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中10个一级主题下的50个重要概念

合集下载

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标的变化

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标的变化

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
4.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
除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运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
七、微调了学习目标的说明
1.调整了技能性目标中“模仿水平”的要求。 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 标准(2011版)提高了要求:“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 操作”。 2.增加了4个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中“理解水平”增加了“写出”、“估计”两个行为 动词;
技能性目标中“模仿水平”增加了“进行”、“制作”两个行为 动词。 3.删减了1个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中“应用水平”删减了“撰写”这一行为动词
50个重要概念并没有以“术语”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命题” 的方式来定义。
1. 少数命题有被定义项,多数命题没有被定义项
被定义项即所定义的概念的“术语”。
例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被 定义项是“科学探究” 例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被定义项是“细胞” 例3: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课程标准本是一个学科的标准,而不是“生物”的标准,这一改 变使标准的名称走向规范。相应的: 标准(实验稿)中 “生物教学”、“ 生物实验”、 “生物教师” 变为
标准(2011版) “生物学教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教 师”
二、重申了“科学课”的课程性质
标准(2011版)在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以翻番的篇 幅,重申了生物科学的“科学课”的课程性质——“生物学科 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 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反映自 然科学的本质。”
例4: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 变的

初中生物学课标解读【2011年版教材】

初中生物学课标解读【2011年版教材】

五、科学探究
广义的“科学探究”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 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 活动。
并非只有标为“探究”的活动才属于探究, 有些观察和调查活动同样是探究。
五、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 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有效的教学方式
“甲状腺激素对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 中可设计这样的条件对照:甲组——喂养甲状 腺激素(实验组),乙组——喂养甲状腺抑制 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 白对照组)
设计实验的对照方法
(3)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 照组。
判断:“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
设计实验的对照方法
(5)标准对照
生物体的某些生理、生化项目有相应的标准,不另设 对照组,而将实验组与标准值相比较,即可确定其正 常与否。
例如,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5℃,要想知道一个人是 否发烧,只需测量其体温,与标准值比较即可
还有许多标准值,我们都可通过查阅资料而知 要想判断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呼吸频率、红细胞数、白
试管 实验材料 热水浴温度 热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观察现象 2mL
1号 浆糊 清水
37℃
10m
碘液2滴
2号 浆糊 唾液
37℃
10m
碘液2滴
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判断: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 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 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 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 压灭菌,b组不灭菌,哪一组为实验组, 哪一组为对照组?
个人简介
一、 课程标准研制组

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的分类教学

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的分类教学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的分类教学甄真 哈尔滨师范大学11级农村教育硕士摘要:生物学概念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

生物学的50个重要概念是生物这门学科的核心知识,分为十类,包含了对生物的规律和理论的解释。

为了更好阐述这50个概念,要对其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阐述清楚每一条概念的本质,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50个概念涵盖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行为、科学研究等。

为了使学生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初中生物学的概念,要对这50个概念进行分类,采取分类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们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对这50个概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1.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的分类与解析1.1 重要概念的分类概述对初中生物的50个重要概念进行分类教学,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更能抓住初中生物的重点。

这50个概念是初中生物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这50个概念进行教学讲解,务必让学生们深刻理解这50个概念。

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也要紧紧围绕这50个概念进行理解和练习。

这种概念表述方式的变化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少而精”,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在初中生物的重要概念教学中,将50条重要概念分为十类进行教学,分别是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与健康地生活。

这十类由浅及深地灌输给学生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思想。

1.2 分类的解析第一类科学探究中的概念都是围绕着科学探究相关的,要学习生物,就要明确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探究依据的学科,不同于数学这样的理性学科。

学生要明确科学探究相关概念,这是学习初中生物甚至以后学习生物学的基础。

学习课程标准 解析重要概念

学习课程标准 解析重要概念

学习课程标准解析重要概念作者:张敏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9期摘要: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新版的标准从课程内容的十个主题中筛选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

它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要注重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重要概念。

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线初中生物教师,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概念教学《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对于概念教学,我们一线教师首先必须理解其含义。

一、什么是概念说到概念,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概念的名称和定义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生态因素……“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是概念吗?“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概念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概念的。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二、什么是重要概念谈重要概念,实际上是强调核心概念。

什么是重要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费德恩等人认为,核心概念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

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

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

三、如何认识课标中的50条重要概念1.这50条重要概念是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来的重要知识,其中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概念的名称、内涵和外延),有的不是。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50个核心概念一.科学探究(5个)0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0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0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0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05、科学探究需要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个)0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0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08、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09、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

11、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三.生物与环境(5个)1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14、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5、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个)17、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18、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19、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0、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中考生物50个重要概念

中考生物50个重要概念

50个重要概念主题一科学探究(理论知识内容渗透到“二-十”各大主题内容之中(略))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5.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8.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9.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11.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14.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5.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7.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实验)。

18.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19.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0.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2011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倒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获得完整个体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等,这些都标志着本世纪人类已进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新时代。

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随着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标准在继承我国生物科学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本标准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课程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物科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

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

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这些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初中生物学课标解读【2011年版教材】

初中生物学课标解读【2011年版教材】
在视网膜上连接视神经的部位没有视细胞, 这一部位被叫做“生理盲点”。
作为科学
看科学、听科学、做科学 做中学
12
做实验
被检查者遮闭左眼,用右眼注视图中的 “十”符号,将图从正前方30cm距离处开 始向眼前移动,当缓缓移到眼前18cm左右 时,被检查者视野中原有的黑色圆点忽然 消失了。若将图形继续前移,黑点又会出 现。
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实践能力等
17
生物科学素养
1.科学态度
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2.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 科学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连续性、稳定性) 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
3.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 终身学习的能力
9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角膜:无色透明 巩膜:白色不透明 脉胳膜:使眼球成为“暗室” 虹膜:中央围成瞳孔 睫状体:虹膜与脉胳膜的连接部分 视网膜:含有感光细胞,与视神经直接相

10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11
生理盲点
6
三、重申了“科学课”的课程性 质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品德与生活
课 语文
程 门
数学

体育
语文 数学
体育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
年级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或选用历史、地理)
科学
科学(或选用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中10个一级主题下的50个重要概念
一.科学探究
章节概念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概念。

课时概念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2.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设置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3.科学探究即需要观察和实验,有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4.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3.相比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

例如叶绿体核细胞壁。

4.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5.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细胞由多细胞组成
6.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3.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4.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除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4.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5.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

6.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7.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8.人类的生命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2.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3.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的新个体,其分泌的性激素对第二性征的发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2.不同动物发育的方式可能不同。

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

3.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一些进行无性生殖的?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的?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

4.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5.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八.生物的多样性
1.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2.为了科学的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他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

“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3.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

4.地址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5.生物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九.生物的进化
1.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类群。

2.发酵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特征?通过一定的操作过程生产相应的产品。

3.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转基因技术等,已被用于生产实践,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

十.健康地生活
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现一系列变化,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2.按照是否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3.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

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

4.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5.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