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人教部编版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时教学案设计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历史知识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具备初步的分析能力。但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这一主题上,学生可能对殖民扩张的内在逻辑、殖民主义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等方面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可能对殖民主义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字数要求:800字左右。
-内容要求:围绕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特点、原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提交时间:下周三前。
2.请同学们课后观看一部与殖民主义相关的纪录片,如《大国崛起》、《世界历史》等,并撰写观后感,要求如下:
-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内容要求:概括纪录片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殖民主义的认识。
1.教师简要介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等。
2.讲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点,如经济剥削、政治控制、文化渗透等。
3.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如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等。
4.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历史上,欧洲列强是如何将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的吗?”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列强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了解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改变世界格局的。”
(二)讲授新知,500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练习答案,共同探讨正确答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影响及其内在逻辑。
2.难点:殖民扩张对我国及亚非拉美国家的影响,以及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b)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事件、人物的剖析,帮助学生理解殖民扩张的内在逻辑。
c)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分析问题。
d)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历史小论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b)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我国在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主要过程。
2.分析殖民扩张对亚非拉美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影响。
4.教育学生珍视和平、追求公正,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原因、影响及我国在此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思考与探讨。
(二)过程与方法

高中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具体来说,我会提出一系列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如“资本主义列强为什么要进行殖民扩张?”“被殖民地人民是如何反抗殖民统治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以此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案例亮点
1.案例紧密结合课本内容,突出学科核心素养:本案例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实证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本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点评。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作业小结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会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和历史习题,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我还会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分享在小组合作、问题导向等方面的收获和感悟。其次,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通过对史料的解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史料实证能力。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教学设计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相关史实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与生俱来的罪恶性与血腥性,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拉美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过程、非洲被西方列强瓜分的过程,最后从世界的角度综述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时间,同时明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相联系的,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得以建立的深层经济动因以及随着体系的建立给整个世界带来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

学情分析初中教材简要介绍了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过程涉及到了本课内容,因此本课学习需要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纵深化总结拓展,提升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总体认知度。

教学目标识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教学设计思路近代世界的殖民活动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的16-17世纪,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则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

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使19世纪后期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空前激烈。

到1910年整个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势力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

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本课通过一段段历史材料的展现,引导学生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对资本主义这段血腥的历史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葡萄牙贵族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带领13艘船只组成的船队,沿着达·伽马的路线自里斯本途径加纳利群岛前往佛得角,但是越过赤道无风带后,船队被南大西洋的风向和水流拉往西行,并于1500年来到巴西海岸,靠近今日的塞古鲁港。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教学设计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相关史实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与生俱来的罪恶性与血腥性,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引导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拉美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过程、非洲被西方列强瓜分的过程,最后从世界的角度综述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时间,同时明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相联系的,介绍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得以建立的深层经济动因以及随着体系的建立给整个世界带来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

学情分析初中教材简要介绍了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过程涉及到了本课内容,因此本课学习需要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纵深化总结拓展,提升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总体认知度。

教学目标识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教学设计思路近代世界的殖民活动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的16-17世纪,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则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

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使19世纪后期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空前激烈。

到1910年整个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势力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

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本课通过一段段历史材料的展现,引导学生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对资本主义这段血腥的历史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葡萄牙贵族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带领13艘船只组成的船队,沿着达·伽马的路线自里斯本途径加纳利群岛前往佛得角,但是越过赤道无风带后,船队被南大西洋的风向和水流拉往西行,并于1500年来到巴西海岸,靠近今日的塞古鲁港。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学案 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习指导】❖【概念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商品倾销、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文化输出,确立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①政治体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扩展(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②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殖民体系:是指被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识记: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基本历程、根本原因及评价;②殖民体系建立的相关史实;【项目探究】探究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基本历程及根本原因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基本历程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探究二:殖民体系建立的相关史实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化1、殖民史实: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晚期,瓜分拉美大部分地区,政治上,任命实行统治;经济上,推行,疯狂开采金银;2、殖民统治对拉美地区发展的影响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一)基本史实:①16世纪,葡、西建立,控制商路(如占澳门,入侵菲律宾等);②17世纪以来,成为亚洲殖民活动的主角,加快亚洲的殖民地(如英国成立并逐步控制印度全境以及列强对东南亚地区的争夺)和半殖民地化(如对的侵略);(二)重点问题解析1、东印度公司的建立与解散材料一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前自主学习【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西方列强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知识梳理】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西班牙:(1)1496年,西班牙在()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2)到16世纪中叶,除巴西外的大部分()、整个()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3)殖民统治:建立了几个()进行管理,并派人监督总督()任命总督和高级管理,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的最高权力,2、葡萄牙:(1)紧随西班牙之后入侵拉丁美洲,建立了()殖民地。

(2)殖民统治:葡萄牙在巴西设立()制度,国王任命()治理巴西。

总督享有()权。

3、其它国家: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完全处于()的殖民统治之下,绝大部分土地被()占据,小部分土地被()占据。

4、殖民罪恶:(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统治,推行()制,发展()经济,疯狂开采()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在成后者大量死亡。

(3)他们从非洲贩入(),发展期罪恶的()。

(4)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禁止或限制殖民地(),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殖民国家:随着新航路开辟,()人到达东方。

最初在亚洲的殖民活动主要是(),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建立了包括()在内的几十个商战。

几乎同时()将()变成了其殖民地。

从17世纪开始()成为殖民活动的主角。

2、概况:(1)南亚:① 17世纪初,英国人来到(),通过(),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巨额利润。

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②此外英国挑动(),坐收渔利;或者直接();③到(),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因侵略印度而受到英国议会表彰的是()。

(2)东南亚:①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入侵(),建立了()殖民地。

②到19世纪末,英国将()和()的大部分变成了殖民地;③到19世纪末,法国侵占了(),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章节的教学导入中,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以一段关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简介视频作为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视频结束后,我会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如何形成的?它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本节课的主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针对学生对殖民体系的认识不足,教师应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殖民扩张的本质和影响。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辩证思考的能力,避免线性思维的局限。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殖民主义的危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世界历史发展脉络有初步了解。然而,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对殖民扩张、殖民地抗争等问题的理解尚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线性思维,难以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回顾已学知识,如欧洲列强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等,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2.系统讲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欧洲列强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扩张。
3.分析不同地区殖民扩张的特点,如非洲的奴隶贸易、亚洲的鸦片战争等,并探讨其影响。
4.讲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强调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必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