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贮藏与保鲜
果蔬储藏与保鲜原理

果蔬贮藏保鲜原理水果蔬菜从种子发芽直至开花结果是从两个方面获得养分:一是地下部分,即靠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成分;二是通过绿色部分,即主要是叶片利用光能与吸收的无机成分等一起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果蔬采收以后,来自根部的养分供给完全中断了,地上残留部分也不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果蔬采收以后,仍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继续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果蔬特有的风味进一步充分地显现出来,在色香味上更适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称作为后熟或呼吸作用。
这个过程再继续进行,果蔬软化、解体,这就是衰老阶段。
我们了解和认识果蔬的这些变化规律和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以便有效地控制地调节、控制环境条件,达到保鲜保质,延长供应期的目的,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果蔬采收以后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呢?1.呼吸作用采收后的果蔬具有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是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后最主要的代谢过程,它制约与影响其他生理生化过程。
果蔬进行呼吸作用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简单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可以说,没有呼吸作用,就没有果蔬的生命,没有果蔬生命,也就谈不到贮藏保鲜了。
我们了解果蔬呼吸作用的目的,就是想办法,采取措施,控制果蔬呼吸作用的进程,减缓贮藏的营养物质的消耗,达到保鲜保质,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影响果蔬的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环境气体、机械损伤及植物激素。
(1)温度呼吸作用和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般地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每升高10℃呼吸强度就增加1倍,如果降低温度,呼吸强度就大大减弱。
果蔬呼吸强度越小,物质消耗也就越慢,贮藏寿命便延长。
因此,贮藏果蔬的普遍措施,就是尽可能维持较低的温度,将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到最低限度。
降低果蔬贮藏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但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都有一定的限度。
一般来说,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果蔬或原产这些地区的果蔬其最低温度要求高一些,在北方生长的果蔬其最低温度就低一些。
果蔬保鲜的贮藏方法

果蔬保鲜的贮藏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更加青睐新鲜、有机的果蔬。
但是,由于新鲜果蔬易于腐烂,贮藏不当会导致食材的浪费和品质下降。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果蔬保鲜的贮藏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存果蔬,享受健康美味。
1. 温度控制:果蔬的保鲜与温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果蔬的最佳储存温度在0℃至10℃之间。
因此,我们可以将果蔬储存在冰箱中,以保持其新鲜度。
但是,不同种类的果蔬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通气性:果蔬的保鲜还与通气性有关。
果蔬需要呼吸、排放二氧化碳和水分,因此贮藏容器应该具有一定的通气性。
例如,可以使用带有透气孔的保鲜袋或保鲜盒来贮藏果蔬。
3. 保持干燥:果蔬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变质,因此要尽量保持干燥。
在贮藏之前,可以用厨房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拭果蔬的表面,去除多余水分。
此外,也可以在贮藏箱中放置吸湿剂,帮助控制湿度。
4.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果蔬的腐烂,因此要避免阳光直射。
可以将果蔬储存在阴凉处,或者将其放在遮阳的地方。
5. 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果蔬的保鲜期也不同,因此要进行分类储存。
例如,可以将快速腐烂的果蔬如叶菜类、葫芦科蔬菜单独存放,而将其他果蔬放在一起。
这样有助于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总之,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果蔬保鲜的贮藏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巧,让自己的果蔬更加新鲜、美味!。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1.温度控制:果蔬贮藏温度一般应控制在0-10摄氏度之间,避免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品质并影响保鲜效果。
2.湿度控制:湿度控制可防止果蔬失水、腐烂,通常湿度应保持在80%-90%左右。
3.包装技术:采用透明无毒的包装材料,可有效减少果蔬的水分散失,防止细菌和虫害的侵害,延长果蔬的寿命。
4.气调技术:通过更换包装内部的气体成分和气压,可减缓果蔬的代
谢速度,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5.冷冻技术:将果蔬冷冻后贮存,可有效减缓果蔬代谢速度,保持细
胞完整性,提高果蔬的保鲜期。
6.除菌、杀虫技术:采用紫外线、臭氧等杀菌技术,或喷洒无毒的农药,可有效防止细菌和虫害的侵害,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7.调味、腌渍技术:采用适量的盐、醋、糖等进行调味和腌渍,可增
加果蔬的风味和口感,同时也能有效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我国的果品和蔬菜的总产量居世界第一,随着果蔬种类的增加、产量的扩大,对于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在安全性、新鲜度等诸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产、销地的相对分散,加之,我国农产品采后加工技术相对薄弱,对农产品物流的要求比较高。
要做到“旺季不烂,淡季不淡”,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热门研究项目。
1.果蔬贮藏目的及原理通过应用贮藏保鲜技术创造适合果蔬保鲜的外界环境,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调节果品本身的生理活动,从而减少腐烂,延缓成熟,保持果蔬的鲜度和品质。
水果和蔬菜采后仍然是活体,含水量高,营养物质丰富,保护组织差,容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属于易腐商品。
要想将新鲜水果和蔬菜贮藏好,除了做好必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外,还必须有适宜的贮藏设施,并根据水果和蔬菜采后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使水果和蔬菜在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不产生生理失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抑制新陈代谢,从而减少水果和蔬菜的物质消耗、延缓成熟和衰老进程、延长采后寿命和货架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避免水果和蔬菜因浸染而引起的腐烂变质。
因此,选择贮藏方式和设施,维持贮藏环境的适宜温湿度或气体成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物理技术较之传统的化学技术在食品贮藏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在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情况下,有成本低、省时、省工,处理条件易于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特别是没有化学污染及不破坏食品营养结构和自然风味等诸多优点,所以物理技术在食品贮藏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应该引起物理学工作者及食品保鲜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2.果蔬贮藏物理方法合理的贮藏工艺可控制果蔬以较低的呼吸速率维持生命正常的代谢过程, 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
我国的果蔬贮藏工艺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 可大致分为常规贮藏、降温贮藏机械冷藏到气调贮藏的过程[1]。
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

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
1. 冷藏保鲜:
冷藏保鲜是利用低温环境来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果蔬的冷藏温度应控制在0-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左右。
对于需要特别保护的果蔬,可以采用气调冷藏、真空冷藏、辐射冷藏等方式进行贮藏保鲜。
2. 气调保鲜:
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来保持果蔬新鲜度的一种方法。
在密封的条件下,通过向贮藏环境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使环境中的氧气浓度降低,进而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质期。
3. 真空保鲜:
真空保鲜是将果蔬放入真空袋中,排除空气并密封,以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由于真空环境下几乎无氧气,因此果蔬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同时避免了空气对果蔬的氧化作用。
4. 防腐剂保鲜:
防腐剂保鲜是利用防腐剂来杀灭果蔬表面的细菌和真菌,以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用量和使用频率。
5. 生物保鲜技术:
生物保鲜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来保持果蔬的新鲜
度和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果蔬的腐败和变质,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果蔬贮藏保鲜原理教学教案

欢迎来到果蔬贮藏保鲜的世界!在本教学教案中,我们将探索果蔬贮藏保鲜 的重要性,基本原理,常见方法以及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性
了解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性是成为一个高效果蔬贮藏者的第一步。贮藏保鲜 可以延长果蔬的寿命,保持其新鲜度,营养价值和口感。这有助于减少浪费 食物和节约经济资源。
果蔬保鲜技巧与窍门
1 包裹小气候
使用纸巾、保鲜袋或 保鲜盒,营造适合果 蔬的湿度和环境。
2 尽快食用
留出合理的时间来食 用果蔬,以充分享受 其新鲜和营养。
3 合理储存
根据果蔬的特性选择 适当的储存方法,如 水果可以放在凉爽通 风的地方,蔬菜则需 要存放在冰箱中。
果蔬贮藏保鲜效果的评估方法
1
外观检查
观察果蔬的颜色、质感和变化程
口感测试
2
度来判断其保存状态。
品尝果蔬,检查其口感、新鲜度
和风味。
3
气味评估
通过嗅觉检查果蔬的气味、异味 或发酵气味。
总结和要点
• 果蔬贮藏保鲜可以延长寿命,保持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 常见的贮藏方法包括冷藏、干燥、冷冻和真空封装。 • 注意分开存放、定期检查和遮光保暗等贮藏过程中的要点。 • 使用包裹小气候、尽快食用和合理储存等保鲜技巧。 • 通过外观检查、口感测试和气味评估来评估果蔬的保鲜效果。
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
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和气体浓度等环境因 素来延缓果蔬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生长。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 适的贮藏方法。
常见的果蔬贮藏方法
冷藏
将果蔬存放在冰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来 延长其保存时间。
冷冻
将果蔬冷冻在低温下,以保持其新鲜度和 营养价值。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作为大自然的馈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我们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水果和蔬菜的生长和采摘时间以及储存方式的不同,它们的保鲜期各不相同。
因此,研究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果蔬保鲜技术1. 温度控制温度是果蔬保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保持食物的低温可以延长食物的寿命。
但是,不同的食物适合的储存温度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食物选择不同的储存温度。
例如,蔬菜的储存温度应该保持在0℃-5℃之间,而柑橘类水果的储存温度则应该保持在7℃-10℃之间。
2. 湿度控制湿度是果蔬储存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果食物处于高湿度环境中,那么它将会很快腐烂,同时如果食物处于过低的湿度条件下,它会变干且质量变劣。
因此,在储存食物的时候,我们需要控制其储存湿度。
例如,买回来的蘑菇应该放到湿度为90%的环境中,而根茎类蔬菜则需要放到湿度为95%的环境中。
3. 包装包装可以帮助食物保持新鲜。
透明的塑料薄膜是最常见的果蔬包装材料,在使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食物的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封袋方法。
例如,对于易腐食物如肉类和水果,我们应该使用充气的包装袋,以增加其保鲜效果。
而对于根茎类蔬菜,则应该使用透气的包装袋,以保证其干燥和微氧的环境。
二、果蔬贮藏技巧1. 采摘时注意果蔬保鲜的第一步是在采摘时就保持它的新鲜度。
在采摘时,我们应该尽量将食物完整无损地摘取下来,并且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摸食物的表面,以免破坏其外层抗氧化物质的保护作用。
2. 分类储存食物的组成会影响其储存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将不同的食物分类储存。
有些水果和蔬菜在储存时会产生乙烯气体,这种气体会使得其他果蔬更容易变质腐烂。
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排放乙烯气体的水果和蔬菜分开存放,以减少它们对其他食物的影响。
3. 监测储存条件为了确保食物的新鲜度,我们需要经常检查食物的储存环境,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果蔬贮藏保鲜的三个主要环节

果蔬贮藏保鲜的三个主要环节水果蔬菜贮藏保鲜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果蔬新鲜和具有较好的品质及风味,因此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这包括提高果蔬采前耐藏性的措施。
果蔬贮藏期的长短和保鲜质量的好坏,主要受四个环节的制约。
一是采前因素,包括品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修剪和疏花疏果;二是采收到入库贮藏前,包括采收、包装和运输等;三是贮藏期间的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四是出库、销售。
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个环节搞不好,就会影响其他环节。
一、采前因素对果蔬贮藏性能的影响采前因素,我们通常叫做栽培措施,是果蔬保鲜的基础。
要求获得良好的贮藏效果,必须要求入库的果蔬外观好(大小适宜、果形色泽端正、无病虫害),风味正。
这些与以下因素有关:1.品种:同一类果蔬不同品种,其耐藏性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生长期越长,越耐贮藏,早熟品种不耐贮藏,晚熟品种耐贮藏,山区栽培的比平原的耐贮藏,而且品质好。
苹果:耐贮藏的为晚熟品种,如红星、元帅、金冠、富士、印度、国光等。
近年来以消费者的口味和市场销售及经济效益来看,富士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果体大小、色泽、硬度、甜度都比较好,耐贮藏。
应逐步淘汰那些风味差不耐贮藏的品种。
葡萄:有色品种比无色品种耐贮藏,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如龙眼、巨丰、玫瑰香、美洲红、红香水等较为耐贮藏。
柑桔:橙、柑、桔三个种类中,橙、柑较耐贮藏,如甜橙、绵橙、血橙、脐橙;柑类如焦柑、芒柑、广柑等较耐贮藏;桔类不能作长期贮藏。
梨:比较耐贮藏的有鸭梨、雪花梨、酥梨、苹果梨、冬果梨、晋酥梨、红肖梨等。
猕猴桃:栽培品种比野生品种耐贮藏。
目前较耐贮藏的栽培品种是海瓦特、秦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贮藏6个月以上。
2.施肥:施肥对果蔬的品质、贮藏性能有密切关系,应力求做到合理施肥。
氮肥不足,则枝叶生长差,果型变小。
氮肥过多,则表现枝叶徒长,病虫增多,着色不良,耐藏性降低。
磷肥缺乏时,新梢和细根发生显著不足,果实含糖量下降,味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果蔬的特点:易腐性,季节性,地域性。
调节市场果蔬淡旺季供应,丰富食物种类;
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传统贮藏保鲜技术:原始贮藏保鲜:堆藏、沟藏、窖藏,冷藏保鲜,气调贮藏保鲜。
现代贮藏保鲜技术:调压贮藏保鲜,新型保鲜剂保鲜,辐射贮藏保鲜,静电场保鲜,臭氧及负氧离子保鲜,生物技术保鲜。
3.小孔扩散规律
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
4.萎蔫
果蔬水分亏缺,不能维持细胞刚性致使茎、叶等幼嫩部分下垂、皱缩或卷曲的现象。
5.蒸腾作用的意义
对于生长中的果蔬防体温升高;带动营养物质吸收(积极)
对于采收后的果蔬失水→萎蔫→代谢失调(水解酶活性提高)(消极)
6.如何控制采后蒸腾作用
1.包装、打蜡或涂膜
2.增加空气湿度
3. 降低温度
4.使用夹层冷库
5.使用微风库
7.呼吸作用与贮藏的关系
8.为什么说活组织的冰点比死组织的低
活组织与死组织的冰点也不同,活组织的冰点要低一些,因为活组织结冰时,细胞间隙冰晶要靠细胞内向外渗透的水分来扩大,由于原生质在低温下收缩,阻碍了水分的通过,所以结冰比较慢且冰点低。
另外,活组织的呼吸会放出一部分热,这也是使冰点下降的一个原因。
而死组织中的原生质已经变性,水分可以自由通过,冻结只是一个物理过程。
9.休眠
休眠的概念:某些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有的器官会暂时停止生长,这种现象称作休眠。
休眠的类型:自发休眠:内在原因引起被动休眠:外界环境条件引起
休眠的三个阶段:休眠前期(休眠诱导期、准备阶段)生理休眠(真休眠、深休眠) 复苏阶段(强迫休眠阶段)
休眠的原因:缺乏促进生长的物质:GA 赤霉素积累抑制生长的物质:ABA 脱落酸
休眠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原生质变化:质壁分离,对水的亲合能力下降。
激素平衡与休眠:ABA和GA 物质代谢与休眠酶与休眠
影响休眠的因素及调控内部因素:种类,品种外部因素:温度:主要影响强制休眠
期,温度低抑制发芽;湿度:低湿度抑制发芽;气体成分:低O2,适当CO2抑制发芽,主要对洋葱大蒜。
化学药物:青鲜素(MH),萘乙酸甲酯(MENA)等。
辐照:可破坏芽的生长点,抑制发芽
10.生理成熟
11.衰老指果蔬完熟阶段的变化基本结束,组织开始解体,细胞趋向崩溃,最终导致器官死亡的的过程。
12.各类贮藏方法及特点
简易贮藏利用当地自然低气温来维持所需的贮藏温度,其设施简单,所需材料少、费用低。
包括堆藏沟(埋)藏窖藏通风库贮藏冻藏假植贮藏
机械冷藏将库内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宜果蔬贮藏的水平上
气调贮藏优点:有效地降低果蔬的呼吸;减少失水;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延缓叶绿素的分解,保持自然颜色;降低乙烯的负作用(老化等);阻碍真菌在园艺产品上的生长发育;降低园艺产品对生理病害的敏感性;能明显地延长贮期。
缺点:不适用于所有园艺产品;部分产品气调贮藏后有异味;设备昂贵。
其它贮藏方式(减压贮藏低剂量辐射预处理保鲜及紫外线保鲜臭氧保鲜利用高压静电场贮藏保鲜临界低温高湿保鲜)
13.如何做好大白菜的贮藏
贮藏特性:
大白菜性喜冷凉湿润,贮藏适宜的温度为1~-l℃,适宜的RH为85%~90%。
大白菜贮藏期间的损耗主要是由于脱帮、失水和腐烂所致。
采收及采后处理:
收获期对大白菜贮藏很重要。
用于贮藏的大白菜应在寒流之前收获完毕。
收获时,在根长3cm左右处砍倒,放在田间晾晒3~5天。
晾晒后要整理黄帮烂叶,好的外叶要保留以保护叶球。
然后在通风防冻处堆成条形垛进行散热——即预贮。
如果堆内发热要倒垛一次,一般经过5~7天就能正式贮存。
针对大白菜易脱帮、腐烂的问题,可以采用药剂处理。
收获前2~7天可以用20~50ml/L 2、4—D喷洒或采后用该药物浸根;使用200~500ml/L NAA有相似的作用。
贮藏方式:堆藏窖藏通风库贮藏冷库贮藏
窖藏管理:前期管理 (从入窖到冬至) :以防热为主,要加强通风换气。
此期倒菜要勤:每隔6~7d倒菜l次,避免大白菜热伤脱帮。
中期管理(从冬至到立春):由于外温很低,管理中应以防冻为主,减少通风次数。
此期倒菜次数可减少,每隔15~20d倒菜1次,倒菜时剔除黄帮烂叶。
后期管理:此期以防止窖温回升,尽量维持稳定低温为原则。
每隔7~8d倒菜1次。
一般夜间打开天窗、气眼。
采后病害及其防治:主要病害:细菌性软腐病和真菌性软腐病。
防治方法:采收后适当晾晒、通风,使菜体表面干燥;采后24h内进行急速预冷使菜体中心温度<5℃,做好防伤、防冻工作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可用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1000~13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脱帮原因:贮温高;湿度高;晒菜过度;成熟度过大;此外,收获前受旱或受涝,收获过早均有影响。
14.黄瓜衰老的症状
表皮颜色转黄,瓜蒂把变软、皱缩
15.萝卜贮藏的关键
贮藏特性:萝卜性喜冷凉湿润,适宜贮藏温度:0℃~1℃,RH:95%~98%。
这种低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防止萝卜失水萎蔫造成糠心。
萝卜组织细胞间隙大,通气性好,能忍受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以萝卜适于埋藏,层积贮藏和气调贮藏。
采收:贮藏的萝卜应选秋播的皮厚,质脆的晚熟品种;一般青皮萝卜比红皮、白皮萝卜耐贮。
一般萝卜应在霜降前后适天气情况及时收获为宜。
收获收获过程中应避免机械伤,收获后应用刀割去缨叶,注意少削茎盘,以防伤口太大。
若不能入贮,就地堆小堆,覆盖萝卜叶,以防风吹日晒和受冻。
贮藏方法:埋藏;窖藏;气调保藏
16.葡萄贮藏中的主要问题
葡萄贮藏中的主要变化为干枝、掉粒和腐烂。
葡萄腐烂病又称白腐病、水烂,是我国北方葡萄产区的严重病害,造成果实腐烂、成串掉落。
防治:关键在采前,如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剪除病蔓,土壤药剂处理,发病期每隔10~15天喷药,共喷3~5次,药剂可用托布津、百菌清等。
17.板栗的采收
栗苞呈黄色,苞开始开裂,坚果变棕褐色时采收为宜,按全果树的2/3球果开裂时采收。
采收时使用长竹竿震落果球。
采收的方法:用长钩刀将板栗从树枝上钩下;用竹竿“打栗”。
18.柿子的脱涩方法
石灰水浸泡法:用1:5的石灰水(待澄清后用)浸泡涩柿子。
一周后,涩味清除。
喷洒法:将涩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喷上白酒(两次即可),三四天后,涩味可清除。
混装法:将涩柿子和熟梨、苹果等水果混装在容器里,密闭,一周后涩味消除。
温水浸泡法:把新涩柿子浸泡在50℃左右的水中,一天一夜,就可清除涩味。
19.苹果的双变气调贮藏
贮藏温度由高到低变化:起始12℃(或15℃)经60~90天降至0℃
二氧化碳浓度由高到低变化:起始12%,经60~90天后降至6%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均不要求太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