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记公式(必修1、2选修1-1,3-1
精编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背公式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时间和时刻◆时间表示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
◆时刻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表示。
5.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公式:xvt∆=∆,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若t ∆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6.匀速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7.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0tv vvat t-∆==∆∆,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8.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9.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2号点速度,已知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当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123424s s s svT+++=,利用公式txvvt==2,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当纸带做非匀速直线运动时,1222s svT+=,若t∆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符号:v -末速度,0v -初速度,t -时间,x -位移,a -加速度 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和时间关系式:0v v at =+◆位移和时间关系式:2012x v t at =+◆位移与速度关系式:222ax v v =-◆求平均速度:0t 2v 2tv v x v t +===(t 2v 是时间t 中间时刻的速度)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2x aT∆=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匀加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 ③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 1时间内①的位移3.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表示物体做 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②表示物体做 静止 ;③表示物体做 沿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2023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

2023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2023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高中的物理有非常多公式,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大全必背,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中常见重点物理公式变速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7、加速度a=(vt-v0)/t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自由落体运动1、末速度vt=gt2、位移公式h=gt2/23、下落时间t=√(2h/g)4、推论vt2=2gh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公式s=v0t- gt2/22、末速度vt= v0- gt3、有用推论vt2 –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4)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6、合速度v t=√(vx2+vy2)=√[v02+(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7、合位移s=√(sx2+ sy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2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1、周期与频率T=1/f2、角速度ω=θ/t=2π/T=2πf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2)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 ω=√(GM/R3), T=2π√[R3/(GM)]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6、近地卫星v=√(gr地)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全套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全套公式-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1.平均速度:①总总t sv =(通用)②21212v v vv v +=(s 1=s 2时,v 1、v 2为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③221v v v +=(t 1=t 2时,v 1、v 2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④20tvv v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⑤中t v v =(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①at v v t +=0 ②2021at t v s +=③as v v t 222=- ④t v v s t⋅+=20 ⑤221at t v s t -=(2)辅助公式①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220t s v v v +=中②逐差法:21234569T s s s s s s a ---++=(3)比值公式①第N 秒末的速度(v 0=0):v Ⅰ:v Ⅱ:v Ⅲ=1:2:3②第N 秒内的位移(v 0=0):s Ⅰ:s Ⅱ:s Ⅲ=1:3:5③前N 秒内的位移(v 0=0):s 1:s 2:s 3=1:4:9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N -s N -1=aT2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v 0=0):)23(:)12(:1::321--=t t t33.力学公式:①重力:mg G =②弹簧的弹力:kx F =③滑动摩擦力:m f N f ≈=μ静摩擦力:m f f <<静0,平衡时:动力静F f =④合力的范围:21F F -≤合F ≤21F F + 当F 1=F 2且夹角为120°时:F 1= F 2= F合当F 1=F 2且夹角为θ时:2cos 21θF F =合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下滑分力:G 1=mgsinθ垂直分力(压力):G 2=mgcosθ4.牛顿第二定律:ma F = ①光滑斜面上物体自由下滑时:θsin g a =②粗糙斜面上物体匀速下滑的条件:θμtan =③一根连续的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公式大全在高中物理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公式:1.速度公式:v=Δx/Δt。
它表示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加速度公式:a=Δv/Δt。
它表示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3. 动力学公式:F = ma。
它表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4. 动能公式:KE = 1/2mv^2、它表示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5. 势能公式:PE = mgh。
它表示势能等于物体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的乘积。
6.机械能守恒公式:E=KE+PE。
它表示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7. 弹性势能公式:PE = 1/2kx^2、它表示弹性势能等于弹簧常数和位移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8.冲量公式:J=FΔt。
它表示冲量等于力乘以时间。
9.牛顿第一定律:F=0。
它表示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等于零。
10.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它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合力。
11.牛顿第三定律:F₁₂=-F₂₁。
它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简单机械的杠杆原理:F₁d₁=F₂d₂。
它表示杠杆上两个力和其对应的力臂的乘积相等。
13.摩擦力公式:Ff=μN。
它表示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和法向压力的乘积。
14.能量守恒公式:E₁+W=E₂。
它表示能量之和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15.电阻公式:R=V/I。
它表示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16.电路中的欧姆定律:V=IR。
它表示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17.电功公式:W=VIt。
它表示电功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
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学的基础,通过运用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与力学、运动、能量、电路等相关的问题。
它们是我们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加深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及知识点总结研究必备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 = x/t(定义式),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平均速度,国际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
2)加速度:a = Δv/Δt,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m/s;加速度(a):m/s;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x):米(m);路程(s):米(m);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t = v + at位移公式:x = vt*t + 1/2*at^2几个重要推论:1) vt - v = 2ax(初速度Vo为负值,a为正值,末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末速度为零,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2) 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 (Vt + Vo)/2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 x/t4) Vt^2 - V^2 = 2ax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x = aT^2(a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为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6)自由落体:①初速度Vo = 0②末速度Vt = gt③下落高度h = 1/2gt^2④推论2gh = Vt^2全程平均速度V平均 = 2h/t(从Vo位置向下计算)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 g = 9.8m/s≈10m/s(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1、重力:G = mg1.合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anα=Δl/2πr=ωr/Δt=Δθ/2πv。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全套公式

1.平均速度: ① v s总 (通用) t总
②v
2v1v2 v1 v2
(s1=s2 时, v1、 v2 为前半程、后半程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均速度 )
③ v v1 v2 (t1=t2 时, v1、 v2 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 2
平均速度 )
④ v v0 vt (用于 匀变速 直线运动) 2
27.变力做功的计算:
①摩擦力做功: Wf = ±fs, s 为路程 ② F-s 图像法: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
WG=-△ Ep
W 弹 =-△ Ep
③ 功能关系: 间接计算功 W 电 =-△ Ep
W 总 =△ EK
28.摩擦发热: Q = f s·相对
W 其它 =△ E 机
29.功率: P W Fv cos t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v r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T
1 f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n 60 f
14.向心力: F向
mv2 r
mr 2
m
4 T
2 2
r
15.向心加速度: a向
v2 r
2r
4 2r T2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v gr
17.方程格式: F 向=实际力 =所需的向心力
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 U R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E Rr
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U E Ir
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电动势 E:等于 U 轴上的截距 内阻 r:直线的斜率 r tan E I短
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 U R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E Rr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必备公式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平均速度V 平=△x/△t(定义式)②有用推论V 2-Vo 2=2ax ③中间时刻速度V t/2=V 平=(V+Vo)/2④末速度V=Vo+at ⑤中间位置速度2222t o v v V S +=⑥位移x=(V+Vo)t/2=V o t+at 2/2⑦加速度a=(V-Vo)/t=△V/△t{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 2;末速度(V):m/s;时间(t):秒(s);位移(x):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2、自由落体运动:①初速度Vo=0②末速度V=gt③下落高度h=gt 2/2(从Vo 位置向下计算)④推论V 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Kx F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3、滑动摩擦力:F 滑=μF N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等于G;也可小于G。
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4、静摩擦力: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合力大小范围:|F 1-F 2|≤F≤|F 1+F 2|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或a=F 合/m a {由合外力F 合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2、牛顿第三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共点力的平衡:F 合=04、超重现象:N=G+ma 失重现象:N=G-ma (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保持不变)5、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符号~单位):时间(t)~s,长度(l)~m,质量(m)~kg四、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功:W=Fl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l:位移(m),α:F、l 间的夹角}2、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 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3、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瞬时功率,F:牵引力,v:物体瞬时速度(m/s)}4、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 额/f,f 指阻力)5、重力做功:W ab =mgh ab {m:物体的质量,g=9.8m/s 2≈10m/s 2,h ab :a 与b 高度差(h ab =h a -h b )}6、重力势能:E P =mgh{E 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7、动能:Ek=mv 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8、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高中物理学考必背公式

高中物理学考必背公式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一些必背公式是很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学考试中常见的必背公式。
1.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v-u)/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最终速度,u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
2.动力公式:力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3.动能公式:动能E=1/2*m*v^2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4.位移公式:位移s=1/2*(v+u)*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最终速度,u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
5.动量公式:动量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6.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Ep=1/2*k*x^2其中,Ep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弹性系数,x表示弹性变形的位移。
7.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力Fg=G*(m1*m2)/r^2其中,Fg表示万有引力,G表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的距离。
8.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周期T = 2π * sqrt(m / k)其中,T表示周期,m表示物体的质量,k表示弹性系数。
9.柯尼希定律:U=R*I其中,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I表示电流。
10.等效电阻的计算公式:1/Rt=1/R1+1/R2+1/R3+...其中,Rt表示等效电阻,R1、R2、R3等表示电阻的取值。
以上是高中物理学中较为常见的一些必背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将有助于顺利完成物理学的学习和考试。
除了背诵这些公式,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和适当的运用也非常重要,通过练习和实践巩固公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