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复旦、武大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合集下载

大学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5篇)

大学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5篇)

大学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5篇)大学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篇1】尊敬的老师及亲朋好友们:大家好!在喜悦的日子里大家接受我家诚挚的邀请抛开了手中繁忙的工作,冒着酷暑前来祝贺我顺利毕业,今天的宴会大厅因为你们的光临而篷壁生辉,在此,我们对各位专程远道而来表示最热烈地欢迎和最衷心地感谢!今天,我很荣幸请来我的老师,是他们的悉心教育,授业解惑,才会使我有今天的成绩。

尽管我不是高徒,但他们却是名师。

因此,师恩难以言尽,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敬。

敬是真情,是感激,永藏在心底。

我要把内心最忠诚的谢意送给你们!今天,我还要特别感谢在我的成长中悉心呵护和照料我的父母我的父母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受到他们是我身后最坚实的后盾,在这里我想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今天,有父母的亲朋好友同聚,衷心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爱护,你们的到来是我和我父母的骄傲。

朋友就是财富,朋友就是力量,我为我父母有你们这些朋友而自豪,谢谢你们的到来。

今天,我还要感谢在座的每一个人,虽然我不能一一言谢,但我会对所有的亲情,所有的友情,所有的关心和帮助,所有的鼓励与期待都会永远的记在心底,真心的感谢大家!学海无涯,知识无边。

我会以大学生活为新的人生起点,勤奋学习,以此来回报老师和同学、各位亲朋好友对我和我全家的关爱。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学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篇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代表南学护理学院年级全体学生在此发言,向的母校道别,向的师长们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也向这段不能忘怀的青葱岁月道别!四年的大学时光已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作为学子,我们已从一个渴求知识的新生,成长为一名略有所成的毕业生,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凝聚了各位老师的心血。

是你们教给了我们科学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是你们让我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是你们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满怀自信的站在这里,要感谢我们的母校,感谢护理学院的全体老师,感谢你们用青春和汗水缔造了我们今天的成绩。

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通用7篇)

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通用7篇)

There is often only one reason why you are confused, and that is, at an age when you should work hard, thinking too much and doing too littl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通用7篇)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辞1毕业典礼上,校长临别赠言。

邱勇开篇即提到,在这届毕业生入学的第二年即20__年,学校建成全球最大的校园创客空间iCenter,如今,在清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活跃着5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

这其中包括清华超算团队,他们在20__年首次包揽三大国际超算竞赛冠军,在今年已经结束的两项国际超算赛事中,都成功卫冕。

他还特别提到,“在座的李北辰、冯冠宇、谢磊、刘家昌四位同学都是今年的团队成员。

在此,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所有积极参与校园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们!”此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李北辰正坐在清华综合体育馆一层正中,认真聆听校长致辞,看到同级的3000多名同窗一起为自己和团队鼓掌,他很开心,“很自豪,说明我们还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就在十多天前,在德国的20__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上,李北辰带领清华超算团队成功卫冕总冠军,这已是这个清华超算团队在国际三大大学生超算赛事中第十次夺冠。

毕业,是人生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

但是,很多时候“意义”并不是自然呈现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

”意义,成为这“最后一课”的高频词,邱勇说,“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

但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寻和挖掘。

”意义,值得人用一生去追寻。

具体如何实现?邱勇为毕业生道出三条黄金法则: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2020清华校长毕业致辞5篇

2020清华校长毕业致辞5篇

2020清华校长毕业致辞5篇以下本站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XX清华校长毕业致辞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20XX清华校长毕业致辞(一)一场小雨过后,校园格外朗润。

8日,清华大学3000多名本科生迎来毕业前的最后相聚,在毕业典礼上,清华校长邱勇鼓励他们用一生去追寻“意义”。

毕业典礼上,校长临别赠言。

邱勇开篇即提到,在这届毕业生入学的第二年即20XX年,学校建成全球最大的校园创客空间iCenter,如今,在清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活跃着5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

这其中包括清华超算团队,他们在20XX年首次包揽三大国际超算竞赛冠军,在今年已经结束的两项国际超算赛事中,都成功卫冕。

他还特别提到,“在座的李北辰、冯冠宇、谢磊、刘家昌四位同学都是今年的团队成员。

在此,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所有积极参与校园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们!”此时,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李北辰正坐在清华综合体育馆一层正中,认真聆听校长致辞,看到同级的3000多名同窗一起为自己和团队鼓掌,他很开心,“很自豪,说明我们还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就在十多天前,在德国的20XX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上,李北辰带领清华超算团队成功卫冕总冠军,这已是这个清华超算团队在国际三大大学生超算赛事中第十次夺冠。

毕业,是人生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

但是,很多时候“意义”并不是自然呈现的,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

”意义,成为这“最后一课”的高频词,邱勇说,“我想告诉大家,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

但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寻和挖掘。

”意义,值得人用一生去追寻。

具体如何实现?邱勇为毕业生道出三条黄金法则: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台下的李北辰,聆听之余,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是单单几个奖,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成绩。

大学校长毕业典礼经典演讲稿5篇

大学校长毕业典礼经典演讲稿5篇

大学校长毕业典礼经典演讲稿5篇大学校长毕业典礼经典演讲稿 (1) 同学们:今天是一个值得隆重庆祝并且会让我们永远记忆和珍藏的日子!大家就要毕业了,就要从北大出发,走上人生的新征程。

作为你们的校长、老师,也作为北大的一名老学生,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

看到同学们的成长,看到你们取得的成绩,看到大家值得憧憬的远大前途,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的全体老师和员工,向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北大、爱护北大、支持北大的各位家长、中学校长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我是去年年底回母校担任校长的。

各位同学是我在北大送走的第一届毕业生。

临别在即,看着大家我的内心充满不舍,此时此刻,我要以怎样的话语来送别诸位呢?想了又想,还是用我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来勉励大家吧。

之所以讲这个话,既是我自己学习北京大学校史的心得,也来源于我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思考,还是我个人读书、治学几十年的经验总结。

在今天这个庄重的场合,我想与即将离开母校的各位同学一起来分享自己的这些思考。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前任社长杜维明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北大,他说:“五四以来,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象征,而且是现代中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向往的精神家园。

仅此一端,世界其他大学,如东京、首尔、哈佛、牛津或柏林都无法望其项背。

”杜先生的话,对我们所有北大人都是一种鞭策,也说明了北大之所以为北大。

北大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

从1898年到现在,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北大人都没有缺席。

为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伟大复兴,北大人前赴后继,献出了智慧、心血乃至生命。

这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也是鲜见而独特的历史贡献。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北大求学的这几年时间里,都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大事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应该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范文(2篇)

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范文(2篇)

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范文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毕业生们:大家好!首先,我要向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毕业典礼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它标志着你们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的门槛。

在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我有幸站在这里为你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和期望。

我知道,从刚刚坐在这里的你们来看,大学时光仿佛昨日。

转眼间,你们已经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这四年不仅是学术的磨炼,更是你们进入成人社会的重要阶段。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保持竞争力,才能迎接未来。

也许,你们已经对未来有了自己的规划和目标,或者有些同学还在摸索中。

无论你们身处何种情况,我想告诉你们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困难。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跑得快的不一定是胜利者,但永远也不会有退缩者能够成功。

大学教育正是为了培养你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在大学的课堂上,你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新。

这些都是你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是你们未来的力量源泉。

当然,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也是丰富多彩的。

你们参加了各种活动,交到了许多朋友。

这些友谊将伴随你们一生,它们不仅带给你们快乐,更能在你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你们支持和鼓励。

回首过去的四年,你们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惑,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和进步。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要向你们表达我的敬意和钦佩。

你们是新时代的先锋,你们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你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更加复杂和残酷的竞争。

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胜任,因为你们有了优秀的学术基础和全面发展的素养。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你们保持初心,坚定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论你们选择何种职业道路,只要充满热情和信心,都能够获得成功。

同时,我也希望你们不忘初心,回报社会。

大学的宗旨就是培养社会的栋梁之才,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带着对社会的责任感,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毕业典礼讲话[清华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讲话]

2022毕业典礼讲话[清华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讲话]

2022毕业典礼讲话[清华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讲话]清华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讲话篇1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今天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3400多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之路。

作为校长,我和大家一样无比激动,在此,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过去四年,清华见证了你们的风采。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清华男篮首次打入决赛并夺得冠军,队长就是你们当中的康鸿超同学。

今年6月,清华法学院代表队作为东亚地区冠军,参加了"WTO 模拟法庭"全球总决赛,其中就有刚刚发言的蔡泽洲同学。

去年,以计算机系20xx级同学为主力的清华超算团队,包揽了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冠军。

有40多位在座同学参演了话剧《马兰花开》,其中有一位更是全部47场演出一场不落,他就是热能系的陈志昊同学。

20xx年,你们当中的不少人加入了APEC志愿者行列,用优异的表现把清华人的风貌展示在世界面前。

你们激扬的青春已经永远印刻在清华园的记忆中。

过去四年,你们也见证了清华新百年的发展。

亚洲青年交流中心、李兆基科技大楼、图书馆北馆、艺术博物馆等相继落成,师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人文清华"讲坛的启动、水木书榜的发布、深度阅读计划的实施,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全球创新学院的创立,以及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清华国际合作办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新百年迈出的崭新步伐,昭示着清华更加广阔的前景、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也许你们还没有注意到,校园里最近增加了一批长椅。

这些长椅是由校友们捐赠的,校友们希望为学弟学妹们创造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

老图书馆前还有一把特别的长椅,是由20xx年获得"好读书"奖的94位同学捐赠的。

杨绛先生用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稿酬设立了"好读书"奖。

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北大可以给予你知识、给予你能力,但却不能给予你未来,未来属于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对你的未来负责。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篇1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几年前,同学们踌躇满志、带着忐忑和喜悦来到这里。

今天,你们将怀着梦想和期待离开燕园,步入激动人心和充满挑战的未来。

作为校长,我要向同学们表示祝贺,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向为你们的成长辛勤付出的老师、员工和家长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敬意!今年的毕业致辞,我想和大家谈一个稍微严肃一点的话题:网络时代,更需要理性。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就在你们将要毕业的这段时间,世界发生了不少事情。

一向严谨持重甚至有点保守的英国人,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备受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一反常态,没有了关于社会价值和社会问题的理性探讨,陷入了哗众取宠和相互指责;还有,在里约奥运会的前夕,巴西的总统遭到弹劾,拉美和中东的一些国家动荡不安,以种族和宗教为借口的战争和冲突不断,极端主义蔓延,难民潮、恐怖主义让所有善良的人都不能“隔岸观火”了。

一些悲观的学者甚至认为,也许我们这代人,将会目睹“罗马帝国崩溃”一样的动荡历史。

二战结束70年、冷战结束20多年之后,世界好像又转入了某种“新常态”。

世界上发生的这些事情与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也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

我们所有人的生活,甚至未来的人生轨迹,都可能因此而改变。

世界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当然有其深刻社会根源。

但大家是否想过,网络和人们社交方式的变化,也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家知道,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人们可以从网上方便地学习和获取任何知识,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网络技术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人们可以即时地与成百上千的人交换信息,这些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进步。

但是,大家是否发现,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些其他社会效应。

2023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

2023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

2023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2023年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1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日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欢送全体毕业生踏上新的征程,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首先我代表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每年的六月,我总会被熟悉的景象和气氛所感染,校园里一场场精彩的毕业晚会,一群群身着学位服的同学在“创造太阳”雕塑前合影留念,萃园bbs和创造太阳网毕业生专题中,满是同学们的回忆文字和珍藏图片……近一个月来,我时时为这些所见所闻而受到感染和感动,因为,我从中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母校和老师的深切感情,感受到了你们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感受到了你们的成长和成熟,更感受到了你们将要放飞理想的激情和对成就事业的渴望。

每年的这个时候,看到同学们学业有成、即将奔赴各条战线建功立业,我的心中既充满了幸福和欣慰,同时也充满了对各位的留恋与牵挂。

同学们,你们是学校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参与者,你们与学校一同走过的这几年,正是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蒸蒸日上的时期。

你们亲历了本科教学评估、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准立项建设、青岛校区不断发展与完善、55周年校庆等一系列学校发展进程中的大事、喜事,你们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成为相互的见证。

天道酬勤,在校期间,你们修身明德、砥砺品学、不负光阴、执着奋进,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各类科技、文化、体育竞赛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你们让石大校园朝气蓬勃,你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你们传承了石大精神。

你们心系学校发展,为学校建言献策,许多同学都在网上信箱中留下过真挚的心声,我为各位这份深切的责任感而感动和欣慰。

你们没有虚度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向国家,向学校,向家庭交出了合格答卷。

作为校长,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感到骄傲和自豪!建校56年来,学校为祖国输送了15万名栋梁之材。

他们分布在祖国四面八方以及世界各地,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2012年07月03日来源:凤凰网讲座作者:卢新宁《大学问》毕业季特刊主题: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时间:2012年7月1日地点:北京大学卢新宁,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精彩摘要: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演讲全文: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

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

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

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

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

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

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

对北大人甚是敬重。

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

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

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

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

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

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在2012届复旦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杨玉良(2012年6月29日)各位亲爱的同学,老师们,家长们:不久前,2002届的同学组织了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毕业于复旦哲学系的聂晓晶校友谈到了学校的一个细节。

他说道:“从复旦大门进来,校门右侧的公告栏里,知名的教授和不知名的员工,两张讣告紧挨在一起,没有因为生前在复旦的地位高低、贡献大小而有差别,虽然有些伤感,但令我很感动,复旦是我们的家,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直到生命的终点,无论杰出或是平凡,复旦都以他的博大和包容,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复旦人,这就是复旦的精神。

”五天前,谷超豪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近一年来还有章培恒、丁淦林、郑祖康、林克、朱维铮和金重远等诸位先生相继离开了我们;还有是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教职员工离世;尤其是还有学生,在复旦学习期间,因某种原因不幸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这一切令人十分悲痛!在今天这个典礼上,我谨代表学校和我们大家,向这些“杰出的”和“平凡的”复旦人表示怀念!因此,我建议大家起立,脱帽,为这些逝者默哀一分钟。

默哀毕,请坐下。

请原谅我用如此伤感的这段“引言”来开始我的讲话。

复旦,拥有每个时代的大师,老一代大师的离去,意味着新一代大师的成长。

我们对他们表示怀念。

这些为复旦做过奉献的逝者,使我再一次思考关于“杰出”、“成功”和“平凡”的话题。

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2009年的毕业典礼上,来自西班牙的中文系女性留学生高宝乐代表本科毕业生的发言。

她中文水平非常棒,讲得更好。

她说:“从今以后我们将踏入社会,不知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有一点害怕。

如今的社会总显得有那么一些功利,社会逼迫着你赚钱、升职,做一个成功的人。

然而,所谓的‘成功’背后有多少人真正快乐?有多少人对失落、悲伤的人怀有怜悯?有多少人懂得去爱别人?有多少人到年老时能对这一生所做过的种种选择问心无愧?”这一连串的问题具有世界性,很沉重,而今天我们的毕业生仍然需要面对。

说实话,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杰出,但在当今社会上,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成功者”:他们在递给你的名片上印有一摞子的官场、商场和民间组织的头衔,这些都代表着他们复杂的社会角色,令你眼花缭乱。

他们往往极具“创造性”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他们长袖善舞,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呼风唤雨,所向无敌。

用最近《人民日报》评论员张铁的话来描述,他们“工于心计、圆滑世故,一举一动都笼罩着利益的影子;他们把利益当做唯一驱动,原则、信念都可以为了利益让路;他们吃透规则甚至潜规则,善于钻空子、找漏洞达到自身目的”。

他们可以称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

《人民日报》评论员总结说,这种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过是为绝对的利己主义,穿上了一件合情合理的外衣。

”因此,他们在道德上往往引起争议,但他们也往往得到最丰厚的回报!然而,对这样的“成功者”,复旦的毕业生,你是羡慕,还是怨恨?确实,“成功者”都很聪明,甚至聪明得让人眩晕、让人着迷,也让人羡慕。

虽然聪明是成为精英的必要素质,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智慧、判断、同情心、尤其是道德感召力等更重要的品质,没有这些品质的极端聪明往往是“精英们”走向腐败的根源,并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即便是对这种聪明的羡慕和崇拜也是危险的。

Christopher Haves在《精英们为何失败?》(《Why Elites Fail?》)一文中警告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你在这种羡慕中追求“出类拔萃”的时候,对这种“聪明”的羡慕和崇拜,将破坏你宝贵的独立思考。

因此,这种“羡慕”有害无益,毫无价值。

与这些“成功者”作比较,不少人也会产生怨恨。

许纪霖先生认为,怨恨者的心态也是卑微的。

他认为,怨恨源自无限的欲望,“这种怨恨反过来也会成为其往上爬的最大动力,同时,怨恨者又通过从比他低层次的人们那里去发泄傲慢,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补偿,以抵消在高层次那里所遭遇的屈辱感。

怨恨者……既蔑视底层的民众、同时又仇视上流社会,可怕的自尊与可怜的自卑奇特地纠结在一起,形成非常扭曲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