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专题训练

正弦定理专题训练
正弦定理专题训练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一、复习要求 :

1. 掌握正弦、余弦定理,能运用知识解斜三角形。

2. 用正弦、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二、知识点回顾

(1) 正弦定理:,22sin sin sin ?

====S abc R C c B b A a (2R 为三角形外接圆直径), (?S 为三角形面积),其他形式: a :b :c = sinA :sinB :sinC

a=2RsinA, b=2RsinB , c=2RsinC

(2) 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可按a,b,c,a 轮换得另二式) 余弦定理变式:bc

a c

b A 2cos 2

22-+= , (轮换得另二式)

余弦定理向量式:如图 a=b+ c , c= a – b

c 2=|c|2=|a-b |2=(a-b)2=a 2+b 2 - 2﹒a ﹒b

=a 2+b 2 - 2abcosC

(其中|a|=a,|b|=b,|c|=c)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1:在三角形ABC 中,若C=3B ,求

b

c 的范围 分析:角边比转化,可用正弦定理 解:1cos 4cos 22cos sin )2sin(sin 3sin sin sin 2-=+=+===B B B B

B B B B B

C b c A+B+C=1800 ,C=3B , ∴4B<1800,00<B<450, 1cos 22<

b c 练习1:在?ABC 中,若sinA=2cosBsinC,则?ABC 的形状是

例2:在?ABC 中,已知4sinBsinC=1, B>C ,且b 2+c 2 =a 2+bc, 求A ,B ,C 。 解:2

122cosA 222==-+=bc bc bc a c b , ∴ A=600 又 4sinBsinC=1 ∴4sinBsin(1200-B)=11sin 22sin 31)sin 2

1cos 23(sin 42=+?=+?B B B B B B con B 22sin 3=? ∴332t a n =

B ∴2B=300 或2100 B>

C , ∴2B=2100 即 B=1050

∴A=600 B=1050 C=150

练习2:在?ABC 中,2B=A+C 且tanAtanC=2+3 求(1)A 、B 、C 的大小

(2) 若AB 边上的高CD=43,求三边a 、b 、c C A B a c b

例3:如图,已知P为?ABC 内一点,且满足∠PAB

=∠PBC=∠PCA=θ

求证cot θ=cotA+cotB+cotC

解:在?ABC 中,APB c PB ∠=sin sin θ [][]θθππ+--=∠-∠-=B c ABO BAP c sin sin =B

c sin 同理C a C PB sin )sin(=-θ ∴C

C C a C C a B c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sin sin θθθθ-=-= ∴sinAsinBsinCcos θ=sinAsinBcosCsin θ+sin 2C sin θ ∴C B A B

A B A B A C B A C C cot cot cot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cot sin sin sin cot cot ++=++=+=θ 四:作业

1.在?ABC 中,a+b=366+ 030=∠A 060=∠B 求边c 的长

2.在?ABC 中,S是它的面积,a,b 是它的两条边的长度,S=

)(4122b a + 求这个三角形的各内角.

3.已知圆O的半径为R,它的内角三角形ABC中,2R(sin 2A-sin 2C )=B b a sin )2(- 成立,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θ A B C P θθ

(完整版)正弦定理练习题经典

正弦定理练习题 1.在△ABC 中,A =45°,B =60°,a =2,则b 等于( ) A.6 B. 2 C. 3 D .2 6 2.在△ABC 中,已知a =8,B =60°,C =75°,则b 等于( ) A .4 2 B .4 3 C .4 6 D.323 3.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05°,B =45°,b =2,则c =( ) A .1 B.12 C .2 D.14 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60°,a =43,b =42,则角B 为( ) A .45°或135° B .135° C .4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b =6,B =120°,则a 等于( ) A. 6 B .2 C. 3 D. 2 6.在△ABC 中,a ∶b ∶c =1∶5∶6,则sin A ∶sin B ∶sin C 等于( ) A .1∶5∶6 B .6∶5∶1 C .6∶1∶5 D .不确定 7.在△ABC 中,若cos A cos B =b a ,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1,c =3,C =π3 ,则A =________. 9.在△ABC 中,已知a =433 ,b =4,A =30°,则sin B =________. 10.在△ABC 中,已知∠A =30°,∠B =120°,b =12,则a +c =________. 11.在△ABC 中,b =43,C =30°,c =2,则此三角形有________组解. 12 . 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个数 (1)b=39,c=54,? =120C 有________组解 (2)a=20,b=11,?=30B 有________组解 (3)b=26,c=15,?=30C 有________组解 (4)a=2,b=6,?=30A 有________组解 正弦定理 1.在△ABC 中,∠A =45°,∠B =60°,a =2,则b 等于( ) A.6 B. 2 C. 3 D .2 6 解析:选A.应用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求得b =a sin B sin A = 6. 2.在△ABC 中,已知a =8,B =60°,C =75°,则b 等于( ) A .4 2 B .4 3 C .4 6 D.323 解析:选C.A =45°,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4 6. 3.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05°,B =45°,b =2,则c =( )

勾股定理专项练习题

150° 20m 30m 勾股定理专项练习 知识梳理: 1、勾股定理适用前提: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内容:a 2+b 2=c 2 (字母C 并不必然代表斜边) 3、勾股定理作用: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第三边 数学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 2、方程思想 一.填空题: 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4cm,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 2.在Rt △ABC 中, ∠C=90°,AB=15,BC:AC=3:4,则BC=_________. 3.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B=90°,D 、E 分别是 边AB 、AC 的中点,DE=4,AC=10,则AB=____________. 4.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m 。 5.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9cm 和12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6.如图,在△ABC 中,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B 于D,且AB=5,BC=4,AC=6,则DE 的 长为_______. 7.如图,所有的四边 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 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和长为7cm,则正 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 _cm 2 。 8.在一棵树的10米高 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 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 。 9.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 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10.四边形ABCD 中,AD ⊥DC ,AD=8,DC=6,CB=24,AB=26.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 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 、a=1.5,b=2,c=3 B 、a=7,b=24,c=25 C 、a=6,b=8,c=10 D 、a=3,b=4,c=5 3.如果Rt △两直角边的比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 、60∶13 B 、5∶12 C 、12∶13 D 、60∶169 4.如果Rt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 2 -1,2n (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 、2n B 、n+1 C 、n 2-1 D 、n 2 +1 5.已知Rt △ABC 中,∠C=90°,a+b=14,c=10,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 B 、36 C 、48 D 、60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56 B 、48 C 、40 D 、32 7.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a+b )2=c 2 +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 皮至少需要( ) A 、450a 元 B 、225a 元 C 、150a 元 D 、300a 元 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 E 的面积为( ) A 、6cm 2 A B E D C A E D B C A B C D 7cm A B C D 20 3 2A B A B E F D C 第9题图

正弦定理练习 含答案上课讲义

正弦定理练习含答 案

课时作业1 正弦定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课堂训练 1.(2013·湖南理,3)在锐角△ABC 中,角A ,B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若2a sin B =3b ,则角A 等于( ) A.π 12 B.π 6 C.π4 D.π3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由a sin A =b sin B ,得sin A =3 2, ∴∠A =π 3. 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π 3,a =3,b =1,则c 等于( ) A .1 B .2 C.3-1 D. 3 【答案】 B 【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 可得3sin π3=1sin B ,sin B =12, 故∠B =30°或150°,

由a >b ,得∠A >∠B . ∴∠B =30°,故∠C =90°, 由勾股定理得c =2,故选B. 3.在△ABC 中,若tan A =13,C =5 6π,BC =1,则AB =________. 【答案】 102 【解析】 ∵tan A =13,且A 为△ABC 的内角,∴sin A =10 10.由正弦定理得AB =BC sin C sin A =1×sin 56π 1010 =10 2. 4.在△ABC 中,若∠B =30°,AB =23,AC =2,求△ABC 的周长. 【分析】 本题是已知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要求其周长,自然要考虑去寻求第三边BC ,但BC 的对角∠A 未知,只知道∠B ,可结合条件由正弦定理先求出∠C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AB sin B AC =32. ∵AB >AC ,∴∠C >∠B , 又∵0°<∠C <180°,∴∠C =60°或120°. (1)如图(1),当∠C =60°时,∠A =90°,BC =4,△ABC 的周长为6+23;

(完整版)勾股定理应用题专项练习(经典)

勾股定理应用题 1.为了庆祝国庆,八年级(1)班的同学做了许多拉花装饰教室,小玲抬来一架 2.5米长的 梯子,准备将梯子架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的距离是( ) A.0.6米 B.0.7米 C.0.8米 D.0.9米 2.如图1所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其中∠C =90°,AB =39米,BC =36米,则其面积 是( ) A.270米2 B.280米2 C.290米2 D.300米 2 3.有一个长为40cm ,宽为30cm 的长方形洞口,环卫工人想用一个圆盖盖住此洞口,那么 圆盖的直径至少是( ) A.35cm B.40cm C.50cm D.55cm 4.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三个内角的比为3:4:5 B.三个内角的比为1:2:3 C.三边的比为3:4:5 D.三边的比为7:24:25 5.若三角形三边的平方比是下列各组数,则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1:2 B. 1:3:4 C. 9:16:25 D. 16:25:40 6.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6,8,10,则最短边上的高是( ) A.6 B.7 C.8 D.10 7.如图2所示,在某建筑物的A 处有一个标志物,A 离地面9米,在离建筑物12米处有一 个探照灯B ,该灯发出的光正好照射到标志物上,则灯离标志物____米 8.小芳的叔叔家承包了一个长方形鱼塘,已知其面积是48平方米, 其对角线长为10米.若要建围栏,则要求鱼塘的周长,它的周长 是____米. 9.公园内有两棵树,其中一棵高13米,另一棵高8米,两树相距 12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则小鸟至少 要飞_____米. 10.若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____倍. 11.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2,2,2===c b a ,则∠A =____,∠B =____,∠C =____. 12.某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是______,面积是_____. 13.如图4所示,AB 是一棵大树,在树上距地面10米的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C 处有一筐桃子,一只猴子从D 往上爬到树顶A ,又沿滑绳AC 滑到C 处,另一只猴子从D 处下滑到B ,又沿B 跑到C ,已知两只猴子所通过的路程均为15米,求树高AB . C B 图1 B C 图4 A C 图3

(物理)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20篇

(物理)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练习题20篇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质量m =3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秽v 0=4m/s 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A 点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 3.75m ,B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平滑连接,A 与圆心D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MN 是一段粗糙的水平轨道,小物块与MN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轨道其他部分光滑。最右侧是一个半径为r =0.4m 的半圆弧轨道,C 点是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半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BD 在D 点平滑连接。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块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MN 的长度为L 0=6m ,求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小物块恰好能通过C 点,求MN 的长度L 。 【答案】(1)62N (2)60N (3)10m 【解析】 【详解】 (1)物块做平抛运动到A 点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0cos37A v v ==? 解得:04 m /5m /cos370.8 A v v s s = ==? 小物块经过A 点运动到B 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211cos3722 A B mv mg R R mv +-?= 小物块经过B 点时,有:2 B NB v F mg m R -= 解得:()232cos3762N B NB v F mg m R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2N (2)小物块由B 点运动到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22011222 C B mgL mg r mv mv μ--?= -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C NC v F mg m r += 代入数据解得:60N NC F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60N

勾股定理提高经典练习

勾股定理专题复习 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ABC中,∠C=90° (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B=∠ACD=90°,AD=13,CD=12,BC=3,则AB的长是多少?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 2、如图,已知:在中,,,.求:BC的长.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于P.求证:. 【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类型三: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 4、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 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的线段 5、作长为、、的线段。 【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6、如果Δ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举一反三【变式1】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变式2】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m2-n2,2mn,m2+n2(m,n为正整数,且m>n),判断△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变式3】如图正方形ABCD,E为BC中点,F为AB上一点,且BF=AB。请问FE与DE是否垂直?请说明。 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基本用法 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变式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动能和动能定理复习_专题训练

动能定理专题 题型1:弄清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 等值法 1.如图所示,定滑轮至滑块的高度为h,已知细绳的拉力为F(恒定),滑块沿水平面由A点前进S至B点,滑块在初、末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滑块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绳的拉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微元法(不推荐,但希望同学们知道这种方法) 2.如图所示,某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 ) A、 0J B、20πJ C 、10J D、20J. 平均力法 3.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x+f0,f0是车所受的阻力。当车前进100m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法 4.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0.8m,BC是水平轨道,长 L=3m,BC处的摩擦系数为1/15,今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AB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变力做功法 5.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A点以V0=5m/s的初速度滑下,在D点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缩到B点时的速度为零,已知从A到B的竖直高度h=5m,求弹簧的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题型2:弄清滑轮系统拉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图8 F1 F2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一条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绳子跨过连在滑块上的定滑轮,绳子另一端受到一个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大小恒为F=100N的拉力,使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1m(滑轮右边的绳子始终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是( ) A.100J B.150J C.200J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V0 S0 α P 图11 题型3:应用动能定理简解多过程题型。 7.如图11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 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典型例题.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典型例题透析 类型一:正弦定理的应用: 例1.已知在ABC ?中,10c =,45A = ,30C = ,解三角形. 思路点拨:先将已知条件表示在示意图形上(如图),可以确定先用正弦定理求出边a ,然后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角B ,最后用正弦定理求出边b . 解析:sin sin a c A C = , ∴sin 10sin 45sin sin 30c A a C ?=== ∴ 180()105B A C =-+= , 又sin sin b c B C =, ∴sin 10sin10520sin 7520sin sin 304 c B b C ?====?= 总结升华: 1. 正弦定理可以用于解决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另两边和一角的问题; 2. 数形结合将已知条件表示在示意图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已知与求之间的关系,从而恰当地选择解答方式. 举一反三: 【变式1】在?ABC 中,已知032.0=A ,081.8=B ,42.9a cm =,解三角形。 【答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0180()=-+C A B 000180(32.081.8)=-+066.2=; 根据正弦定理,0 sin 42.9sin81.880.1()sin sin32.0==≈a B b cm A ; 根据正弦定理,0 sin 42.9sin66.274.1().sin sin32.0==≈a C c cm A 【变式2】在?ABC 中,已知075B =,0 60C =,5c =,求a 、A . 【答案】00000180()180(7560)45A B C =-+=-+=, 根据正弦定理5sin 45sin 60o o a =,∴a =【变式3】在?ABC 中,已知sin :sin :sin 1:2:3A B C =,求::a b c 【答案】根据正弦定理sin sin sin a b c A B C ==,得::sin :sin :sin 1:2:3a b c A B C ==. 例2.在60,1ABC b B c ?=== 中,,求:a 和A ,C . 思路点拨: 先将已知条件表示在示意图形上(如图),可以确定先用正弦定理求出角C ,然后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角A ,最后用正弦定理求出边a .

正弦定理练习题DOC

一、单选题 1、若的内角所对的边满足,且,则的值为() A.B. 1 C.D. 2、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且=60°,则的值为() A. B.1 C. D. 3、在中,已知,则角为 ( ) A.B.C.D.或 4、某人先朝正东方向走了km,再朝西偏北的方向走了3km,结果它离出发点恰好为km,那么等于() A. B. C.3 D.或 5、若的三角,则A、B、C分别所对边=() A. B. C. D. 6、在△ABC中,若,则此三角形是 ( ) A.正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7、在中,若,则的形状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8、在中,() A.B.或C.D.或 9、△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B=,C=,则△ABC的面积为() A.2+2 B.+1

C.2-2 D.-1 10、符合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的是() A.a=1, b="2" , c=3 B.a=1, b=2,∠A=100° C.a=1, b=, ∠A=30°D.b="c=1," ∠B=45° 11、在中,,,面积,则 A.B.C.D. 12、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则(). A. B. C. D. 13、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的面积等于() A.10 B.C.20 D. 14、在△ABC中,(a,b, 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则△ABC的形状为 A.正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15、在中,若,则等于() A.B.C.D. 16、在中,若,则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17、(本小题考查正弦定理)在三角形ABC中,,则B等于A或 B. C.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8、在△ABC中,三个内角分别是A,B,C,若sinC=2cosAsinB。则此△ABC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 B.正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专题练习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专题练习 (一)几何法证明勾股定理. 1、如图所示, 90=∠=∠BCE ADE ,a CE AD ==,b BC DE ==,c BE AE ==,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二)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这三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_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 4、在△ABC 中,∠C=90°,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 二、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 1、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_____米. 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 偏离欲到达点B 200m ,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 ,求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____m . 3、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6m 处向地面拉一条长10m 的固定缆绳,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有__________m . b c c a a b D C A E B

4、如图,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___米. 5、将一根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三、勾股定理与图形变换: 1、如图,已知ABC ?中, 5.22=∠B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26=BD ,BC AE ⊥于E ,求AE 的长. 2、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直线AB 折叠,使点C 落在点F 处,BF 交AD 于E ,48==AB AD ,,求BED ?的面积.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1.1.1正弦定理公式及练习题

一、引入 我们知道,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正弦定理,故此,正弦定理是刻画任意三角形中各个角与其对边之间的关系。 二、新授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注:为△ABC 外接圆半径) 2、正弦定理常见变形: (1)边化角公式:A R a sin 2=,B R b sin 2=,C R c sin 2= (2)角化边公式:R a A 2sin =,R b B 2sin =,R c C 2sin = (3)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4)R C B A c b a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5) C c B b C c A a B b A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6)B c C b A c C a A b B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3、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 (1)在△ABC 中,c b a >+,c b a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 (2)在△ABC 中,B A b a B A B A B A B A >?>>?>;;cos cos sin sin (3)在△ABC 中,,cos )cos(sin )sin(C B A C B A C B A -=+=+?=++,π 2 cos 2sin C B A =+ 考试·题型与方法 题型一:解三角形 例1:(1)在△ABC 中,已知A=45°,B=30°,c=10,解三角形; (2)在△ABC 中,B=30°,C=45°,c=1,求b 的值及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式训练:在△ABC 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602010A b a (2);,,?===606510C c b (3);,,?===4532A b a 例2: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解得情况,正确的是( ) A.有两解?===30,16,8A b a B. 有一解?===60,20,18B c b C. 无解?===90,2,15A b a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填空: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从小到大依次为x ,16,20,则x =_______; (2)在△ABC 中∠C =90°,AB =10,AC =6,则另一边BC =________,面积为______,? AB 边上的高为________; (3)若一个矩形的长为5和12,则它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 2.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______. 3.已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 4.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则它的直角边长为_______. 5.测得一个三角形花坛的三边长分别为5c m ,12c m ,?13c m ,?则这个花坛的面积是________. 6.矩形纸片ABCD 中,AD =4c m ,AB =10c m ,按如图18-1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 =_______c m . 7.如图18-2,在4个均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正方形中,各有一个格点三角形,那么这4个正方形中,与众不同的是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____. 8.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A 港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同时以12海里/时的速度从A 港向西北方向航行,经过1.5小时后,它们相距________海里. 9.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 ,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助他把旗杆的高度求出来是__________. 10.如图18-3,△ABC 中,CD ⊥AB 于D ,若AD =2BD ,AC =6,BC =3,则BD 的长为( ) A .3 B . 1 2 C .1 D .4 1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该等腰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 12.△ABC 中,∠C =90°,c =10,a :b =3:4,则a =______,b =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8,则它底边上的高为_____,面积为____. D B C A D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0606594.html, 图18-3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动能 动能定理练习题

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动能 动能定理练习题 考点: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能力级别:Ⅰ)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计算公式:221mv E k = .国际单位:焦耳(J). (3)说明: ①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个标量.计算公式中v 是物体具有的速率.动能恒为正值. ②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 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例题】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燥,风力强劲,是利用风力发电的绝世佳境.设该地强风的风速v =20m/s,空气密度ρ=1.3kg/m 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m 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电功率的大小为多少?(取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时间t 内吹到风力发电机上的风的质量为 vts m ρ= 这些风的动能为 22 1mv E k = 由于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所以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 W s v t E P k 531012 1?≈== ρ 2.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动能定理 (1)内容: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 12k k E E W -=合 或k E W ?=合 (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①合W 是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 合=W 1+ W 2+ W 3+…….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②因动能定理中功和能均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定理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③不论做什么运动形式,受力如何,动能定理总是适用的. 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联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 它并不意谓着“功就是动能的增量”,也不意谓着“功转变成动能”,而意谓着“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外力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动能就变化多少”. ⑤合W >0时,E k2>E k1,物体的动能增加; 合W <0时,E k2

勾股定理精华专题训练

D C A 勾股定理专题训练 专题一、勾股定理的应用 1、在△ABC 中,∠C=90°, 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 2、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__米. (2)题 (3)题 (4)题 3、如图,90,4,3,12C ABD AC BC BD ?∠=∠====,则AD= ; 4、如图,梯子AB 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2米,梯子的顶端B 到地面的 距离为7米.现将梯子的底端A 向外移动到A ’,使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等于3米,同时梯子的顶端 B 下降至 B ’,那么 BB ’的值: ①等于1米;②大于1米5;③小于1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5、如图所示,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标出尺寸(单位:mm )计算两圆孔中心A 和B 的距离为 . 专题二、分类讨论思想 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要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条边长是 2、若ΔABC 中,13,15AB cm AC cm ==,高AD=12,则BC 的长为( )

S 3S 2 S 1 C B A 第19题图 第3题图 A :14 B :4 C :14或4 D :以上都不对 专题三、等积法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 、8cm ,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2、ΔABC 中∠B=90°,两直角边AB=7,BC=24,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专题四、平移思想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 ,长13m ,宽2m 的楼道上 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 元钱 专题五、整体思想 1、如图所示,以Rt △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为123,,S S S ,且1234,8,S S S ===则 ; 2、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10,则Rt △ABC 的面积是_____ 3.如图,Rt △ABC 的面积为20cm 2 ,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B ,BC ,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专题六、转化思想(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 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 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 ; 2、一只蚂蚁从长为4cm 、宽为3 cm ,高是5 cm 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 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 。 专题七、.方程思想 1、.如图,一棵树高4.5米,被大风刮断,树尖着地点B 距树底部C 为1.5米,求折断点A 离地高度多少米? 5m 13m A B C

正弦定理典型例题与知识点

正弦定理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边角转化。多解问题 1.正弦定理:在任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 即 A a s i n = B b sin =C c sin 2. 三角形面积公式 在任意斜△ABC 当中S △ABC =A bc B ac C ab sin 2 1sin 2 1sin 2 1== 3.正弦定理的推论: A a sin = B b sin =C c sin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4.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可求其它的边和角。 3)已知a, b 和A, 用正弦定理求B 时的各种情况:(多解情况) ○ 1若A 为锐角时: ??? ?? ? ?≥<<=<)( b a ) ,( b a bsinA )( bsinA a sin 锐角一解一钝一锐二解直角一解无解A b a 已知边a,b 和∠A 有两个解 仅有一个解无解 CH=bsinA≤) ( b a 锐角一解无解 b a 1、已知中,,,则角等于 ( D) A . B . C . D .

2、Δ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sin A=,b=sin B,则a等于 ( D ) A.3B.C. D.

1. 在ABC ?中,若sin 2sin 2A B =,则ABC ?一定是( ) 3.在Rt △ABC 中,C= 2 π ,则B A sin si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Rt △ABC 中,C= 2 π ,∴sin sin sin sin( )2 A B A A π =-sin cos A A = 1sin 22A = ,∵0,2A π<<∴02,A π<<∴4A π=时,B A sin sin 取得最大值12 。 4. 若ABC ?中,10 10 3B cos ,21A tan == ,则角C 的大小是__________ 解析 11 tan ,cos ,sin tan 23A B O B B B π==<<∴=∴= tan tan 3tan tan()tan()1,tan tan 14 A B C A B A B O C C A B π ππ+∴=--=-+= =-<<∴=- 7.在△ABC 中,已知2a b c =+,2 sin sin sin A B C =,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由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得:sin 2a A R =,sin 2b B R =, sin 2c C R = 。 所以由2sin sin sin A B C =可得:2()222a b c R R R =?,即:2 a bc =。 又已知2a b c =+,所以224()a b c =+,所以24()bc b c =+,即2()0b c -=, 因而b c =。故由2a b c =+得:22a b b b =+=,a b =。所以a b c ==,△ABC 为等边三角形。 6.在ABC ?中, b A a B sin sin <是B A >成立的 ( C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b =6,B =120°,则 a 等于 ( ) A.6 B.2 C.3 D.2 答案 D 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正弦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正弦定理 复习 1.在△ABC 中,∠A =45°,∠B =60°,a =2,则b 等于( ) A. 6 B. 2 C. 3 D .2 6 解析:选A.应用正弦定理得:a sin A =b sin B ,求得b =a sin B sin A = 6. 2.在△ABC 中,已知a =8,B =60°,C =75°,则b 等于( ) A .4 2 B .4 3 C .4 6 D.32 3 解析:选C.A =45°,由正弦定理得b = a sin B sin A =4 6. 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60°,a =4 3,b =4 2,则角B 为( ) A .45°或135° B.135° C.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选C.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sin B = b sin A a =22 ,又∵a >b ,∴B <60°,∴B =45°. 4.在△ABC 中,a ∶b ∶c =1∶5∶6,则sin A ∶sin B ∶sin C 等于( ) A .1∶5∶6 B .6∶5∶1 C .6∶1∶5 D .不确定 解析:选A.由正弦定理知sin A ∶sin B ∶sin C =a ∶b ∶c =1∶5∶6. 5.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05°,B =45°,b = 2,则c =( ) A .1 B.1 2 C .2 D.14 解析:选A.C =180°-105°-45°=30°,由b sin B =c sin C 得c = 2×sin 30° sin45° =1. 6.在△ABC 中,若cos A cos B =b a ,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析:选D.∵b a =sin B sin A ,∴cos A cos B =sin B sin A , sin A cos A =sin B cos B ,∴sin2A =sin2B 即2A =2B 或2A +2B =π,即A =B ,或A +B =π 2. 7.已知△ABC 中,AB = 3,AC =1,∠B =30°,则△ABC 的面积为( ) A.32 B.34 C.32 或 3 D.34或32

专题训练(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专题训练(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 题 ?类型一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平面图形问题 1.如图1-ZT-1,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AC=6,BC=8,则CD=________. 图1-ZT-1 2.如图1-ZT-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D是斜边BC上的中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 (1)若设BE=a,CF=b,且a-12+|b-5|=m-2+2-m,求BE及CF的长; (2)求证:BE2+CF2=EF2. 图1-ZT-2 ?类型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立体图形问题 3.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枯木一根直立地上,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缠绕而上,五周而达其顶,问葛藤之长几何.”题意是:如图1-ZT-3所示,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0尺,底面周长为3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五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点B处,则葛藤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尺. 图1-ZT-3图1-ZT-4 4.2019·南宁期末如图1-ZT-4,一只蚂蚁从棱长为4 cm的正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表面爬到B点,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________cm. ?类型三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5.如图1-ZT-5,在Rt△ABC中,∠ABC=90°,AB=3,AC =5,点E在BC上,将△ABC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点B′处,则BE的长为________. 图1-ZT-5 6.[2019·重庆]如图1-ZT-6,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FG,得到∠AGE=30°,若AE =EG=2 3厘米,则△ABC的边BC的长为________厘米. 图1-ZT-6 ?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7.如图1-ZT-7,A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处,以10 7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 区域. (1)A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2)如果A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图1-ZT-7 教师详解详析 1.3[解析]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C=90°,AC=6,BC=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