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单位和测试标准

介电常数单位和测试标准【引言】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介电常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在电场中的极化程度。
了解介电常数对于研究材料的电气性能和设计电子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介电常数的单位、测试标准和方法,以及常见材料的介电常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介电常数的定义与意义】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又称相对电介质常数,是描述材料在电场中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它表示为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用符号εr表示。
其定义为单位体积的某种材料在电场中极化后的电荷密度与单位体积的真空电荷密度之比。
【介电常数单位】介电常数的单位是法拉(F),它是电容的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介电常数通常较大,因此常用兆法拉(MF)或吉法拉(GF)表示。
【测试标准和方法】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有多种,如共振法、谐振法、传输线法等。
在我国,关于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有以下几种:1.GB/T 1537-2008《电气绝缘材料相对电介质常数和损耗因数的测量方法》2.GB/T 1408.1-2018《电气绝缘材料介电常数和损耗因数的测量静态法》【常见材料的介电常数】不同材料的介电常数有很大差别,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材料的介电常数:1.空气:εr ≈ 12.水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 803.玻璃:εr ≈ 3-104.塑料:εr ≈ 2-155.陶瓷:εr ≈ 10-506.金属:εr ≈ 1(金属一般不极化)【测量介电常数的仪器和设备】测量介电常数常用的仪器和设备有:1.阻抗分析仪2.网络分析仪3.谐振腔测量仪4.传输线测量系统【影响介电常数测量的因素】1.测量频率:频率对介电常数的测量结果有影响,通常在高频段,介电常数会发生变化。
2.温度:温度对介电常数也有影响,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介电常数会减小。
3.测量设备的精度:测量设备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钨钢介电常数

钨钢介电常数
钨钢是一种高硬度、高密度的合金材料,常用于制造高速钻头、机械零件等。
在电学领域,钨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介电常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
介电常数是介质的电学性质之一,也称为相对介电常数。
它是介质中电场强度与自由空间电场强度的比值,通常用ε_r表示。
对于真空,其介电常数为1,而对于其他物质,其介电常数则大于1。
钨钢的介电常数通常在2到10之间变化,具体数值取决于钨钢的成分、制备工艺等因素。
相比于其他金属材料,钨钢的介电常数较高,这也使得其在一些电学应用中具有优越性。
钨钢的高介电常数表明它在电场中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荷,因此在电容器等电学器件中常用钨钢作为电极材料。
此外,钨钢还被用于制造一些特殊的电磁感应材料,如磁芯、变压器等。
总之,钨钢的介电常数既是其基本的电学性质之一,也是其在一些电学应用中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
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钨钢在电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 1 -。
fr4介电常数单位

fr4介电常数单位在电子学与电子工程领域中,FR-4是一种常用的绝缘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制造过程中。
在设计和制造PCB时,了解FR-4材料的介电常数单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FR-4介电常数的单位以及其在电路设计和性能评估中的重要性。
FR-4介电常数的单位常用Dielectric Constant或Relative Permittivity 来表示,通常用εr或Dk来表示。
FR-4材料的介电常数单位指的是该材料在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中所采用的单位。
在电子领域中,相对介电常数用来衡量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电介质性能。
它描述了材料中电场与外加电场之比的关系,即介电常数单位表示了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
介电常数单位数值越大,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越强。
对于FR-4这样的复合材料,其介电常数单位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介电常数单位有两个主要的值,即介电常数单位在高频和低频下的值。
高频介电常数单位主要描述了材料在高频电磁场下的性能,而低频介电常数单位则描述了材料在直流或低频电磁场下的性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FR-4材料的介电常数单位,我们可以将其与其他常见的介电材料进行比较。
例如,空气的介电常数单位近似为1,而水的介电常数单位约为80。
相对于空气和水,FR-4材料的介电常数单位通常在4-5之间,这意味着FR-4材料相对于空气和水来说具有较高的电介质性能。
了解FR-4的介电常数单位对于电路设计和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在PCB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电路板上不同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情况。
通过了解FR-4材料的介电常数单位,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评估信号传输的性能和潜在的干扰问题。
此外,介电常数单位还对电路板布线和信号传输速度等参数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PCB设计过程中准确了解和使用FR-4介电常数单位是确保电路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
此外,在电磁模拟和电磁场计算等领域中,也需要准确地了解FR-4介电常数单位。
常用物质温度介电常数

49
2.4
25
2.3
20
1.8
25
13.9
20
15.4
20
2.1
1.3 - 1.4
2.0-2.2
110
2.7
21
4.5
48
9.9
40
15
10
4.3
29
9.8
4.5 - 5.0
5.0 - 7.0
6.6 - 7.0
4.2 - 5.2
9.0 - 15.0
3.0 - 5.0
4.0 - 7.0
4.9
4.6-5.5
24
4.8
20
6.9
30
3.7
20
10.7
20
8.9
2.7
苯基-1-丙烷 苯基乙醛 苯乙-- 苯乙腈 苯乙醇 乙酸苯乙酯 苯乙烯 苯肼 苯基-1-LROPANE 苯基-1-IROPANE 水杨酸苯酯 辛烷 辛酮 辛烯 辛醇 壬基碘 辛烯 邻二氯苯 杏仁油 棉子油 葡萄籽油 柠檬油 亚麻籽油 橄榄油 石蜡油 花生油 石油原油 派兰诺油 芝麻油 鲸脑油 松精油 变压器油 油酸 油酸 1-二氯乙烷 1-二乙氧基乙烷 邻硝基苯胺 邻硝基甲苯 乳白蜡 有机冷模制化合物 邻甲基胺 氧 氧 邻二甲苯 涂料 棕榈酸 纸(干) 石蜡 固体石蜡 三聚乙醛 三聚乙醛 家庭用石蜡(商品名) 氯化石蜡 对溴甲苯
(玻璃纤维填充的)硅树脂模塑化合物 (SMC)
硅酮油 硅树脂溶液 聚丙烯,球 聚苯乙烯树脂 聚苯乙烯 多磺酸 聚四氟乙烯树脂 聚乙烯醇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树脂 瓷器 带有锆石的瓷器 硫酸铝钾 碳酸钾 氯酸钾 氯化钾 碘化钾 硝酸钾 硫酸钾
6.7
1.8 - 2.1
电容知识

“POSCAP”是“聚合物有机半导体固态 电解电容器”的英文缩写。大部分 POSCAP的阳极是烧结钽,仅少部分的 阳极为铝箔,其介质分别为氧化钽 (Ta2O5)及氧化铝(Al2O3),而电解质(阴 极)都是固态的、导电性能良好的高分 子聚合物。由于采用了导电性能好的固 态高分子聚合物作电解质,使它们具有 尺寸小而电容量大、极低的 ESR(等效 串联电阻)及很大的允许纹波电流的特 点。
2.允许误差 3.温度特性 上下线类别温度 电容器能容许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温度系数: 定义:a=1/C(dc/dt) 平均温度系数: a=(C2-C1)/C1(t2-t1)x106 ppm/℃ 4.介电特性 击穿电压Ub: 电容器的击穿主要是介质的击穿,主要的击 穿形式有电击穿,热击穿和老化击穿。 试验电压Ut(赋能电压): 耐压试验时所加的电压。
固态电容与液态电容的区别在于将原来的电解液用 现在固态有机半导体TCNQ的复合物替代。由于电 解质的特殊性能决定了固态电容的优良性。
钽电解电容
固体钽电容器是1956年由美国贝乐试验室 首先研制成功的,它的性能优异,是所有 电容器中体积小而又能达到较大电容量的 产品。 由于钽电容所有的电介质为五氧化二钽, 介质电导率较大,因此钽电容比容较大, 可以做到小型化。与其他电解电容一样, 钽电容也具有极性,使用时不能接反,若 接反由于存在极大的漏电流,则可能会导 致钽电容烧毁甚至爆炸。
电容的阳极是极纯的铝箔,其有效表面被极大 地增大(比例可以到200倍,增大方式是一个 电化学腐蚀过程,这样可以使电容到最大容量。 化学腐蚀的方式以及程度过程不同,决定于其 不同要求。蚀刻铝箔使得很紧凑的铝电解电容 尺寸得以实现,而且是现在唯一使用的方式。 铝电解电容只有在正确连接时才能正常工作, 电压正极必须接阳极铝箔,负极接阴极。如果 接反,会导致电解过程发生,这样会在阴极铝 箔上形成绝缘层。在这个过程中,内部会产生 很高的热量,气体散发导致损害电容。而且, 阴极电容也会随着氧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并且与阳极电容串联,从而大幅度减少整个电 容容量。
PCB介电常数地的知识

1、我们常用的PCB介质是FR4材料的,相对空气的介电常数是4.2-4.7。
这个介电常数是会随温度变化的,在0-7 0度的温度范围内,其最大变化范围可以达到20%。
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导致线路延时10%的变化,温度越高,延时越大。
介电常数还会随信号频率变化,频率越高介电常数越小。
100M以下可以用4.5计算板间电容以及延时。
2、一般的FR4材料的PCB板中内层信号的传输速度为180ps/inch(1inch=1000mil=2.54cm)。
表层一般要视情况而定,一般介于140与170之间。
3、实际的电容可以简单等效为L、R、C串联,电容有一个谐振点,在高频时(超过这个谐振点)会呈现感性,电容的容值和工艺不同则这个谐振点不同,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也会有很大差异。
这个谐振点主要取决于等效串联电感。
现在的比如一个100nF的贴片电容等效串联电感大概在0.5nH左右,ESR(等效串联电阻)值为0.1欧,那么在24M 左右时滤波效果最好,对交流阻抗为0.1欧。
而一个1nF的贴片电容等效电感也为0.5nH(不同容值差异不太大),E SR为0.01欧,会在200M左右有最好的滤波效果。
为达好较好的滤波效果,我们使用不同容值的电容搭配组合。
但是,由于等效串联电感与电容的作用,会在24M与200M之间有一个谐振点,在这个谐振点上有最大阻抗,比单个电容的阻抗还要大。
这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在24M到200M这一段,小电容呈容性,大电容已经呈感性。
两个电容并联已经相当于LC并联。
两个电容的ESR值之和为这个LC回路的串阻。
LC并联的话如果串阻为0,那么在谐振点上会有一个无穷大的阻抗,在这个点上有最差的滤波效果。
这个串阻反倒会抑制这种并联谐振现象,从而降低LC谐振器在谐振点的阻抗)。
为减轻这个影响,可以酌情使用ESR大些的电容。
ESR相当于谐振网络里的串阻,可以降低Q值,从而使频率特性平坦一些。
增大ESR会使整体阻抗趋于一致。
PCB介电常数常识

1、我们常用的PCB介质是FR4材料的,相对空气的介电常数是4.2-4.7。
这个介电常数是会随温度变化的,在0-70度的温度范围内,其最大变化范围可以达到20%。
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导致线路延时10%的变化,温度越高,延时越大。
介电常数还会随信号频率变化,频率越高介电常数越小。
100M以下可以用4.5计算板间电容以及延时。
2、一般的FR4材料的PCB板中内层信号的传输速度为180ps/inch(1inch=1000mil=2.54cm)。
表层一般要视情况而定,一般介于140与170之间。
3、实际的电容可以简单等效为L、R、C串联,电容有一个谐振点,在高频时(超过这个谐振点)会呈现感性,电容的容值和工艺不同则这个谐振点不同,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也会有很大差异。
这个谐振点主要取决于等效串联电感。
现在的比如一个100nF的贴片电容等效串联电感大概在0.5nH左右,ESR(等效串联电阻)值为0.1欧,那么在24M 左右时滤波效果最好,对交流阻抗为0.1欧。
而一个1nF的贴片电容等效电感也为0.5nH(不同容值差异不太大),E SR为0.01欧,会在200M左右有最好的滤波效果。
为达好较好的滤波效果,我们使用不同容值的电容搭配组合。
但是,由于等效串联电感与电容的作用,会在24M与200M之间有一个谐振点,在这个谐振点上有最大阻抗,比单个电容的阻抗还要大。
这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在24M到200M这一段,小电容呈容性,大电容已经呈感性。
两个电容并联已经相当于LC并联。
两个电容的ESR值之和为这个LC回路的串阻。
LC并联的话如果串阻为0,那么在谐振点上会有一个无穷大的阻抗,在这个点上有最差的滤波效果。
这个串阻反倒会抑制这种并联谐振现象,从而降低LC谐振器在谐振点的阻抗)。
为减轻这个影响,可以酌情使用ESR大些的电容。
ESR相当于谐振网络里的串阻,可以降低Q值,从而使频率特性平坦一些。
增大ESR会使整体阻抗趋于一致。
各种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绍

各种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绍介电常数是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相对介电性质。
它是描述材料电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不同的材料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的大小和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常用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绍。
1. 空气空气是一种介电常数较小的物质,其介电常数为1。
由于空气的介电常数非常接近于真空的介电常数,因此在电学测量和电子技术中经常使用空气作为参照。
2. 塑料塑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其介电常数范围广泛,一般在2到10之间。
不同类型的塑料介电常数不同,一般来说,聚烯烃类的塑料介电常数较小,约为2至3,而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等高分子材料的介电常数较大。
3. 陶瓷陶瓷是一种介电常数较大的材料,其介电常数一般在5至100之间。
由于其高介电常数,陶瓷在电子技术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制作电容器、薄膜电阻器等电子元件。
4. 水水是一种介电常数较大的物质,其介电常数为80。
水的高介电常数使其在生物、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泳分离、电化学检测等领域中,水的介电性质被广泛应用。
5. 金属金属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其介电常数很小,一般不超过1。
由于金属的导电性能,金属常常被用作电子元件的导体。
在电子设备中,通过将金属导体和绝缘材料结合使用,可以实现电路的正常工作。
6. 玻璃玻璃是一种介电常数较大的材料,其介电常数一般在4至10之间。
由于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光学器件、制作光纤、液晶显示器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7. 橡胶总之,介电常数是材料电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不同类型的材料介电常数有很大的差异,对材料的选择和电子器件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