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有答案

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有答案一地理试卷 xx、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图1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
读图1完成1~2题。
图11、下列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 a表示的是死亡率B、 b表示的是出生率C、 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D、 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2、下列关于图中曲线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B、 xx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C、 xx年之后我国人口总数开始呈负增长的趋势D、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读图2“1956年、xx年和预测的2056年某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3~4题。
图23、图2中表示1956年、xx年、2056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别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丙、甲、乙4、根据图2所示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B、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C、晚婚晚育,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D、依法管理,防止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读图3“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5~6题。
图3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xx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人”的人口目标。
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未来人口推测表”。
据此完成7~8题。
年份总人口/万人人口动态/每千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012692、69、57、714、767、917、4xx12776、88、48、613、865、920、3xx12717、67、39、413、063、923、120xx273、56、311、610、860、029、2203011522、46、013、99、758、531、8204510 044、35、016、39、052、838、220558993、05、117、38、451、140、57、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是A、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减轻B、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减轻C、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加重D、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加重8、日本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①人口老龄化②人口少子化③低死亡率④人口数量急剧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
2018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市毛坦厂中学2018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总分70分)读××市人口统计表,回答1--3题。
1.××市2006年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该表数据反映出××市()A.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人口比重增加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经济结构的变化3.影响××市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①人口自然增长率②人口迁入③人口基数④人口迁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总出生人口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
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
下图示意1950~2050某人口大国生育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变化情况(含预测),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表示总抚养比的曲线数字代号为()A.①B.②C.③D.④5.该国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出现在()A.1963年B.2005年C.2011年D.2017年6.为提高生育率,该国政府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A.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B.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多胎政策C.创立更多的贵族幼儿园学校D.为儿童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比例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8.针对乙地人口现象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大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含预测)。
浙江省杭州高中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

杭高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所有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图a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18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a 图b1.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B.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丙C.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2.图b为“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示意图”,下列关于图a、图b对应情况判断合理的是A.甲国处于B年份B.乙国处于A年份 C.丙国处于C年份 D.丁国处于D年份下表为某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甲乙丙丁四个年3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丙、乙、丁4.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北欧 B.非洲 C.东南亚 D.拉丁美洲5.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②③⑥ 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6~8题。
6.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年份与1970年人口密度的比素最可能是( )A .人口的老龄化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7.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8.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 .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 .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湖南师大附中2018下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8下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必做题〔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读地球公转表示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是( 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2.有关休息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不同地球公转速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 〕A.公转到AB间,速度逐渐减慢B.公转到BC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公转到CD间,速度逐渐加快D.公转到DA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2021年8月底国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依据美国太空总署音讯,2017年9月4日,木星、地球与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会发作太阳耀斑迸发,这次迸发将会搅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封锁手机。
〞联络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作在太阳大气层的〔 B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电离层4.以下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发生影响构成的是〔 C 〕①空中无线电短波通讯的受搅扰②地球两极地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③大气中二氧化碳近年来增长很快,招致海平面上升④地球两极地域的夜空出现极光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以下图为〝太阳辐射、空中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表示图〞。
读图完成5~6题。
5.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 C )A.① B.② C.③ D.④6.深秋时节,用烟熏进攻霜冻,主要是由于烟雾可增强( B )A.① B.② C.③ D.④日期天气气温26日白昼晴高温 4 ℃夜间小雪高温-3 ℃27日白昼小雪高温 6 ℃夜间晴高温-4 ℃28日白昼晴高温 2 ℃夜间晴高温-8 ℃7.8.28日,该地域的昼夜温差变大,其最主要的缘由是( B )A.单一暖气团控制,阴沉天气为主B.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C.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D.大气运动以上升气流为主以下图是是某岛屿上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石柱林,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表示图。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018110602117

2018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会使我们生出无限的遐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D.恒星、行星、小行星2.儿歌中出现的天体,属于()①太阳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总星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015年1月19日,失联11年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猎兔犬2号”在火星现身,其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生物存在的证据。
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3.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4.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A.坚硬的地表 B.强烈的光照 C.存在液态水 D.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5.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B.C.D.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极点N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②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7.与②地相比,④地自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大新华社北京2016年4月22日电: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计划一步实现环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
读以下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表示火星的序号是()A.① B.② C.③ D.④9.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
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有相近的大气成份和卫星数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10.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有(虚线表示假定运动方向,实线表示实际偏转方向)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天文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大气的折射、散射等作用密切相关.2018年1月31日我们欣赏到难得一见的古铜色“红月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最新推荐 铁人中学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铁人中学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是我国四个城市某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图。
图中能反映“后备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A .甲市B .乙市C .丙市 D.丁市2018年6月,辽宁省出台政策鼓励老年人才创业,挖掘老年人才资源。
下表为2000-2015年辽宁省2.目前,辽宁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高-低”B. “高-低-高”C. “低-低-低”D. “高-低-高”型向“三低” 3.辽宁省出台鼓励老年人才创业的政策,主要目的是( )A.激发新的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B.增强老年身体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C.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延迟老龄化社会到来D.增加家庭赡养压力,加快人口迁移的速度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4-5题。
4.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 5.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
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
近年来,美国人口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移民增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的增加。
美国现行的一些人口措施,旨在使人口增长受到一定控制,最终使人口达到静止目标。
读图完成6-8题。
6.X2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家庭因素 7.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B.X1与X2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子女随父母迁移 C.我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D.X1与X3年龄段人口主要为留守儿童和老人8.美国近年若要达到静止人口目标,主要限制的迁移人口年龄段为( ) A.X1 B.X2 C.X3 D.X1与X2“亲嘴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
最新—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

鄂西南三校合作体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命题学校:宣恩县第一中学命题人:张银娥审题人:付鲲、赵恒龙、张贝、田凯本试卷共8页,28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1~3题:1.如果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如果右图为海水等温线图,虚线处为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洋流为寒流B.此洋流可能为加那利寒流C.此洋流可能为东澳大利亚暖流D.此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3.如果右图为高空等压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地近地面为低压B.M地近地面气温低C.N地近地面为低压D.N地近地面气温高某河流的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4.则河流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相吻合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某位专家设计了一套集水装置称为卡洛里斯凹地,利用特殊的温差条件,夜晚低温时先以氯化钙(干燥剂)来吸取空气中的水分,白天再通过弧形镜面的装置结构聚焦太阳光线,以高温来蒸馏出饮用水。
用来吸收水分的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应先放在干凉通风的环境中晾一段时间。
据此完成5~7题。
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年地理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组编:陈东红审核:陈秀明吴晓莉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 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活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活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年8月21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亲眼见证了“超级日全食”。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A.色球、耀斑B.日冕、太阳风C.光球、黑子D.色球、太阳风2.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太阳活动可能导致()A.流星现象异常增多B.北极点出现绚丽极光C.全球降水异常增加D.美国卫星通信受干扰【答案】1. C 2. D【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1)太阳活动表现为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
(2)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1题详解】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是太阳的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选C.【2题详解】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为色球层,该圈层会产生强烈射电或高能带电粒子流,所产生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电离层,导致通讯受影响,选D=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必然关系;北极附近可能会出现绚丽极光;太阳活动增强时,全球降水异常,不一定是增加。
【名师点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绚丽的极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每小题4分,共64分。
1.当太阳上的黑子和耀斑增多会直接扰乱()
A.人们的日常生活B.电离层C.无线电长波通讯D.臭氧层
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据此完成2~3题。
2.该太阳活动会导致()
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B.大气电离层收到扰动
C.水循环动力减弱D.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3.该太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拍摄地点是()
A.赤道附近B.北冰洋沿岸
C.青藏高原D.撒哈拉沙漠
4.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右边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5--6题。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
B.乙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
C.甲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
D.乙地冷却,高空形成低压
6.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
A.甲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形成“热岛”
B.乙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
C.甲代表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
D.乙代表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7. 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了日全食现象,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8~9题。
8. 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9. 右图日全食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
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A.光球、黑子
B. 日冕、耀斑
C.色球、太阳风
D. 色球、耀斑
读图,完成10~11题。
10. 地球上的C圈是一个()
A. 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11. 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是()
A.A圈层 B. B圈层 C. C圈层 D. D圈层
12. 下列有关河流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①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②丰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③枯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④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
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
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14. 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
因是()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
15.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这是因为()
A.多云的白天太阳辐射强烈
B.大气辐射强烈
C.地面辐射强烈
D.大气逆辐射强烈
16. 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人类干预最深刻的是()
A.水汽输送B.大气降水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
二、填空题
17. 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八大行星中,其轨道与地球轨道相邻的两颗行星分别是和。
(填字母)
(2)图中虚线是的运行轨道。
(3)图中具有生命的天体是(填字母),其自身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和。
(4)按运动特征,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性、其公转轨道还具有性和性。
18. 读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水循环的过程①代表,⑤代表。
(2)人类若过度开采⑥,会形成,造成地面。
(3)图中②和③组成的水循环类型叫做。
(4)若图中⑤为黄河下游,则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
(5)近年来,内陆湖面积减小,生态被破坏的问题十分严重,请简要其中说明原因。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