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物分析实验-药物鉴别.pdf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药物的鉴别试验
一些具有特定结构的官能团、金属阳离子及阴 离子可能存在于多种药物中,为避免重复,中 国药典将此类官能团、阴、阳离子的鉴别试验 列于附录中,此类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 药物,而不能确定是哪种具体药物,所以称之 为一般鉴别试验。
15
如: 丙二酰脲类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 巴比妥类药物,但具体是何种巴 比妥类药物不可确定。
5
初熔 终熔
6
3)熔点测定的注意事项:
a. 传温液 mp在80℃以下的,用水; mp在80℃以上的,用硅油或液体石蜡。
b. 毛细管 中性硬质玻璃管,长:9cm 内径:0.9~1.1mm
壁厚:0.10~0.15mm。
c. 升温速度 1~1.5 ℃/min。
d. 温度计 0.5℃刻度,且经校正。
7
(2)凝点
小供试品量,以m表示,单位为µg。 最低检出浓度---在一定条件下能观察出试验结果时
供试品的最低浓度,以1V表示。
25
最低检出量与最低检出浓度之间的关系:
m v 106 V
式中: — 试液的体积(mL):鉴别时所取试
液的体积
V — 最低检出浓度的体积:指含有1 g 供
试品的溶液体积(mL)
钠盐鉴别试验等。
16
(三)专属鉴别试验
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是 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 结构差异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 些专属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如: 维生素B1,中国药典(2000年版)—硫 色素反应作为其专属鉴别试验。
m — 最低检出量( µg )。
26
空白试验
目的: 检查试剂和蒸馏水中是否含有待测组分。 方法:用蒸馏水代替试样进行测定。 对照试验 目的: 检查方法的可靠性。 方法: 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测定。

最新药物分析实验报告(精品课件)

最新药物分析实验报告(精品课件)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一、目的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二、操作取本品1。

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与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 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三、说明1。

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H C l COOH+N aC l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

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与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应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1。

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2。

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一、目的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与排除方法。

2。

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二、操作[鉴别]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

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2。

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游离水杨酸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与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 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

药物分析---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
2,6-二氯靛酚的氧化型在 H+ 介质中为玫瑰红色,在 OH- 介质中 为蓝色。与VC作用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
氧化型
还原型
实验步骤:
• VC的鉴别:

取本品约 0.2g ,加水 10mL 溶解后,分成二等份,在一份中
加 AgNO3 0.5mL , 观察沉淀生成颜色;在另一份中加二氯靓酚钠 试液 1-2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构:
VA的结构为具有一个共轭多烯醇侧链的环己烯,具有许多立体异构体。 天然VA主要是反式VA,取代基R不同则可以是VA醇或其酯。
理化性质: 溶解性:脂溶性,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
不溶。
不稳定性:易发生氧化、脱氢、脱水、聚合反应《中国药典》 紫外吸收特性:共轭多烯醇的侧链结构 与三氯化锑呈色 :VA在氯仿溶液中能与三氯化锑作用,产生不稳定的蓝色。
实验步骤:
• VB1的鉴别:

取本品约 5mg ,加 NaOH 试液 2.5 mL溶解后,加 K3Fe(CN)6试液 0.5mL 与正
丁醇 5mL ,强力振摇 2分钟,放置使分层,观察上面的醇层荧光颜色;加稀
HCl 使成酸性,而后再加 NaOH 试液使成碱性,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3Fe(CN)6试液配制:取 K3Fe(CN)6 1g , 加水 10mL 使溶解,即得。本液应临
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
-----维生素类典型药物的鉴别
张丽
实验目的
掌握维生素类典型药物的鉴别原理和鉴别方法:
维生素类典型药物:维生素A , B1 , C
熟悉维生素类典型药物的鉴别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方法和试剂。
VA 鉴别实验原理

药物分析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教研室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及目的
第二节 药物试验的项目 第三节 鉴别方法 第四节 鉴别试验的条件及方法验证
2
第一节 药物鉴别试验的定义及目的
▪ 定义: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 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 目的: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而是证实 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收载的 药物。
HO—CH—COOH
水浴中
HO—C—COONH4
2Ag+
+2NH3+2H2O
HO—C—COONH4
18
(三)芳香第一胺类
稀盐酸
供 试
+ 0.1mol/L亚硝酸钠

碱性-萘酚试液
N2+Cl-.
橙黄色到猩红色 沉淀
+NaNO2+2HCl
+NaCl+2H2O
N2+Cl-.
+
+NaOH
+NaCl+2H2O
31
(三)荧光反应鉴别法 ①药物本身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如:硫酸奎宁溶液显蓝色荧光 ②药物及适当试剂反应后发射荧光
如:氯普噻吨+HNO3后,紫外下显绿
碱性 VB1 K3Fe(CN)6 硫色素(蓝色荧光)
32
(四)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 ①大多数伯胺(铵)类药物、酰尿类以及某些酰
胺类药物,可经强碱处理后加热产生氨气。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试纸显黑色
对照品法:将供试品与对照品在同样的条件下绘制 红外图谱,彼此对比是否一致的方法。可消除不 同仪器和操作条件造成的误差。USP多采用对照 品法。

药物分析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5、芳香第一胺类
供试品 + 稀盐酸 + 亚硝酸钠 + 碱性β 萘酚试液 ----橙黄色到猩红色沉淀
6、托烷生物碱类 供试品+ 发烟硝酸(在水浴上蒸干)---------黄色殘渣(冷却)
乙醇(2D)+氢氧化钾(1粒)
------------------------------------------深紫色 (三)专属鉴别试验 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证实是某一种药物(详见各论)。
E:制备氧化铝方法代号
原点至色谱斑点中心的距离 (2)比移值Rf == -----------------------------------------原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供试品的Rf值与标准品的Rf值比较,由此确定供试品的成份.
例:硫酸阿米卡星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试验(P35) (1)布板:硅胶H (2)配溶液(供试品)
折光率(20℃):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供试品中 进行速度的比值 n t
D
t 比旋度:一定波长与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 [ ]D 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例:称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5°, 求其比旋度? 解:溶液厚度:2dm: +10.5 ° 1dm: +5.25 ° 浓度:10g/100ml=0.1g/ml 比旋光度: +5.25 °×10=+52.5°
4、核磁共振(NMR) H核或C核的化学位移
(三)X射线粉末衍射法 布拉格方程
(四)色谱鉴别法 1、薄层色谱 将吸收剂或支持剂均匀铺在玻璃板上(或聚酯薄膜塑料或 铝箔上),把要分离分析的样品点在薄层色谱板上,用溶剂展 开,在日光或紫外光下观察所获得的斑点,从而达到分离、 分析、鉴定目的。 例: 药物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醋酸可的松中其他甾体的检查) (1)布板 (2)点样 (3)显色

药物分析 药物的鉴别

药物分析  药物的鉴别

(三)化学鉴别法实例
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
供试品
稀盐酸1ml
0.1mol/L 亚硝酸钠
碱性β萘酚试液
橙黄到猩 红色沉淀
R
R
NH2 + HNO2
H+
N+ N
+ OH
NaOH
NN R
OH
水杨酸盐的鉴别
供试品
加三氯化铁 试液1滴 即显紫色
加稀盐酸 即析出白色 水杨酸沉淀 分离沉淀 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苯甲酸盐
第一节 化学鉴别法
不同的称号
Ch.P、USP 一般鉴别试验
JP、BP 定性反应
一、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一)概念、特点及试验项目
以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 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
无机药物: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 殊反应,并以药典附录III项下的一般鉴别试验 为依据。
一、紫外光谱鉴别法
1、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原理:有机药物具有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 则显示特征的吸收光谱,不同结构的物质可产生 不同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特点:具有一定的专属性,仪器普及率高,操作 简单,应用范围广。缺点是光谱较简单,曲线性 状变化不大,专属性小于IR。
适用范围:含有芳环或共轭双键的药物在紫外光区 有特征吸收,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的药物在可见光 区有吸收。
(二)化学鉴别方法
药物有效成分的有无判断
颜色改变 沉淀生成 荧光出现 气体产生 衍生物熔点 真伪
1、干法
将供试品加适当试剂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一般 是高温)进行试验,观测此时所发生的特异现象。

药物分析湖南大学第02章药物的鉴别实验

药物分析湖南大学第02章药物的鉴别实验

物理常数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其测定结果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该药品的纯度。 《中国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相对密度、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吸收系数等。
物理常数
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熔点
要求报告“初熔”(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和“全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1
药物的鉴别实验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是药品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首项任务。
2
药典所收载的药物鉴别实验方法,均为用来证实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
3
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的专属性,但不足以确证其结构,因此不能赖以鉴别未知物。
茜素氟蓝
O
O
OH
OH
CH2N
CH2COOH
CH2COOH
F- +
+ Ce3+
pH4.3
蓝紫色
O
O
OH
O
CH2N
CH2COOH
CH2COOH
Ce
F
OH
有机酸的鉴别
水杨酸盐 鉴别方法一: 取供试品的稀溶液,加三氯化铁1滴,溶液显紫色。 原理: 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下,与FeCl3生成配位化合物,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
KOH (C2H5OH)
HOOC
HO
NO2
O2N
N
OH
O
莨菪酸
醌型产物
KOH
HOOC
HO
NO2
O2N
N
OH
O

药物分析0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0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0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药物的鉴别试验是指通过对药物的外观、理化性质、药效和药物成分等方面的检测,从而确定药物的真伪、鉴别其品质和评价其质量。

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品质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鉴别试验药物的外观鉴别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鉴别方法之一、药物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外观形状、气味等。

在鉴别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对照药物的外观标准,比较药物的差异。

二、理化性质鉴别试验理化性质鉴别试验包括熔点、燃烧性质、溶解性、吸湿性等。

这些理化性质的测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完成。

比如,可以通过热量仪器测定药物的熔点,通过烧毛试验判断药物的燃烧性质,通过溶解度试验测定药物的溶解性,通过称量药物的含水量比较药物的吸湿性。

三、药效鉴别试验药效鉴别试验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方式来鉴别药物真伪和品质的方法。

在进行药效鉴别试验时,需要参照药物的治疗作用机制,通过对照药物的药效标准,进行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比较药物的疗效。

四、药物成分鉴别试验药物成分鉴别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来鉴别药物真伪和品质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成分鉴别试验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并与标准药物进行比较。

药物鉴别试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操作和仪器设备的运用。

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比药物的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药物的真伪和品质。

药物的鉴别试验对于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鉴别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药物的问题,对于深入研究和改善药物制剂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选择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总之,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药物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的重要环节。

通过外观鉴别试验、理化性质鉴别试验、药效鉴别试验和药物成分鉴别试验等方法,可以对药物进行全面的鉴别评价,从而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鉴别方法总结一、葡萄糖注射液1、用斐林试剂(0.1 g/ml的氢氧化钠和0.05 g/ml的硫酸铜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加热的条件下原理:具有醛基,醛基遇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2、班氏试剂: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注射液0.1mL,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1mL,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min~2min,若试管中溶液在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注射液中含有葡萄糖。

3、可用溴水来鉴别葡萄糖,葡萄糖能被溴水氧化成葡萄糖酸,使溴水褪色。

原理:葡萄糖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溴水能将其氧化,使溴水褪色。

结果:三小时后,溴水褪色。

4、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容易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吸光度比较。

5、银镜反应: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6、比旋度测定法:原理: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5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为右旋体。

比旋度是旋光性物。

7、红外光谱:测量样品溶液的红外光谱,与标准溶液的红外光谱图比较。

8.薄层色谱法9.高效液相色谱法二、阿司匹林肠溶片1、三氯化铁法:本品水溶液加热放冷后,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原理:受热分解产生水杨酸和乙酸,水杨酸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铁,呈紫堇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溶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3、红外光谱法4、薄层色谱5、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6.紫外光谱法7.核磁共振法三、维生素E软胶囊1.氧化还原法:原理:维生素E侧链上的叔碳原子易自动氧化,生成相应的羟基化合物,本品的乙醇溶液与硝酸供热,则生成生育酚,溶液显橙红色。

2、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三氯化铁作用,被氧化成生育酚,后者与2,2'-联吡啶作用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

3、薄层色谱法,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深蓝色的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

4、紫外光谱法:维生素E结构中具有苯环,本品的0.01%无水乙醇液,在28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4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可供鉴别。

5、红外光谱法鉴别:其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光谱图一致;6、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维生素E,按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相似。

7、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E样品与对照品的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8、比旋度:避光操作。

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E400mg),精密称定,照维生素E比旋度的方法测定,比旋度(按生育酚计)不得低于+24°(天然型)四、硫酸阿托品片1.Vitali反应:托品酸特征性反应:原理:托烷类生物碱的酯键易水解生成莨菪酸。

莨菪酸与发烟硝酸共热得黄色的莨菪酸三硝基衍生物,冷却后,加醇制氢氧化钾溶液或固体氢氧化钾作用转变成醌型产物,呈深紫色。

2、硫酸—重铬酸钾的反应:硫酸阿托品水解后生成的莨菪酸,可以与反应的试剂再加热的条件下,将水解的莨菪酸氧化成苯甲醛,从而逸出苦杏仁的臭味。

3、红外光谱: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4、硫酸盐鉴别反应原理: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BaSO4的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PbSO4的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不生成白色沉淀(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5、纸色谱法6、薄层色谱法(TLC)7、紫外光谱法:取适量的本品溶液,加入0.0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制成1ml中含1mg 的溶液,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252nm,257nm和25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8、高效液相色谱法:硫酸阿托品样品与对照品的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五、维生素C颗粒1、化学鉴别法:因为维生素C中具有稀二醇结构,因此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会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

2、色谱法(1)TLC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光谱法(1)紫外光谱法:维生素C在0.01mol/L盐酸溶液中,在243nm波长处有唯一的最大波长,可以根据其在此处的特殊性质进行鉴别。

(2)红外分光度法:六、阿苯达唑胶囊1、化学鉴别法(1)阿苯达唑为苯并咪唑化合物,在2位取代胺基后,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胍基取代化合物,苯环上有丙巯基取代,巯基能够使醋酸铅试纸变黑来鉴别。

(2)本品中含有氮原子,具有与生物碱类似的作用,取本品约0.1g,溶于微温的稀硫酸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沉淀。

2、光谱法(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9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7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2)红外光谱法: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七、对乙酰氨基酚片1、重氮化反应原理:本品与稀盐酸和亚硝酸钠反应后生成的对氨基酚的与碱性β-萘酚发生重氮反应。

2、与三氯化铁反应原理:本品含有酚羟基结构,所以可以用三氯化铁来鉴别。

3、水解后与硫酸和乙醇反应原理: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后具有乙酰胺结构。

4、红外光谱法5、薄层色谱法6、紫外光谱法7、高效液相色谱法八、苯妥英钠片1、本品溶液与碱加热,分解产生二苯基脲基乙酸,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并释放出氨气。

2、取本品细粉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g,加水20ml,浸渍使苯妥英钠溶解,滤过,向滤液中加入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3、吡啶-硫酸铜试液鉴别,显蓝色的是苯妥英钠4、紫外光谱法5、焰色反应: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g),加水20ml,浸渍使苯妥英钠溶解,滤过,加二氯化汞试液数滴,即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另取部分滤液,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滤液,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6、红外光谱法: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苯妥英钠150mg),加水20ml,使其溶解,加3mol/L 盐酸溶液5ml,加三氯甲烷20ml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层,用水20ml洗涤三氯甲烷层,取三氯甲烷液,置水浴蒸干,残渣置105℃干燥1小时,残渣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

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8、薄层色谱法:测得其所得图谱应与对照品色谱图一致。

九、异烟肼片1、还原反应:酰肼基具有还原性,还原硝酸银中的Ag成单质银,肼基氧化成氮气。

2、缩合反应:异烟肼含酰肼基,可以和含羰基的试剂如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异烟腙衍生物,为黄色结晶物。

3、沉淀反应:分子中吡啶环有碱性,可以和重金属盐类(氯化汞、硫酸铜、碘化鉍钾)以及苦味酸形成沉淀。

4、红外光谱法: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异烟肼50mg),加乙醇10ml,研磨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经减压干燥,依法测定。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一致。

5、紫外光谱法6、二硝基氯苯反应(Vongerichten反应): (无水条件)混合共热或热至熔融加溶液紫红色。

7、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8、薄层色谱法:测得其所得图谱应与对照品色谱图一致。

9、分解产物的反应:异烟肼与无水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共热,可发生脱羧降解,并有吡啶臭味逸出。

十、维生素B2片1、荧光反应原理:维生素B2分子中存在π-π电子跃迁。

2、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维生素B2在365nm处的紫外灯下可见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维生素B2在267nm、375nm、44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75nm处的吸收度与267nm处的比值在0.31~0.33,444nm处的吸收度与267nm处的比值在0.36~0.39。

4、测定比旋度避光操作。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碳酸盐的氢氧化钠溶液(0.05mol/L)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mg 的溶液,在30分钟内,依法测定并严格控制温度,比旋度为-115°至-135°。

5、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B2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6、红外光谱法: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十一、维生素B6片1、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试液反应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活泼H,能与氯亚氨基-2,6-二氯醌反应显蓝色。

2、沉淀反应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Cl原子。

3、Cl的检查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Cl原子。

4、分解反应原理:本品加热分解产生吡啶,吡啶显碱性并有吡啶特臭。

5、与高锰酸钾试液反应原理:维生素B6具有还原性。

6、与三氯化铁反应原理:维生素B6结构中含有烯醇型-0H,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紫堇色。

7、高效液相色谱法: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