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

合集下载

恩合在线整理思修第四章官方笔记

恩合在线整理思修第四章官方笔记

思修第四章官方笔记一、思修第四章结构图1、第四章二、知识点小结1、道德的含义【选择】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选择】①历史前提:劳动②客观条件:社会关系③主观条件:自我意识3.道德的本质【选择】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特殊:非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广泛性。

4.道德的功能【选择】①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②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5.道德的作用【简答】国家:保护或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经济: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社会: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个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6.中华传统美德【选择】①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②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③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④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⑤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⑥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7.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简答】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8.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简答】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简答】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0.为什么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简答】(1)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2)道德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3)道德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4)道德保证经济健康发展11.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简答】①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値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値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値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性、可行性的检验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1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2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3真实性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和我们大学生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

思修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精选文档】

思修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精选文档】

思修第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思修第四章课件

思修第四章课件

令人心 寒的捞 尸费
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为救两名落水 少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 心寒的是,面对同学们的“跪 求”,某些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 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 元的捞尸费!
课程导入
假如社会没有 了道德?
假如社会没有了道德?
• 金子!黄黄的,光闪闪的; 只要有一点点, 就可以 使黑变成白, 使丑变成美, 使错变成对, 使懦夫 变成英雄,使老朽变得朝气蓬勃。 ——威廉 ·莎士比亚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 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 ,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 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 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 思
道德大讨论:老人摔倒了,你会扶吗? 你会见义勇为吗?
结梯救人

2009年10月24日,两名少年在长江 湖北荆州段游玩时落水,长江大学15 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救人,3名冬泳队员 也跳入江中施救。施救过程中,3名19 岁的大学生英勇献身。
结梯救人
引发大讨论
• “金子换石头” ? • “90” 后大讨论?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 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 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分 析
观点一:诚信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现实 生活中做不到,讲诚信者往往吃亏。 观点二:我是想讲诚信的,但别人不讲, 我也只好不讲了 。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① 认识功能 ② 调节功能 ③ 其他(导向、激励、辩护、沟通)
道德常常能填 补智慧的缺陷,而 智慧却永远填补不 了道德的缺陷。

思修第四章必背内容

思修第四章必背内容

思修必背第四章内容(划线部分重点背)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必背重点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社会作用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3.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4.社会主义荣辱观5.个人品德、道德修养和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重点内容梳理1.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从道德的总体社会功能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即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命令、指导、激励、惩罚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四,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五,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第六,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

思修第四章讲义

思修第四章讲义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本章教学目的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容,完整把握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现代社会的去道德化特征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追求自由与财富的过程中,在陌生人社会为我们提供了“隐身衣”的条件下,我们是否还需要道德,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我们的道德传统,或者更精确地讲,我们应当建设怎样的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定义及本质1.“道德”的词源学考察2.关于“道德”的马克思主义定义3.道德的本质2.关于“道德”的马克思主义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道德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对“道德”本质的界定: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反映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这是从道德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道德的一种界定。

具体可从四个方面理解: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的阶级关系使得阶级社会的道德具有阶级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一)道德的功能指的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它集中表现为是一种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1.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思修第四章--课件

思修第四章--课件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 ●切实把握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 出的新要求。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
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
么人服务”的问题。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 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 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要求的统一 。
请看两个案
例,想想中西方
的文化差异,对
其中优劣,我们
应如何取舍?
案例之一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 一个面包的恩赐,二话不说, 两人
对半分着吃。
两个饥饿的美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 一个面包的恩赐,其中一个对另一
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吃不
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 享用这个面包”。
案例之二
积极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
• 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 合,是道德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 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 西方历代思想家对道德的起源和本 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德品质 、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进 行的有益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 、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 灼见,为我国今天的道德建设和道 德修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2
3
注重整体利益、 国家利益和民族 利益,强调对社 会、民族、国家 的责任意识和奉 献精神 4
倡导言行一 致,强调恪 守诚信
推崇“仁爱原 则,追求人际 和谐” 5
追求精神境界, 把道德理想的实 现看做是一种高 层次的需要。
讲求谦敬礼 让,强调克 骄防矜

思修第四章课件

思修第四章课件

目的要求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道德意识形成、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 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本章学习, 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 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大学生 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 良道德传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良道德传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知荣辱、求发展,努力养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 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
2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 道德作为社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
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 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首先,道德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
教学内容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 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 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来维系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发展 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教学内容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奴隶社会的道德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 对屈从和人身依附。 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 对忠诚。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 从。
封建社会道德
•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 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 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 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是中国 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
• 道德的政治化、宗教化、规范 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 德的重要特征。
义利之辨:“义以为上”、“先义 后利”、“见利思义”;反对“重利轻 义”、“见利忘义”。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其““对 民亲为孝克自 而亲仁悌己己 爱而之者复: 物仁本也礼 。民与,为 ”,。 仁
””
己“勿“““对 欲己施己推仁他 达欲于所己者人 而立人不及爱: 达而”欲人人 人立 ,”” 。人 ”,
统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公民 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难点:
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也就是 如何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 德品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第四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认识功能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 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2.道德的调节功能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 等方式,指导和纠正 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 动,协调人们之间关 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 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3.道德的其他功能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 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 必然要求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 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 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
利益。
像蚂蚁一样生活
邓小平指出:“没 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 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 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 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 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 部,就愈要高度重视、 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 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 制度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 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 求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 信为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 基石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 基础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 践的正确反映。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 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 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 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 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辩护功能 沟通功能
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
其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 史前提;
其二,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 的客观条件;
其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 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 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 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 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 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 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 是人们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辩护功能 沟通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 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 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 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 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 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 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
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人的成长离不开道德环境。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个中国人的 根。他像是一块永不会磨蚀的“胎记”,是 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优良的传统 道德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 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 和道德品质,成为我们成才的重要推进力量。
2.道德发展的规律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 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 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 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发 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 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2、荣辱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 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 范的重要体现,是一定社会经济的反映。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 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 和基本观点。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 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 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人的全 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慎 思 之 ,
审 问 之 ,
博 学 之 ,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 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理想的人格需要在现实中展现,先秦诸子都 认为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就是道德践履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修身养性的思想。在 儒家看来理想的人格就是达到“仁”。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 记
也 。 ”
为 人 者 , 礼 仪
凡 人 之 所 以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 诚是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 • 信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
“ ——
—— ——
——
言“ 而与 有朋 论信友 语。交 学”, 而
“ 不“
民 知人
无 其而
论 语 颜 渊
信 不 立 。 ”
论 语 为 政

可 也 。 ”
“三纲” “五常”的含义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 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 的《春秋繁露》一书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道德原则。 自由、平等、博爱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惟利是图是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
一、荣辱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荣辱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1、“荣”与“辱” 的含义 “荣”,是指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 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 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 “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 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 所产生的自我否定的心理体验。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 程度的重要尺度 。
思考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 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落 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 而高;今天经济发展了, 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 降了?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 律规范相协调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 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的 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的道德
道德原则:维护氏族 和部落的共同利益。 道德规范:热爱劳动、 团结互助、平等民主 , 勇敢刚毅。 道德缺陷:氏族复仇、 血缘群婚和食人之风。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传统美 德相承接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发 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 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道德建设的双重效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 德进步的正面效应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 德进步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相协调
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2、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 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传统 美德相承接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传统美 德相承接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说明:现代化 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无一能脱离本民族的 民族性而发展。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
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 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人 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 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能够 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 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 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