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记叙文语文阅读知识ppt课件
六年级语文作文第讲把握记叙顺序部编版优秀ppt课件

突破方法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 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 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 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 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安。 注释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
知1.毕识目业点赠六不言:的句可类子型理计解 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突破方法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 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 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 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为了调节一下沉闷的气氛,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 吃的东西。从家乡带来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我才不信呢!”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快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 跑了。”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 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当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 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记叙顺序》教学课件—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突破(共36张PPT)

我感觉是甜的
“妈妈,妈妈,今天我考试得了65分,老师表扬了 我。”我几乎在惊叫,没想到平时只考二三十分的我,这 次居然考了65分。这是我从一年级读到四年级第一次考及 格。妈妈看着我涨红的小脸,眼睛湿润了,把我紧紧地搂
在怀里,抚摸着我新长出头发没多久的小脑袋哽咽道: “我说过你行的,你能行的,有一天你还能做得更好……”
小时候因为生活窘迫、营养不良,我总是生病,长得 面黄肌瘦,三天两头留在家吃妈妈抓的草药。学习不好, 也没朋友,还常常遭到同学的嘲弄。她是多么希望她含辛 茹苦、担惊受怕养育的女儿能够平安长大,不被人欺负啊! 听着妈妈的话,我仿佛咀嚼糖果一般——甜的,甜甜的。 “妈妈,你不用担心难过,”我昂起头,睁大眼,鼓圆鼻 孔,像个大人一样坚定对妈妈说道,“我会改变的,我一 定好好吃药,锻炼身体,努力学习,考上大学!”
补叙的作用
补叙能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叁
例题解析
自由与生命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兴致勃 勃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 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十二岁,住 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 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插叙的作用
使用插叙能使用文章情节清晰、丰富内 容,深化主旨(点明中心)等。
分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
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 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一件,常称为“花 开两朵,各表一枝”。
分叙的作用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 事青,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补叙 补叙(追叙) 补叙,也叫追叙, 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 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 的事件。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ppt课件

.
• 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大体过程是: • 读通文章→了解内容→分清段落→把握中心→
体会写作。
.
• 分析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文 章,要弄清楚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 这样写。要达到这个目的,应充分利用课文中 的注释,了解作品的写作年代和作品所反映的 时代背景,体会课后的练习,特别是一些思考 性的问题。阅读要“三到”。心到、口到、眼 到。
.
• 草木有情
• 都说“草木有情”,我却不这样认为。一切活着的 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 说它不需要管理,凭着这两条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 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过花。家人 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倒是 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它太瘦弱了, 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于是,猫儿也 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òng)地上。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 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我不得不惊 叹它生命的顽强。
• 9、用A面、B面,或是第一乐章、第二乐章 等音乐形式来处理文章的结构,富有美感, 能使人产生联想;
.
• 10、用“第一幕、第二幕”这样的话剧形 式来进行写作,新颖别致;
• 11、用“第一幅:水彩画;第二幅:”等 美术形式,来串联全文,必定会收到上佳 的效果;
• 12、用角色自述的方法,给人亲切感、真 实感和趣味性。如爸爸说、妈妈说和我说 三部分,来写《我的家》这篇作文。
.
期末复习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板(思路+句式+语言)课件ppt

[2019、 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
2013] 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续表
修辞 手法
拟人
辨析、作用及答题格式
辨析: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作用:①将物人格化,描写形象;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而有趣 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 写了……的情景(特点),抒发了人物……的情感
续表
表现 手法
定义、作用及举例
定义: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征
托物言 志
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作用:侧面表现作者的志趣,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举例:《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紫藤萝蓬勃生命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生命的思考
续表
表现 手法
定义、作用及举例
作用:①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表情达意
考向4 环境描写
考向5 标题作用
(1)明确标题含义或指代义; (2)从标题与文章相关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下图:
如:统编教材中《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 《灯笼》——贯串全文的线索。
考向6 开头作用
考向7 中间段落作用
考向8 结尾段落作用
考向9 表现手法
表现 手法
的惊喜,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考向10 记叙顺序
续表 特征:在叙事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与之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内容做铺垫;②对主要情节起 插叙 补充、衬托作用;③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④突出文章主题; [2019] ⑤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加完整 示例:《故乡》一文中作者插叙少年闰土的内容,将其与中年 闰土进行对比,充实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题
记叙文文体知识及阅读技巧ppt

记叙文旳线索
记叙文旳线索是贯穿全文
一直旳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 旳内在联络,它把全部材料联结 成一种有机体。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 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 线 判断措施:看本质(贯穿全文, 串联材料)
记叙文旳 体现手法
5、象征:把抽象旳思 想感情用某一特定旳详 细事物来体现,使之形 象化,使所要体现旳意 思更为含蓄、深刻,即 “寓理于物”。 6、夸张:一种有意 “言过其实”旳形象化 手法,能够突出人物, 强化感情。
记叙文旳 体现手法
7、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 依托在某个详细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 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旳志趣、 意愿或理想旳寄托者。作者旳 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详 细之“物”,体现得更巧妙、 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 力。 8、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 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本 身所要抒发旳感情、体现旳思 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经过描 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 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二、排比 :把构造相同或相同、语气
一致、意思亲密有关旳三个句子或短 语排列起来。
作用: 1、增强语言气势,加强体现效果 2、用排比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 清楚。 3、用排比抒情,能够把感情抒发旳淋 漓尽致,增强文章旳感染力。
三、拟人:
把物看成人写,赋予物以 人旳言行或思想感情。
作用: 使详细事物人格化,语言
反问:加强语气,表意坚定。 拟人:有人旳情感,写活了。 对偶:句式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 语言凝炼,言简意丰。 2、分析本句所体现旳内容、情感
记叙文阅读理解ppt课件

16
例题: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 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21
2:不同题材的文章如何阅读?( 1)写人的文章首先,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其次,分析典型事例,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2)记事的文章抓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理清叙述顺序,抓住事件的重点掌握分段方法(一种是按“发生、经过、结果”划分的“三分法”;一种是按“ 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划分的“四分法”),概括中心思想。
13
六、写作顺序及作用. 1.顺叙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 主要内容:什么人做什么事。答题格式:(时间+地点) +人+事。eg.一个小村庄发生山洪,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沉着机智指挥村民脱险,挽救了全村人 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 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立场
1.分析题目法:弄清题目的意思,找出中心词。 2.分析中心句法:理解中心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主要情节法:理解主要情节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4.分析主要人物法:理解主要人物有什么思想品质和精神,作者是歌颂还是批评。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PPT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PPT篇一:记叙文阅读课件---小五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博明教育-专业化备课博明教育欢迎您6.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中定搬到养老院去住。
因此,老人(宣告宣布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心)()这是栋有名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
住宅的底价(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高升提事件(4)情感升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
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7. 某个词能否去掉或换成另一个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词.(回归原文) 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
”“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不行(先否定),因为该词是……(意思),“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
”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诚实诚意)地表现了……,去掉/调换后,不能达到这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一效果,所以不能去掉/调换. 散步。
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
“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8. 句式转换或仿写句式. 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根据题目具体要求对句子作出相应的青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转换,如:“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缩想成真。
句或扩句; 按要求仿写句子.9.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1、在文中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用“——”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
(3分)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忧郁()梦想()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宝藏PPT分享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件

组材无序
材料组织缺乏逻辑,条理不清。
结构安排方面错误及原因
段落安排不合理
段落过长或过短,缺乏层次感。
过渡不自然
段落之间缺乏过渡,导致文章结构松散。
开头结尾不恰当
开头未能引人入胜,结尾过于仓促或缺乏总结。
语言表达方面错误及原因
词汇贫乏
用词单调,缺乏变化和丰富性。
语法错误
句子结构混乱,语法错误较多。
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 人物形象,增强文章感染力。
注意详略得当
对重要情节和细节进行详细描写,突出重 点,避免平铺直叙。
议论文写作要点及技巧指导
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确保观点明确,论据充 分,论证有力。
注意论证的层次和逻辑
合理安排论证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 严密。
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感悟,启示学生要关注自己的成长历程,学会感恩和珍惜。
03
范文三
《一件有意义的事》通过叙述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启示学生要选择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去写,传递正能量。
议论文范文欣赏与启示
范文一
《论阅读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阅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启示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
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通过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写作的能力,让学生能 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作文。
拓展延伸,丰富素材,提升水平
拓展作文素材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写作内容。
延伸作文主题
在作文主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 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表达。
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高语言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描写时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引用 设问 反问
下一页 返回
14
修辞手法的作用 (本身、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3、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附情于理 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
返回
17
议论
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 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返回
18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
(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下一页
返回
19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 (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 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 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下一页 返回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 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返回
15
抒情
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 一、直接抒情:写作者不借用其他方 式而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也称为" 直抒胸臆 "。
二、环境描写:
三、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 生活画面的描写。
四、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
末节的描写。
下一页
……
返回
9
环境描写
1、自然景物描写(动态描写、静 态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客观与主观) 作用
下一页 返回
10
景物描写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人物描写的七个角度:
1、外貌(肖像)描写
2、语言(对话)描写
3、动作(行动)描写
4、衣着(穿着)描写
5、心理(内心)描写
6、神情(神态)描写
下一页
7、体态(体貌)描写
返回
8
描写(人物、环境、场面、细节)
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 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一、人物描写:
返回
22
句子在文中常见的几种作用
1、为下文写 作铺垫(打基础、作伏笔)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 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4、衬托(正衬、反衬) 5、(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6、(照应开头),深化或提示主题 7、(设置悬念),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 8、起强调作用,进一步突出 9、(画龙点睛),点明中心 10、开门见山,点题 11、总领全文
二、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出来
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
述、描写和 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
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
情。
返回
16
间接抒情
1、通过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 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
2、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 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 称为描写性抒情。
3、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 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 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 来的故事。
返回
5
《 》这篇写景的文章按( )顺序记 叙,重点记叙(景物),抓住(景物的特 点)采用 (修辞手法)进行( )描写。
《鸟的天堂》这篇写景的文章按(时间) 顺序记叙,重点记叙(一棵大榕树的样子 及早晨林中鸟纷飞的情景),抓住(景物 的特点)采用 (修辞手法)进行( ) 描写。
下一页 返回
11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
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 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 样的社会现实。
下一页 返回
12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 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6
说明(顺序、方法)
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 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
说明文中说明的三种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 序
说明文中常用的四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 2、作比较
下一页
3、打比方 4、列数字
返回
7
描写(角度)
描写事物的五个角度:
1视觉 2味觉 3听觉 4触觉 5嗅觉
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叙述.叙事)
2、描写
3、抒情
4、说明
5、议论
返回
2
记叙(顺序、六要素)
记叙文中叙事的四种顺序: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记叙文的六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起因 5、经过 6、结果
下一页 返回
3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 1、顺叙: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学语文阅读有关知识
文体 体裁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标点 词语 (换词语、调顺序、好处、删除 句子 (作用、含义、关键句子、换表达) 阅读(谈体会、概括、中心、补写、补充
开放性题目)
1
小学语文阅读有关知识
三大文体: 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
四大文学体裁: 1、散文 2、小说 3、诗歌 4、戏剧
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 事情发展顺序 时间推移顺序 空间转移顺序 事物的内容和性质
下一页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
2、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 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 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倒叙提前的只是 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 叙来写。
20
“××”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 (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 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 情况,具有科学性)。
下一页 返回
21
“××”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 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 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 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 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 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 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