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三语文二月调研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作文“出”和“回” 暨 人生“进与退”主题作文训练

2024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作文“出”和“回” 暨 人生“进与退”主题作文训练

2024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作文“出”和“回” 暨人生“进与退”主题作文训练【2024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立意指导】来自公众号壹爸课堂(1)材料解读: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首先指出了人生包括两个方向——出和回,显而易见,这两个方向是相逆的;然后对“出”“回”分别做了阐释,既有具象的看得见的“出”“回”,也有抽象的看不见的“出”“回”,同时指出“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有所“选择、舍弃、收获”的过程。

写作任务是写一篇体现自己对人生的“出”和“回”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

写作要求则主要从立意角度、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做了常规要求。

(2)写作任务分解:任务一:根据材料提示,分析“出”“回”的内涵。

“出”指走出家门,步入学校;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走出原先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

“出”还是出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

所以在出门的过程中,需要兼具妥协与坚持。

妥协,是与门外打交道的必须,毕竟外面的世界不会以自己为中心;坚持,是在门内锤炼自己的内在与技能。

这样,才能在出门之后,朝着梦想渐行渐近。

“回”,指回家,家是一个人的养分,是休养生息的地方,家可以是实指生养自己的地方,也可以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

任务二:辩证分析人生“出”和“回”的关系。

社会是错综复杂的关系体,所以个体的人不可能“闭门造车”,换句话说,人首先要出得了门,走得了远路,出门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三二月调研测试试题语文 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高三二月调研测试试题语文 含答案

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3年2月27日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唯.唯诺诺B.下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娥眉枕藉文字因缘玉不琢,不成器B.意气黯然纨袴膏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C.笼统噩耗钟鸣鼎食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商榷悲摧责无旁待吃一堑,长一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身边万物都在显示着自己的生机和优美。

我觉得作为摄影人不必( )远足名山大川,美丽的风景就在身边。

摄影不在于器材的( ),不在于复制美景,()在于磨炼出独到的发现之眼,在寻常的()里拍摄出不寻常的画面。

A.舍近求远精致只场面B.舍本逐末精良而场景C.费尽心力精巧却情景D.千辛万苦精美就风景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福建霞浦,特色之美就表现在变幻莫测而又绮迷的滩涂上,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滩涂。

B.《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容量.C.造成地铁光谷站客流爆棚的主要原因是地铁刚刚开通,运营经验不足,但根本原因是当初设计地铁站时对光谷经济发展统计不足。

D.闯红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

前者如《孟子》,富于雄辩,比喻精当,说理透彻。

后者如《左转》,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引人入胜。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英语试卷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英语试卷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英语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4.2.29本试题卷共12页,67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89.18.C.£9.15.答案是C。

1.What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ing?A.Discussing at work.B.Talking on phone.C.Driving on the way.2.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A.Have a dessert.B.Pay the check.C.Ask for a beer.英语试卷第1页(共12页)3.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hamburger?A.It might go bad.B.It's good-looking.C.It looked funny.4.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The scenery.B.The transport.C.The weather.5.How does the woman sound in the end?A.Glad.B.Surprised.C.Impatient.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4.2.28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播种、裁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

“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

“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三元思辨名校模考作文练习(共7个主题,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三元思辨名校模考作文练习(共7个主题,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话题: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浙江省Z20联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具功用的镜子:望远镜——放眼远方,显微镜——揭微显隐,太阳镜——抵挡强光,哈哈镜——开怀一笑。

这些镜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颇有寓意和启发。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心灵配装两面必需的“镜子”,那么,你怎么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二、话题: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东莞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禅家语常引人深思,譬如“人生有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有人认为:见过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这时再面对众生,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顶天立地,服务众生。

也有人对“人生三见”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

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话题: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202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三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回顾2021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的现象。

有学者认为:“我们是一个‘追赶超’型的国家。

中国人都是很勤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是勤奋工作的结果。

我们完全赞成和鼓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同时,我们反对常态化的过度劳累。

”逃离倦怠,远离喧嚣,保持身心健康,追求个体生活的质量,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

外在的世界即便再嘈杂,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清爽明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上述关键词中任意两个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活动。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8分)1.(3分)D【解析】“主要受生理条件和物质世界体认工具的优化与否等因素影响”错误。

2.(3分)A【解析】“农耕词汇在不同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扩大范围。

3.(3分)C【解析】材料二第二段是阐述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带来语言的变化。

C项“秒杀”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语言的变化。

4.(3分)B【解析】“体验”与“认知”在体认过程中二者交融,不能分离而单独存在。

5.(6分)①农耕词汇本身具有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能够在当下交际语境中找到契合点。

②当代语境体认场景丰富,人们认知能力提升,二者互动,使语言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农耕词汇运用于其他领域带来新的空间。

③农耕词汇体现了独特的中国农耕文化,能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界的认知,提供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也反过来为语言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二))(17分)6.(3分)B【解析】“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于文无据。

7.(3分)C【解析】“凄凉哀婉”错。

8.(5分)①林园师傅个性鲜明:严肃、憨直可爱、内心丰富。

②林园师傅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③林园师傅鼓励我成长(答爱才惜才,鼓励我创作亦可)。

评分参考:第①点3分,其中概括2分,解说1分;第②点1分;第③点1分。

9.(6分)①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历史长河是永恒的。

②像林园师傅一样的普通人,人生虽然短暂(虽不完美),但认真工作,努力奉献,这样的群体值得被铭记。

③历史正是由这样的普通人绘就的、推动的。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省略号部分原文:是的,历史不会谢幕,旧的结局总是新的故事的开始。

每一代人都曾用力活过,个人故事纵然微渺,然而它们和历史叙事互为表里,同样应该被后人所珍重。

我们虽不完美,但历史正是由一代一代并不完美的普通人所推动的。

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作文

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作文

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好哒!小编给大家写一篇关于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的作文,用超级简单的语言写哦:标题:2024武汉超级无敌大考啦!大家好,我是小明明,今年我就要参加武汉市的超级大考试了,好紧张哦!头一天晚上,我就做梦梦见自己在考场上答不出任何一道题目。

第二天一大早就醒啦,妈妈给我做了超级好吃的早餐——香喷喷的馒头配上鲜嫩嫩的菜蛋。

吃完后我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出发啦。

到了学校就看到好多学生都提着水杯、书包,个个神情紧张。

校门口有好多家长在给孩子们加油打气呢!我妈妈也在,她招手叫我过去,嘴里喊:"小明啊,加油!妈妈等着你金榜题名哦!"我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终于考试开始了,老师把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就紧张得手心出汗。

不过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慢慢作答。

语文作文是"亲情"这个题目,我马上就想到了妈妈对我的关爱;数学的几何题也不算太难;英语阅读还可以。

就这样考了三个多小时,我觉得自己发挥还不错。

放学的路上,我就跟同学们讨论考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希望能考好分数。

到家后妈妈还没回来,爸爸做了一桌子拿手好菜,说是奖励我的努力。

吃完饭我就开开心心地睡着了,做了个超级棒的梦——我考了超高分数!就这样,我熬过了2024武汉超级无敌大考的第一场。

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加油,武汉的孩子们,我们一起努力拼搏,把梦想变成现实吧!篇2武汉,是我们这座英雄城市的名字。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我们正在这里念书,即将迎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考。

这次二月调研考试,就是为了检验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高考这个重要时刻。

虽然只是一次模拟考试,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意义重大。

它不仅能考察我们这几年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的放矢地复习。

说实话,我是有些紧张的。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阶段性测试三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阶段性测试三

阶段性测试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2012·北京石景山区期末考试)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1933年,艾青为悼念死去的乳母“大叶荷”创作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深厚,诗风清新质朴。

B.《左传》以《春秋》为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C.北宋的苏东坡和南宋的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

D.契诃夫善于通过幽默的情节,塑造典型的形象,其代表作《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成为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的象征。

【答案】C【解析】王安石是北宋人。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元代,文学成就最高的当属“杂剧”,其代表人物为关汉卿。

他与郑光祖、白朴、孔尚任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雨果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巴黎圣母院》是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D.《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具有楚地的语言特色和神话色彩,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主要源头。

后人将它与《诗经》并称“风骚”。

【答案】B【解析】A.孔尚任——马致远;C.“现实主义”应是“浪漫主义”作家。

D.“现实主义”应是“浪漫主义”。

3.(2012·北京市海淀区期末练习)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前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B.“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这首诗高度评价了东晋诗人陶潜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诗歌特点。

C.我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堪称乡土文学的代表,他创作的《边城》描写了湘西自然秀丽的风光,塑造了翠翠、傩送和爷爷等善良淳朴的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2013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3年2月27日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崔嵬./桌帏.砥.砺/抵.消唯.利是图/唯.唯诺诺B.下乘./乘.势裙裾./倨.傲鼎铛.玉石/瞠.目结舌C.妃嫔./颦.蹙火钵./剥.啄所向披靡./无法消弭.D.羞赧./呢喃.布衾./倾.倒纡.尊降贵/长吁.短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娥眉枕藉文字因缘玉不琢,不成器B.意气黯然纨袴膏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C.笼统噩耗钟鸣鼎食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商榷悲摧责无旁待吃一堑,长一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身边万物都在显示着自己的生机和优美。

我觉得作为摄影人不必()远足名山大川,美丽的风景就在身边。

摄影不在于器材的(),不在于复制美景,()在于磨炼出独到的发现之眼,在寻常的()里拍摄出不寻常的画面。

A.舍近求远精致只场面 B.舍本逐末精良而场景C.费尽心力精巧却情景 D.千辛万苦精美就风景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福建霞浦,特色之美就表现在变幻莫测而又绮迷的滩涂上,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滩涂。

B.《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C.造成地铁光谷站客流爆棚的主要原因是地铁刚刚开通,运营经验不足,但根本原因是当初设计地铁站时对光谷经济发展统计不足。

D.闯红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

前者如《孟子》,富于雄辩,比喻精当,说理透彻。

后者如《左转》,能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引人入胜。

B.《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如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C.《牲畜林》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卡尔维诺。

这篇小说按照主人公朱阿的心理时序展开故事,在情节上设置危机,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D.别里科夫、鲁大海、翠翠、窦娥分别是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曹禺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的人物。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莱茵戈德1993年的著作《虚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

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

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

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会在一个知识空间内共同生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间和金钱。

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

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

不过,交钱确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

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

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

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出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以修改。

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

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

否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因难的事情。

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惩罚是禁止、开除、剥夺、放逐……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

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

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可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

但在最后,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6.下列有关“网络社区”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多种社会群体,但并不表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就一定紧密。

B.人们在网络社区常常容易投入金钱和时间,它们会给成员带来在网络社区里的归属感和义务感。

C.在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中,强调成员的愿望应该保持吻合,成员的身份应真实,社区要有强大的凝聚力,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等。

D.很多人必然会把网络社区结交的朋友带人到有形世界去交往,这是因为人们会和自己喜爱的人分享现实生活的美好。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网络社区交钱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一方面并不能给你带来社区成员身份的确定和情感的依恋。

B.发展一个真正的网络社区需要提出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要求,这是因为真正的网络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

C.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规则对网络社区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D.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所以成员就会对网络社区进行精心的照顾和培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维系,人们应该考虑对网络社区具有的义务、责任方面的问题。

B.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是社区构建的保障,同时也不能阻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往。

C.情感投入在网络社区中作用重大,网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体现了对全新的情感交流方式的渴盼。

D.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

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

”帝厉声曰:“卜辞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

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

想识朕意。

”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

但国家兴自朔土,徒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

”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

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代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

”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

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资治通鉴》138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以协众协:胁迫 B.久之乃解解:缓解C.更与卿论更:更加 D.弊卒一万弊:疲惫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的一组是(3分)①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②群臣莫敢言③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④各言其志,夫亦何伤⑤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⑥任城,吾之子房也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主与群臣对卦象是否吉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因为对大举伐齐存在分歧。

B.魏主私下里向王澄征求意见,态度谦逊。

魏主称王澄为子房的意思是夸赞王澄聪明能干,超出众人。

C.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谍远虑的君王形象。

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D.魏主在谈论亲自参与军事的理由时,先分析承平之主不参与军事的原因,再联系现实,谈及应该参与军事的理由,最后对比感叹,强调寡不一定胜多的道理。

语句工整,富有说服力。

12.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

(3分)(2)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3分)(3)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