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河 州 情 简 介

合集下载

云南省红河州交通网分析

云南省红河州交通网分析

云南省红河州交通网分析一、红河州地区概况(一)、红河州地理位置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10416′E~10447′E, 2226′N~2445′N之间,因红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腹地而得名,红河州东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连曲靖市,北接昆明市,西北靠玉溪市,西南与普洱市接壤,南与越南共和国毗邻,国境线长达848公里。

(二)、红河州面积红河州下辖4市9县,总人口万人;辖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弥勒市4市及建水县、元阳县、红河县、石屏县、泸西县、绿春县和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9县,州人民政府驻蒙自市。

全州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三)红河州人口1、人口红河州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州总人口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万人,总人口位居云南省第四位,占全省的%。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男性为万人,占总人口的%;女性为万人,占总人口的%。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下降为。

红河州6周岁以上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万人,高中文化有万人。

红河州普查实际登记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为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万人,人口素质有所提升。

0-14岁的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15-59岁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现在已有百岁老人71人。

全州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的%。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2、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哈尼、彝,苗、傣、壮、布依、拉枯9个民族。

红河州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河州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河州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红河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红河州的发展潜力逐渐显现。

然而,红河州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挑战,如环境保护、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等。

本报告旨在对红河州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为红河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红河州发展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红河州地处云南省边陲地区,交通条件较差,对外交通不便,造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

虽然近几年来逐渐开通了一些公路和铁路,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目前,红河州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和旅游业,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发展空间有限。

2. 环境保护红河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也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山区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 基础设施建设红河州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虽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投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三、红河州发展问题分析1. 经济发展问题红河州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发展空间有限。

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2. 环境保护问题红河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山区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红河州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红河州发展可行性研究1. 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红河州地区农业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

可以在当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加工出口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云南红河

云南红河

2006年8月9日晚,当李怀秀、李怀 福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第12届CCTV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 唱法一等奖的奖杯时,这对来自云 南石屏的彝家姐弟的心,就像他们 参赛歌曲《吉祥鸟儿飞起来》中 的吉祥鸟儿一样飞升云端。
火把节
庆祝的节目主要有: 斗牛:在人们围起的大圆圈中,两头凶悍结实的牯牛角抵着角,在主人的吆喝 中、观众的呐喊声中拼命搏斗。获得最后胜利的牛只将披红挂彩,得到奖品,大家 也会上前称赞这头牛的主人是牧农好手,方能养到这样的好牛。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 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 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射箭比赛,会场无时无处不聚集着许多骑马的少年和穿鲜艳服装的彝族姑娘, 他们对歌跳舞,围观者高歌伴唱,到处充满欢乐的歌声和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人家, 连远道而来的游人也感染了节日喜庆的气氛。 热情奔放的篝火晚会 夜幕低垂,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然后以松枝点燃火焰,手举火把围绕跑一 圈,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丰收连年。 热情沸腾的群众,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跳起“大 三弦”舞,全部人即刻沉浸在火海、歌海、舞海及花海中,尽情欢歌狂舞,直到天 边吐鱼肚白,雄鸡唱晓。 火把节也是少男少女点燃爱苗、传达情意的好时机,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的衣 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微笑。 到了此时此刻,他们都找到意属的心上人,根据习俗男方可以抢夺女方身上的 信物,作为订情之物;他们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绵绵情意与熊熊 烈火,照红了夜空,也照亮有情人的心。
长街宴
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昂玛突节是 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 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 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 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干 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 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 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 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 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我的家乡红河州

我的家乡红河州

美食与特产
01.
红河州是一个美食天堂,有着许多独特的特色美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过桥米线,这是 红河州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于世。此外,酸汤鱼、酸辣粉等 也是值得尝试的美食
02.
红河州还有许多特色特产,如建水紫陶、蒙自石榴等。这些特产都 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送礼或纪念的佳品
PART-3
民族与风情
民族与风情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 地方,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和风情
其中哈尼族、彝族、苗族等 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最具
代表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 的民族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

9
PART-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1
红河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2 除了前面提到的元阳梯田、建水古城等景点外,还有石林、滇池等自然景观也是值得一游 的地方
这里的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清新,是一 个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地方
PART-7
交通与通讯
交通与通讯
红河州的交通非常便利,有高速公路、 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同时,红河州还拥有完善的通讯网络, 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未来发展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红河州在未 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潜力。随 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红河州将会吸引 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随着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红河州的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将会更加完善,为居民和游
特魅力
作为一个红河州人,我 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 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到这 里,了解这个美丽城市 的历史和文化,品尝这 里的美食和特产,感受 这里的风土人情和自然 风光。我相信,红河州 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
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红河风土,琴弦道情

红河风土,琴弦道情

红河风土,琴弦道情红河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域。

红河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孕育出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琴弦道情。

红河地处云南高原,在青藏高原与低地的过渡区,形成了特殊的地形,如山岭、峡谷、盆地等。

因此,红河的气候和土地条件都比较特殊,这也决定了红河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彝族是红河地区的主要民族,他们是红河的土著居民。

除彝族外,红河还有哈尼、壮、苗、傣、回等多个民族。

这些民族各自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又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例如,在红河地区,彝族妇女在某些传统节庆活动中,需要用手工织制的锦缎来裹身,并辅以复杂的饰物和头饰。

而哈尼族则以梯田耕作和纺织技艺著名,同时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在这样的环境中,民族音乐和舞蹈是当地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

彝族的“摆手舞”和“银钩舞”就是地道的彝族舞蹈,而哈尼族则有“马街大会”和“哈尼竹竿舞”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

这些舞蹈中,既有表现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又有表现生活、生产、祭祀等方面的情感表达。

此外,红河的民族音乐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那些古老的歌谣、吟唱、弹唱和管弦乐器的演奏,都在历经千年风雨后,被红河地区的民族人民保留了下来。

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地方曲艺,如彝族花灯戏、哈尼木偶戏、壮族花鼓戏等。

这些民族曲艺几乎都集中在民俗娱乐、祭礼习俗等方面,往往是民众的欢聚之所,也传递着各族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红河的风土和文化,以及琴弦道情,是红河多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个独特的地方不仅存留了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也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生活面貌。

今天的红河在文化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能够更好地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吸收更多的新元素和传播新文化。

从而塑造出更丰富多彩、更鲜活生动的文化景观。

中国地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篇)

中国地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篇)

中国地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篇)云南省地图中国地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与昆明市、曲靖市、文山州、玉溪市、普洱市相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848公里。

红河州有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有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

红河州是云南经济社会和人文自然的缩影,是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陆路通道和桥头堡;是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总面积329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450万。

下辖4个县级市: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弥勒市;6个县:建水县、石屏县、绿春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3个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

红河州人民政府驻蒙自市。

红河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山脉、岩溶高原、盆地(坝子)、河谷4部分。

红河大裂谷把境内陆形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哀牢山余脉,山高谷深坡陡,地形错综复杂;北部为岩溶高原区,山脉、河流、盆地相间排列,地势较为平缓,喀斯特地貌尤为突出。

该州气候属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节区分较为明显。

境内河流属珠江、红河两大流域。

红河流域主要河流有红河、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牛孔江、盘龙江等;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泸江、甸溪河、曲江等。

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2种,如苏铁、金花茶等;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2种,如长臂猿、金钱豹、绿孔雀等。

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锡、铅、锌、镍、金、银、石膏、霞石正长岩、水泥用灰岩等。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图红河州主要景点有:1、蒙自市:红河州博物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陈列室、蒙自南湖公园、查尼皮、缘狮洞、新天地步行街、尼苏小镇、蒙自烈士陵园、周家旧宅、新安所古建筑群、万亩石榴园、法国租借旧址、法国花园、碧色寨火车站、绿翠潭、蒙自老海关陈列室、红河州体育馆、蒙自玉皇阁、蒙自小西湖;2、弥勒市:湖泉生态园、弥勒市东风韵景区、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可邑小镇)、弥勒锦屏山风景区、太平湖森林小镇景区、弥勒白龙沟风景名胜区、红河卷烟厂、张冲故居、云南红酒庄、熊庆来故居、虹溪石牌坊、金子洞坡崖画、绿崖庙、弥阳文昌宫、庆来公园、红万老寨(红万村);3、个旧市: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丫沙底温泉、尼格蓝色温泉、合田民俗村、戈贾森林公园、大屯海、龙园水上娱乐中心、金湖文化广场、老阴山、宝丰隆中西合璧式建筑、宝华公园、个旧云庙(个旧市博物馆)、鸡街火车站、冲子坡古矿遗址、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度假区;4、开远市:开远凤凰生态公园、开远南洞、滇越铁路、开远大黑山、云窝寺、大庄清真寺、灵芝湖森林公园、开远幸福大草原、泸江公园、振东果园、开远长虹桥、归圣寺、西龙潭三教殿、开元发电厂旧址、红河七孔桥、开远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九天阁、马街文庙;5、元阳县:元阳观音山、箐口梯田、老虎嘴梯田(阿勐控梯田)、螺蛳田(牛街)、多依树梯田、普高老寨、元阳哈尼梯田、龙树坝梯田、倮马点梯田、爱春景区、箐口哈尼民族民俗村、胜村乡、元阳牛角寨景区、新街镇(老县城)、哈播村、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6、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石屏焕文公园、郑营村、来鹤亭、石屏文庙、石屏袁嘉谷故居、文献楼、石屏古州衙、石屏生态杨梅园、企鹤楼、石屏火车站、洄澜桥阁、龙大田故里、胡桥、石屏陈氏宗祠、秀山寺、准提阁、石屏善觉寺、海朝寺碑;7、建水县:建水燕子洞、建水文庙、建水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建水学政考棚、纳楼长官司署、建水古城、绵羊冲水利风景区、建水古城小火车、建水文笔塔、朝阳楼、朱德旧居陈列室、建水张家花园、滇南大观园、小桂湖(洗马塘)、金临安茶苑、建水风景名胜区、建水福东寺、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8、红河县:哈尼梯田、撒马坝梯田、迤萨古镇、阿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普春村、桂东梯田、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作夫民族特色村、浦玛村、大羊街乡哈尼村、红河马帮古城、他撒梯田、俄垤水库梯田、杨柳梯田、甲寅文星阁、个碧石铁路公司旧址、赤瑞湖、甲寅乡他撒十二龙泉;9、金平县:营盘山抗日工事、金平县烈士陵园、拉灯旅游景观瀑布群、勐拉温泉、马鞍底蝴蝶展览馆(马鞍底蝴蝶谷)、金水河口岸、西隆山自然保护区、金平乐善桥、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标水岩村)、迁城所摩崖、普洱民居、勐桥万亩蕉林、普洱温泉、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10、泸西县:阿庐古洞风景名胜区、城子古村、泸西花海、吾者温泉风景区、泸西阿拉湖、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杨梅山、泸西万寿寺三佛殿、钟秀山公园、泸西文庙、九溪山、紫薇公园;11、屏边县: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珍珠洞、莲花洞石窟、白河温泉、屏边烈士陵园、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玉屏大榕树、石洞村溶洞、灵宝禅寺、阿季伍火山口;12、河口县:河口南溪河漂流、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孤山洞遗址、古炮台遗址、河口烈士陵园、河口邮政局旧址、河口海关旧址、戈浩避暑山庄、河口对讯督办公署旧址、中越铁路大桥、河口口岸;13、绿春县:东仰风情园、黄连山、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绿春县博物馆、禹门寺、腊姑和铜株德玛梯田景区、苏铁自然保护区、二甫边境美丽云海、李仙江、阿罗欧滨景区。

红河州发展现状

红河州发展现状

红河州发展现状
红河州是云南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单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

红河州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在经济方面,红河州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产品是其经济支柱。

州内盛产稻米、玉米、烟叶、柑橘、茶叶等农作物,其中以红河红苹果和红河蒙自豆腐脑闻名全国。

另外,红河州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锌、铅、金等,矿产资源对州内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红河州也积极发展旅游业,州内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带来了较大的收入。

在社会方面,红河州注重民生事业的发展。

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居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同时,红河州还注重扶贫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为贫困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文化方面,红河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里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哈尼、彝族、傣族等多个民族。

每年都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和民族节日,在这些庆典活动中,人们展示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此外,红河州还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支持项目,为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体来说,红河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
发展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未来,红河州将继续致力于加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红河州更加繁荣富裕。

红河州地区调研报告

红河州地区调研报告

红河州地区调研报告摘要:本文是针对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地区进行的一次调研报告。

通过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地区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潜力。

报告总结了红河州地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红河州地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一、引言红河州地区位于中国云南省东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近年来,红河州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改革不断深化。

然而,红河州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河州地区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报告对该地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自然地理环境红河州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北接昆明市,南邻越南,东接老挝,西连文山州。

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原交错分布。

红河、怒江等大江大河纵横贯穿,水资源丰富。

气候多样化,有适合农业发展的湿润气候和适合旅游业发展的高原气候。

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三、社会经济发展红河州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红河州地区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

农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工业以冶炼、化工和纺织为主,服务业以旅游、餐饮和金融为主。

但是,红河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贫困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

四、基础设施建设红河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交通和通信方面。

公路和铁路网密度低,交通不便捷,影响了红河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流。

通信设施不完善,网络覆盖不广,限制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此外,水、电、气等公共设施也存在一定瓶颈。

五、人口结构红河州地区的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占总人口的大部分。

农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城市人口则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河州情简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1º47´~104º16´,北纬22º26´~24º45´,辖区面积32931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4.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1公里,最高海拔为金平县西隆山3074米,最低海拔为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云南省海拔最低点),山区面积占85%。

辖4市9县(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市、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135个乡(镇),1285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450.1万人,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傣族、壮族、回族、布衣族、拉祜族、布朗族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52%。

红河州州府设在蒙自市。

早在公元前135年,西汉、东汉王朝在今红河州地区设置牂牁郡和益州郡,开始实施对红河地区的管辖。

1949年12月,滇南人民行政公署在建水县成立,1950年2月,改称蒙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并于3月将专员公署驻地由建水迁往蒙自,12月,蒙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人民政府蒙自区专员公署。

1953年5月1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在元阳新街成立。

1957年11月,蒙自专区和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合并建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8年将省辖的个旧市划归自治州领导,自治州州府由蒙自迁移个旧。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复红河州人民政府驻地由个旧迁移蒙自,11月18日,红河州举行了迁移庆典大会,标志着蒙自正式成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新州府。

红河州有着优越的地缘优势。

在10多亿年前,曾经是寒冷冰川、汪洋一片,至3000万年前方形成现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

地形以红河(元江)为界,分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东面属于滇东高原区,西面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

哀牢山沿红河南岸蜿蜒伸展到越南境内,为州内的主要山脉。

北回归线穿越个旧市、蒙自市、建水县。

河流分属红河、南盘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

湖泊有异龙湖、赤瑞湖、三角海、大屯海和长桥海。

蒙自、个旧、开远三市是全州人口聚集区和主要经济发展区,已经形成三市半小时经济圈,正成为全省继滇中城市群之后的滇南城市群,是昆明和越南河内两大城市的桥梁纽带,有着十分明显的城市带动效应。

红河州历史上就是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1993年5月和11月,河口、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开通,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特别是昆明至河口口岸全程高速化,以及昆明至河口电气化铁路将于2012年全线建成和云桂铁路的开工,为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红河州将成为云南省三大物流中心区;河口、金平、绿春三县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848公里,河口口岸贸易额达10亿美元、贸易量达200多万吨、出入境人数近400万人次,是云南省最大的陆路口岸,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战略和党中央、国务院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建设,将使河口跻身中国陆路口岸贸易量前4位。

红河州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

有高海拔、低纬度的特征,其中有7500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堪称“天然动植物王国”,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处于滇中、滇东南、三江三大成矿带交汇地,矿产资源丰富。

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煤炭、优质锰、金银为主的能源、黑色金属以及贵金属等矿业在全省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

个旧市是世界闻名的锡都,开远市是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全州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州境北部的弥勒、泸西、开远是以煤、大理石为主的能源、建材、矿产集中区。

中部的个旧、蒙自、石屏、建水是以锡、铜、铅、锌、锰等为主的有色、黑色和贵金属矿产集中区。

南部的金平、元阳、红河是以金、铜、镍、石膏、大理石等为主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等矿产集中区。

目前,红河州已探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2.5万亿,占全省的28%。

在巩固烟草产业的同时,红河州将以冶金、能源和煤化工产业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使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60%,步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建成世界最大的锡、坤、铟生产基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已开发出溶洞温泉康体休闲游(昆明-泸西-弥勒-昆明),边地中原文化古镇风情游(昆明-建水-石屏-昆明),商务生态休闲出境游(昆明-蒙自-屏边-河口-昆明),康体休闲商务异国风情游(昆明-泸西-弥勒-蒙自-河口-昆明),梯田民俗文化探寻游(昆明-建水-元阳-红河-昆明)等5条旅游线路,以及元阳梯田、红河谷、滇越铁路三大旅游产品。

红河州是云南省工业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综合能源和冶金材料基地,是云南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和门户,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

同时,红河州也是云南省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

目前,红河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6个州市中名列第4位,财政收入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居首位。

弥勒市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素称红河州“北大门”,南抵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316公里,县内交通四通八达,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是两广到红河州进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对开发本地资源,加强内引外联,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开辟经营门路,广聚各方财源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0年,云南省弥勒市的“阿细先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弥勒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最高在东山金顶山,为 2315米,最低在江边河谷,为 870米;年均气温 18.08℃,最高气温 35.8℃,最低气温 0.5℃;年总降雨量 771.2毫米;日照2061.9小时,光照充足、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我省烟、糖的主要产区,享有“滇南粮仓”、“烤烟之乡”、“东方波尔多”、“蔗糖王国”等众多美誉。

开远市开远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连砚山、邱北、南接蒙自、个旧,西靠建水、北邻弥勒,是滇东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和中心城市。

全市总面积1946.91平方公里。

开远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城区20公里的小龙潭,褐煤储量达12亿吨,是云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矿。

由于煤电充足,为数百个工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丰富的粮食、甘蔗等又为该市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现已有水泥、化肥、制糖、造纸、酿酒、食品等行业的工业初具规模。

开远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9℃。

如今的开远市到处绿树成荫,四季鲜花盛开,是一个新兴的生态工商业城市。

个旧市个旧市是红河州的一个县级市。

面积1587平方公里,以产锡著名,开采锡矿的历史约2000年。

个旧市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产锡基地。

“个旧”是以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的,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

个旧是以生产锡为主并产铅、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的冶金工业城市,是中外闻名的“锡都”。

个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之一,市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间镶嵌有一个0.7平方公里的金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一个真正的气候湿润、景色迷人、四季如春的地方。

该市总面积1374.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5%,坝区面积占15%,是原红河州州府所在地。

个旧古属贲古(即临安府,今建水县),元时属蒙自县,称个旧里。

民国2年(公元1913年)设县,1951年个旧县改为个旧市。

个旧是以锡的银光对话于世界的城市,作为一个地域,它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处于云南省西部边陲的一个县级市。

在近百年前,它只是大清国蒙自县隶属的一个村寨,因产锡而命名为“个旧厂”。

作为一个锡工业基地,凭它的锡金属丰富藏量,锡品质的无与匹敌,锡系列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它成了世界瞩目的也是当之无愧的锡都。

就这样,个旧——世界锡都,成了一个闪着银光的同一体。

元阳县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州西南部、红河南岸,元阳最著名的景观是哈尼梯田。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都是罕见的。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祖鲁等连片14000多亩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

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掩映中,在漫漫云海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蒙自市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省级蒙自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红河工业园区。

土特产有年糕、过桥米线、刀烟、甜石榴、白桃。

古迹有清代台湾府同知曹士桂墓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蒙自租界址、碧色寨车站。

风景名胜南湖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缘狮洞。

革命纪念地有蒙自烈士陵园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临时代表会议会址。

蒙自是云南乃至大西南连接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枢纽,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条件齐备,有着构建区域性国际大通道枢纽,通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和建设进出口加工业基地的便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