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教案优质课教案
《沂蒙山小调》教案课教案

《沂蒙山小调》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沂蒙山小调》,锻炼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沂蒙山小调》的背景、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
2. 学习《沂蒙山小调》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3. 分析《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结构,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沂蒙山小调》的歌词、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难点:《沂蒙山小调》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力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沂蒙山小调》的背景、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沂蒙山小调》的歌词、旋律、节奏和音乐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沂蒙山小调》,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中的问题。
5. 互动: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7.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
(后续章节待补充)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课堂讨论、练习和互动。
2. 评价学生对《沂蒙山小调》的歌词、旋律、节奏和音乐结构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包括音准、音色和情感表达。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乐谱:《沂蒙山小调》的乐谱或相关教学材料。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沂蒙山小调》的音频文件或唱片。
3. 教学音频:用于示范演唱和辅助学生练习。
沂蒙山小调优质课教案

沂蒙山小调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并演唱《沂蒙山好风光》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2、有感情的演唱《沂蒙山好风光》,体会歌曲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箫演奏《沂蒙山好风光》。
师:老师先给大家演奏一首乐曲,大家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生:《沂蒙山小调》。
师:《沂蒙山小调》又叫做《沂蒙山好风光》。
2、介绍沂蒙山以及《沂蒙山好风光》的创作背景。
师:你们有谁知道沂蒙山在我国的哪个省?我找一位同学来回答。
我给你们几个选项:A、四川B、山西C、山东D、河北(你可以求助现场同学,也可以让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生:山东省。
师:非常好。
有没有同学去过沂蒙山?给我们介绍一下沂蒙山。
生:没有。
师:既然没有那么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沂蒙山。
(教师介绍沂蒙山小调历史起源)二、欣赏、学唱《沂蒙山好风光》1、唱谱子师:下面我们先来唱一唱谱子,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在旋律上一共分为几句?生:唱谱子,分为四句。
2、老师范唱师:下面再听老师范唱第一段歌词,你来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在歌词上又可以分为几句?生:2句、4句。
师:分4句的同学你看一看“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能分开吗?“人人”主语,“说”谓语动词,“沂蒙山好”宾语,主谓宾全有,是完整的一句,所以说不能分开。
两句旋律对一句词是这首歌曲的特点之二。
3、学生演唱师:我们来唱一唱第一段词,大家模仿一下儿化音和滑音。
生:唱第一段词。
师:我们刚才说“人人都说沂蒙山好”不能分开,那么老师在说这句词的时候少了什么?生:衬词。
师:那么省略了衬词行不行?为什么?生:不行,省略了衬词旋律就不优美了。
师:衬词是这首歌曲的特点之三。
我们再唱一唱第二、三段,体会我们上面所概括的特点。
生:演唱。
师:你们刚才唱的时候两句词的最后一个字唱了几拍?生:6拍,5拍。
师:这叫做一字多音,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也是我们这首歌曲的特点之四。
《沂蒙山小调》教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沂蒙山小调》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
3. 歌曲的歌词解释。
4. 歌曲的演唱技巧。
5. 歌曲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沂蒙山小调》的演唱和演奏。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旋律和歌词。
2. 采用示范法,示范演唱和演奏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演唱和演奏。
4.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背景。
2. 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歌词含义。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沂蒙山小调》,学生跟随演唱。
4. 示范演奏:教师示范演奏《沂蒙山小调》,学生跟随演奏。
5. 练习:让学生单独演唱和演奏,教师指导并进行纠正。
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演唱和演奏中的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歌曲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图、歌词、背景介绍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奏。
3. 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示范演奏。
4. 乐谱:《沂蒙山小调》的乐谱,供学生练习演唱和演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歌曲背景,分析歌曲旋律和歌词。
2. 第二课时:示范演唱和演奏,学生跟随练习。
3. 第三课时:互动环节,学生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
沂蒙山小调教案优质课教案

沂蒙山小调教案优质课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资源6、教学评价7、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111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沂蒙山小调》,把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112 学生能够理解《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113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如气息控制、发声方法等。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121 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12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31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13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准确把握《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和节奏,演唱出歌曲的韵味。
212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其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221 歌曲中装饰音、滑音等技巧的掌握。
222 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融入情感,实现声情并茂。
3、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知识。
32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要领。
3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4、教学过程41 导入411 播放一段沂蒙山的自然风光视频,营造氛围。
412 提问学生对沂蒙山的了解,引出课题《沂蒙山小调》。
42 歌曲欣赏421 初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422 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
43 歌曲学唱431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逐句教唱。
432 针对难点部分,如装饰音、滑音等,进行重点练习。
44 歌曲分析441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阶、调式等。
442 探讨歌曲的歌词内涵,体会其反映的生活和情感。
45 歌曲表现451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

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第一篇: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小调集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唱《沂蒙山小调》,复习巩固“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2、学习了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音乐形象,通过感受歌词的美,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良好的气息控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的变化。
3、聆听试唱《龙船调》,体验感受各地小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知道方言和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
4、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录音、教师范唱、范奏)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感受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对“鱼咬尾”知识的掌握。
2、一字多音的唱法及气息的运用。
3、《龙船调》中衬词的运用。
三、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创作于1940年10月,是一首山东民歌。
词作者是阮若珊,曲作者是李林。
歌曲优美抒情、纯朴清秀,音调丰富,旋律舒展,富有歌唱性。
如今,《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沂蒙山也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
歌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歌词通俗、洗练,以浅显质朴的词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的场面。
四、教学过程1、复习(1)复习民歌体裁:什么是小调?小调有什么特点?(2)复唱上节课所学的《无锡景》,提醒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唱出江南小调的2、新课讲授这学期,我们学习的《青春舞曲》中出现了一种创作手法,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鱼咬尾。
提问学生什么是“鱼咬尾”。
本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也出现了“鱼咬尾”创作手法的小调歌曲《沂蒙山小调》。
3、教师介绍歌曲背景沂蒙山指的是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
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因为井冈山、延安与沂蒙山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
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曾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陈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
八年级音乐上册《沂蒙山小调》教案新人教版

教案:八年级音乐上册《沂蒙山小调》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沂蒙山小调》的背景知识,包括歌曲的起源、历史地位及地域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学会演唱《沂蒙山小调》,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沂蒙山小调》的背景知识,学会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旋律及换气技巧。
第三章: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沂蒙山小调》乐谱、音响设备、教学多媒体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歌曲,了解歌曲背景。
第四章: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沂蒙山小调》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介绍《沂蒙山小调》的背景知识,包括歌曲的起源、历史地位及地域特色。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节奏、旋律及换气技巧。
4. 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旋律及换气技巧掌握情况。
2.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学习态度。
3. 音乐审美评价:评价学生对《沂蒙山小调》的喜爱程度及音乐审美能力。
(后续章节待补充)第六章: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其他地区的山歌,分析《沂蒙山小调》的独特风格。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以《沂蒙山小调》为素材,进行音乐创作或改编。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
第七章: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沂蒙山小调》,加强音准、节奏、旋律及换气技巧的掌握。
2. 深入研究《沂蒙山小调》的背景知识,了解歌曲在历史、地域文化中的地位。
3. 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并鼓励孩子在家进行音乐实践。
第八章:课程复习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沂蒙山小调》的歌曲演唱,巩固所学技巧。
七年级音乐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标1 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小调》,能进行实践性歌词创作及歌曲演唱方式的创编活动2 通过欣赏、学唱、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参与歌曲演唱和艺术创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 通过体验音乐之类,让学生在讲情画意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演唱《沂蒙小调》学习难点歌曲创作“鱼咬尾”手法,艺术创编活动学习过程备注第一部分导我最近很喜欢听的一种歌曲,就是把新时代元素的融入到经典民歌中,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人们的怀旧情结,也展示了新时代的歌曲特性。
如欣赏《浏阳河2018》,也算是老歌新唱。
你们还知道那些“老歌新唱”的歌曲?第二部分新教学1听新歌〈沂蒙小调〉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首经典东民歌《沂蒙小调》听说过沂蒙吗?直接播放并介绍字,歌曲循环播放,并在介绍完后直接聆听,让同学归纳旋律、歌词及歌曲风格的特点。
民歌特点口语化,方言化,简小易懂,结构简单。
2听伴奏曲子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听伴奏并找出相应的“鱼咬尾”3 跟琴唱旋律(采用趣味接唱法)一遍教师唱“啦”,学生接唱“鱼头”“鱼尾”部分的音符;二遍接长衬词“哎”;三遍口语化的“那个”“草地儿”“谷子儿”;(看同学们能不能接准衬词,调动兴趣)试唱“共产党”这一段,如何合理安排歌词。
4听完整范唱,并有感情的跟唱。
5教师提议,引导变化各段演唱方式,为后面的创编做个铺垫。
改唱〈沂蒙小调〉一段,正常;二段,跳跃式;三段,快速;四段,由慢渐快。
第三部分编创空间1要求同学可自选一段进行编创可改变个别音符;速度,节奏适当的改变;歌词,可歌唱家乡。
2可选出有代表性的创编进行试唱。
3前两名创编成功者有机会上选择视频之一。
(《本草纲目》周杰伦,《浏阳河2018》周笔畅,《又唱艳阳天》李晓杰《不变的情歌》黑龙,《新康定情歌》凤凰传奇)4总结复习完整,优美的演唱。
《沂蒙山小调》教案优质课教案

《沂蒙山小调》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知识目标:唱会《沂蒙山小调》,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能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并能为本歌曲创编(改变)歌词。
教学重点:能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初步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共10分钟)1、(放沂蒙山风光介绍片)边放老师边介绍,“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大山里看看,听听来自大山里的声音。
你们听,多美。
”(2分钟)。
2、那么同学们,这段熟悉的旋律也曾经回荡在了2010年全运会的开幕式上(播放视频),播放完毕。
问:同学们,为什么这段旋律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首歌曲到底有什么背景呢?(2分钟)。
3、(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山东人自己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4、(出示课件),介绍歌曲背景。
(2分钟)5、同学们听,彭丽媛老师为我们唱起了《沂蒙山小调》(放视频)(3分钟)6、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共18分钟)1、(看乐谱听歌曲两遍),第二遍小声跟唱。
(4分钟)2、请同学们跟老师的琴,把前两段乐谱唱一遍。
第二遍我们加歌词跟琴唱(弹琴伴奏)。
同学们唱得很棒,但是老师为大家提个小小的建议,这首歌曲是山东民歌,我们能不能学歌唱家那样把山歌的味道唱得再浓一点儿。
(老师示范)“人人……哎”,“风吹…..地儿哎”,我们现在在山上歌唱,我们要唱给的所有人听,是不是要亲切地喊出来呢(老师示范),所以要突出“哎”;儿化音是为了把我们山东民歌唱得更加有味道(老师示范)。
(5分钟)3、下面同学们可以带上刚才老师教大家的方法去唱了。
(跟琴再唱一遍)。
(2分钟)4、好,同学们,我们学唱了几遍之后请同学们再次看乐谱,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发展规律(出示课件)。
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边唱边找(把每一个要出示的音唱重,然后让同学们一起说自己看出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
知识目标:唱会《沂蒙山小调》,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能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并能为本歌曲创编(改变)歌词。
教学重点:
能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
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初步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共10分钟)
1、(放沂蒙山风光介绍片)边放老师边介绍,“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大山里看看,听听来自大山里的声音。
你们听,多美。
”(2分钟)。
2、那么同学们,这段熟悉的旋律也曾经回荡在了2010年全运会的开
幕式上(播放视频),播放完毕。
问:同学们,为什么这段旋律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首歌曲到底有什么背景呢?(2分钟)。
3、(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山东人自己的民歌《沂蒙山小调》。
4、(出示课件),介绍歌曲背景。
(2分钟)
5、同学们听,彭丽媛老师为我们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放视频)(3分钟)
6、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共18分钟)
1、(看乐谱听歌曲两遍),第二遍小声跟唱。
(4分钟)
2、请同学们跟老师的琴,把前两段乐谱唱一遍。
第二遍我们加歌词跟琴唱(弹琴伴奏)。
同学们唱得很棒,但是老师为大家提个小小的建议,这首歌曲是山东民歌,我们能不能学歌唱家那样把山歌的味道唱得再浓一点儿。
(老师示范)“人人……哎”,“风吹…..地儿哎”,我们现在在山上歌唱,我们要唱给的所有人听,是不是要亲切地喊出来呢(老师示范),所以要突出“哎”;儿化音是为了把我们山东民歌唱得更加有味道(老师示范)。
(5分钟)
3、下面同学们可以带上刚才老师教大家的方法去唱了。
(跟琴再唱一遍)。
(2分钟)
4、好,同学们,我们学唱了几遍之后请同学们再次看乐谱,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发展规律(出示课件)。
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边唱边找(把每一个要出示的音唱重,然后让同学们一起说自己看出的规律。
(老师挂出谱例,讲出鱼咬尾),(出示课件关
于鱼咬尾的概念)。
(5分钟)
5、好,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结合刚刚学习的知识点唱出带有山东地域风味儿的小调民歌。
(跟琴唱一遍)非常好,鼓励!~(2分钟) 三:拓展(12分钟)
1、同学们一定看过“中国好声音”,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评
评哪一组是“班级好声音组”。
(分四组)评价标准是:
能唱出山东民歌的风味儿。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在沂蒙
山上了,大声把你们的赞美唱出来吧,加油!~同学们
表现得都很不错哦!~鼓掌鼓励一下(5分钟)
2、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热爱淄川吗?那就帮
歌曲重新创编一下歌词,天上你们对淄川的热爱。
请两
个同学起来唱一下,不错,鼓励!~(3分钟)
3、亲爱的同学们,《沂蒙山小调》曾被许许多多歌唱家相继
演唱过,他们很多家乡也是山东的,你们看熟悉的他来
了(播放朱之文演唱版)
4、学完《沂蒙山小调》,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家乡的大
好河山,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小淄川。
跟同学们上得真
愉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