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关于溶剂型清洗剂的几个质量标准

关于溶剂型清洗剂的几个质量标准

关于溶剂型清洗剂的几个质量标准目前国内生产的清洗剂品种繁多,但都没有统一标准,只有各个企业的相关标准和检测报告,这对供需双方产品的质量判别就没有统一的法律依据。

虽然各个企业所生产的清洗剂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原料有所不同,而控制的技术指标也有所不同。

但根据我们多年从事清洗剂生产的经验,溶剂型清洗剂共有的几个重要技术指标应是一致的,这便于在使用中查找问题。

下面就将几个技术标准进行讨论。

一、酸度任何类型的清洗剂对酸碱度都是必须严格控制的技术指标。

特别是溶剂型清洗剂,酸度指标更为重要,因为所清洗的工件都是成品,大多不做任何处理,清洗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清洗工件的品质。

所以酸度指标代表了清洗剂的稳定性和对所清洗工件的质量保证。

如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氟烃,氯烃,溴烃,烃类和醇类等清洗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酸度,同时为防止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必须在出厂时加入各种稳定剂和抗氧剂使之稳定,以防止在使用和加热过程中产生分解。

因为上述物质分解出的酸性物质如HF,HCL和HBr等,在遇到微量水时成为酸,酸度升高后,不仅对清洗的工件有影响,使金属表面失去光泽,元器件受损;而且在酸性介质的长期作用下,不锈钢设备也会被锈蚀。

所以上述清洗剂都要添加稳定剂。

如果稳定剂的选择不好或加入量不够,清洗剂在反复加热和与大气接触中,也会发生酸度升高或产生氧化分解,使清洗剂品质变坏,导致工件等发生锈蚀。

通常出厂时所添加的稳定剂或抗氧剂有以下几类:酚类,醇类和环氧化合物类等,添加量一般在0.05%到5%以内。

出厂时的酸度控制在10ppm(0.001%)以内。

酸度的检测是按GB4120.3之规定进行,等效于国际标准ISO-1393,采用酸碱滴定法。

由于很多清洗剂不溶解于水,不能用碱液来滴定,而是采用水洗的方法,滴定从溶剂清洗剂洗下来的水液。

此法较繁琐。

也可采用无水乙醇碱液法来直接滴定,因为很多清洗剂都溶解或部分溶解于乙醇中。

此法简单可靠,便于车间检测。

铁桶灌装溶剂安全技术规程

铁桶灌装溶剂安全技术规程

铁桶灌装溶剂安全技术规程
铁桶灌装溶剂是一项常见的工业操作,通过将溶剂倒入铁桶中保证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铁桶灌装溶剂的安全技术规程:
1.选择合适的铁桶:确保使用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铁桶,以防止泄漏和溶剂波动。

2.检查桶身完整性:在灌装前检查铁桶的桶身是否有损坏、腐蚀或破裂。

如果有任何问题,应更换桶子。

3.清洁铁桶:确保在使用新铁桶之前清洁瓶身,以免残留物污染溶剂。

4.使用适当的工具:使用合适的灌装设备,如漏斗或泵,以确保溶剂从容易控制的高度倒入铁桶。

5.避免溅洒:操作时要小心,以避免溶剂溅洒。

在倒液时保持平稳,避免大力倾斜或快速倒液,以减少溅洒的风险。

6.保护装备:使用安全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以防止溶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7.防止静电积聚:静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确保移除或地接铁桶,以减少静电的积聚。

8.储存和处理废料: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正确处理废弃溶剂和废弃铁桶。

9.培训工作人员:为所有参与铁桶灌装溶剂工作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安全指导。

总之,遵守上述的安全技术规程,能够确保铁桶灌装溶剂操作的安全性,并避免潜在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1.样品收集和处理:样品的收集和处理是研究残留溶剂的基础。

应确保样品收集的全过程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避免外界因素的污染。

同时,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剂,以最大程度地提取待测溶剂。

2.仪器设备:研究药物残留溶剂需要使用高效、准确的仪器设备。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

同时,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测量准确度。

3.质量控制:在进行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环境的控制、试剂和溶剂的选择和质量检验、标准品的准备和校准等。

在样品检测过程中,应设置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用以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4.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应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法操作。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考虑样品性质、分析目标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于药物残留溶剂的研究结果,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去除异常值和误差,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需要进行科学的结果解读,将研究结果与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

6.结果验证和评价:研究结果的验证和评价是判断研究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步骤。

应进行重复试验和平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同时,应将研究结果与相关法规标准相对照,进行合理的评价。

在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中,需要遵循以上技术指导原则,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只有在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才能准确评价药物残留溶剂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

溶剂清洗剂国军标

溶剂清洗剂国军标

溶剂清洗剂国军标
目前中国对清洗剂的国家标准包括《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5296.3-2008)和《工业用溶剂清洗剂通用技术条件》(GB/T 25720-2010)。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是适用于所有化妆品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溶剂清洗剂的相关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清洗剂中禁止使用的有害物质、使用限量、包装标识以及安全性评价等内容。

《工业用溶剂清洗剂通用技术条件》则是适用于工业用溶剂清洗剂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溶剂清洗剂的技术要求,包括物理性能指标、化学性能指标、环境和卫生要求等内容。

这两个国家标准共同对溶剂清洗剂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

残留溶剂测定的要求和测定方法

残留溶剂测定的要求和测定方法

GC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CHP05版之二
• 以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 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固定相,柱温为80~ 170℃;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 1000; (2) 以内标法测定时,内标物与待测物的两个 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3) 以内标法测定时,每个标准溶液进样5次, 所得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 相对标准偏差 不大于5%;若以外标法测定,所得待测物峰面积 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
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液的制备 CHP05版之三

精密称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有机溶剂和 内标物质适量,分别加入无有机物的水溶 解并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及内标 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标准及内标贮备液 各0.1~1ml,加无有机物的水稀释至 10.0ml,混匀,即得。用外标法测定时只 量取标准贮备液稀释。 精密称取供试品0.1~1g,加无有机物的 水或合适的无有机物的水溶液使溶解,并 稀释至10.0ml,混匀,即得。
企标控制溶剂 DMF
实际检出 乙醇
A B C D

乙醇
DMF 甲醇、氯仿、甲 苯
乙醇、甲苯 无
30040701 30040702 30040703
E
041101 041102 041103
甲醇、乙醇、环 乙醇、乙醚 己烷、DMF、 DMSO
盐酸头孢他美酯残留溶剂的控制
厂家 A B C D E F G 申报生产工艺中涉及的溶剂 甲苯、二氯甲烷 甲苯、二氯甲烷 乙醇、丙酮 乙酸乙酯 实际检出的残留溶剂 异丙醇 异丙醇、石油醚 异丙醇 异丙醇
(3)确证:通常通过标准加入法已经可以确
定初步判定的残留溶剂种类的正确与否, 但对一些微量残留的一类溶剂或产品生产 工艺中未提及的溶剂,为慎重起见,可采 用气相-质谱联用或气相-红外光谱联用 技术对所检测到的残留溶剂做进一步的确 证。

新标准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新标准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溶剂油安全技术阐明书修订日期:2014年3月12日 SDS编号:产品名称:200#溶剂油版本:2023年第一版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00#溶剂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溶剂汽油化学品英文名称:Mineral solvents企业名称: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号码:企业应急:技术阐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23年4月1日推荐用途:用作油漆工业溶剂和稀释剂等产品限制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络,私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旳厂家概不负责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称远旳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类别: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取健康危害:急性健康危害:食入该物质可引起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呕吐。

刺激咽部、食管、胃和小肠,引起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喉部烧灼感,大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头昏、气短、腹胀、抽搐、昏迷。

损害心肌可引起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可致死)和心电图变化。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可引起舌刺痛感并且感觉减退。

液体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能引起轻度、临时性结膜充血。

吸入蒸汽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和毒性,一次急性长时间吸入可引起神志丧失。

吸入高浓度气体(蒸汽)引起咳嗽、恶心等肺刺激性症状。

头痛、头晕、反射迟钝、疲乏和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克制症状。

慢性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可引起末梢神经病,进行性四肢神经活动失调,长期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障碍和肝脏、血液病变。

皮肤长期或持续与该液体接触或致皮肤干燥脱脂、皲裂、刺激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导致污染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告通则》(GB 13690-2023)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阐明规范系列原则,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3类(GB20581);急性毒性4类(GB20592);皮肤腐蚀/刺激3类(GB20593);对水环境旳危害类别3 (GB2060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吸入有害引起皮肤轻微刺激,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导致污染防备阐明:防止措施:严禁明火、防止火星和严禁吸烟事故响应:消除所有点火源。

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

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

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包材溶剂残留是指在包装材料中所使用的溶剂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在包材中的情况。

溶剂残留是一种常见的包材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对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对于保障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对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制定了相关规定,以下将对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管理体系。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材溶剂残留的限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如《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

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对包材溶剂残留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标准化指导,确保包材溶剂残留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对包材溶剂残留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在包材溶剂残留的限量要求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包材的溶剂残留限量标准,如塑料包材、纸质包材、金属包材等。

这些限量标准是根据包材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确定的,能够有效保障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包材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满足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此外,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包材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

对于包材生产企业来说,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包材溶剂残留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对于使用企业来说,要求其在采购和使用包材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和使用,确保所采购的包材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这样可以有效保障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安全,减少溶剂残留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造成的影响。

总之,包材溶剂残留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食品、药品等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的制定依据科学、内容全面、要求严格,能够有效规范包材溶剂残留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编号: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二OO四年三月一日目录概述一、有机残留溶剂的确定(一)、通则(二)、确定进行残留量研究的有机溶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原料药制备工艺2、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特点(三)、残留溶剂分类及研究原则1、第一类溶剂2、第二类溶剂3、第三类溶剂4、第四类溶剂二.研究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一)、研究方法的建立1.GC法2.其他检测方法8(二)方法学验证1.专属性2. 检测限3. 定量限4. 线性5. 准确度6. 耐用性三、研究结果的分析及质量标准的制定(一)、有机溶剂残留量表示方法1、允许日接触量2、浓度限制3.两种表示方法的比较(二)、制定质量标准的一般原则及阶段性要求1、第一类溶剂2、第二类溶剂3、第三类溶剂四.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附录中无限度规定和未收载的有机溶(二)、未知有机挥发物(三)、多种有机溶剂综合影响(四)、中间体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五)、制剂工艺对制剂有机溶剂残留的影响(六)、辅料有机溶剂残留的研究及对制剂的影响[附录][参考文献][起草说明][著者][概述]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

根据国际化学品安全性纲要、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一些国际组织的研究结果,很多有机溶剂对环境、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保障药物的用药安全,控制产品质量,需要进行有机溶剂残留量的研究和控制。

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 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指导原则,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25版、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 BP)2002年版、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2003年版、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 CP)2000年版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以药物研究开发本身的规律为出发点,同时结合我国药物研发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有机溶剂残留问题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形成的对有机溶剂残留问题的一般认识,希望可以帮助药物研发者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机溶剂残留方面的研究,也为药物评价者提供一些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0#溶剂
1. 标准号:沪Q/HG13-537-83(86)
2. 技术标准:
二. 石油甲苯
1. 标准号:GB3406-90
2. 技术标准:
三. 石油混合二甲苯
1. 标准号:GB3407-90
2. 技术标准:
四. 1000#溶剂
1. 标准号:AKZO/T03-R014-92
2. 技术标准:
检验方法:
馏程:按GB255-77(88)
芳烃含量:色谱法
闪点:GB261-71
4. 用途:醇酸漆、氨基漆。

五. 烧火油
1. 标准号:AKZO/T03-R008-92
2. 技术标准:
馏程:按GB255-77(88)
闪点:按GB261-77
六. 芳烃DH 100#(国产)
1. 标准号:AKZO/T03-R001-97
2. 技术标准:
馏程:按GB255-77(88)
4. 用途:氨基漆。

七. 芳烃100#(进口)
1. 标准号:AKZO/T03-R004-97
2. 技术标准:
馏程:按GB255-77(88)执行。

芳烃含量:按ASTM875执行。

4. 主要用途:氨基漆。

八. 芳烃DH150#
1. 标准号:AKZO/T03-R002-97
2. 技术标准:
馏程范围:按GB255-77(88)执行。

4. 主要用途:氨基漆。

九. 501稀释剂
1. 标准号:AKZO/T03-R003-96
2. 技术标准:
3.
环氧值:参照92年4月版《涂料工业用原料技术标准手册》中E型环氧树脂(E-20)中的环氧值测定。

4. 用途:环氧漆。

十. 异丙醇
1. 标准号:GB7814-87
2. 技术标准:
十一. 松节油
1. 标准号:LY205-74
2. 技术标准:
外观、馏程、酸价的测定均按92年4月版《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技术标准手册》中的规定进行。

4. 主要用途:醇酸漆。

十二. 酒精(工业用—发酵法)
1. 标准号:GB/T394.1-94
2. 技术标准:
4. 主要用途:醇酸漆、环氧漆。

十三. 焦化苯(溶剂用苯)
1. 标准号:GB2283-80
2. 技术标准:
十四. 乙二醇乙醚
1. 标准号:AKZO/T03-D005-90
2. 技术标准:
中和试验: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钠:0.1M水溶液
酚酞指示剂:
方法:称取25g(准至0.001g)样品于150ml三角瓶中,加两滴酚酞指示剂,用0.1M氢氧化钠溶液滴至微粉色,看
所耗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过氧化值的测定:
试剂与溶液:
硫酸:25%水溶液
碘化钾:10%的水溶液
硫代硫酸钠:0.1M水溶液
方法:称取50g(准至0.001g)样品于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50ml的蒸馏水,10ml的25%硫酸,20ml 10%碘
化钾,摇匀后于暗处放置30分钟,取出加入100ml蒸
馏水用0.1M硫代硫酸钠滴至无色。

过氧化值按下式计算:
X= MV×1000
G
式中:
M──硫代硫酸钠的浓度;
V──硫代硫酸钠的消耗体积(ml);
G──样品重量(g)。

4. 用途:电泳漆。

十五. 丙二醇醚类(甲、乙、丁醇)
1. 标准号:沪Q/HG14-703-83
2. 技术标准:
十六. 环己酮
1. 标准号:GB10669-89
2. 技术标准:
十七. 醋酸乙酯
1. 标准号:GB3728-91
2. 技术标准:
十八. 醋酸丁酯
1. 标准号:GB3729-91
2. 技术标准:
十九. 丙酮
1. 标准号:GB6026-89
2. 技术标准:
二十. 丙二酸二乙酯
1. 标准号:AKZO/T03-D003-90
2. 技术标准:
馏程的测定:
仪器装置:
蒸馏装置:采用GB255-64“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
温度计:分度值为0.1℃
量筒:容积100ml,分度为1ml
石棉垫:孔径50毫米
蒸馏瓶:颈长125毫米,内径22±2毫米
测定手续:用洁净干燥的量筒准确量取100ml试样,注入带支管的蒸馏烧瓶中。

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
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与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
使双球水银球由上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焊接处的下边缘在同一
平面上,同时按上辅助温度计。

将蒸馏烧瓶安装在石棉垫上,
其支管要用紧密的软木塞与冷凝上端相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
内的长度为25~40毫米,但不能与冷凝器内壁接触。

将上罩
放在石棉垫上,把蒸馏烧瓶罩住,量过试样的量筒不需要干燥,
就可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时不接
触筒壁)不得少于25毫米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

仪器装好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和室温,然后开始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

控制从加热开始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
的时间应为5~10分钟,移动量筒使筒身接触冷凝管末端,让
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

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
出液为4~5毫升(相当于每10秒中约流出20~25滴)并记
录在规定温度范围内馏出液的体积和开始冒烟的温度。

如试样
已干,而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小于98毫升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按下列⑴、⑵、⑶式计算气压对温度范围的校正值△tp、温度
计水银柱露出塞外部分的温度校正值△t以及观测气压下的
温度范围t1 :
△tp=0.00012(760-P)〃(273+t) .............. ⑴
△t=0.00016h(t2-t3) ....................... ⑵ t1=t0-△tp-△t .......................... ⑶
式中:
P──观察气压,毫米水银柱;
t──测定时的馏出温度℃;
h──露出塞外的温度计水银柱高度,℃;
t2 ──蒸馏时观察温度,℃;
t3──辅助温度计的读数,℃;
t0──标准中所规定的温度范围,℃。

酸值的测定: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钾:0.1M乙醇溶液
甲苯乙醇溶液:2份甲苯与1份乙醇(重量比)混匀
酚酞指示剂
方法:
称取10g(准至0.001g)样品于1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已中和好的甲苯乙醇溶液20ml,再加入 2~3滴酚
酞指示剂,用0.1M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至微粉色即为
终点。

酸值按下式计算:
X= MV×56.1
G
式中:
M──氢氧化钾的浓度;
V──消耗氢氧化钾的体积(ml); G──样品重量。

4. 用途:电泳漆。

二十一. 正丁醇(合成法)
1. 标准号:GB9014-88
2. 技术标准:
二十二. 异丁醇
1. 标准号:ZBG17023-90
2. 技术标准:
二十三. 二丙酮醇
1. 标准号:沪bQ/1HG13-339-88
2. 技术标准:
二十四. 双戊烯
1. 标准号:沪Q/HG11-086-86
2. 技术标准:
二十五. 甲乙酮(丁酮)
1. 标准号:天津油漆厂企标
2. 技术标准:
馏程:按GB7534-87《工业用挥发性有机液体.沸程的测定》进行。

4. 主要用途:聚氨酯漆。

二十六. 190#溶剂
1. 标准号:辽宁QJ/AHY0
2.08-89
2. 技术标准:
3. 主要用途:氨基漆、醇酸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