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读后感400字
《源氏物语》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源氏物语》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阅读过源氏物语,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源氏物语读后感?以下是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源氏物语读后感范文(一)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很偶然的机会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出于对日*化的莫名的好奇,就完整的看了一遍,之后又去找了电影来看,说实话,没有在日本的文化中熏陶过的人一般很难理解这本书。
就像《红楼梦》我们能看到宝玉和黛玉辗转反侧的感情,却很难理解红学家很整天在折腾些什么。
印象中的古代日本,礼仪周到、民风淳朴,无疑《源氏物语》让我大大震撼了一把。
当时的感觉就是古代的日本人随心而动,很有自我追求的精神。
大概是平安时代受唐朝的影响深远。
以言情小说的角度,这本书并没有多少惊喜,毕竟书里晦涩的言语以及时不时出现的诗句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乏味。
而书中不时出现白居易的诗句,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更让人会误以为在读半白话版的中国古典小说。
之后想想,原先我真的只是看到皮毛而已。
不用去追究一个名族的文化起源,单是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发展,已被烙上独特的烙印。
日本是个矛盾的名族,明明对女性的歧视根深蒂固,偏偏有着日本版《红楼梦》之称的《源氏物语》又是出自女性之手,而这篇小说在当时也可是是作者写给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读物而已。
书中由光源氏等人品评世间女子等级,展开光源氏的感情之旅,反映了当时贵族奢靡又出奇优雅的生活,权位利益仅仅轻轻带过。
书中那些如画般美丽温婉,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存在的女子之于他们大抵只是附属品罢了,贵族女子难免被当成利益联盟的牺牲品,并无人真正关心她们的想法。
梦想与现实,表面的光华与内里的丑恶,光源氏的追逐浪漫的一生以紫姬的离世而结束,只是已到尽头,世人记住的都是他的光华。
有机会还是要去亲眼看看,好好体会一下日本的传统文化。
2024年源氏物语心得体会

2024年源氏物语心得体会2024年,我读完了源氏物语,这部被誉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通过阅读,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以下是我对源氏物语的心得体会。
首先,源氏物语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物描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人物之间的爱情、欲望、婚姻和家庭纷争,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婚姻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在源氏物语中,我最深受触动的是女性角色的形象描绘。
尽管这些角色们身处一个相对封闭和压抑的社会环境,但她们却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这个小小的宫廷圈子里展现出了个人的魅力。
无论是深情的光源氏、机智的藤壶,还是聪明伶俐的牡丹卿和体贴小巧的夕露,她们通过各自的方式在男权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角色的命运。
除了女性角色,男性角色也是源氏物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源氏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多情而又具有吸引力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有决策能力和战略头脑的年轻人。
尽管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悲剧和挫折,但他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理想,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源氏的形象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爱情的讴歌。
此外,我也被源氏物语中的描写细腻而动容。
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形象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平安时代的美丽之处。
无论是绚丽的宴会,精致的服饰,还是清新的花鸟和雅致的园林,作者都以独到的角度展现了贵族社会的繁荣和文化。
然而,源氏物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婚姻制度对女性的限制。
在平安时代,婚姻更多是基于政治和家族利益的考量,而不是真正的爱情。
女性被视为政治联姻的筹码,她们的个人意愿和选择权很大程度上被剥夺。
这一点在源氏物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角色都不得不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之间权衡取舍。
这种限制给女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自由的限制。
另一个问题是作品中存在的情感虚无和人际关系的脆弱性。
读源氏物语的感受

读源氏物语的感受眼看着遗骸,总当她还是活着的,不肯相信她死了。
直到看见她变成了灰烬,方才确信她不是这世间的人了。
你是否也很喜欢《源氏物语》里的这句话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几篇读源氏物语的感受,希望能帮到你哟。
读源氏物语的感受篇一《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
本书的主线,前面四十回是主人公源氏公子一生的情史,后十几回薰君的故事。
呵呵,我的毅力有限,进看了前面半部。
看完前半部分,我深深的被震撼,更是深深同情那个时代的女性,我庆幸自己是幸运,生活在现代,尤其还是四川。
当时的男人,尤其是书中赞美有加的主人公源氏的一些对女性的态度,让我看了不得不火冒三丈。
要不是“平心静气从历史的眼光看”,几乎看不下去了。
一开始是对那个小官的夫人、有夫之妇空蝉,几乎是强迫,好在空蝉这个人物看了让人很痛快,后来一直没有答应和他往来。
对其他人,也是所谓逢场作戏,心里瞧不起人家,又和人家偷情的不在少数。
还有一个书中常提到的怪癖——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千方百计想得到。
这样,得到的也有了,得不到的又可以使用他无上的权势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得到,这样几乎是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可以到手。
就连对他最爱的紫姬,也是常常让她伤心,最后在她弥留之际,也不能满足她出家的心愿,最后始她郁郁而终。
在书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女性的美德。
当时贵族女子,什么样才算是好?从书中看,最基本的就是——千万不能被外人窥见!贵族小姐从小就被教育:无论是居家还是出行,有风时帘子一定要严实;贵族侍女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保证帘子和屏风的严密度,以保证自己家的小姐或年轻的夫人不会有任何机会被外人看见。
如果小姐、夫人或侍女没有注意做到,就会被认为“太轻浮了”。
读源氏物语有感大全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女作家,紫式部。
她幼年时与父亲学习中国诗文和歌曲,熟读中国典籍,大约22岁时写下这本书,一举成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源氏物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源氏物语读后感1前日读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感觉并不是很特别,但就当时的年代来说,还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长篇写实小说。
更有人誉之为日本的红楼梦。
它通过描写900多年前上层社会的政治与淫逸生活来体现历史发展的特征,在感性上面颇多词汇堆砌之感。
写法上倒与红楼梦有些相似,只是其中的诗句文绉绉的厉害。
源氏物语故名思义是源氏的故事,全篇描写了源氏大将的情感生活,及至其死亡。
重点描写了紫姬的成长夭逝;下半部又续写了源氏儿子的故事,但没有结尾,很是突兀的就结束了。
虽然于我是粗粗一阅,从中却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的敏捷才思。
作者对中国汉字及文化颇有研究,从中引用了白居易等人的诗词便可知晓一二。
小说从不同故事中隐射出的古代日本女子的命运悲惨以及其行动所受到的束缚,逼真的再现了日本社会发展史的一面。
但文中似乎肯定了源氏的高贵品质,又确乎显得消极了些。
当然,迫于时代局限性,自不必太过苟责。
匆匆一阅,感慨不算多。
日后有空当再细读。
掩卷告慰紫氏部。
源氏物语读后感2权力倾轧、妇女作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是较为典型的评价,可是从政治角度、尤其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角度来评价这部著作,未免太狭隘了。
从纯文学角度来评判,源氏等男子以及紫姬等女子都描写的非常之美好,才艺与容貌都让人倾心不已,又各具特色。
可能毕竟不是中国人,他们的诗作有点不敢恭维,都过于浅显,但是才情可嘉。
尤其是,文中对于四季景物的描写,对于各个时节庆典描写,让人心向往之,尤以源氏六条宅院中的景致为最佳,读书的时候,心中浮现出了质朴而又华丽的木质建筑,宅前樱花、海棠、枫叶、雪景次第绽放的美好,在窗前赏景,与才貌双佳的友人互相和诗,甚至歌舞,该是人间至美之景。
让我时常梦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宅院,庭前也种上樱花、海棠、枫树等四季应景的植物。
《源氏物语》读后感-《源氏物语》读后感心得体会

《源氏物语》读后感-《源氏物语》读后感心得体会《源氏物语》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的故事。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源氏物语》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源氏物语》读后感【1】《源氏物语》这本书,是别人介绍给我的。
那天我去书店,正巧看到一本,大大的,厚厚的。
封面是几个穿着和服的漂亮女子。
寒假,我满怀好奇心的读完这本书,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女作家,紫式部。
她幼年时与父亲学习中国诗文和歌曲,熟读中国典籍,大约22岁时写下这本书,一举成名。
这本书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平安王朝贵族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显现了贵族内部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和令人无奈的爱情生活。
这跟我妈妈爱看的后宫大战戏颇有几分相似,只是环境变成了贵族的内部。
它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以及必然崩溃的趋势,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它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
我这些天在想物语里那些母女两代承恩的故事。
夕颜和玉鬘,六条和秋好。
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对比。
夕颜出场时已是一女之母,但却让人觉得是书中女子中最为天真烂漫的一个。
而她的女儿玉鬘,确是书中少有的意志坚定的女子,更是罕有的对源氏的美貌无动于衷。
六条和秋好也是有趣的对比,六条感情最为炽烈,秋好皇后却是人如其名--像秋水一样幽冷。
她好象从来未成爱过任何人,大概是年少的时候看了太多的母亲和源氏之间的纠缠。
我草草看了这本书,草草写了读后感,但若细细品味,应该会给我很多的感悟,如今它给我的感悟就是:美丽的人或事总不能长久,而人们最想得到的往往总得不到。
在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呢?《源氏物语》读后感【2】终于啃完《源氏物语》,所以就上豆瓣看了一下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
大家关注最多的是翻译、结构以及伦理,我也来说说读后感。
先说翻译。
我看的是丰子恺译的,非常棒,要按林文月的风格,我是没有办法以这种高度的热情快速地看完这本书的。
源氏物语读后感心得(通用20篇)

源氏物语读后感心得(通用20篇)源氏物语心得篇1《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它讲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个感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期望他卷入宫廷斗争,所以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
故事围绕他和一系列女子的感情展开:早先他因为得知父亲桐壶帝的宠妃藤壶长得很像自我已故的母亲桐壶更衣,所以时常亲近藤壶,直到长大后竟演变为对藤壶有恋慕的感情;然而藤壶毕竟是后母,即使年纪只差五岁,仍不能亲近,所以源氏终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壶一般的梦想女性。
之后他找到了藤壶的侄女,长得和她很相似,便带回家中教养为心中的梦想女性,此女即之后的紫上。
然而紫上在名份上并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托,娶了自我的侄女,即朱雀院与藤壶之妹所生的女三宫做正妻。
此举让紫上心碎,而年龄跟他相差颇大的女三宫最终也与人私通生子。
最终女三宫出家,紫上不久病逝。
源氏在经历世事后,也出家为僧。
曰前拜读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这部名作,读完以后感触良多,除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异域风情和主人公与多位姣美的淑女之间缠绵的感情使我心生向往以外,其中几位女子的命运也颇有其耐人寻味之处。
《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一生拥有众多女人,一经和他有了或长或短的关系,他都会供她们生活之需,多方关照她们的生活。
但他的最爱却是藤壶女御,她既是他的继母又是他的初恋“情人”。
“光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在他年仅3岁时就在周围女人的妒忌声中忧郁病逝,其父桐壶天皇又娶了与桐壶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壶女御。
自此“光源氏”便把对母亲的一腔思念和爱转移到了这位继母身上。
他的父亲念他自小缺少母爱,嘱咐藤壶女御多多亲近他。
不想,这一对美丽绝伦的非亲生的母子之间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产生了不应有的感情,发生了乱伦的事情,竟然还怀上了孩子。
藤壶女御贵为“后妃”本应仪态万方,母仪天下,一时的冲动酿下了如此大祸,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她怀着对天皇的愧疚之心,又为肚子里的小皇子的前途命运担忧,日夜害怕事情败露大祸临头,只得硬起心肠,割舍感情,断然拒绝“光源氏”日后的求欢,毅然决然疏远了“光源氏”。
源氏物语读书心得体会5篇

源氏物语读书心得体会5篇《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
源氏物语读后感1在这部小说中,紫姬(即紫上)是作者着意刻画的理想淑女形象,她气质优雅,艺压群芳,性格婉约,通情达理。
深得源氏钟爱,被公认为最幸福的女人。
从表面看,的确如此。
自十岁便被光源氏藏于深帏的紫姬,的确得到了不少令人艳羡的柔情蜜意与锦衣玉食。
紫儿应该可称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
她虽非光源氏的原配,但她从幼年起就与源氏相伴,由源氏亲自教养成人。
因为长相酷似自己的昔日恋人藤壶更衣,紫上从十岁起便被光源氏抚养在自己家中,为此,她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是光源氏教育的结果,也是光源氏意志的体现。
可以说,源氏对于她的抚育有点类似于今曰十分流行的恋爱养成游戏,完全按照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理想伴侣的形象来培育紫儿,而紫儿在他的精心教养下也确实在品格、仪态、才貌上超出了源氏身边的其他女子,并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后成为了源氏的嫡夫人,与源氏相伴直至终老。
她看似尊荣无比,幸福美满。
虽然源氏情人无数,风流成性,但始终把她放在第一位,给予她,他的其他情人从未拥有过的地位以及长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后了却尘缘,皈依佛门。
随感:曰前拜读了曰本作家紫氏部的这部名作,读完以后感触良多。
我觉得作为一名伴侣、一位母亲、一个情人,紫儿无疑是完美的,而作为她自己,她却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了。
她没有得到父母的怜爱,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没有亲生的儿女承欢膝下,她甚至没有过完她的童年就被牵扯进了一个男子的恋爱养成游戏里。
可以说,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爱,然而那名男子却是一个多情之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给,有太多的爱人需要他的安慰。
可是……他难道不知道吗?在她的生命里除了他——就没有别人了。
但是,为此她却交出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全部自主权利,以别无选择代替了一切选择。
紫姬在丧失了人身自由的同时,也丧失了精神自由。
她如同一只笼中之鸟,万里云天在她是永不可及对。
而这种自由的丧失,不是靠皮鞭棍棒,而是靠脉脉温情来完成的,这就更加可怕,更有利于源氏对她这张白纸任意涂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准则把她培养成自己所需要的人。
源氏物语读后感10篇

《源氏物语读后感》源氏物语读后感(一):《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品流露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被认为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给后世作家的创作带给了艺术典范。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长篇写实小说,由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
全书54回,近百万字。
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
这是作品的中心资料。
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感情故事。
小说历经4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登场人物数以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
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宫廷豪华奢侈、腐朽淫乱的生活,反映了贵族阶级人与人之间争权夺势、互相倾轧的人际关系,暴露了贵族社会门第为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源氏物语》艺术上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并透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源氏生为皇子却不得不降为庶民,空有济世之才却无心仕途,酷爱紫姬却不断拈花惹草,一世风流却落得剃度为僧的结局。
他的一生伴随着许多的矛盾和烦恼,其中最折磨他的是与藤壶乱伦的罪孽感和背叛紫姬的深深自责。
他的灵魂与肉欲始终在斗争中苦苦挣扎,结果又总是欲望压倒理智,从而陷入更深的心灵冲突之中。
源氏最终弃家出走,面壁向佛,正是这种心灵冲突导致的结果。
作者大写特写源氏生活中无法摆脱的矛盾造成的苦闷及精神上接连不断的碰撞造成的无奈,意在说明人生的苦痛和悲哀,显露了作者以哀动人、以悲感人的美学观。
物哀的审美意向除以源氏挣扎的一生反映出来外,还透过作品中所有与源氏命运连在一齐的女性的不幸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在紫式部笔下,这些女子个个容貌姣好,聪明伶俐,性情可人,然而个个都是有命无运之人。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命运只有3种选取,要么走入坟墓一了百了,要么落发为尼斩断尘缘,要么独守空闺虽生犹死。
这些女性的多灾多难的命运和源氏一生经历一样,反映了紫式部感物而哀的审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氏物语读后感-400字
源氏物语读后感400字【一】
老妈在新华书店买回来以后神秘兮兮地藏在阳台的书柜不让我看。
就冲这句话我拿出来看了。
当年觉得故事很不错。
藤壶妃子很销魂。
小日本很发指。
主要还是受书的封面影响,YY了一翻,老妈回来我也就只好作罢不往下看。
源氏爱上了一个永远无法被他占有的人,所以他要不停地占有不同的女人,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也描绘过这样绝望的爱。
只是我不知道紫式部有没有给源氏安上一个那样的内心。
虽然总是和不同的女人做爱却仍可以说:我为你保留了处子之身XXX年。
我想他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他没有对得起任何一个被他占有过的女人,所以他问心无愧。
我始终不相信紫姬是个例外,她只是母亲的形象在年轻身体上的诠释。
紫姬是高贵的信徒。
她有如藤壶妃子那样的一张完美侧脸。
我却无法对她印象深刻。
源氏迷恋母亲,所以他追求比他年长的六条所。
我还是喜欢小时候看过以后被我鄙弃的六条所。
六条所是最爱源氏的人。
只不过真正的爱情是不能掺和到这个局里的。
所以她最最不幸。
源氏物语读后感400字【二】
且不说源氏物语这本书在日本文学历史上的地位,经过翻译
的这套书其实很好,因为书中有大量的插图,而且还有关系表、
情节说明,把书里没有直接说出来的一些人物关系、人物的思想
都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这样很好,很方便读者了解书里的主要
情节,比起一般的只顾翻译而不作详解的书更容易懂。
就冲这个,也得打五分!再来说说主人公,俺看了以后心想:古代的日本贵族
怎么这么开放啊!
源氏一生好过的女人无数,这个家伙真是到处留情啊,只要
是稍微入眼的,管她什么侄女啊、婶婶啊,只要喜欢,就想尽办
法跟她上床,这不.com是乱伦嘛!人说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要我看,这样到处留情的男人怎么能跟宝玉相比,最起码宝玉对
林姑娘是一片痴情的,可源氏呢!他好像没有对任何一个女人有过
十分的感情,她们在他的眼里都只是打发寂寞无聊的工具而已。
源氏物语读后感400字【二】
这是一本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的书,相当重量级。
但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里面的内容展现了日本的那一个
时代。
丰子恺先生的翻译是很不错,文字很优美。
这个版本的注
释也很清晰到位。
这一套书的字体大小看起来也很舒适。
比起图
典的那个缩略版本,看起来更知道前因后果。
但是,从文字之间,我觉得古代的妇女,感觉太无力了。
男性可能是真心和她在一起,也可能是因为权力的需要和她
在一起。
作为女子,有时实在过于痛苦。
《源氏物语》很喜欢紫姬,很喜欢藤壶皇.com后。
感觉她们很聪慧。
但是也很喜欢末摘花,
鼻头一点红并非她的过错,而且她给我觉得守旧守得可爱。
光源氏的故事感觉比后面十回的《宇治十帖》要好看。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传闻一样后十回并非紫式部所写呢,感觉和前面不太一样。
看后十回常常感觉熏君,三皇子的故事有点和前面有点衔接不上。
最近在学日文呢,或许以后会有机会看到更精彩的原版,更加体会其中诗歌的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