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手卫生

合集下载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手卫生是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内容:1. 手卫生的重要性良好的手卫生惯对于预防感染、控制病菌传播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该意识到手是最常接触病菌的部位,正确的手卫生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和自己的健康。

2. 手卫生的基本步骤2.1 清洁手的方法医护人员应该经常清洁双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处理物品前后、使用洗手间后等情况下。

正确的手洗步骤包括:- 使用流动水湿润双手;- 取适量肥皂,搓揉至起泡;- 在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指间、指甲间等)搓洗至少20秒;- 充分冲洗双手,确保没有残留的肥皂;- 使用干净纸巾或干燥器擦干双手。

2.2 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在某些情况下,手洗不便或不够彻底,可以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使用洗手液时,应按照说明进行使用,擦洗至少20秒。

使用消毒剂时,需要使用足够的量涂抹双手,并在手部表面充分涂抹至干燥。

3. 手卫生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在实施手卫生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需要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等情况下;- 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手卫生,充分搓洗每个手部表面,特别是指间、指端和指甲间;- 避免触摸面部、口腔和鼻子等容易感染的部位;- 注意手套的使用,手套不是替代手卫生的方法,应在手卫生后穿戴,并在使用后及时脱下。

以上是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的基本内容。

通过正确掌握手卫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健康安全。

基础护理学手卫生

基础护理学手卫生

手卫生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医院院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一概述:(一)概念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手卫生设施1、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并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1)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2)应配备清洁剂。

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3)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4)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2外科手消毒设施(1)应配置洗手池。

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2)清洁用品: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

如配备手刷,刷手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并且要一用一灭菌。

(3)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以下是手卫生知识培训的内容建议:
1. 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
- 解释手卫生对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 强调护理人员作为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职责
2. 描述正确洗手的步骤
- 清洁手部前要移除首饰、手表等物品
- 使用正确的肥皂和温水进行洗手
- 揉搓双手、手心与手背、手指间、指尖,确保每个部位都清洁
- 注意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 彻底冲洗并彻底干燥双手
3. 强调戴手套的正确使用
- 解释戴手套的目的和意义
- 强调正确穿戴和脱下手套的步骤
- 强调戴手套并不等于替代洗手,需要在适当时机更换手套
4. 提供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洗手消毒剂的指导
- 解释不同类型的洗手液和洗手消毒剂的作用和适用场景
- 强调正确使用和储存洗手液和洗手消毒剂的重要性
5. 强调手卫生的时机和原则
- 强调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处理污物后等特定时刻要进行手卫生
- 强调手卫生的原则:及时、全面、彻底
6. 解答常见问题和疑虑
- 提供解答关于手卫生的常见问题和疑虑,如频率、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的选择等
以上是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的内容建议,通过这些培训内容的研究和实践,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手卫生的技能,提高感染控制水平,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健康。

掌握正确的护士手卫生操作流程

掌握正确的护士手卫生操作流程

掌握正确的护士手卫生操作流程护士手卫生是医疗保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正确的护士手卫生操作流程,以帮助护士们全面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护士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首要措施之一,它能够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

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流程能够彻底清洁双手,并杀灭或去除手部的病原微生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洗手的流程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至适宜的温度,通常为温水。

2. 双手伸入水流中,与肥皂充分搓揉,注意包括手背、手指缝、指甲以及手腕部位。

3. 搓揉双手的时间至少为20秒,确保彻底清洁双手和手部表面。

4. 冲洗双手时,应从手腕部位开始,将污垢冲刷干净。

5. 用单次性纸巾或干手器彻底擦干双手。

三、手消毒的流程1. 取适量手消毒剂,通常为3-5ml。

2. 双手手心相对,将手消毒剂搓匀。

3. 顺序搓揉双手掌背、手指缝、指甲和手腕部位。

4. 搓揉双手的时间至少为20秒,确保手部全面被消毒液覆盖。

5. 待手消毒剂挥发完全后,双手自然风干。

四、适用场景分析1. 洗手适用于手部明显被污物沾染或看到污垢的情况下,例如接触血液、体液等。

2. 手消毒适用于没有明显污垢的情况下,例如接触干净的医疗器械、整理病房环境等。

五、注意事项1. 手卫生操作前、中、后都应注意洗手消毒,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2. 建议在每次操作前对双手进行水洗消毒,确保双手清洁。

3. 护士在接触污染物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

4. 在手部有伤口、溃疡等情况下,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5. 定期参与手卫生培训,更新操作技能和学习相关知识。

六、总结正确的护士手卫生操作流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充分了解洗手和消毒操作的流程,护士们能够彻底清洁双手,减少病原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们应严格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定期参与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水平。

手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手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手卫生知识培训资料以下是手卫生知识培训的详细内容:一、为什么手卫生重要:1.介绍手是最常接触到细菌和病毒的部位,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2.说明正确的手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机会,保护个人和他人的健康。

二、何时进行手卫生:1.在接触食物前后;2.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3.接触伤口、创面或血液后;4.接触垃圾或污染物后;5.使用厕所后;6.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后;7.接触病人或患者周围环境前后。

三、正确的手卫生步骤:a.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1.打湿双手,并取适量肥皂;2.搓揉双手掌使肥皂起泡;3.清洗掌心、手背、指缝、指尖、大拇指、腕部等部位;4.持续搓洗至少20秒;5.冲洗双手,并用纸巾擦干。

b. 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剂:1.取适量免洗洗手液/消毒剂于掌心;2.搓揉双手直到干燥,通常需要约20秒。

四、注意事项:1.尽量使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2.彻底清洗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掌心、手背、指缝、指尖、大拇指、腕部等;3.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避免使用公共毛巾;4.避免触摸面部、眼睛、口鼻等易感染的部位,以减少传染风险;5.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五、补充知识:1.介绍其他情况下的手卫生方法,如使用手消毒湿巾等;2.强调手卫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肠道传染等疾病的重要措施;3.为特殊人群(如医护人员、食品处理人员)提供额外的手卫生要求和培训。

在培训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演示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来加强学习效果。

同时,提供示范和实践机会,让受训者能够亲自体验正确的手卫生步骤。

重点强调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对于预防传染病以及保护个人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为员工提供资料手册或宣传册,供他们随时参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手卫生(需要背的资料)

手卫生(需要背的资料)
六部洗手法:
手卫生五前三后(五个重要时刻)
1接触患者之前
时间
原因
靠近接触患者前清洁手。
保护患者免受医疗工作人员手上携带的有害病菌的感染。
2在清洁/无菌
操作之前
时间
原因
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立即清洁手。
保护患者免受有害病菌的感染,包括介入治疗时来自患者自身的有害病菌。
3可能接触患者
体液之后
时间
原因
可能接触患者体液及脱掉手套后立即清洁手。
保护自身及医疗卫生环境免受患者携带的有害病菌的感染。
4接触患者之后
时间
原因
要接触患者和她/他身边的环境后,离开患者身边时清洁手。
保护自身及医疗卫生环境免受患者携带的有害病菌的感染。
5接触患者Leabharlann 围环境之后时间原因
即使未触及患者,接触过患者周围环境中的任何物品或设施后,离开时清洁手。
保护自身及医疗卫生环境免受患者携带的有害病菌的感染。

基础护理学手卫生

基础护理学手卫生

基础护理学手卫生手卫生是指正确地洗手、消毒手部及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

它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正确地进行手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感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手是人们日常活动中最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和病毒的部位,而手又是人们常用的工具,用来接触食物、接触他人,因此手部的清洁是预防疾病感染的重要环节。

不仅是医务人员,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首先,正确的手洗很关键。

在手洗过程中,应该用流动的清水湿润双手,并使用适量的洗手液清洗双手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手指、指甲间隙、手背等。

然后,搓揉双手,使洗手液充分起泡,并用双手的掌心相互揉搓,手指交替扭动,以确保每个细菌都得到清洗。

洗手的时间应该持续至少20秒,然后用清水洗净双手,并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为了完全清除残留在指甲间隙中的细菌,可以使用专门的指甲刷。

其次,消毒手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接触到污染严重的物质或接触到传染病患者的体液时,仅仅依靠洗手是不够的。

这时,需要使用消毒剂对手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和含有活性氯成分的消毒剂。

使用时,将适量的消毒剂倒在手掌上,涂抹均匀,并搓揉双手直至感觉双手干燥。

消毒手部的时间应该持续至少20秒。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例如,在进食前、接触食物或进行饭前洗手时,都要确保手部的清洁。

在接触到垃圾、动物粪便等污染物后,也要及时清洗双手。

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脸、鼻子、眼睛等易受感染的部位,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此外,一次性使用纸巾来擦拭鼻涕、口水等分泌物,而不是用手来擦拭。

手卫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正确地洗手、消毒手部及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无论在医疗机构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时刻关注手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护士须知正确的手卫生步骤

护士须知正确的手卫生步骤

护士须知正确的手卫生步骤手卫生是护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在医疗环境中,护士常常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因此正确的手卫生步骤对于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护士提供正确的手卫生步骤,以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1. 准备工作在进行手卫生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包括洗手液、肥皂、洗手盆或洗手器、纸巾等。

确保这些物品都摆放在易取得的位置,方便护士随时使用。

2. 清洁手部(1)湿润双手:将双手放置在水流下,调整水温到舒适的温度,并湿润整个手部。

(2)涂抹肥皂:取适量肥皂液于手心,双手合十搓揉,使肥皂液均匀覆盖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手指缝和指甲。

(3)揉搓手部:用双掌相互揉搓,注意揉搓手背、手掌、指尖、指关节等每个部位,并轻轻按摩手背和手掌。

(4)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水将肥皂冲洗干净,确保肥皂和污垢完全被冲洗干净。

(5)用纸巾擦干:用纸巾或干净的棉布轻轻擦干双手。

3. 使用洗手液(1)取适量洗手液:将适量洗手液倒在手心上,通常一颗蓝莓大小的洗手液足够使用。

(2)涂抹洗手液:用指尖揉搓洗手液,使其均匀涂抹在整个手部表面,特别是手指缝和指甲附近。

(3)揉搓手部:将双手互相揉搓,使洗手液彻底渗透到每个部位,并按摩手背和手掌。

(4)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水将洗手液冲洗干净,确保无洗手液残留。

(5)用纸巾擦干:用纸巾或干净的棉布轻轻擦干双手。

4. 使用免洗手消毒剂(1)取适量消毒剂:根据产品说明,取适量免洗手消毒剂于手心。

(2)涂抹消毒剂:将免洗手消毒剂均匀涂抹在整个手部表面,包括指尖、指甲和手背。

(3)揉搓手部:将双手相互揉搓,使消毒剂充分渗透并干燥。

(4)不用冲洗:免洗手消毒剂在揉搓后会自然挥发,不需要冲洗。

(5)等待干燥:在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后,等待约15至30秒,直到双手完全干燥。

5. 注意事项(1)正确频率:护士在进入和离开病房、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前后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卫生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医院院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一概述:
(一)概念
1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手卫生设施
1、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
员,并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1)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2)应配备清洁剂。

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3)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4)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2 外科手消毒设施
(1)应配置洗手池。

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2)清洁用品: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

如配备手刷,刷手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并且要一用一灭菌。

(3)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

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4)应配备干手物品。

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5)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二、洗手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洗手指征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三、手卫生消毒:
(一)揉搓的步骤按“六部洗手法”进行揉搓。

(二“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三)指征: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

2.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3.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

4.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4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附录A
6.5 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附录A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

四、外科手消毒
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3、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流动水冲洗前臂、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4.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