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合集下载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独立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 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1、了解作者及背景2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3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准确的读音画“√”。

逼着(bī biē)淌血(tǎnɡ tānɡ)淹没(yǎn yān)催促(chuī cuī)绸褂(chóu cóu)灌溉(ɡài kài)4.填一填,连一连。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将它们与相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田地()跪在地上,两手扶地,用头碰地以求得对方宽恕。

人烟()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提心()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磕头()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面如()居住的人很少。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完成练习。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时候派管理邺这个地方和群众一起的故事2、.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他向当地的长老调查了哪几件事?三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加小标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同桌互说分段情况2 指名说说各段的小标题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2 、他是怎样做的3. 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造成怎么样的后果?3结合四次对话,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4.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1)了解到的原因是;(2)首恶者是;(3)了解到的受害者是;(4)漳河情况是。

5 合作探究。

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四、学习课文(第10~12段)(一.)小组合作学习。

1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新人教版选修《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学习目标1. 整体把握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2. 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实词。

3. 理解西门豹为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及背景2. 朗读全文,给下列划横线的生字注音。

廷掾()行数十里乃没()缯绮縠衣()()簪笔磬折()()巫妪()二、疏通文意1.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指出疑难处交流并掌握重点词句。

①掌握疑难词语。

女好者()娉取()衣缯单衣()弟子趣之()簪笔磬折()状河伯留客之久()溺其人民()即娉取()即发民()傍观者皆惊恐()民可以乐成()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①理解掌握疑难句子翻译。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2.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故事内容。

(1)复述故事内容(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2)全文可分二个部分:用小标题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三、深入探究(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他向当地的长老调查了哪几件事?2.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造成怎么样的后果?3.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的非常精彩,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门豹外松内紧,胸有成竹的揭穿了骗局,惩治了官巫,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4.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为什么不明令惩处官绅、巫婆,禁止祭河伯?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方法链接“读、写、思”相结合,可小组结合注重参与的过程,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

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潜能释放的自主性学习。

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5.读课文圈划出疑难之处并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①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6.本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与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三)研读全文思考问题7.结合全文,你认为西门豹是这样的一个人?8.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四)小结:本文通过西门豹在邺县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两件事,反映了战国初年处在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为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巩固,而对旧制度、旧习俗展开的尖锐的斗争。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一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我得了( )颗★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 )颗★
展示提升
结合全文,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一个人?
自我评价:我得了( )颗★ 小组长评价:你得了( )颗★
深入研究,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邺地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造成怎样的后果?
(二)、研读第二部分
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惩治恶人?
默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作简单批注。
1、复述课文内容。(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课文分三部分,用小标题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1、朗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豹( )_______ _________ 芜( )_________ ________
巫( )_______ _________ 绅( )_______ ________
磕( )_______ _________ 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读描写西门豹的三句话。体会并了解了什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3)六、译文 (4)七、写作手法 (6)八、读文感知 (6)九、经典语句解读 (7)十、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掌握西门豹治邺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其作为地方官员的治理策略与智慧。

通过课文学习,我们要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体会其公正无私、为民除害的高尚品质,以及他善于观察、勇于改革的精神。

我们还要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特点,感受古代文言文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西门豹如何通过巧妙的策略惩治邪恶势力,同时教育百姓、破除迷信是学习的重点。

这涉及到对课文中具体情节和人物行动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把握西门豹的智慧和谋略,体会他作为地方官员的公正无私和为民除害的精神是学习的难点。

这需要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西门豹的治理策略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也是一大难点。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重难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西门豹治邺》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预习检测一、基础知识检测1.请正确书写以下生字,并为其注音:(1)邺()(2)巫()(3)绅()(4)徒()(5)娶()(6)饶()2.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开凿:(2)灌溉:(3)眼睁睁:(4)提心吊胆:二、课文内容理解1.西门豹初到邺地,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文中的句子描述。

2.西门豹是通过哪些方法来惩治邪恶势力、破除迷信的?请简要概括。

3.西门豹在治理邺地的过程中,展现了哪些优秀品质或智慧?请举例说明。

三、文言文语言特点分析1.请找出文中具有特色的文言文句式或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你认为学习这篇课文对于提升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何帮助?四、中心思想《西门豹治邺》的中心思想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智慧和谋略。

3、理解西门豹的做法,体会其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分析西门豹的人物形象,学习他的智慧和谋略。

2、难点(1)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和巧妙性。

(2)理解西门豹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深远意义。

三、知识链接1、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

2、邺城:古代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四、课文解读1、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字词学习(1)认读生字词:豹、娶、媳、妇、淹、逼、浮、旱、徒、扔、饶、骗、灌、溉(2)理解重点词语:管理、人烟稀少、眼睁睁、提心吊胆、面如土色3、内容梳理(1)西门豹到邺城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2)当地的老百姓为什么会这样?(3)西门豹是如何了解到真相的?4、破除迷信(1)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2)他的做法妙在哪里?(3)老百姓明白了什么?5、兴修水利(1)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做了什么?(2)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五、问题探究1、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2、从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六、拓展延伸1、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西门豹的故事。

2、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破除迷信的事例?七、课堂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巫婆(wū wō)官绅(shēn shēng)灌溉(gài kài)2、比一比,再组词。

豹()娶()旱()饶()貌()聚()早()浇()3、按课文内容填空。

(1)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人烟(),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2)官绅一个个吓得(),跪下来(),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导学案第1课时

《西门豹》导学案第1课时

《西门豹》导学案第1课时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2分钟)(一)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的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3、会认5个生字。

(二)学习重难点:弄清西门豹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

(三)学前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学习过程1、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4、理清文章结构: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学生自主练习5、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展示反馈,精讲释疑。

1、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2、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3、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

读后评议。

4、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1)了解原因;(2)了解首恶者;(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况。

引导学生探究从哪里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学习“破除迷信”部分1、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

(写上“巧妙1、巧妙2……”)2、四人小组研究: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出示课件: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的巧妙。

3、小组研究,教师指导。

4、汇报交流,展示点拨。

西门豹导学案

西门豹导学案
西门豹的故事说明:正直的人,如果遇上心术不正的上级,就会受压制,容易 被误解,以致造成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的反常现象。贤明的领导者,只有远小 人、近君子,才能减少赏罚不明的失误。
课文内容。(预时 30 分钟)
(一)知识链接: 1、西门豹 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复姓,名豹。魏文侯时任邺令。曾破
除当地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开凿水渠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以发 展农业生产。
巫婆 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官绅 指旧时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 2、学法指导 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特点,因此 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
一、研读课文 1、认真朗读课文 1-9 自然段,用“_____”画出西门豹向老大爷四次提问
的句子,说一说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西门豹是个什么 样的人。
2、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西门豹用什么方法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 他的办法妙在哪里?找出相关句子和对子一起读一读。从中又可以看出西门豹
(二)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文中的主人公西门豹及相关人物。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预习检测 我能独立完成预习检测 1、2、3、题,然后在组长的分配
下和小组成员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预时 5 分钟
1、我会读。(出示课件)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娶媳妇 旱灾 老百姓 眼睁睁 巫婆 扑腾 官绅 跪下 渠道 灌溉
西门豹导学案
教学思路 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纠错
1、我能认识文中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灌溉”等
栏)
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我会读淹没官员逼迫老百姓眼睁睁旱灾徒弟扑腾催促提心吊胆下跪渠道灌溉2、我理解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提心吊胆:。

磕头求饶:。

3、“巫”字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巫”的笔画顺序是:4、我会概括。

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㈠.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边读边想《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的是()时期,()治理()这个地方?运用了()的方法,破除了(),惩治了(),教育了(),率领老百姓开凿水渠,从此这儿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通过这件事,赞扬了西门豹()、()的好品质,也教育了人们要崇尚()、不信()。

㈡.精读品析。

通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㈢.问题研究(语段阅读,重点突破)1、小组内自读课文10—13自然段,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在你读懂的句子旁边作批注。

思考: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他的智慧体现在哪里?2、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三、自我检测。

我能给“信”字组词并会对号入座。

信:( ) ( ) ( )A.我们应崇尚科学,反对()。

B.做人应以()为本。

C.我们应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

四、巩固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1、Xī mén bào wèi wáng yíng qǚ wūpó chuó guà()()() ( )( )qiú rǎo liú tǎng qá dào guàn gài tí xīn diào dǎn( ) ( ) ( ) ( ) ( )2、比较组词豹()魏()娶()巫()渠()溉()豺()巍()聚()诬()染()概()3、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
修)
年级高二编号RJB-05-0x课题《西门豹治邺》集体备课时间2011-5-16
参备人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主备
编制人质检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1-5-11
学习
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2.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实词。

3.理解西门豹为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3、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4、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导学过程学生笔记
一、课前积累(文学常识或背景材料)
【介绍作者】
褚少孙,西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

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寓居沛县(今属江苏)。

元帝、成帝时博士。

补缀《史记》明人辑有《褚先生集》。

少孙早年与山阳县的张长安,东平县的唐长宾之人求教汉朝大儒王式。

王式要他凡事不能光靠朗讲,而要回之多加润色,少孙课颂老师教诲,遵此认真研究学问,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文章不同凡响。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划横线的生字注音。

廷掾()巫妪()
行数十里乃没()
缯绮縠衣()()
簪笔磬折()()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指出疑难处交流并掌握重点词句。

①解释加横线词语。

女好者()娉取()衣缯单衣()
弟子趣之()簪笔磬折()状河伯留客之久()溺其人民()即娉取()即发民()
傍观者皆惊恐()民可以乐成()
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②翻译句子。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故事内容。

(1)复述故事内容(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全文可分二个部分:用小标题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三、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研究的问题)
一、阅读第一段:
1、哪一句话提出了本文的重点问题?着重点出“小家女”说明了什么?
2、由“洗沐之”往下,“为治新缯绮縠衣”“为治斋
宫河上”“为具牛酒饭食”“共粉饰之”等这一系列的叙述
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全文,你认为西门豹是这样的一个人?
4、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
的办法巧妙在哪里?联系现实,谈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
启示?
四、课后作业
(一)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复使一人趣
之②傍观者皆惊恐
(二)指出下面加点字古今异义。

①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古义:今义:②顾谓三老、巫祝、
父老曰
古义:今义:
③不能白古义:今义:④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

古义:今义:
⑤至今皆得水利古义:今义:
⑥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古义:今义: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催促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穿
烦三老为入白之。

告诉
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缺少
下列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人家有好女者其真无马耶?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作《师说》以贻之
若皆罢去归矣。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下面全部表现西门豹巧于斗争的一项是()
①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②西门豹往会之河上③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④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⑤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⑥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学生疑难及
意见反馈
邓文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