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最新版)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1)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2.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6大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风险和隐患辨识分级一览表(1)

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表一、自然条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序号危险因素触发事件形成事故原因事故后果L E C D危险程度防范措施1雷击触电1.夏季雷电季节季节自然直接雷击;2.雷电二次作用,沿着电气线路、金属管道侵入。
1.预热器、筒仓、烟囱高耸建筑且未安装避雷设施;2.变电站变压器、电杆等未安装避雷器;3.避雷设施损坏、失效或人为拆除未恢复。
人员伤亡建构筑物损坏供电中断经济损失331590显著危险1.安装避雷设施、避雷器;2.及时更换损坏、失效或恢复人为拆除的避雷设施。
2高低温1.夏季酷暑,室外温度高达40℃以上;2.冬季寒冷,最低温度-18.4℃以下。
1防暑降温用品未发放到位;2.空调、风扇等设备工作不正常;3.通风不畅通;4.防寒用品未发放到位。
人员伤害62112稍有危险1.加强防暑降温和防寒用品的管理;2.及时维修制热、制冷及通风设备;3地震1.断层错动;2.岩溶塌陷;3.陨石撞击;4.地函物质相变化。
工程建(构)筑物设防等级低于所在区域地震烈度人员伤亡建构筑物损坏经济损失0.50.54010稍有危险1.及时维护老化的建(构)筑物;2.定期对工作人员举行逃生演习,加强工作人员的防震能力;4内涝水灾1.雨季积累大量降水;2.排水不畅通。
1.防洪设备设施不完善2.排水设备设施不畅通人员伤害建构筑物损坏经济损失66136可能危险1.及时维护和增设必要的防洪设备设施。
2.定期对排水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对可能造成淤塞的位置进行清理,保证排水畅通。
5车辆伤害1.高温爆胎引发车辆伤害;2.低温制动管爆裂引发车辆伤害;3.地震或积水导致路基不稳引发车辆伤害;4.路面冰冻导致车辆失控。
1.厂内机动车技术状况不良;2.防洪、排水设备设施不良;3.车辆超载超速;4.不按规程作业;5.车轮未防滑链。
人员伤害车辆损坏经济损失131545可能危险1.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使设备状况良好;2.及时维护防洪、排水设备设施;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严禁无证人员及酒后驾车。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的范围和方法

。
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
20 2020/3/15
环境因素辨识的方法和范围
1.3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 环境因素。 1.4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 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
12 2020/3/15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范围
2.2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
2.2.1管理系统的缺陷 (1)财政方面的限制; (2)缺少管理的承诺; (3)缺少相关的政策; (4)缺少标准; (5)缺少知识及信息; (6)对于作业人员缺少培训及选择;
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2.1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物的不安全状 态和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物的不安全状态又 分为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约束或限制措施失 效又分为物的故障、环境因素和人的失误,也就是不 安全行为。消除安全事故最直接的方法是消除物的不 安全状态,但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就不可能不 存在能量和危险物质。因此,控制安全事故的重点是 辨识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13 2020/3/15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范围
2.2.2社会压力 (1)人们的态度; (2)商业习惯; (3)传统 (4)社会对承担风险的态度 (5)对于作业环境的“接受”程度.
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
14 2020/3/15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范围
3、可能导致的伤害(GB6441-1986)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始终存在。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并详细阐述危险物品识别、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艺过程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危害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事故案例分析、专家评审以及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危险物品识别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品。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危险物品进行识别,了解其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方式。
例如,某些化学物品可能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需严格控制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2.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劳动保护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工作场所还需遵守相关劳动保护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3.工艺过程危害识别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反应、热能利用等方面。
例如,某些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同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热能也可能导致烫伤等危害,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材料疲劳、软件漏洞等方面。
例如,某些设备设施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或故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外,设备设施还需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如防雷、防电等。
5.职业健康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化学物质摄入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粉尘等呼吸系统疾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员工还需遵守相关职业健康法规,如佩戴防护用品等。
6.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污染源等方面。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环境管理因素与危险源的辨识

环境管理因素与危险源的辨识环境管理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而危险源是指存在潜在或实际危险的因素,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伤害、破坏或损失的来源。
环境管理因素与危险源的辨识,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环境管理因素指的是对周围环境中可能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及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生物和地球化学等要素。
气象因素对环境管理影响重大,如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对人体和植物生活产生影响;水文因素包括自然水文和人工水文,如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分布等对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利用产生影响;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和地质灾害等,对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产生一定的制约,也对环境管理产生影响;生物因素包括动物和植物等生物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对环境管理产生影响;地球化学因素主要研究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化学特征,如元素循环、有机质形成等。
人为环境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人为活动对环境管理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利用与开发、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
资源利用与开发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对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污染排放主要指工业、农业、交通等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主要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坏,如森林砍伐、湿地开垦和土地沙化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伤害、破坏或损失的来源。
危险源由于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两大类。
自然危险源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等。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对人类安全和工程设施造成威胁;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和干旱等,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生物灾害主要包括疫病和有害生物等,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

辨識的主要對象?
危害因素(危險源) 環境因素
危害因素(危險源)
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危險源)定義
危害因素(危險源): 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 或其組合。
危险類: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類: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 素。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六种典型危害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人—物—环境方面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 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 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 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L──事故或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害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可被預料到 相當可能 可能,但不經常 可能性很小,完全意外 極不可能 分數值 10 8 6 4 2
C──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 後果的嚴重程度 災難性的:可能導致有人死亡 非常嚴重:可能導致有人嚴重失能 嚴重:可能導致暫時性重傷或傷殘 一般:輕微可恢復的傷害 引人注意:不利安全健康 分數值 100 40 20 3 1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 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生物危害、土地和地形危险、水文环境危险、自然资源危险、气候变化以及地理环境危险等。
这些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进行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防范至关重要。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或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应加强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二、极端天气极端天气是指异常剧烈的自然气候现象,如暴风雨、雪灾、干旱等。
这些天气极端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三、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生物因子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因子可能引发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监测,提高应对生物危害的能力。
四、土地和地形危险土地和地形危险是指土地和地形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提高应对土地和地形危险的能力。
五、水文环境危险水文环境危险是指水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如洪涝、干旱、海啸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水资源危机,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应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水文环境危险的能力。
六、自然资源危险自然资源危险是指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险,如石油、天然气等。
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中对生产装置及其相关设施可以造成危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气温、风、暴雨等。
(1)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强烈地震能对建(构)筑物、设备和管道造成破坏,引发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物质泄漏。
如果泄漏的易燃物质遇到点火源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如果周围环境通风不良,使周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超标,操作人员及周边人员会发生窒息、中毒事件。
该公司的建构筑物按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地震对其影响程度可以接受。
(2)雷击由于避雷设施损坏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防静电接地电阻过大,都可能遭到雷击而引发事故发生。
建构筑物有防雷设施,易燃介质设备、管道法兰间采取了静电跨接,经过气象部门法定检测,检测合格;企业对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维护保养,设施良好;雷击带来的危害在可接受范围内。
(3)气温在高温环境下,有毒及可燃物质容易挥发,可能造成火灾和人员中毒;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操作失误。
严寒有可能导致设备、管道、阀门冻坏破裂,并造成物质泄漏和人员冻伤。
企业针对高低温危害,对高低温设备管道进行了隔热,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人员配备了相应的防护劳动用品;气温对人员、设备设施影响不大。
(4)风本地的主导风向为SSW风,如果一旦有毒物质泄漏,会对下风向的人群造成影响。
企业在高大建筑物上设置了风向标,在危险有害作业场所悬挂了危害告知牌,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配备了应急救援人员和器材,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厂区周边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宣传;物质发生泄漏后能及时进行应急处置;风带来的影响在接受范围内。
(5)暴雨夏季时有暴雨的可能,防洪以及排水设施由于维护不善或者破损,有可能对仓库、生产装置造成影响,特别是低洼处的电机会被雨水淹没,造成电机损坏,甚至引发其他事故发生。
企业的排水系统良好;企业北靠胜利水渠,在暴雨季节能及时把厂区的雨水排入该水渠;暴雨的影响不大。
其他地址条件对生产设备设施、建构物无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最新版)
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指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本节着重分析雷电、高温、潮湿、雨水和静电对本项目的影响。
1.雷电
雷电可能触发烟花爆竹的火灾、爆炸事故,因而防雷设施的可靠性是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雷电的不确定性,易在防雷设施不到位的地方发生直击雷或感应雷雷击事故,引起火灾、爆炸。
该仓库所在地区属于雷区,尤其夏天雨季雷电较多,受雷电危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因此,烟花爆竹库房的防雷设计应严格按规范进行,选择可靠的避雷方式、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以有效防止直击雷与感应雷的危害。
2.高温
高温容易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高温、潮湿天气,存储的烟花爆竹内的遇湿发热物质能形成局部高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湖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端最高气温可达41.00C,当夏季库内温度过高时,可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高气温引发事故。
3.潮湿
很多烟花爆竹装药是含有镁铝合金、铝银粉等物质,这些物质是遇湿发热易燃物质。
所以仓库一定要有防雨、防潮、防漏措施,防止仓库内存放的烟花爆竹遇湿发热引发燃爆事故。
4.雨水
仓储所在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湿度大,雨水充沛,空气中湿度较大。
烟花爆竹产品中的烟火剂含水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镁铝合金、铝银粉等金属原材料是遇湿发热易燃物质。
所以成品库及运输车辆一定要做好防雨、防潮、防漏措施。
5.静电危害
仓库内装卸工具和人体所产生的静电积累,均对安全构成严重危害。
静电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根本原因在于静电放电火花具有点火能量,而静电保护主要是设法消除和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条件。
本项目中烟花爆竹都是易燃易爆物品,能量很小的静电火花都有可
能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6.山体滑坡:仓储场所地处丘陵地带,虽然可借助山体作为防护屏障,但在土质较松散、边坡不稳或遇有连续大爆雨、冰冻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滑坡而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应做好对边坡监控、加固等防范措施。
7.山火危害:湖南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加上仓库与山丘上的树木杂草相距较近,如果防范措施不当,一旦发生山火就有可能烧毁仓库和引发爆炸事故,给企业带来损失、给职工造成伤害,因此,企业除按规定搞好安全防火隔离带以外,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措施。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