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中班数学练习题上

中班数学练习题上一、认识数字(共10分)1. 请在下列数字中找出所有偶数:1, 2, 3, 4, 5, 6, 7, 8, 9, 10。
(5分)2. 请写出下列数字的下一个数:3, 5, 7, 9。
(5分)二、数的比较(共10分)1. 请比较下列每组数字的大小,并用“>”或“<”连接:- 5 和 8- 7 和 6- 9 和 92. 请找出下列数字中最大的一个:2, 4, 6, 8, 10。
(5分)三、简单的加减法(共20分)1. 计算下列加法题:- 3 + 2 =- 4 + 4 =- 5 + 5 =2. 计算下列减法题:- 8 - 3 =- 10 - 5 =- 7 - 2 =四、数的排序(共10分)1. 请将下列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 3, 6, 8, 2, 5。
(5分)2. 请将下列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7, 4, 9, 1, 6, 5。
(5分)五、图形识别(共10分)1. 请在下列图形中找出所有的正方形:□, ○, △, □, ◇, △。
(5分)2. 请在下列图形中找出所有的圆形:○, □, △, ○, ◇, ○。
(5分)六、简单的乘法(共10分)1. 请计算下列乘法题:- 2 × 3 =- 4 × 2 =- 5 × 1 =2. 请写出下列乘法题的积:- 3 × 4 =- 2 × 5 =七、认识时间(共10分)1. 请写出一天中的上午和下午各包含几个小时。
(5分)2. 请写出一周中有多少天。
(5分)八、简单的应用题(共2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华2个,请问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5分)2. 班级里有8个男生和6个女生,班级里总共有多少个学生?(5分)3. 学校图书馆有10本故事书和5本科普书,如果每本书借出去了1本,图书馆里还剩下多少本书?(10分)九、逻辑推理(共10分)1. 如果所有的猫都怕水,而小花是一只猫,那么小花怕水吗?(5分)2. 如果所有的鸟都会飞,但是企鹅是一种鸟,企鹅会飞吗?(5分)十、综合练习(共10分)1. 小红有6支铅笔,她给了小明3支,然后又买了2支,请问小红现在有多少支铅笔?(5分)2. 小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5元的书,然后又买了一支2元的笔,请问小华还剩下多少钱?(5分)请小朋友们认真完成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锻炼你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
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
如: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学习8、9的.加减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体验,接着去根据图片中的要求进行列式,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生“考虑”。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
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同学合作交流学习”和“教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协助下亲自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11月11日是光棍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能莅临我校进行教研活动,我非常的高兴,遗憾的是未能献上合格的公开课,在谢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点评中,发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现则其重点简要说明,希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以内数的认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顺利的进行9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根据一图写出四式,为后续学习数打下基础。
教学第一个例题(恐龙图)这部分我将课件上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好像在向前爬行),结果学生将其中一条减法算式理解成前面两只恐龙离开了视线,对另一条减法算式的理解造成了困难。
谢老师指出,课件的动静制作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不能单纯为了课件的美观,我将这里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无关刺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9的认识》精品教案

《8、9的认识》精品教案教学内容8、9的认识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初步建立8、9的表象。
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
3.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4.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
5.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点难点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9的组成。
教具学具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圆和五角星等。
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口算。
4+2= 5-3= 7-5= 2+2=3+4= 6-2= 7-4= 7-1=2.复习数的组成。
3.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4.在○里填上“>”“<”或“=”。
7○6 2○5 5○7 3○3 0○1 6○4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9。
板书:8、9的认识2.数数,认识8和9。
(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
(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
(3)集体交流。
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
(有1个老师,8个学生)图中有8棵树,可以用8来表示。
(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
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
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
……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
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
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4)请同学们摆出8个○。
请同学们摆出9个自己喜欢的图片。
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7颗珠子,然后拨上1颗。
提问:通过拨珠子你想到了什么?(原来有7颗,又拨上1颗,现在有8颗珠子,8在7的后面,8比7多1……)再拨上1颗珠子,现在你能说说又知道了什么吗?同桌互说。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6、7、8、9 减几》教学课件

从6接着倒数,5, 4,3,2。6-4=2
从6接着倒数,5,4。62=4
试一试
7-1= 6
7-6= 1
你是怎样算的?
想想做做
1.
【教材P43想想做做 第1题】
8- 5 = 3 8- 3= 5
9-2 =7 9 -7 =2
2. 【教材P41 想想做做 第2题】
7 - 3 = 4 6- 1 = 5 9 - 5 = 4 7- 4 = 3 6 - 5 = 1 9 - 4 = 5
二 6~9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 6、7、8、9 减几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复习回顾 看图,填一填。
( 2)+(5)=(7 ) ( 5)+(2)=(7 )
2 + 4 =( 6) 4 + 2 =(6 )
新课讲授
说一说,写一写
(1)一共有6人,正在滑的有4人,休息的有( (2)一共有6人,休息的有2人,正在滑的有(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先接着画一画,再写出差 【教材P43 想想做做 第3题】
0123 4 5 6789
8-2= 6
3.
0123 4 5 6789
8-4= 4
4. 【教材P43 想想做做 第4题】
9-3 = 6
你能再讲一个用这道 算式计算的故事吗
树上原来有9只鸟,后来飞走了3只鸟,现 在还剩几只鸟?
课堂小结
已知总数求其中一部分要用减法
(2)一共有6人,休息的有2人,正在滑的有(
)人。
用 代替小朋友理解题意。
共有6人
62=
休息2人
4
求正在滑的有几人,要从总人 数里去掉休息的人数,用减法 计算。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教师版)检测卷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难度系数:0.46(较难)一、慎重选择(共5题;共5分)1.(1分)(2023一上·遂川期末)被减数和减数都是7,差是()。
A.0 B.7 C.14【答案】A【规范解答】7-7=0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被减数-减数=差,把两个7相减求出差即可。
2.(1分)(2022一上·德清期末)第一个加数是7,第二个加数是9,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加数多()。
A.2 B.16 C.3【答案】A【规范解答】9-7=2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用减法求出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加数多多少即可。
3.(1分)(2022一上·龙口期中)与8最接近的数是()。
A.4 B.3 C.6 D.9【答案】D【规范解答】解:8-4=4,8-3=5,8-6=2,9-8=1,1<2<4<5,所以与8最接近的数是9。
故答案为:D。
【思路点拨】求与一个数最接近的数,先把这两个数作差,差越小,这两个数越接近。
4.(1分)(2022一上·六枝特期中)小明做了6只纸飞机,送给同学4只,还剩几只?正确的是()。
A.6-4=2(只)B.6-2=4(只)C.6+4=10(只)【答案】A【规范解答】解:求还剩的只数,列式是:6-4=2(只)。
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还剩的只数=小明一共做纸飞机的只数-送给同学的只数,据此列式作答即可。
5.(1分)(2021一上·鼓楼期末)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个结。
A.3 B.8 C.7【答案】C【规范解答】8-1=7(个)故答案为:C。
【思路点拨】观察图可知,两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1个结,据此可知,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8-1=7个结。
二、仔细想,认真填(共11题;共25分)(2024一上·任城期末)把1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次;如果锯成9段,需要锯次。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8、9的认识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初步建立8、9的表象。
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
3.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4.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
5.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点难点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9的组成。
教具学具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圆和五角星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4+2= 5-3= 7-5= 2+2=3+4= 6-2= 7-4= 7-1=2.复习数的组成。
3.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4.在○里填上“>”“<”或“=”。
7○6 2○5 5○7 3○3 0○1 6○4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9。
板书:8、9的认识2.数数,认识8和9。
(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
(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
(3)集体交流。
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
(有1个老师,8个学生)图中有8棵树,可以用8来表示。
(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
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
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
……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
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
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4)请同学们摆出8个○。
请同学们摆出9个自己喜欢的图片。
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7颗珠子,然后拨上1颗。
提问:通过拨珠子你想到了什么?(原来有7颗,又拨上1颗,现在有8颗珠子,8在7的后面,8比7多1……)再拨上1颗珠子,现在你能说说又知道了什么吗?同桌互说。
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这是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的一个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理解数字8和9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1到7的数字,并掌握了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对数字8和9的认识中,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它们的形状和大小,进一步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8和9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到7的数字,并掌握了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这为学习数字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来学习。
在学习数字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他们能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习风格方面,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来学习,以提高学习兴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数字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学生可能会对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产生困惑。
此外,他们在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时可能也会遇到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以及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数和运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数、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8和9的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和运算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6-10的认识和8、9的加减法运算的图片、例子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卡片、小棒等教具,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6-10这几个数,引导学生复习数数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入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讲解6-10的认识和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