的毒性最小,没有致畸作用,也不会对孕妇的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此药的不足之处是:其抗菌谱(抗菌范围)较窄,在酸性条件下药性不稳定;患者使用该药时易出现过敏反应且易产生耐药性。

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此类药物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钠(氨苄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以及羧苄青霉素钠等。

②头孢菌素类:此类药物比青霉素类药物的优点多,其抗菌谱广、在酸性条件下药性稳定;患者使用该药时不易出现过敏反应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头孢噻肟(音握)钠以及头孢三嗪等。

③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连、黄柏、金银花、苦参、茵陈、鱼腥草、蒲公英以及白花蛇舌草等。

此类中草药对盆腔炎、宫颈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但孕妇在使用这些中草药时,不可用药过量。

④抗真菌药: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此类药物对胎儿无毒性作用,孕妇可适当选用,但应以局部使用为宜。

2.孕妇应慎用的抗菌素:①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西梭霉素、巴龙霉素等。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妊娠期是妇女独有的一段特殊时期。

如用药不当,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便于孕妇谨慎、安全地选择药物,现将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按照孕期的安全性分类列出(见表1)。

美国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将其分为以下5级:A级:在设有对照组的药物研究中,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药物对胎儿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在设对照组、妊娠首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的6个月具危害性的证据)。

C级: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胚胎死亡等),但尚未设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或没有在妊娠妇女及动物并进行研究。

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妇女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级: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但尽管如此,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例如用该药来挽救孕妇的生命,或治疗其他较安全的药物无效的严重疾病)。

X级: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并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禁用于妊娠或可能怀孕的患者。

一.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2.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万古霉素类: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4.氨基糖苷类:能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而发挥抗菌作用5.四环素类:与细菌核蛋白替30S亚基单位结合,阻止肽链延伸6.大环内酯类:能与敏感细菌的50S核蛋白体亚基可逆性结合,通过抑制新合成的肽基tRNA分子从核蛋白体受体部位移至肽酰基结合部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7.克林霉素类: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8.氯霉素类: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可逆性结合,抑制酰肽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肽链的形成9.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10.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朴异构酶Ⅳ,阻碍敏感细菌DNA的复制11.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叶酸代谢12.甲氧苄胺嘧啶(TMP):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13.多粘菌素B:破坏细菌的细胞外膜脂质双层结构,使膜通透性增加,胞内成分外漏导致细菌死亡14.两性霉素B: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成分外漏,造成细胞死亡。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你知道吗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你知道吗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你知道吗妊娠期是孕妇较为虚弱的一个时期,如果孕妇的身体情况较差,则其受到细菌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孕妇来讲,细菌感染会直接导致婴儿的死亡,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孕妇本身的生命安全。

虽说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但在妊娠期当中,孕妇的身体激素分泌较为复杂,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可能会引起各种的妊娠期并发症。

所以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也应该小心谨慎,以免影响到孕妇的身体情况及胎儿的发育。

一、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药物自从上个世纪被发现以来,经过无数次的改良优化,其作用效果已经趋于稳定。

主流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主要分为四种,但其实际上的作用区别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生长周期来对细菌进行抑制。

不过,对于孕妇来讲,抗菌药物的使用副作用较大,应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

如果孕妇本来身体情况较差,容易受到细菌性侵入,则可以提前进行针对性的免疫注射,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

二、孕期需要用到的抗菌药物种类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抗菌药物都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笔者列出了一些与孕妇亲和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参考:(1)青霉素类的抗菌药物。

此抗菌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G,它的成分较为稳定,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影响也较低。

当孕妇出现细菌感染时,可以及时选用此类药物对感染进行抑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青霉素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注射前还是要进行皮试,以免出现过敏反应。

,所以在注射前应该先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过敏史,以确保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2)红霉素类抗菌药物。

虽然在临床测试当中,此类抗菌药物表现出了轻微的肝脏微毒性,但整体危害症状较轻,也不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

另外在衣原体的治疗上,红霉素的抗感染效果是其他门类抗菌药物所无法达到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口服的红霉素药剂,则需要空腹进行给药,以免影响到整体的治疗效果。

(3)头孢类抗菌药物。

此类抗菌药物的主要代表要为头孢克洛以及头孢唑啉。

在妊娠期可安全使用的药物有哪些_妊娠期用药原则

在妊娠期可安全使用的药物有哪些_妊娠期用药原则

在妊娠期可安全使用的药物有哪些_妊娠期用药原则安全度过妊娠期,孕育一个健康宝宝,是每个孕产妇的愿望。

但在妊娠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时常发生。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妊娠期可安全使用的药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妊娠期间可安全使用的抗菌药物①青霉素类是最为安全的抗菌药。

②头孢菌素较难通过胎盘。

③红霉素是妊娠期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对婴儿没有治疗作用。

④克林霉素常用与治疗分娩期耐药的厌氧菌感染。

妊娠期用药原则1、用药需有明确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药物。

2、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使用药物。

3、使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已清楚的老药,尽量避免使用尚未明确是否有致畸危险的新药。

4、用药时需明确妊娠周数,妊娠早期是胚胎器官形成期,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

5、有些药物虽可能对胎儿有影响,但可治疗危及孕妇健康或生命的疾病,则应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量,及时停药。

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一、妊娠早期1.受精后半个月以内:几乎见不到药物的致畸作用。

2.受精后3周-12周末: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时期,胎儿的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四肢、性腺及外阴相继发育。

此期受到药物影响可产生形态或功能上的异常而造成畸形。

3.妊娠3-5周: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肠、骨骼及肌肉等均处于分化期,沙利度胺可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雌孕激素、雄激素可引起胎儿性发育异常;叶酸拮抗剂可导致颅面部畸形、腭裂等;烷化剂氮芥类药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指趾畸形。

二、胎儿形成期:指妊娠中期的4个月(即妊娠13-27周末)和妊娠晚期后3个月(即妊娠28周以后)的合称。

1.器官形成过程已经大体完成,牙、中枢神经系统或女性生殖系统仍在继续分化发育,药物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上述系统、器官发育迟缓和功能异常,其他器官一般不致畸。

2.致畸因素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也可影响胎儿的生理功能和发育成长。

如妊娠5个月后用四环素可使婴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骨生长障碍;服用镇静、止痛或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可抑制胎儿神经活动,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妊娠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妊娠期的各种感染,但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药物对母体的作用,将胎儿作为潜在接受者,在选用抗菌药物时,既要治疗母体的疾病,又不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的危险期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之后胎儿受药物的影响,在生长延迟与功能降低的作用下,药物危险降低。

妊娠中期的3个月较为安全,在最后3个月应用药物剂量应根据孕妇的情况减少。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选择不良反应较少、效果较好的药物才能保证母婴的安全。

一、药物在妊娠期应用危险性分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的危险性,将药物分为A、B、C、D及X类。

A类药物:是指在妊娠期可使用。

B类药物:有明显指征时慎用。

C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要根据病症的情况,最终确定药物是否应用。

D类药物:在临床医学中,应尽量避免。

X类药物禁用。

临床医生在对妊娠期妇女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可根据药物危险性标准,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

二、妊娠期可应用的抗菌药物1.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被列为B类妊娠用药,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青霉素结合蛋白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使菌体失去渗透屏蔽,利用细菌自溶酶对细菌进行溶解,从而达到抗菌目的。

由于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青霉素类药物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少,对母体的肝肾功能影响较低。

由此,青霉素类也是临床妊娠妇女治疗的安全用药。

临床通常应用的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

常用的广谱青霉素类包括阿莫西林、哌拉西林。

在临床应用时,应按照孕妇的感染特点,选择细菌敏感的药物种类,并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保证用药安全。

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B类妊娠用药,与青霉素类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头孢菌素类药具有杀菌力强、过敏反应较少的应用优势,再加上药物对肾无毒性。

在妊娠期治疗时,医生可以安全使用。

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曲松。

(完整版)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1]

(完整版)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1]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分类药品名称青霉素钠青霉素类阿洛西林钠头孢拉定一代头孢替唑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菌素类二代头孢丙烯:头孢地尼三代头孢唑肟妊娠哺乳除去半衰期说明书备注分级分级t1/2 β少许从乳汁中分泌(血药浓度的5-20% ),哺乳期妇B-30min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5-10% 葡萄糖注射液或5% --1h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少许随乳汁分泌。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B L1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许经乳汁排出。

--衡量利害B L2妊娠初期慎用。

可经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慎重。

B L1口服后5小时,母乳中。

口服1g后,可在乳汁中测得少许药物(<服入量B L10.3% )。

B L1衡量利害 3 小时内防止服用铁剂B L1少许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妊娠哺乳除去半衰期分类药品名称说明书备注分级分级t1/2 β头孢他啶B L1衡量利害头孢曲松B L18h衡量利害不可以加入含钙溶液中使用。

头孢哌酮1h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 L2/L1可透过胎盘屏障,少许分泌到乳汁中。

舒巴坦头孢美唑头霉素类头孢西丁氧头孢类拉氧头孢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B - 衡量利害B L1 1h 可低浓度进入乳汁- - 乳汁几不出现B L3 1h 哺乳期不介绍使用亚胺培南 - 西司他丁钠C L21h需停止授乳稀释液不可以含有乳酸盐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惹起胎儿听力伤害庆大霉素氨基糖苷类依替米星大环内酯类吉他霉素C L22-3h迟缓滴注的可能;乳汁中分泌量极少,但往常宜停止哺乳。

--需暂停哺乳--2h可经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一般不高,但宜衡量分类药品名称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类米诺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硝咪唑类甲硝唑妊娠哺乳除去半衰期说明书备注分级分级t1/2 β利害。

哺乳期应停止授乳。

--慎用。

低于0.05% 的给药量进入母乳空肚口服滴注时间许多于60mi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
何选择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

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
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

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

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

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

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
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药,属于B类。

本类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特别品种:
头孢匹罗:可通过人的胎盘屏障,禁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类。

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属于B类。

特别品种:
克拉霉素:C类。

可通过胎盘。

动物试验显示本药对胚胎及胎仔有毒性作用,故妊娠期妇女禁用!
特别提醒:
红霉素有肝毒性,不宜长期使用。

虽未证实,但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畸形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婴儿的幽门狭窄。

3、林可酰胺类:
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等,为B类药。

可通过胎盘并进入乳汁,无对胚胎不良影响的纪录,相对安全。

4、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B类。

有报道1700例早孕妇女应用后并未增加畸胎率。

特别提醒:
甲硝唑容易透过胎盘,是啮齿类动物的致癌剂。

国内药品说明书:娠期妇女禁用。

替硝唑:C类。

替硝唑可迅速进入胎儿循环,动物实验发现腹腔给药对胎仔具毒性。

妊娠 3 个月内应禁用。

3 个月以上的孕妇只有具明确指征时才选用本品。

四、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
特别提醒:由医生充分权衡利弊,经患者知情同意,并在严密监护下选用。

1、喹诺酮类:
多为C类药,包括吡哌酸、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等。

本类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怀孕期间在治疗剂量不太可能产生实质性的致畸危险。

但是,由于此类药物对骨和软骨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引起动物不可逆的关节病,或影响胎儿软骨发育,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应禁用!
2、磺胺类:
多为C类,本类药物易通过胎盘,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但人类无报道。

孕晚期应用可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同时还可竞争性抑制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孕期慎用,分娩前禁用。

五、避免应用的抗菌药物
1、氨基糖甙类:
属D类或C类药。

此类药物易通过胎盘,脐血药物浓度明显升高,对孕妇及胎儿有一定危害,孕期禁用或慎用。

2、四环素类:
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都属D类。

此类药容易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为致畸药。

四环素荧光物质可沉积于牙釉质及胎儿骨骼,影响胎儿牙釉质及体格发育,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当孕妇肾功能不全时,可致孕妇急性脂肪肝,孕期禁用。

3、氯霉素:
可通过胎盘并进入乳汁,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用于早产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孕期和哺乳期禁用。

附:抗病毒药物
1、可选用的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乏昔洛韦,属于B类。

2、禁用的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X类。

动物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种类的受试动物应用本品后,都出现致畸和杀胚胎作用,孕期禁用。

利巴韦林: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六个月,服用本品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孕,育龄妇女及其伴侣应采取至少两种以上避孕方式有效避孕,一旦怀孕立即报告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