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
经典一年级数学8和9教案5篇最新

经典一年级数学8和9教案5篇最新数学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经典一年级数学8和9教案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8和9教案1课题:8和9的认识课型:新授课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具。
点子图,直尺,计数器,学具卡片。
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大家知道吗?我们谷城正在创建园式县城,为了迎接这一检查,各个校园都积极地打扮,希望把校园打扮得更美,不信,我们去瞧一瞧吧! 师出示53彩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板书课题二、启发诱导,研究问题1、生摆学具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教学8、9的顺序(1)教师逐一拨珠,让生数(2)出示直尺图,熟记0—9各数顺序。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54页 (2)比较7、8、9的大小 (3)用>、<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4、教学8、9的序数的含义出示蝴蝶图 (1)学生先按照要求说一说再涂色。
(2)试着说说8只和第8只,9只的区别,让学生正确理解8、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
5、8和9的写法(1)出示8和9,说说8和9像什么? (2)师示范生练习 (3)生在书上方格中写8和9。
三、规范认知,构建新知1、练习八1题2、从1到9按顺序连线四、小结谈谈你收获一年级数学8和9教案2【教材分析】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5.2.《8和9的加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8和9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8和9的加法运算。
2. 8和9的减法运算。
3. 8和9加减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8和9加减运算的规律,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如1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
(2)情境导入:创设一个与8和9有关的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如“小明的书架上有8本书,妈妈又给他买了9本书,现在书架上有多少本书?”2. 探究新知(1)8和9的加法运算引导学生观察8和9的加法运算,发现规律,如:8 1 = 98 2 = 108 3 = 11……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8加上一个数,结果依次增加1,直到加到10时,结果又从1开始增加。
(2)8和9的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观察8和9的减法运算,发现规律,如:9 - 1 = 89 - 2 = 79 - 3 = 6……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9减去一个数,结果依次减少1,直到减到0时,结果又从10开始减少。
(3)8和9加减混合运算引导学生进行8和9的加减混合运算,如:8 3 = 1111 - 5 = 6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引导学生改正。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总结8和9加减运算的规律。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8和9加减运算的理解。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解答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8和9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六、板书设计8和9的加减法加法运算:8 1 = 98 2 = 108 3 = 11……减法运算:9 - 1 = 89 - 2 = 79 - 3 = 6……加减混合运算:8 3 = 1111 - 5 = 6……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让学生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运算。
《8和9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8和9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掌握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8和9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教学PPT。
3、计数器。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复习8和9的加减法。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
3、学生活动:进行加减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8和9加减法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计数器亲自操作,加深理解。
3、巩固练习:给出一些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总结。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竞赛、口头答题、课堂观察。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
2、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并记录下购买的商品和价格,计算出总价,作为实践作业。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掌握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下次可以多增加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评价方面还需要更加多样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课件数学《9以内的加减法》一、设计意图:9以内的加减法是幼儿园大班学习的重点,大班幼儿学习9以内的加减法,初步接触数的组成和分解,为大班下学期的相邻数、1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基础。
现在的幼儿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呵护,生活与知识经验欠缺,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欠缺,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9的加减法,调动幼儿学习加减法的兴趣,并初步掌握9的加减法。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8、9的认识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初步建立8、9的表象。
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
3.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4.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
5.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点难点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9的组成。
教具学具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圆和五角星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4+2= 5-3= 7-5= 2+2=3+4= 6-2= 7-4= 7-1=2.复习数的组成。
3.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4.在○里填上“>”“<”或“=”。
7○6 2○5 5○7 3○3 0○1 6○4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9。
板书:8、9的认识2.数数,认识8和9。
(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
(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
(3)集体交流。
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
(有1个老师,8个学生)图中有8棵树,可以用8来表示。
(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
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
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
……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
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
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4)请同学们摆出8个○。
请同学们摆出9个自己喜欢的图片。
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7颗珠子,然后拨上1颗。
提问:通过拨珠子你想到了什么?(原来有7颗,又拨上1颗,现在有8颗珠子,8在7的后面,8比7多1……)再拨上1颗珠子,现在你能说说又知道了什么吗?同桌互说。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2.7 练一练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2.7 练一练【课题名称】第12课时练一练【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2页—53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8和9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迅速地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8、9的加减法。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加法、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用加法解决问题。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加法解决问题,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第一幅图)预设:一共有多少个青椒?筐里青椒的数量和外面青椒的数量合起来就是青椒总量。
列算式是:6+3=9(个),一共有9个青椒。
(第二幅图)预设:一共有多少个蘑菇?筐里蘑菇的数量和外面蘑菇的数量合起来就是蘑菇总量。
列算式是:4+5=9(个),一共有9个蘑菇。
3.用减法解决问题。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预设:筐里有多少个青椒?从9里减去右面的3个青椒,就是筐里青椒的数量。
列算式是:9-3=6(个),筐里有6个青椒。
二、跟进练习1.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 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把计算练习趣味化,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形式下练习计算,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达到了复习9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目的。
3. 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3题。
教师:大家知道怎么玩转盘游戏吗?预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用转盘中间的数减去旁边的数,所得到的差写在对应的格子里。
《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8、9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同学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你都有哪些收获?今天让我们和聪聪一起去数学乐园里游玩吧!乐园里还藏着我们学习过的这些数学知识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一)巩固8和9的认识1.数的顺序。
刚一进乐园,就看到了“小画家”的游戏,请你当小画家,按0-9的顺序连线,画出是谁在钓鱼吧。
提问:画完以后怎样检查?预设1:可以从0-9再数一遍。
预设2:可以从9开始倒着数一遍。
这两个方法都很好,在检查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按顺序数。
请你从9开始,一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边数边检查吧。
2.比较大小。
当完“小画家”,咱们继续往乐园里走,去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这是谁在玩“老鹰捉小鸡”?预设:小狗和小兔。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哪种小动物多吗?请你想一想,可以小声说一说。
预设1:分别数一数小狗和小兔的只数。
先数小狗1、2……一共有9只,再数小兔1、2……一共有8只,9大于8,所以小狗多。
预设2: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从前往后正好是1只小狗挨着1只小兔,把它们“连线找朋友”1对、2对……最后多出了1只小狗,所以是小狗多。
同学们分别用了分类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都是很会思考的小朋友!下面,请你动笔写一写,比较大小。
3.基数和序数。
玩完游戏,我们去坐小火车。
小猴不知道自己坐在第几车厢,你能帮帮它吗?请你数一数、填一填。
预设:小兔在第1车厢,长颈鹿在第3车厢,所以中间熊猫坐的是就第2车厢,然后继续1个1个往后数,这是第4车厢、第5车厢……小猴在第8车厢,最后的小羊在第9车厢。
提问:你们能根据填写的结果提出一些问题吗?预设1:一共有几节车厢?预设2:8的相邻数是几和几?预设3:大象和小猴之间有几只小动物?你们可真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 8、9的组成小火车到站了,停在“连连看”的游戏站。
游戏规则:哪两个瓶子里的小球数量合起来是8个,把它们连起来。
预设:可以先数一数,然后运用数的组成,按顺序连线,1和7组成8,5和3组成8,6和2组成8,4和4组成8,4个的应该和4个的连,只有1瓶4个的,就不连了。
2023年《8和9》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3年《8和9》一年级数学教案2023年《8和9》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
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口算。
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一)、学习一图四式。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
2+6=86+2=8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8-6=2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
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朋友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
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
4+5=95+4=99-4=59-5=4看来,小朋友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这是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的一个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理解数字8和9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1到7的数字,并掌握了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对数字8和9的认识中,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它们的形状和大小,进一步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8和9的形状和大小,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到7的数字,并掌握了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这为学习数字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来学习。
在学习数字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他们能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能力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习风格方面,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来学习,以提高学习兴趣。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数字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学生可能会对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产生困惑。
此外,他们在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时可能也会遇到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