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书评

合集下载

2024年源氏物语心得体会

2024年源氏物语心得体会

2024年源氏物语心得体会2024年,我读完了源氏物语,这部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通过阅读,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以下是我对源氏物语的心得体会。

首先,源氏物语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物描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人物之间的爱情、欲望、婚姻和家庭纷争,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婚姻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在源氏物语中,我最深受触动的是女性角色的形象描绘。

尽管这些角色们身处一个相对封闭和压抑的社会环境,但她们却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这个小小的宫廷圈子里展现出了个人的魅力。

无论是深情的光源氏、机智的藤壶,还是聪明伶俐的牡丹卿和体贴小巧的夕露,她们通过各自的方式在男权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角色的命运。

除了女性角色,男性角色也是源氏物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源氏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多情而又具有吸引力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有决策能力和战略头脑的年轻人。

尽管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悲剧和挫折,但他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理想,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源氏的形象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爱情的讴歌。

此外,我也被源氏物语中的描写细腻而动容。

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形象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平安时代的美丽之处。

无论是绚丽的宴会,精致的服饰,还是清新的花鸟和雅致的园林,作者都以独到的角度展现了贵族社会的繁荣和文化。

然而,源氏物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婚姻制度对女性的限制。

在平安时代,婚姻更多是基于政治和家族利益的考量,而不是真正的爱情。

女性被视为政治联姻的筹码,她们的个人意愿和选择权很大程度上被剥夺。

这一点在源氏物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角色都不得不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之间权衡取舍。

这种限制给女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自由的限制。

另一个问题是作品中存在的情感虚无和人际关系的脆弱性。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的杰作,这部作品被誉为是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深入的社会洞察和独特的美学观念,深深吸引了我。

首先,《源氏物语》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展现了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生活。

这部作品所描述的平安时代,是一个充满宫廷斗争、爱情纠葛和人生百态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源氏的生活历程和情感经历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气息。

其次,《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刻画极其细腻。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主人公源氏,他的复杂性格和多变的情感,让人又爱又恨,深感共鸣。

这些人物形象的鲜活和立体,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他们共同经历着人生的起起伏伏。

再者,《源氏物语》的美学观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品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

这种美学观念体现在作品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还是语言的运用,都充满了独特的美感和韵味。

这种美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享受,也让我对日本文学的美学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源氏物语》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美学魅力的作品。

它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深入的社会洞察和独特的美学观念,让我对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学的独特魅力和美感。

这部作品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珍视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情。

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

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

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的成书年代大约在1001年至1008年间,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展示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

《源氏物语》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历时70余年,涉及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

这些人物形象各异,以源氏最为突出,展现了日本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浮华。

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运用了大量的花卉来比喻人物,这些花卉不仅取其外在的美丽,更看重精神、品格上的相似,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例如在第34回《新菜(下)》中,源氏为了庆祝自己的生辰,召开了女乐大会。

三公主、明石女御、紫夫人、明石夫人等人带上各自的乐器,闪亮登场,为源氏倾情演奏乐曲。

在这个篇章中,紫式部用“二月中旬的新柳,略展鹅黄,而柔弱不胜莺飞”来形容三公主的娇小玲珑和稚嫩,将之比喻为新柳的柔弱之美。

而明石女御则被形容为“举止端详,气品高贵,好比盛开的藤花,当夏日群花零落之后,独自在晨光中开颜发艳”,用藤花在树上随风轻摆的姿态来描摹明石女御的优雅。

《源氏物语》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想——日本式浪漫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

这种思想强调情感和感伤的结合,既表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倾向,也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发展。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源氏物语》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伟大之作。

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和爱情经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人情,领略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源氏物语》中运用的花卉比喻也为我们在文学鉴赏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源氏物语》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它所代表的日本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差异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其深入的鉴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进一步推动文学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源氏物语》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源氏物语》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源氏物语》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思想内容:1.爱情和人性的探索:《源氏物语》以叙述平安时代贵族的生活为背景,探索了爱情和人性的多个方面。

作品中描绘了主人公光源氏及其周围人物的爱情故事和情感纠葛,反映了人类欲望、执着、痛苦和追求幸福的复杂心理。

2.社会等级和性别角色:《源氏物语》中展现了平安时代社会的复杂等级结构和男女角色的不同。

作品中描述了贵族社会的阶层差异、宫廷政治、婚姻制度和对女性的期望,同时也表现了女性在男性统治下的权力和局限。

3.季节和自然:《源氏物语》以其对自然界的描绘而闻名。

作品以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对花、树、月亮和风等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共鸣,并借此抒发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艺术价值:1.文学叙事的精湛:《源氏物语》采用了精致的文学叙事手法,其语言优美,文风高雅。

它通过精细的描写场景、人物情感和内心独白,展示了作者的敏锐观察力和对情感细节的把握。

2.结构与层次:作品以52个章节的形式组织,每个章节叙述了不同的故事,但总体上相互关联。

这种复杂的结构和多层次的叙事使作品更加丰富深邃,突出了作者对细节和人物的关注。

3.集合多种文学形式:《源氏物语》融合了多种文学形式,包括传统日本的和歌和俳句,以及散文和对话形式。

这种多元化的文学形式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丰富度。

4.影响后世:《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在日本文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启示,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总而言之,《源氏物语》在思想内容上揭示了人类爱情和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和性别角色的重要性。

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文学叙事的精湛、结构与层次的丰富性,以及多种文学形式的巧妙运用。

这些特点使《源氏物语》成为日本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源氏物语》:情欲与细腻之美的绽放

《源氏物语》:情欲与细腻之美的绽放

源氏物语:情欲与细腻之美的绽放介绍《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文学巨著。

它由女作家紫式部在11世纪创作,描写了平安时代朝廷贵族阶层的爱情、人生和文化。

这部小说以其深入挖掘人性、精心刻画角色、描绘独特的美学风格而闻名。

源氏物语的背景作者紫式部生活在平安时代(794-1185年),该时期被誉为日本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朝堂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社会秩序良好,流行着优美、华丽而讲究礼仪的贵族文化。

情欲与细腻之美1.爱情与激情:《源氏物语》中描写了丰富多样的爱情和激情场景。

故事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光源氏和他与众多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开。

其中包括新鲜感、忠诚、嫉妒、背叛等各种情感纠葛。

2.人物心理描写:小说以细腻入微的方式刻画了每一个角色的心理世界。

紫式部通过描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矛盾和迷茫,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艺术与美学风格:《源氏物语》以其精致、优雅的文学风格而闻名于世。

紫式部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意境描写和隐喻手法,使得整个小说如同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对后世文化的影响1.文学价值:《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后来日本小说发展的基础,成为许多后世文豪们所推崇的经典之作。

2.艺术表现形式:《源氏物语》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还在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许多艺术家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

3.文化精神传承:《源氏物语》弘扬了平安时代朝廷贵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它是后世对当时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性特点的重要历史记录,对于研究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源氏物语》以其情欲与细腻之美的绽放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爱情、激情和人性的描写,紫式部打造了一个迷人而多样化的世界,并将其美学思想传递给后世。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平安时代社会风貌,还对日本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启发。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在读完《源氏物语》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源氏物语》以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光源氏的一生。

作品通过对光源氏及其周围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平安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情感、内心世界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都被描绘得细致入微,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和情感。

在《源氏物语》中,我最为深刻的是作品对爱情的描写。

小说中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复杂和矛盾。

光源氏与他周围的女性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无常。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爱情故事,使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深沉和悲凉。

此外,小说还对平安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通过对贵族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作品中对于宫廷生活、宴会、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和辉煌。

在阅读《源氏物语》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平安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同时,作品对爱情的描写也令人感叹不已,使人深刻地领悟到了爱情的复杂和无常。

通过阅读《源氏物语》,我对日本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平安时代的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这部作品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源氏物语》是一部日本平安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由女作家紫式部创作。

这部作品描绘了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繁华与虚荣,以及男女之间复杂的爱情纠葛。

读完这本书,我对日本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源氏物语的艺术手法《源氏物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描绘。

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日本古代贵族社会的细致生活,以及人们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源氏和其他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直观地展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之间的纠葛和矛盾。

这种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很多象征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例如,她经常用花朵来象征女性的美丽和纯洁,用季节的转换来代表人生的变迁,这些象征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深度。

源氏物语对人性的思考通过阅读《源氏物语》,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展示了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欲望,揭示了贵族社会虚荣和逢场作戏的一面。

主人公源氏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男子,他拥有众多美丽和聪明的女性侍奉,但是他心里却常常空虚和不安。

通过描写源氏和其他人物的情感纠葛,作者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这种向往的痛苦和困惑。

《源氏物语》中描绘的爱情纠葛和人性的复杂性,让我不禁反思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性的种种变化。

现代社会虽然不同于古代的贵族社会,但人们的欲望和情感却没有改变,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情感纠葛和矛盾。

这让我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和处理好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源氏物语》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作品描绘了古代日本的贵族社会,展示了其繁华和荣耀。

通过阅读《源氏物语》,我对日本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源氏物语》中经常提到的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如和服、茶道、花道等,使我更加熟悉了日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读后感购买《源氏物语》有两个原因,一是冲着这一名著的名头,且是丰子恺所译;二是正好碰上网上书店在打折。

从那个网站购买过几次书了,还没有发现过盗版的,所以目前我还是比较信任他们的。

我闲暇的时间比较多,大多数时候都是靠找书来消遣。

上星期,我随手翻起了这本《源氏物语》。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特别难理解倭人的习性,同时也觉得自己对源氏的痛恨有些莫名其妙,毕竟古倭人源氏的所作所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带着厌恶的情绪,一页一页地翻了下去,并且一直关注着源氏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选择中途放弃。

其实,我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期待着什么,或许是想看看那些可怜的女人到底有着怎样的风韵吧。

名著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总是能够吸引着你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我看的是三册版的《源氏物语》。

昨天下午,看到第一册的后半部分时,我竟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以至于下班后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赶紧回家,继续把上册看完。

昨天晚上,我靠在枕头上,翻开了第二册。

没想到,这第二册比第一册更加精彩,我一章接着一章地看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白天在公事之余,我已经看了大半册,晚上加加班,估计今天就能把这本书看完。

不过,我想明天肯定也会继续把剩下的一册看完,因为明天是周末,不用担心起不来,晚上就算废寝忘食也没有问题。

我的阅读速度一向很快,一般都是先快速浏览一遍故事,遇到精彩的章节再慢慢品味。

在这本书中,与源氏有染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了,想要把她们一个个都数清楚恐怕非常困难。

作者对这个男子极尽赞美之词,偶尔我也会被她的描述所蛊惑,想象一下这位绝世美男的风采。

不过我猜,也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外人看来,源氏未必有那么英俊。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这本书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其程度恐怕比现在的年轻人哈日哈韩还要严重。

还有就是,古代日本人的门窗似乎都不太谨慎,要不然的话,源氏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就去糟蹋那些女子呢?而且这些女子还大多是贵族世家的贵妇小姐,普通人家的女子就更加难以想象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氏物语》书评
导读:本文《源氏物语》书评,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下面是的为你整理的“《源氏物语》书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内容都在,欢迎关注与阅读。

篇一:《源氏物语》书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

两部堪称经典的古典小说都善于言情,以爱情悲剧故事贯穿始终。

《红楼梦》是优雅高贵的汉语典范,用十年心血浇灌而成,其中有作者自传的情感经历。

文中对善良女性的爱护,对权贵汲汲于功名利禄的批判,对权贵腐败生活的蔑视,是极尽笔墨功力的。

而在阅读《源氏物语》时,终究读不出如《红楼梦》般优雅高贵的魅力,总感觉存在深深的“隔”,或许是我对日本文化存在“隔”,以及自身阅读功力有缺陷。

我终究把这部经典小说读成通俗的言情小说。

《源氏物语》叙述源氏、夕雾、薰君两代人错综复杂的情感历程。

其中源氏是多情放荡的美男子,文中用大量笔墨赞美他绝世的外貌和才华。

他遇到心仪的美人就非得占为己有,以致和他有过情感瓜葛的女子竟达十三人之多,他没有弄到手的只有空蝉和玉鬘两个女子。

源氏能够如此放纵,与当时日本的婚姻制度有关,男子可以随意占有女子而不受惩罚,甚至是才华横溢的表现。

这是制度给予男子的特权。

而夕雾只守着云居雁,则怕被人耻笑。

夕雾和薰君相对于他们的父亲
源氏而言,则理智并忠情。

后半部写薰君与大女公子和浮舟之间的恋情,坚贞不渝,颇为动人。

在众多女子中,我喜欢完美无缺的紫姬。

她对源氏的爱纯洁善良,同时她又有贵族女性的宽容大方。

她深知自己无法挣脱女子在婚姻中卑贱的命运,不可能让源氏只爱自己一人,于是,她用自己宽容的爱和善良去抓紧源氏的心,她不卑不亢地接受源氏处处多情的现实,与每一个人和谐相处。

她真心养育明石夫人的女儿,倾尽一个母亲所有的爱,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母爱让人由衷地敬佩。

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子必然得到源氏最多的宠爱。

阅读这本日本古典小说,可以了解当时日本宫廷的生活,了解佛教在当时日本的盛行。

书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遁入空门的想法。

佛门成了人心的最好皈依,可以抚慰每一个伤痛的心灵。

书中朱雀帝、三公主、源氏、紫姬、藤壶女御、空蝉、浮舟等等,最后都选择遁入佛门。

《红楼梦》中同样有贾宝玉、贾惜春、芳官、藕官等遁入空门。

佛教思想贯穿这两大古典名著的始终,这并不是偶然的。

佛教自大唐盛传入东土,一直至紫式部写《源氏物语》,曹雪芹写《红楼梦》,深入人心,成为抚慰人心的良剂。

无论《源氏》,还是《红楼梦》,都可读出宗教信仰对人心的重要,是人类最好的自我救赎。

篇二:《源氏物语》书评《青玉案·咏藤壶》
蒲香葵浅渰疏门。

清秋去、愁难饮。

玉带琼锦归赤陛。

帷烟易映,光华难卺,流雪孤云影。

长经雾伴青灯旅。

渔女尘岸频顾忆。

纷乱忏定终无觅。

折笺沉柳,欲留人去,只跘黄泉苍景。

作为先皇第四女的她,只因一句像极了桐壶更衣,便一朝入宫。

宠冠六宫,行至凤位,桐壶帝的滴滴恩情,她感激铭记在心。

当紫式部的笔墨渐渐勾勒出这位女子的形状,一幅画卷尽展淡静和婉,蕙质兰心。

不觉中心里渐渐为她吹绽梅英。

她的温和从容,她的冷静超然,虽与源氏两情相悦,却也始终遵守礼数,不愿逾矩。

冷泉的降生,我仿佛听见,飞香舍中,风华的辉日宫,日日夜夜自身摧残折磨,暗自低沉隐忍地绞心抽泣。

她自命为罪人,恨自身竟如此背叛了桐壶帝,酿此大祸。

藤壶落发,光源氏怅然若失。

可面对他不减的热切,她尽全力想要将感情深深藏进经堂的香雾中。

她吟着“前面红尘均看破”,却仍是难以断绝与他的封封信笺。

她是爱源氏的,却没有胧月夜的果敢、六条的痴狂,她明白这是场不堪的错恋。

她的情亦深深、隐晦难绝,均在如此冷静的她出家后仍难断情丝中体现。

所谓“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她悔恨过与源氏情
感的说破,悔恨过那次的逾矩,但
她是否后悔过与源氏的相识?
我久久徘徊,始终难以推断出结果。

很多人说,源氏一生的真爱便是藤壶。

当年,藤壶因为貌似桐壶更衣而被宣入宫伴君左右;多年后,紫之上又因相貌极似藤壶,而一眼被源氏相中。

又是多年后的三公主出嫁源氏,也掺有与藤壶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人说,源氏用了几近一生寻找藤壶的影子。

嗟叹唏嘘之余,我只能朦胧地看到,青灯古佛旁,静观庭前花开花落,已洗净铅华的一清蕖丽人,正茹素净叶,低拂菩提。

篇三:《源氏物语》书评看过《红楼梦》几遍都爱不释手的人会不会爱看《源氏物语》呢?《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一零零一年至一零零八年间,比《红楼梦》早几百年。

《源氏物语》让我想起我的舞女思然,可爱的圆脸,翘翘的睫毛,白嫩的皮肤,搞怪又多愁善感的性格。

是高二时候聊天她跟我提到她几乎从小到大都在看这本书的吧。

看着她圆溜溜眼睛后面流露出的严肃,又听得一句“《源氏物语》相当于日本的《红楼梦》”,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肃然起敬与自叹弗如混合的感情。

一千多页的鸿篇巨作,能够经得住大和民族十个世纪以来细细考量的眼光,这样的功底绝不仅仅是一句“凤头猪肚豹尾”可以总结评价的。

事实上,“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s”——
《小王子》,“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朴实无华的感情”,还有一句——“功夫在诗外”——这三句旁征博引的名言戳穿了青年人贪图虚华的心理,因此翻完前三回,发觉辞藻情节平淡,就随手丢在一旁,整个高中没有看完这本书。

东方的书和西方的书绝对是两种风格,虽然都同时“余音绕梁”,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虽然读完都似懂非懂,就此搁置一边,而真正的内涵需要人用一生去反复咀嚼领悟;但西方的书张扬,每一本书力求自己的不同,无论从哪一点,立意、形式、写作风格、选材、切入思想角度……每每让人当下瞠目结舌;而东方的书同东方魂魄一样,高贵而谦逊,真正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得出你人性中浅薄无知的一面。

东方的书大多是这样,你看它是名著慕名拜读,还未看完心下凉了半截,看完以后不屑一顾唾弃它,于是从此以后倒向西方阵营,大肆吹捧西方文学中天马行空的一面。

然而这本名著身裹尘埃躺在岁月的风尘里,躺在你的遗忘里,笑看你轻狂、愤世嫉俗的热血方刚。

它像水一样从你心上流过去了,“淡而无味”,你想。

有一天,你突然遭遇人生中某一个不可名状的情景,这时,在记忆某个角落里,有些金片一样的思想正悄悄闪烁着,这时你疑惑而欣喜地拾起,才发现这正是东方的思想。

你折返回去抽出那本书,再好好读将下去,才发现作者能如此善解人意地表达你最微妙的情愫,用古老而精炼的语言,你不禁赞它是知音。

而随着你人生的一步步开阔,历经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你又发现那本书永远读不完,读不透,年轻时候对它无情的嗤笑令你深深羞愧。

你不由得奉其为大师,永远的明灯。

这本书是“安如
泰山,呆若木鸡”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让世人难以望其项背。

这次读完《源氏物语》,我又犯了上述低级错误。

自以为不过耳耳,自以为它“淡而无味”,自以为没什么值得摘抄学习的。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源氏物语》在脑海留下的是一幅幅模糊的图像,是一味芳华,那样奢靡那样优雅,渐渐令我惶惑了。

我才满脸羞愧地面对它,提笔要写,却生怕表达不确切将它写坏了。

写西方名著的读书感还比较容易畅所欲言,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我作为卑微的小卒也有自己的声音,写东方名著的读后感却经常是“高山仰止”,在博大精深的底蕴下,在作者世代流传的芳魂下恭敬地低下头,诚惶诚恐。

书中多描写日本皇室生活,吟诗作画,管弦丝竹,舞风弄月之事,极富有小资情调。

不过,“作者虽然主要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又不是单纯地描写爱情,而是通过源氏的恋爱、婚姻,揭示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小说着墨最多的是源氏及其上下三代人对妇女的摧残,源氏的父皇玩弄了更衣,由于她出身寒微,在宫中备受冷落,最后屈死于权力斗争之中。

源氏倚仗自己的权势,糟蹋了不少妇女:半夜闯进地方官夫人空蝉的居室玷污了这个有夫之妇;践踏了出身低贱的夕颜的爱情,使她抑郁而死;看见继母藤壶肖似自己的母亲,由思慕进而与她通奸;闯入家道中落的末摘花的内室调戏她,发现她长相丑陋,又加以奚落。

此外,他对于紫姬、明石姬等不同身份的女子,也都大体如此。

在后十回出现的源氏继承人熏君(他名义上是源氏和
三公主之子,实际上是三公主同源氏的妻舅之子伯木私通所生)继承了祖、父两辈人荒淫的传统,摧残了孤苦伶仃的弱女浮舟,又怕事情败露,把她弃置在荒凉的宇治山庄。

在这里,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这种乱伦关系和堕落生活是政治腐败的一种反映,和他们政治上的没落与衰亡有着因果关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