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诊断步骤
病历、病程、诊断精选全文完整版

系统回顾
头颅五官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 造血系统 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神经系统 精神状态
• 尽量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综合,提一些诊断的可能 性,按可能性的大小排列,反映诊断的倾向性 如:发热待查: ①伤寒 ②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待排除
个人史:出生地,所到地方,职业,嗜好,毒物接触,有
无重大精神创伤。性病冶游史。
婚姻史:结婚年龄、爱人(配偶)健康情况
月经、生育史:
经期(天)
初潮年龄
未次月经日期(或绝经年
龄);
周期(天)
经量、经痛;白带(量、气味)孕次、产次、人流状
况、分娩(早产、难产);计划生育
家族史:
1、家庭中有无遗传性疾病:血友病(女性遗传,男性患
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 加剧的因素
现病史
(1)部位:上腹痛—考虑为胃、十二指肠、胰腺疾病 右下腹痛—阑尾炎
(2)性质:灼痛、绞痛、胀痛、割痛、刺痛 (3)持续时间:
胆绞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 阑尾炎: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4)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病:进食后疼痛缓解
现病史
4、病情发展与演变 (1)好转:通过治疗后 (2)间歇性(时好时坏)
病程记录内容 (一)
一般病程录 (1)病情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处理
意见, (2)病人的思想动态、饮食、大小便等
一般情况。 (3)及时、如实地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时
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应能反映出“三 级”查房的情况。
病历书写诊断方法

次记录。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
住院病历
住院病历包括:住院病历首页、住(入)院记录、 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 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 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 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 (含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
我们为什么要写病历?---重要性
医疗实践记录 医疗质量保证 循证医学依据 科学研究资料 医疗保险依据 医患法律依据 医方保护武器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内容真实,记录及时 格式统一,项目完整 用词规范,准确恰当 字迹工整,清晰可辨 审阅严格,修改规范 注重法律意识,尊重患者权利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
住院病历
(框架式书写,入院24小时内完成)
姓名:
职业:
性别:
出生地:
年龄:
入院时间: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1、入院病历 2、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3 、病史格式 4、体格检查 5、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6、摘要 7、拟诊讨论 8、诊疗计划 9、初步诊断 10、签名
病历格式
一般项目
入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 民族 籍贯 现住址 入院日期 病史叙述者 年龄 省 职业 婚姻 市(县) 记录日期 可靠程度
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交接班记录、会诊申请和会 诊记录、病例讨论记录、转科(转出或入)记录
–
手术相关文件:
手术同意书、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手术后病程记录
– 各种辅助检查及治疗的记录 – 出(转)院记录,或死亡记录
(如化验记录单、手术记录单、治疗单等)
三.病历编写(3)
(二)病历编写的重要意义: 医疗——是全部医疗工作的资料总和和真实记录,
(generaldata)
填写注意: 1、真实 2、准确 3、完整 4、不能缺项
病
史
主 述 : —————————————————— ——————。 现 病 史 : ————————————————— ——————————————————————— 。 既 往 史 ; ————————————————— ———————————————————。 个人史:(包括月经史、婚育史)—————— ——————————————————————。 家族史:————————————————— —————————————————————。
病情资料应具备的特点: 真实性,全面性,系统性
(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1、分析——各种临床资料
2、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可信性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 门诊的病历、住院的病历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三.病历编写(2)
3、住院的病历包括的常用医疗文件:
护士记录:体温表、特别护理记录、特殊观察记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医生记录: –完整病历(233页)又叫住院病历 – 入院记录或再入院病历(记录) – 病程记录:
l 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交接班记录、会诊申请和会 诊记录、病例讨论记录、转科(转出或入)记录
2. 急性左心衰(并发症)
3 .胃溃疡(伴发病,次要疾病)
4 .肠蛔虫(伴发病,次要疾病)
并发症诊断,在发病机理上与主病有关的病
伴发病诊断,与主病无关而同时存在的病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完整诊断举例2
例二: 1.慢性支气管炎 2.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4.肺性脑病 5.龋齿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二.病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3)
(四).作出初步诊断
1.建立诊断的基本原则 ①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一个病来解释原则;
③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 病、流行病;也不能忽 略少见病
④首先考虑可治病;
⑤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
⑥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 (排除法)
2. 要求完整诊断:
①病因诊断;
②病理解剖学诊断;
第二节 病历书写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三.病历编写(1)
(一)病历的定义、种类和内容
1、病历的定义:
– 是医务人员在全部医疗活动中收集和形成的资料的总 和。也是全部医疗工作的真实记录。 (文字、符号、 图表、影象、切片等资料)
– 它反映病情演变、转归和诊疗情况的全过程,是正确 诊断、抉择治疗和制定预防措施的科学依据。
诊断学第三篇诊断方法及病历书写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诊断的目的
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制定针对性的 治疗方案,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诊断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科学性原则
诊断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 证据,不能主观臆断或盲 目猜测。
全面性原则
诊断时应全面考虑患者的 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 检查结果,避免遗漏重要 信息。
准确性原则
诊断应准确反映患者的实 际情况,避免误诊或漏诊 。
诊断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创新诊断技术的研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医生应关注这些新技术,积极尝试并将其应用 到临床实践中,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传统诊断方法的改进
对于传统的诊断方法,医生应不断探索改进措施,如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检测试剂的准确 性等,以提高诊断效果。
多学科协作与交流
医生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探讨疾病的诊断方法,提高整体诊断水平。同 时,通过交流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既往史
了解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患 病情况。
病历的书写格式
标题页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历号等信息。
正文部分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顺序,详细 记录患者病情、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 。
结论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总结,提出 初步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生签名
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病历的审核与修改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 体检查,以发现异常体征和病变,为 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体格检查过程中,医生需注意观察患 者的表情、姿势、步态等,以便发现 异常体征。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系统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呼 吸等,系统检查包括心、肺、肝、脾 等器官的检查。
教你如何正确书写病例

拟诊讨论
诊疗计划 1.×××× 2.×××× 3.××××
初步诊断 1.主要疾病 2.次要疾病 3.他科疾病 住院医师/实习医师签名
例二: 1.慢性支气管炎 2.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4.肺性脑病 5.龋齿
病历书写
一、病历的重要性 1、病历是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 2、病历是医疗、教学、科研极为重要的原 始资料 3、病历是健康保健和医疗保险的依据。 4、病历也是法律性文件。
二、病案书写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客观真实反映病情 2、格式要规范 3、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标点符 号正确 4、书写要全面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疾病诊断的步骤 1.资料的搜集 2.分析综合、得出初步诊断 3.验证或修正诊断
临床思维方法概要
现象与本质 局部与整体 共性与个性 主要与次要 、实事求是的原则 2、最好能用一个诊断来解释全部临床现象 3、诊断疾病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或 流行病,但亦不能忽略少见病。 4、当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鉴别有困难时, 应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 5、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 6、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
心脏 视诊 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 围、强度),异常的搏动。 触诊 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细震颤及心 包磨擦感。 叩诊 浊音界 听诊
右侧(cm) 肋间 左侧(cm) Ⅱ Ⅲ Ⅳ Ⅴ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 厘米
腹部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肛门 外生殖器 脊柱与四肢 神经系统
实验室检查 摘 要
完整诊断的内容包括:
1、病因诊断; 2、病理解剖诊断(部位、范围、性质及组织结 构的改变); 3、病理生理诊断; 4、并发症诊断,在发病机理上与主病有关的病 5、伴发病诊断,与主病无关而同时存在的病
病历书写规范(诊断学第七版)

主诉:1、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包括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主诉多余一项则按时间顺序写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2、一般为20字左右。
3、某些情况,疾病已明确诊断,住院目的是为进行某项特殊治疗(手术、化疗)可用病名,如白血病入院定期化疗.4、一些无症状(体征)的异常实验室检查也可直接描述,如发现血糖升高1个月.现病史:1、起病情况:患病时间、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病因和诱因;2、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以及加重或缓解的因素;3、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包括主要症状的变化以及新近出现的症状;4、伴随症状:各种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其演变的过程,各伴随症状之间,特别是与主要症状之的相互关系;5、记载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资料;6、诊疗经过:何时,何处就诊,作过何种检查,诊断何病,经过何种治疗,所有药物名称、剂量、及效果;7、一般情况:目前的食欲、大小便、精神、体力、睡眠、体重改变等情况。
8、凡与现病直接有关的病史,虽年代久远亦应包括在内;9、若患者存在两个以上不相关的未愈疾病时,现病史可分段叙述或综合记录;10、现病史描写的内容要与主诉保持一致.既往史:1、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史。
2、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3、手术、外伤史及输血史。
4、过去健康状况及疾病的系统回顾。
如:某时间因某症状就诊某医院,诊断为“某病”,经过某治疗,效果如何,有无主要并发症(主要的一两个);无“肝炎、伤寒、结核、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遗传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儿童尽量写).系统回顾: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发热、盗汗、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循环系统:无心悸、气促、咯血、发绀,心前区痛,晕厥,下肢水肿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风湿热病史等.消化系统:无腹胀,腹痛,嗳气,反酸,呕血,便血,黄疸和腹泻,便秘史。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病理诊断法
总结词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来诊断疾病的方 法。
详细描述
医生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患者的病理 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细胞形 态、结构等变化,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和程度。病理诊断法对于肿瘤等疾病 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诊断法
总结词
通过心理评估和测试来诊断心理疾病的方法。
详细描述
医生利用心理评估工具和测试方法,如自评量表、他评量表、心理测验等,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功能,以确定 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疾病。心理诊断法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清晰
病历书写应条理清晰, 语言简练,重点突出。
规范
病历书写应遵循医学术 语,使用统一的格式和
标准。
病历的质量控制
病历审核
医生完成病历书写后,应由上 级医生或科主任进行审核,确
保病历质量。
病历修改
如发现病历书写有误或需要补 充信息,应及时修改或补充。
病历存档
完成审核的病历应及时存档, 以便日后查阅和使用。
诊断方法与病历书写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CONTENTS
• 诊断方法概述 • 常见诊断方法 • 病历书写规范 • 病历在医疗中的作用 • 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
01
诊断方法概述
诊断的定义与目的
诊断的定义
诊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 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 分析后确定患者所患疾病及其病 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 ,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手段。
做出诊断
医生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做 出初步诊断或鉴别诊断,并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诊断步骤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诊断过程就是医务人员对疾病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医疗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的过程。
因此,形成正确的诊断,不仅需要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
一、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对疾病的认识,首先就要了解疾病和体征,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周密的调查研究。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等都是对疾病进行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手段。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其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性的倾向。
对于搜集的原始资料须要归纳整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思索,加以综和、分析和推理,分清主次,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从而得出以下几个概念。
(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急性或慢性;
(二)有哪些主要症状和异常体征、说明哪些病理和功能变化;
(三)根据主要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发生在哪一系统与部位及其发展情况。
二、分析判断得出初步诊断
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比较典型的疾病往往可以作出诊断,再继续观察病情变化与治疗情况进一步验证。
对于比较复杂的疾病,要依据病人主要症状与体征,以及化验结果,罗列出可能产生这些异常现象的疾病,然后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排除一些证明不足的疾病,找出一个或两个可能性最大的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再以此为根据进行治疗并提出进一步检查的措施。
(一)建立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最好能用一个诊断来解释全部临床现象。
如有两种或几种疾病同时存在,则不应受此限制,但须将所患疾病分清主次,先后排列。
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疾病。
2.诊断疾病时应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或流行病,但亦不能忽略少见病。
3.当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鉴别有困难时,应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在未能完全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前,不可轻易作出神经官能性疾病的诊断,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二)在分析、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现象与本质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其它检查结果都是疾病的临床现象。
如何通过复杂的临床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各种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与疾病本质的关系。
通过现象看本质,不同原因的疾病可有相同的症状或体征,如呼吸困难、咳嗽、肺部罗音等既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又可在心脏病左心衰竭时出现;反之同一疾病亦可有不同的症状与体征,如病毒性肺炎可以出现黄疸和肝肿大,但也有无黄疸者。
在诊断中必须透过现象抓本质,再以本质来解释全部临床表现,看有无不符合或矛盾的地方,进行客观地分析。
若有矛盾的地方就要重新考虑是否抓住了主要问题。
不要被某些现象迷惑,而导致错误结论,带来不良后果。
2.局部与整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身体各系统脏器既是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
因此,一个症状或体征既可是局部病变,也可能是某一系统或全身性病变在局部的表现,例如肝脏肿大可以是肝炎所造成,但也可能是心力衰竭肝脏瘀血的后果。
局部病变与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可以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变,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局部细菌性化脓性感染病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发展成败血症。
对疾病的诊断必须结合整体来考虑,要防止孤立地对待临床证券与体征的片面性观点。
3.共性与个性既要重视疾病的特殊性,也要重视一般性。
疾病的种类很多,表现也各式各样,但一种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既可包含着与某些疾病相同之处,也必定有与某些疾病不同点。
抓住它的个性、特殊性,再与它的共性联系起来分析,才能使诊断的范围缩小,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血沉增快,可以由许多疾病引起,这是共性。
但若病人有午后低热、盗汗、咳嗽、肺部浸润性阴影的表现,就应考虑为肺结核。
但每一个疾病在不同病人也可有特殊表现,并非千篇一律,例如大叶肺炎可有发热、咳嗽、胸痛,但在老年、身体衰弱者,就不一定具备上述典型表现,这就是特殊性。
因此有诊断过程中既要注意共性、一般性、典型表现,也要注意个性、特殊性、不典型表现,不能绝对化。
4.动态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的,疾病也以它特定的规律发展变化。
病人就诊迟早不一,我们所得到的资料,往往只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暂时现象,我们必须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
例如大叶肺炎早期可能只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肺部仅有捻发音的体征,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除发热外,可能还有胸痛,咳铁锈色痰的症状,病变单位叩诊呈浊音,听诊有支气管性呼吸音的体征。
有些疾病需要经过细微的观察才能逐步积累资料,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动态变化,避免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以防误诊或漏诊。
三、诊断内容
完整的诊断应能反映病人所患的全部疾病,其内容应包括病因诊断、病理形态诊断(部位、范围、性质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病理生理诊断。
如果同时患多种疾病,则应分清主次、顺序排列,主要疾病写在前面,次要疾病依次写在后面:本科疾病写在前面,他科疾病写在后面;在发病机理上与主病有关的病称为并发症,列于主病之后;与主病无关而同时存在的病称为伴发病,排列在最后。
例一:1.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心力衰竭Ⅲ度(心功能不全Ⅳ级)
心房纤颤
2.慢性扁桃体炎-(双侧)
例二:1.慢性支气管炎
2.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度(心功能不全级)
4.肺性脑病
5.龄齿
在临床工作中一些未查明病因的疾患,应根据疾病的性质。
作出病理形态诊断和/或病理生理诊断,还有的疾病一时既查不清病因,也难以判定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这时可以根据其主要症状,暂写症状待诊,例如,“发热待诊”,“血尿待诊”等。
或进一步在其下注明初步考虑可能性较大的疾病或待排除的疾病。
如“发热等诊,肠结核?肠伤寒待排除”;“血尿待诊,尿路结石?膀胱肿瘤待排除”等。
四、最后诊断-确诊
初步诊断仅是对疾病本质的初步认识,随着病情的发展演变,疗效的观察、对疾病的认识应不断地深入,不断地修正错误,不断地发现新的依据,及时分析。
如发现病情与初步诊断不符应重新问诊、查体、补充新的材料,及时纠正或补充诊断,直到确诊,所以一个正确的最后诊断必须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的检验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