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精编版)

暨南大学

2017年12月31日

一、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紧密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服务国家侨务工作大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能力、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二)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合作能力、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努力把暨南大学建设成为华侨华人教育与港澳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国家和地方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参与“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能为全世界华侨华人社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并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远景目标迈进。

(三)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学校优势学科实力更加突出,国际声誉大幅提升,汇聚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团队,建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产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成果,1-2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列,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期(2035年):以顶尖一流学科为引领,辐射带动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3-5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前列,学校整体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办学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

远期(2050年):在若干新兴前沿领域引领国际学术发展方向,创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流成果,3-5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整体办学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四)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学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按照“高原建高峰”的学科建设理念,遵循“顶层有设计,统筹需到位;重点有突破,整体上水平;管理有协同,评估要动态”的建设思路,结合学术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优化学科整体布局,构建以顶尖一流学科为核心、若干攀峰学科为支撑、一批优势学科为培育对象的学科布局新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学科增长点。

全力推进一流学科群建设,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以药学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带动相关支撑学科实现跨

越式发展,近期内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列,中远期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重点建设若干攀峰学科群,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重点建设文学新闻、经济管理、光电信息、生态环境、华侨华人等攀峰学科群,力争2-4个支撑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2个支撑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大力培育若干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一批区域一流、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培育包括力学、化学、材料科学、法学、中国史等在内的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力争中远期有1-2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五)拟建设学科

拟建设学科(群):生物医药学科群(以药学为核心)。

二、学科建设

(一)口径范围

生物医药学科群,主要涵盖生物学、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若干一级学科。以药学为核心建设学科,以生物学、临床医学为基础支撑学科,协同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多个相关学科,形成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生物医药学科群。以重大疾病防治为主线,全力推进生物医药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互联互补、共生共荣的学科体系。

(二)建设目标

近期(至2020年):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创新药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核心技术和人才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成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创新人才培养、优秀文化传承、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学科群。新增1-2个相关学科进入ESI前1%,已进入ESI前1%的学科中力争1个学科排名接近ESI前1‰。在创新药物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1-2个,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拔尖人才的培养基地。

中期(至2035年):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集创新药物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学科群,1个相关支撑学科进入ESI前1‰或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进入前2名或在QS或泰晤士全球学科排名中进入前200名。

远期(至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学科群,相关支撑学科中2-3个学科进入ESI前1‰,2个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进入前2名,1个学科在QS或泰晤士全球学科排名中进入前50名。

(三)建设基础

1.学科基础

学科水平:生物医药学科群是暨南大学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群,主要依托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等10余个学院(研究院)。协同相关学科组建的暨南大学创新药物优势学科平台于2012年被教育部列入“985”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项目。

研发平台:该学科群拥有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个,国际联合实验室6个,省部级及以上平台20余个。此外,暨南大学在珠三角地区拥有20余家附属医院,其中9家为三甲医院,拥有一批优质产学研平台。

人才队伍:该学科群拥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90余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3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4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优青”5人,组建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人才队伍实力雄厚。

教学成果: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拥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

课程”1门,主编规划教材29部。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等国家级竞赛50余项。2014年,药学院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文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该学科群研究团队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800余项,总经费超过4亿元。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863”计划课题、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超过500项,在三大索引收录的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获新药证书生产批文2项、临床研究批文4项,在研一类新药多项,在创新药物领域的研发成果突出。

2.学科特色优势、发展潜力与国际影响力

(1)以“111”创新引智计划为依托,学科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该学科群先后承担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111”引智计划3项:“中药创新药物发现与中药现代化创新引智基地”、“中枢神经再生创新引智基地”和“免疫功能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创新引智基地”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本学科群与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加强了在创新药物发现、肿瘤免疫与抗体药物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有效提升了学科群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粤港澳合作深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自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港澳地区高校共建了4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暨南大学-香港大学中枢神经再生联合实验室”于2015 年获批建立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作为中国华侨第一学府,暨南大学每年培养的

学生当中有近一半为港澳台侨以及海外留学生,生物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香港特区一成以上执业医师为暨大校友;澳门特区50%的执业药师、70%的执业医师为暨大校友。

(3)学科交叉融合充分,综合研发平台已经成型

经过十多年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建成具有完整研发链的生物医药综合大平台,重点开展疾病标志物与药物靶标发现、药物关键技术与新药创制、临床研究与精准医疗三大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中药学团队对岭南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以及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药物化学团队成功设计和合成了多个新靶点候选新药;蛋白质组学团队已建立国际一流的蛋白质组学/质谱平台,是中国参与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HPP)的四个主力团队之一;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团队在重组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的新药开发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神经生物学团队完成了第一个亚洲人参考基因组“华夏一号”,填补了中国人群的疾病研究缺少精准参考基因组的不足;医疗器械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JH-透析机及系列产品获国家食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ISO13485),并已实现产业化。

(4)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

该学科群一直坚持面向企业构建开放的合作模式,吸收企业的资金和研发力量,提高本学科群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已与广药集团、丽珠集团等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研发一类新药2个、三类药器械1个,获新药临床研究批文4项,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并孵育珠江亿胜等二十余家生物医药公司,其中上市公司4家,新增产值超90亿元。

3.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重大新药创制是党和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攻克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的自主创新,是该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之一。

(2)医药企业转型急需具有超强研发能力的创新型医药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的医药企业正面临着由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对新药研发关键技术、创新药物先导物、具有药物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等需求日益凸显。因此,培养“具有扎实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药物研发视野和超强研发创新能力”的药学创新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3)推进创新药物研发对于地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医药大省,广东近年来医药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但也同样面临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创新药物相关学科,对于优化我国医药科技资源的战略布局具有深远意义,对于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大力推动精准医疗有利于抢占国际医学竞争制高点

精准医学成为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沿,不仅是人类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更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精准医疗的兴起将推动一批新型医学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在国际医学发展中占领制高点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方面

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生物医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发挥我校作为华侨第一学府的优势和学科群特色,营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注重培养港澳台侨学生的文化向心力,为“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及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智力支持。

2.科学研究方面

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凝炼学科方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围绕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类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应用研究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产出系列创新性重大科研成果。

3.社会服务方面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社会参与。坚持面向企业构建开放的项目合作模式,吸收企业资金与研发力量,提高本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向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协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名优中成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研究,促进传统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

4.文化传承创新方面

大力发扬侨校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与特色,面向港澳台侨生和外国留学生开设特色专业和课程,培

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生物医药领域人才;通过与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创新药物和精准医疗的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在海外转化实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药和名优中成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证实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

5.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实施“暨南双百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具有创新潜力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同时大力培养现有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结构合理的一流师资队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育若干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互补、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团队。

6.国际交流合作方面

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和平台,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加强“中枢神经再生与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推进重大国际合作成果的产出。

(五)预期成效

1.大幅提升生物医药学科群支撑学科的水平。至2020年,已有3个ESI前1%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排名大幅提升,力争其中1个学科接近ESI前1‰;新增1-2个相关支撑学科进入ESI前1%。

2.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内医药行业、港澳台地区及华侨华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实验教学平台水平进一步提升,获

省部级及以上层次教学成果奖1-2项。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就业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

3.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师资队伍。其中“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杰青”、“优青”、“青年千人”、“青年长江”、“珠江学者”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数量占师资队伍总量的15%以上。

4.建成国际先进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力争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2个。争取7-8个原研候选新药品种的临床前研究和2-3个新药品种的临床研究,获得新药证书1-2件。在创新药物、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等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5.实现一批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暨南大学地方研究院和校企合作研究机构,完成血栓通注射液等3种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阐明这些中药大品种的科学内涵,提升我国中药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6.承担一批国家重点、重大科研课题,产生系列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大幅度提高生物医药学科在全球的影响力。主办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的引用率显著提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5项;在本学科领域知名杂志发表一批高水平研究论文,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

三、整体建设

(一)拟建设学科对带动学校整体建设的作用

建设生物医药学科群有利于提高暨南大学综合实力。该学科群覆

盖面广,贡献度高,影响力大:涵盖10余个相关学院(研究院)和20多家附属医院,辐射带动15个相关一级学科、9个ESI学科,其中药理学和毒理学、临床医学是全校仅有的两个进入ESI全球前5‰的学科;现有高水平平台占全校55%,贡献了61%的100万元以上重点重大项目和36%的授权专利。大力推进药学、生物学、医学协同发展,将大幅提升暨南大学创新能力、平台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

建设生物医药学科群将辐射带动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生物医药研究综合度高、应用性强、前景远大,以生物医药为核心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化链接等方式辐射带动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食品科学以及产业经济、大数据研究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协同发展,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有力带动校内相关学科共同进步。

建设生物医药学科群将引领相关优势学科持续争创一流。发挥一流生物医药学科群在学科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领域的先行先试经验,引领示范文学新闻、经济管理、光电信息、生态环境、华侨华人五大攀峰学科群以及若干优势特色学科持续争创一流,共同推动暨南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二)2017-2020年落实《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具体政策措施

学校通过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文化传承、党的建设、内部治理等方面实施“五项计划”和“五项改革”,全面落实《总体方案》的建设和改革任务。

1.实施人才引培计划,打造卓越师资队伍

深入实施“精英人才引培计划”,建立一流“人才特区”,在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领域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师资培养体系,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

2.实施“卓越未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全员创新”观念和“寓教于研”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坚持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并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培养机制,构建“卓越未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3.0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海内外、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卓越人才。

3.实施科技创新计划,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搭大平台、组大团队、拿大项目、出大成果”的科研发展理念。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构建重大科研项目的常态式培育机制。丰富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的种类,着力提升学校科研创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4.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以暨南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紧扣“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学术文化为核心,以国际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发展思路,实施文化精品战略。聚焦一流学科建设,以优势学科带动先进文化传承。发挥侨校优势,以特色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等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5.实施产学研协同发展计划,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启动筹建技术转化研究院,统一管理学校的技术转化工作。统筹好人才、科技、金融、管理等各种创新要素,整合企业界和市场资源,加快产业化速度,提高产业化效益。

6.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推进党建工作创新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依规规范并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党建主业意识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7.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大学内涵发展

修订完善《暨南大学章程》,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落实《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董事会、校院两级教代会、学代会、共青团等建设。

8.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继续深化“三三三本科教学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内招生与外招生、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师分系列管理制度、准聘长聘制度、“人才特区”制度;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深化资金筹集方式改革。

9.坚持面向社会办学,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坚持面向社会依法办学,构建完善具有侨校特色的社会参与办学

长效机制。加强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支持帮助、指导咨询、监督协调以及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与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密切合作,促进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推进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10.推进实质性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以“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建设为契机,建立高层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深化与境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优化侨校特色的留学生管理机制,打造高水平留学生培养基地。完善“大外事”工作机制,实施校院两级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度。

(三)学校推动建设学科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及进度安排

1.政策措施

对拟建设学科群,学校将设立“一流学科建设特区”,实施特区政策,在人、财、物方面优先资源配置,加大支持力度。

人才引进方面: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办法》,为一流学科群超常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保障;构建学校大数据集成管理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资源配置方面:对纳入建设的一流学科群,在经费上优先考虑,保证经费充足;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实验场地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将适时采取“重大奖励+滚动支持”政策。

管理服务方面:强化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针对重点支持的学科加强对其在采购、工程等业务工作上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工

作效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宽松和谐的创新发展软环境。

2.进度安排

2015年开始,暨南大学已经依托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启动了“双一流”建设,2016年已经全面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接下来,学校将对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和引导,共同抓好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总体安排见下表。

(四)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自我评价调整机制、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等

1.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学校专门成立暨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和统筹协调。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坚持效能原则,建立适应学校快速发展要求的内部组织架构:优化学校行政管理机构,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体制、资源配置的综合改革;尊重科学规律,建立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2.构建动态、合理的自我评价调整机制

坚持“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完善”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科自我评价调整机制,完成学科的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是开展学科内部评估,提高学科自我评估的主动性。二是建立学科信息实时反馈系统,加强过程管理。三是建立学科建设绩效动态监测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建立动态竞争机制,实行“有进有退”,不断推动学科发展更新。

3.构建多元、灵活的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

紧密结合改革建设的实际,构建多元、灵活的资源筹集与配置机制,进一步增强学校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

效率。一是深化资金筹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办学资源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共同支持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二是深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统筹学校各类资源,建立资源投入与绩效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有偿使用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