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2

合集下载

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课件

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课件

格式化图表
根据数据特点,调整坐标轴的范围、 刻度和标签,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的 分布和趋势。
对图表进行美化,如设置字体、颜色、 背景等,以提高图表的可视效果和吸 引力。
添加图表元素
根据需要,添加图表元素,如数据表、 趋势线、误差线等,以增强图表的信 息表达和解释能力。
03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
02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根据分析目的,收集相关 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数据清洗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处 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 和编码,以便在图 表中展示。
图表类型选择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复 式条形统计图,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 的比较和差异。
确定图表布局
考虑如何合理地安排图表中的元素, 如标题、图例、坐标轴等,以提高图 表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数据系列设置
添加数据系列
将数据导入图表中,并添加相应的数据系列,以便进行比较 和分析。
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根据需要,设置数据系列的格式,如颜色、线条样式、数据 标签等,以突出关键信息。
图表格式调整
调整坐标轴
1 2
合理设计图表布局
通过合理地设计图表布局,如调整分类项的位置、 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来区分不同的分类数据等, 可以减少视觉混淆。
选择合适的数据
在选择展示的数据时,应尽量选择符合正态分布 的数据,避免异常值对图表的影响。
3
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在图表旁边添加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图表所表达的含义。
05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
优点
直观明了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吗? 中国有多少人?我们省有多少人? 全球人口约65亿 中国人口约13.53亿 四川总人口约为8673万人 返回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年 份
人 数
/万人
地区
城镇
乡村
30
23
32
22
34
21
37
20
2000
1995
联系
区别
四年级课外小组人数统计表
生物
体育
音乐
美术
男生
女生
15
18
16
14
12
8
20
10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四年级课外小组男生、女生人数统计图
人数/人
小组
生物 体育 音乐 美术
0
5
10
15
20
25
男生
女生
(1)哪个课外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课外小组的女生最多?
0
20
30
40
50
人数/万人
23
22
21
2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1985 1990 1995 2000
23
22
21
20
0
10
20
30
40
50
年份
你能把上面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吗?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人数/万人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9.4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

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9.4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
喜欢跳绳的女生比男生少9人,喜欢打篮球的男生是女生 的2倍,喜欢打乒乓球的男生比喜欢打排球的女生少4人, 喜欢打排球的女生比喜欢跳绳的女生2倍少3人。
男生 女生
跳绳 23 14
打篮球 14 7
打乒乓球 打排球
21
27
15
25
(1)喜欢(打排球 )的人数最多,喜欢 (打篮球 )的人数最少。两者相差(31 )人
6.学校运动会期间,小波记录了五年级一班和二班 同学的得分情况,结果如下:
五年级一班:短跑15分,中长跑8分,跳高12分,跳远9分; 五年级二班:短跑20分,中长跑15分,跳高4分,跳远11分
根据小波记录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合计 五一班 44 五二班 50
短跑 15 20
中长跑 跳高小 组 55 27 28
作文小 组 37 21 16
书法小 组 42 20 22
体育小 组 50 33 17
(2)人数最多的是( 数学 )小组,人数最少的 是( 作文 )小组。
(3)男生人数最多的是( 体育 )小组,女生人 数最少的是( 作文 )小组。
5.根据两个班的数学成绩表,完成下列复 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表 数据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

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

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图中复式条形
条 形
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不同数据数量的多少。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

计图基本相同,只是每组有两组数据,需要两种不
(1)根据上面的单式统计表,完成下面的复式统计表。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共20张PPT)

54 27
49 35
46 43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 年最少?
1980年乡村人口最多, 2010年最少。
探究新知
58 21
54 27
49 35
46 43
哪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 最大?哪年最小?
1980年差距最大, 2010年差距最小。
探究新知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下面这 样画,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谢谢观看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和在乎自己 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 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 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 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 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 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 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 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 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 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二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收集和记录信息;三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整理和汇总数据。

四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分段整理数据和简单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两部分。

全单元安排两道例题,具体编排见下表:例1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统计表例2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条形图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已经认识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图的基础上编排的,无论是制作统计图表还是利用图表里的信息,都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与分析。

所以说,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数据活动意识和能力会有新的提高,统计观念会有新的发展。

(一)教学复式统计表,把四张简单统计表里的数据,汇集在一张表格里,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复式统计表的构造比较复杂。

例1里的复式统计表的栏目有组别、人数、性别三项,表里的每个数据都有“什么小组”“男生还是女生”“有几人”三方面内容,表里还有人数的合计和总计。

所以,教学复式统计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明白每一行、每一列数据所表达的意思,体验人们为什么使用它。

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是讲给学生听还是让他们自己体会?在这两种不同教法里,教材采用了后者。

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教学活动分两段展开。

第一段用四张简单统计表分别呈现青云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四种乐器的兴趣小组人数,要求把四张简单统计表里的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

这里说的“填入”有两层要求:首先是把四张简单表格里已有的男、女生人数以及合计人数填入复式统计表,然后是计算四个兴趣小组男生总人数、女生总人数、学生总人数,分别填入统计表的“总计”栏目里面。

教材希望学生通过填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知道表里每个数据的实际意思,学会阅读复式统计表。

例题提供的复式统计表里有五行数据,从上往下依次是总计人数和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各小组人数;有三列数据,从左往右依次是合计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43 46 49 35 54 27 58 21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
的不同,其他地方是相同的。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
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比
较方便。
新知运用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A队员、B队员近四个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情况统计图
得分
A队员 B队员
30 25 20 15 10 5 0 没有图例,不知道哪种 颜色的直条表示A队员。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 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 两种不同的颜色(或底纹)的直条表示,同时要注 明图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方便、直观、简洁、易于比较。
复式条形统计图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直条表示 不同统计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 条形统计图,简称复式条形图。 为了区别这两种条形统计图,我 们把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单式 条形统计图。
图例很重要,是我们 A队员第一赛季平 读懂一幅复式条形统 均每场得多少分? 计图的重要依据。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A队员、B队员近四个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情况统计图
得分
A队员 B队员
30 25 20 15 10 5 0
你还了解到 A队员第一赛季平 试着问答下面 哪些信息? 均每场得多少分? 的问题吧!
(1)A队员第( 四 )赛季平均每场得分最多,B队员第二赛季 平均每场得(22 )分。 (2)A队员和B队员比,第( 四 )赛季平均每场得分差距最大。
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7 13
18
1413
8 4 6 7
16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喜欢足球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足球项目的女生最少。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最多,喜欢跑步项目的人最少。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此单元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学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选择,他们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实例数据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 复式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 复式条形统计图-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 复式条形统计图-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如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运用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运用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准确地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引起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制作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总结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数据分析与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2.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桂林
5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把这两幅图合并成一幅图,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困难?该如
何解决?
你知道吗?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不同项目数量的条形 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 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图例,也就 是我们画图的示例。 (图例一般标注在复式条形图的右上方)
小组交流:说说统计图的意思,找出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相 同或相似之处,你有什么联想?
2003年北京市各季 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2004年1月
25
24
20
20
15
北京
10
6
5
1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3年桂林市各季 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2004年1月
30
28
25
23
20
15 11
10
北京市
桂林市
2007 10
1
20
24
6
11
23
28
16
请思考:
1、在这个统计图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
2、假如你是爸爸妈妈,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想对孩子们 说些什么?
试一试: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完成
任务一:2006年北京、鄂州、桂林三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任务二:2006年各季度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执教:倪娟
2003年北京市各季 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2004年1月
25
24
20
20
15
北京
10
6
5
1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3年桂林市各季 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2004年1月
30
28
25
23
20
1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家收入、支出情况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