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摘要:科学入门探究活动是科学主要特征, 7 固体熔化温称熔,肺泡氧气二氧化碳细胞 6 呼气和吸气程是由幅肌和肋骨肌肉协完成牛津上海版科学考全——六年级学期科学入门探究活动是科学主要特征科学探究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科学发现能助我们认识周围事物科学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场所实验室工作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实验必须安全措施3 人类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如要作准确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以下是些常用仪器及测量单位仪器测量单位刻尺长千米、米、厘米 k, , 量筒体积米3、厘米3、升、毫升 3, 3, L, L 天平质量千克、克 kg, g 停表、分、秒 , , 温计温摄氏° 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六基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科学探究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5 实验外紧急应变措施 9 ) 烫伤用蓝油烃(īg)涂抹;用量水冲洗b)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量水冲洗)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 实验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6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7 使用量筒应量筒必须放平;数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低水平位置6 8 物体冷热程称温8 9 每人心跳次数是不尽相人脉搏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运动我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利用身脉搏或心跳次数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3 0 异名磁极相吸名磁极相斥7 二生物世界科学喜欢研究身边事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生物特征是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 我们可以尝试饲养动物作长观察深人了其特征例如 ) 它外形; b) 它活动形态; ) 它对外界刺激反应; ) 它生活环境; ) 它进食习惯; ) 它对人类影响蜗牛爱吃植物嫩叶对农作物有害5 地球上有很多不种类生物科学按它们特征分类6 生物可以通检表进行分类7 生物检表基原理是按生物体都存相和不特征划分划分原则是先划分基差异再划分较细依类推因种生物少拥有共特征生物检表 8 些野生生物正濒临灾绝任何种生物绝种可能会影响其他生物从而影响整生活环境人类应该关和保护野生生物9 蜗牛喜欢潮湿和阴暗地方生活3 蜗牛身体呈淡黄色;外壳呈褐色外壳颜色了隐藏己;坚硬外壳了保护己蜗牛有对触角每对触角长短不蜗牛利用腹足向前移动地方留下粘稠物质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有助爬行还能助蜗牛黏附物体上蜗牛具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而没有听觉0 种生物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常无论差异有多我们应学会接受5 科学对动物身体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53 动物有脊柱成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称无脊椎动物53 三细胞与生殖细胞是绝多数生物体结构基单位生物体可由许多种不细胞组成它们各有功能分工合作3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没有细胞壁部分细胞都可以行分裂产生更多细胞5 动物雌性性细胞卵巢产生称卵子;雄性性细胞辜丸产生称精子6 精子和卵子结合程称受精作用7 当人类精子和卵子结合便会发育成胚胎胚胎母体发育通胎盘和脐带等结构从母体吸取所养分8 婴儿出生都会得到父母照顾和保护父母更会教导幼儿各种生技能直至幼儿成长可以独立生活止9 生命不易要珍爱生命尊敬父母0 进人青春期男女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二性征生殖器官也趋向成熟繁殖下代做准备青少年应我保护避免性侵犯避孕方法很多但原理不外乎两种是阻止受精作用发生二是阻止胚胎发育3 通性接触而传染疾病称性传染病避免性传染病方法是洁身爱显微镜目镜越短放率越;物镜越短放率越6970 显微镜总放率目镜放率×物镜放率70 显微镜下物像比原物而方向相反旋物像顺逆针方向不变73 5 婴儿出生子宫肌肉收缩把婴儿挤出母亲阴道外婴儿就脱离母体8 6 女性完全发育通常每隔8天卵巢便会排出成熟卵子排卵前子宫壁会加厚并有充血现象准备接受受精卵85 7 艾滋病是译音正式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V病毒引起89 四物质粒子模型物质状态有下列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各种状态性质如下 ) 固态有固定体积和固定形状b) 液态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 气态没有固定体积也没有固定形状物质是由无数体积极细粒子构成粒子虽然用肉眼看不见但粒子却存隙并且粒子不停地运动3 科学以粒子模型分析物质三种状态如下 ) 固态粒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粒子隙很粒子不能由移动只能固定位置上振动b) 液态粒子结构也很紧密但排列却不很整齐隙较粒子可定围由移动) 气态粒子相作用力很排列松散隙很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由气体粒子隙很压缩气体容易;液体粒子隙很.压缩液体极困难;而固体则几乎无法压缩5 气体粒子不断地撞击容器壁因而产生压强如空里气体粒子数量越多或粒子运动越剧烈气压就越6 无液气压计可用测量气压强7 物质每单位体积质量称密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密质量÷体积 8 密较物体浮密较物体上9 物体受热它粒子振动加剧粒子隙增物体便会膨胀相反地物体遇冷粒子能量被外界吸收粒子振动减弱隙缩物体便会收缩0 如加热程相气体膨胀明显液体次固体不明显即使加热程相不固体膨胀程也有不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便是利用这原理恒温器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原理控制电路开关从而控制温3 两种不物质相遇相进入对方现象称扩散现象这表明物质例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07 地球表面覆盖着层气由气体力子不停撞击地球表面从而产生定压强这称气压强简称气压气压强是0×05帕斯卡(帕) 5 密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和克立方厘米进率000 kg³g³ 容摘见末尾页码标页码该单元末尾《总结》原由编者手工输入如有错别敬请谅牛津上海版科学考全——六年级二学期五能与能我们周围能以不形式存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能可以由种形式化成另种形式受控制能化往往对我们生活很有助但失控能化则会带灾害例如火灾等3 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能化器)控制能化形式、发生和地热由高温地方移至低温地方称热传递5 热可以通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6 对流只流体出现当流体粒子由温较高地方移至温较低地方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移动称对流7 传导主要固体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传导便会出现8 辐射是种不介质传热方式辐射可以真空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辐射移至地球9 金属是热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不良导体0 以下方法可以防止热流失 () 使用热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方式流失; () 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方式流失动物使用不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可防止热皮肤流失所有生物都可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化成植物体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食物把植物化学能化成动物化学能从这关系看太阳就是能它直接或接地生物提供能量3 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它们所储存化学能也是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部分能终地球上能有限终有用尽天因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延长有限使用科学正致力开发新能和发明些更节能能化器5 位置越高质量越重力势能越;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补 6 当气体粒子受热它们运动速加快粒子距离会增气体受热膨胀它密相对地比四周气体密密较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较冷空气向下移动是便形成对流5 7 当水受热粒子距离增热水因而膨胀密变得比冷水密较热水向上升密较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液体热是以对流方式传递7 8 固体受热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碰撞影响相邻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围逐渐扩热也逐渐传至低温地方固体热是以传导方式传递8 9 不物质导热性能不金属导热性能较称热良导体非金属导热性较差称热不良导体0 0 不导热提导热性能不尽相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物质按照不分类准则能可以分成不类型30 然界就有各种形式能称次能30 3 凡是由次能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能称二次能3 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够较短周期产生能称再生能反称非再生能3 5 量消耗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常规能新能是相对常规能而言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3 6 天然气是储存地层较深部位可气体六水与人类人类对水非常庞水人类生命、生产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然界里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微粒、微生物和溶物质等要把水净化我们可以利用滤法除悬浮微粒再加入氯气杀死微生物3 水厂通沉淀、滤、消毒等程生产水我们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提取饮用水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量能成颇高5 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属物质但以不状态存6 物质三态关系如下液态固态气态7 固体熔化温称熔8 液体沸腾温称沸9 标准气压下冰熔是0℃水沸是00℃0 蒸发现象可以任何温下进行加快蒸发条件如下 ) 液面面积; b) 较高温; ) 空气流通淡水是有限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我们提供量有用物质因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每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3 然界有液态水、固态水(冰)、还有气态水(水汽)9 从其存空上看然界水致可分三类海洋水、陆地水和气水其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965%气水通常以雨、雪等形式出现9 5 然界水可分咸水和淡水海水属咸水不能直接饮用9 6 水净化方法 ) 沉淀法——除水较固体颗粒水加入明矾搅拌静置5556 b) 滤法——除水细固体颗粒使滤纸紧贴漏斗并向里倒入水5758 ) 加氯法——除水微生物向水加入数滴氯水59 ) 蒸馏法——除溶水物质加热蒸馏烧瓶里水使水蒸气通冷凝管、接受器用锥形瓶手机馏出物60 7 造成水质污染主要原因是 ) 城市生活废水; b) 农药和化肥; )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七空气与生命空气是种混合物微溶水空气成分如下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 稀有气体约占09% 二氧化碳约占003% 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气体检验方法 ) 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b) 二氧化碳可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3 用途 ) 氧气用() 呼吸作用;() 助b) 二氧化碳用() 光合作用;() 灭火器) 氮气用冷藏细胞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程叫做呼吸作用这程贮藏食物能量会化成生物体能量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汽比气多温也较高5 肺是动物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场所新鲜空气呼出空气口和鼻气管肺泡氧气二氧化碳细胞 6 呼气和吸气程是由幅肌和肋骨肌肉协完成吸气隔肌下拉而肋骨肌肉收缩这两组肌肉放松便会呼出空气7 含有叶绿素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有机物这程叫做光合作用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气气体成分保持相对平衡9 空气除了含有气体外还含有些微颗粒例如烟尘、花粉、细菌等85 0 食物烧会发出能量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9 烧有三项不可缺少条件可物、氧气、温(达到着火)可物耗尽、氧气不足、温降低至着火以下烧便会停止9 淀粉检验将碘液滴入被检测物体若变蓝色则含有淀粉3 容摘见末尾页码标页码该单元末尾《总结》原由编者手工输入如有错别敬请谅。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一学期一. 科学入门 1. 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

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

科学的发现能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2. 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

在实验室工作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好实验必须的安全措施。

3. 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

如需要作准确的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及测量单位:仪器测量单位符号刻度尺长度千米、米、厘米 km, m, cm 量筒体积米3、厘米3、升、毫升 m3, cm3, L, mL 天平质量千克、克 kg, g 停表时间时、分、秒 h, min, s 温度计温度摄氏度°C 4. 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

5. 实验意外紧急应变措施 p9 a) 烫伤:用蓝油烃(tīng)涂抹;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b)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c)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

d) 实验中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

6.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p12 7. 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位置。

p16 8.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p18 9. 每个人心跳次数是不尽相同的。

一个人的脉搏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同的。

运动后,我的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

利用自身的脉搏或心跳次数的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时间。

p23 10. 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

p27 二. 生物的世界 1. 科学家喜欢研究身边的事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

2. 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3. 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中饲养小动物,作长时间的观察,深人了解其特征,例如: a) 它的外形; b) 它的活动形态;c) 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 它生活的环境; e) 它的进食习惯; f) 它对人类的影响。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模块一:动植物的生长1.植物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能量释放出来,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运输作用:植物通过根、茎和叶之间的组织管道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成熟植物的生长。

-种子发芽: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经历脱水、吸水、伸长和断开包被等过程发芽。

-幼苗生长:种子发芽后,形成的幼苗通过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行生长。

-成熟植物的生长:幼苗长大成熟植物后,可以通过开花、授粉和结实等过程进行繁殖。

3.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生长、发育、老化和死亡。

-出生:动物通过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诞生。

-生长:动物在适宜的环境下获得养分和能量,通过不断摄取食物进行生长。

-发育: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例如婴幼儿、童年、青春期和成年等。

-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物的身体逐渐老化,功能衰退。

-死亡:动物经历老化后,体力衰竭或遭遇外界威胁等原因最终导致死亡。

模块二:地球变化与环境保护1.地球的变化:自然灾害、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和台风等带来的自然灾害会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等。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现象增多,例如干旱、暴雨和暴雪等。

2.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例如关闭电器、节约用水和使用节能灯等方式。

-减少污染:减少废气废水和垃圾的排放,例如选择环保产品和垃圾分类等。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例如植树造林和禁止非法捕猎等方式。

模块三:机器原理与应用1.机器的工作原理: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和齿轮原理。

-力的作用:机器通过力的作用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施加力使物体移动或改变形状。

牛津上海六年级知识点

牛津上海六年级知识点

牛津上海六年级知识点牛津上海教材是上海地区常用的一套教材,其中六年级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学科。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学科的知识点。

一、语文知识点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学科,六年级的语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语积累与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包括常见的义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同时,还需要学会合理运用这些词语,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阅读理解与鉴赏:六年级的学生需能独立阅读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篇章,并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同时,还需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写作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六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整数运算: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数和小数:学生需要学会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运算以及应用,如求解实际问题。

3. 几何图形:学生需要认识和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变换和推理。

4. 数据统计与概率: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了解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

三、英语知识点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六年级的英语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量扩展:学生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掌握更多的常用词汇和词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 语法知识应用:学生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同时,也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句子的构造。

3. 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需要通过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阅读习惯。

4. 口语表达与交流:学生需要通过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

四、科学知识点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六年级的科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知识:学生需要了解植物、动物、人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它们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

强,从而传递热能。

这种传递方式称为传导。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因为金属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促进热能的传导。

而非金属如空气和水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为它们的粒子结构不允许热能快速传递。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热的不良导体或密封来防止热的流失,减少能量的浪费。

19、除了热能外,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

例如,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风能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成电能。

电能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能源,可以在各种设备中使用。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节约电能,避免浪费。

20、总之,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需要控制能的转化,避免失控的能转化带来的灾害。

同时,我们也需要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能源和发明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地球,节约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年级牛津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牛津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牛津科学知识点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引导我们了解世界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能保持形状不变;液体的分子排列紧密但无序,能流动;气体的分子排列稀疏无序,能自由扩散。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转变为不同的态,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气体等。

二、物体的运动与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按照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拉力、推力、重力、摩擦力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许多力的作用,如用力推门、用力拉绳子等。

三、光的传播与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路径沿着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折射规律。

四、电路与电流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到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五、天体与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宇宙中一颗行星。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产生昼夜、季节变化等现象的原因。

太阳是地球上阳光的来源,它的光和热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点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声音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声音的特点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色,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测量和比较。

七、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我们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和地球资源。

通过学习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上海六年级科学知识点

上海六年级科学知识点

上海六年级科学知识点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a. 常见物质的形态与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别及其常见例子。

b. 物质的可燃性与不可燃性:火柴、木头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2. 物质的变化a.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溶解、凝固、融化、汽化和凝华等过程。

b. 化学变化:燃烧、酸碱中和等化学反应。

3. 能量的转换与利用a. 能源的种类与分类: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

b. 能量的转换:光能、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c. 能源的节约与保护:节约用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

二、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与特点a. 外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及特点。

b. 地表特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海洋等地理特征。

2. 地球与太阳系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

b. 月亮与地球:月相的变化、日食和月食的产生。

3. 宇宙与星系a. 星体的分类:行星、太阳、恒星和星云等。

b. 星座与星图:北斗七星、天琴座等常见星座的形状和位置。

三、生物多样性1. 动物分类a.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b.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常见动物类群。

2. 植物分类a. 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特点。

b.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植物类群。

3.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a.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和能量传递。

b. 生物的栖息地和环境适应: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健康与安全1. 卫生与健康a. 个人卫生:勤洗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习惯。

b. 疾病防护:预防常见传染病、接种疫苗等防病措施。

2. 交通安全a. 交通信号与规则:红绿灯、人行横道和交通标志等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b. 安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时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3. 自然灾害与应急措施a. 地震、洪水和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防范措施。

b. 灾害应急知识:地震避险、逃生和急救方法等基本应急措施。

牛津科学六年级知识点

牛津科学六年级知识点

牛津科学六年级知识点科学是孩子们在学校中接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科学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牛津科学六年级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质和材料1. 物质的分类:介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2. 材料的性质: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例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二、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了解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方式,例如推力、拉力、重力等。

2. 运动和速度:学习运动的定义和运动物体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并且能够解释物体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所受到的力。

三、能源和能量1. 能源的种类:认识不同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化石能源等,并了解它们的利用方式。

2. 能量转化:学习能量的转化过程,例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四、生命现象1. 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基本结构,包括组织、器官和细胞等。

2. 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周期:认识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周期,如种子发芽、幼虫成长、蝴蝶羽化等过程。

五、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组成: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板块的移动,以及地球上的水文、气候等现象。

2. 宇宙和天体:认识宇宙的概念,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特点。

六、环境保护1. 环境保护的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2. 节约能源:学习节约能源的方法,并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综上所述,牛津科学六年级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和材料、力和运动、能源和能量、生命现象、地球和宇宙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让我们一起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第5章能与能源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

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

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

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

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

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

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1)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2)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

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

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

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

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

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

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

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

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

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P4)
16、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

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P15)
17、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

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P17)
18、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

(P18)
19、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

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P20)
20、不同导热提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

(P21)
21、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的物质资源。

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能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P30)
22、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P30)
23、凡是经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P31)
24、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在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
生能源。

(P31)
25、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

(P31)
26、天然气是储存在地层较深部位的可燃气体。

(P41)
第6章水与人类
1、人类对水的需求非常庞大。

水在人类的生命、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自然界里的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的微粒、微小生物和溶解的物质等。

要把水净化,我们可以利用过滤法,除去悬浮的微粒,再加入氯气,杀死微小生物。

3、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生产自来水。

4、我们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饮用水。

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大量能源,成本颇高。

5、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均属同一物质,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6、物质的三态的关系如下:
7、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9、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10、蒸发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加快蒸发的条件如下:
(1)液面面积大;
(2)较高的温度;
(3)空气流通。

11、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物质。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1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

13、在自然界中有液态的水、固态的水(冰)、还有气态的水(水汽)。

(P49)
14、从其存在的空间上来看,自然界中的水大致可分为三类: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其中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大气水通常以雨、雪等形式出现。

(P49)
15、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海水属于咸水,不能直接饮用。

(P49)
16、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法——去除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

(P55-56)(2)过滤法——去除水中细小的固体颗粒使滤纸紧贴漏斗并向里倒入水。

(P57-58)(3)加氯法——去除水中的微小生物向水中加入数滴氯水。

(P59)
(4)蒸馏法——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加热蒸馏烧瓶里的水,使水蒸气通过冷凝管、接受器,用锥形瓶手机馏出物。

(P60)
17、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城市生活废水;
(2)农药和化肥;
(3)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第7章空气与生命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微溶于水。

空气的成分如下: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
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此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

2、气体的检验方法:
(1)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2)二氧化碳可使:
(i)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i)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

3、用途:
(1)氧气用于:
(i)呼吸作用;
(ii)助燃。

(2)二氧化碳用于:
(i)光合作用;
(ii)灭火器。

(3)氮气用于:冷藏。

4、在细胞内,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贮藏在食物中的能量会转化成生物体的能量,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比大气中的多,温度也较高。

5、肺是动物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

6、呼气和吸气的过程是由幅肌和肋骨间肌肉协同完成。

吸气时,隔肌下拉而肋骨间肌肉收缩。

这两组肌肉放松时,便会呼出空气。

7、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为有机物。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于大气中气体的成分保持相对平衡。

光合作用
氧气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9、空气中除了含有气体外,还含有一些微小的颗粒,例如烟尘、花粉、细菌等。

(P85)
10、食物燃烧时,会发出能量,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P89)
11、燃烧有三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耗尽、氧气不足、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燃烧便会停止。

(P91)
12、淀粉的检验:将碘液滴入被检测物体,若变为蓝色,则含有淀粉。

13、水:氯化钴试纸——蓝变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