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至平顶山新建高速公路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调研汇报材料

高速公路调研汇报材料

高速公路调研汇报材料一、调研概述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高速公路行业的运营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调研范围覆盖了全国主要的高速公路路段,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

二、高速公路行业现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位居世界前列,路网建设日益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在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路段交通拥堵、安全事故频发、运营管理不规范等。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交通拥堵: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路网规划不合理、道路容量有限,加之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2. 安全事故:部分路段存在路面破损、标识不清等问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部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超速、违规变道等行为也导致了事故频发。

3. 运营管理不规范:部分路段的管理存在漏洞,如:超载超限车辆的管理不严格、路政巡查力度不够等,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

四、对策建议1. 加强路网规划与建设:优化路网布局,提高道路容量,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2. 提升安全意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3. 规范运营管理:建立健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制度,加强路政巡查和监管力度,确保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高速公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性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如:智能交通系统可实时监测路况信息,为驾驶人员提供最优路线建议;智能巡检系统可实现路面状况的自动检测和预警,提高道路维护效率。

2. 绿色化发展: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降低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如:采用低噪音、低能耗的设备设施,减少能源消耗;加强绿化建设,提高道路两侧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

高速公路调研报告高速公路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开展了一次高速公路调研。

首先,我们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密度更加高,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其次,我们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和运营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和标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和良好维护。

此外,相关部门还开展了高速公路收费体制改革,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然后,我们对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

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培训。

最后,我们对高速公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我国政府将加大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将成为未来的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的发展水平,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和安全工作,促进高速公路网络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只有这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工作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速公路勘察报告

高速公路勘察报告

高速公路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条高速公路的勘察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勘察是为了确定高速公路建设的可行性和指导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工作。

本报告将涵盖勘察的目的、范围、方法以及勘察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2. 目的本次高速公路勘察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该高速公路建设的可行性;•收集与确定高速公路建设相关的地质、气象、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3. 范围本次勘察的范围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的所在地区及其周边环境;•高速公路的线路走向和纵横断面;•高速公路的土质、地质和地下水情况;•高速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和气象条件。

4. 方法本次高速公路勘察采用以下方法:4.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勘察的基础,通过人工实地勘察、测量和采样等手段,收集有关地质、气象、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4.2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已有的地质、气象、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勘察区域的基础条件进行全面了解。

4.3 实验分析通过对采样回来的土壤和地下水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得相关的物理和化学参数,进一步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

5. 勘察结果5.1 地理环境•高速公路位于某省某市,总长度约为XXX公里;•周边地理环境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

5.2 土质和地质情况•土质以黏土和砂质土为主,部分区域存在岩石和含水层;•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层和地下溶蚀等现象。

5.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浅,平均深度为X米;•地下水质相对较好,硬度和盐碱含量较低。

5.4 气候和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为X摄氏度,年降水量为X毫米;•高速公路所在地区存在多雨季和干旱季的气候特点。

6. 结论根据本次高速公路勘察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的土壤和地质条件适合建设高速公路;•地下水资源充足且质量良好,可以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该地区的气候和气象条件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和管理。

7. 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合理考虑地质构造和地下水位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加强对气候和气象条件的监测和预警,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安沁高速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沁高速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沁高速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交通需求的增加,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交通建设的重点之一。

河南省安阳市与沁阳市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安沁高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安沁高速2.项目地点:河南省安阳市至沁阳市之间3.项目总投资:10亿人民币4.项目建设周期:3年5.项目里程:约100公里6.项目规划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7.项目设计标准:按照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范8.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桥涵、路基、隧道等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对安阳市和沁阳市之间交通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两地之间的客流量、货运量、车辆密度和交通流量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而目前的道路容量已无法满足当地的交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因此,建设安沁高速有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技术可行性分析安沁高速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具有较高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能够满足当地的交通需求。

项目建设考虑到了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因素,通过充分的勘察和设计,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项目按照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范进行设计,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最核心的一环。

安沁高速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的交通运输效率,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通道,降低运输成本,促进经济的繁荣。

同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安沁高速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四、项目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项目的实施进程。

2.自然环境风险:建设过程中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高速现场调研报告

高速现场调研报告

高速现场调研报告高速现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高速现场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交通安全情况以及服务质量,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改进建议,以提高公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以数据和实地检查为主要依据。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用户对高速公路的满意度,通过现场观察查看路面状态和交通流量。

2.调研过程在调研开始前,制定了针对高速公路的问卷调查,并确定了需要观察的路段和时间。

之后,调研小组成员按照计划对高速公路不同路段进行观察和问卷调查。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交通流量通过观察和统计,发现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呈现明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在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较大,容易出现拥堵;而在其他时间段,交通流量相对较少。

2.交通安全情况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情况总体较好。

道路标志清晰明确,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行车速度适中。

然而,仍有少数驾驶员不遵守规定,存在超速、占用应急车道等违规行为。

3.服务质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用户对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用户普遍认为高速公路的收费价格合理,服务设施完善,一般能满足出行需求。

然而,也有少数用户对服务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加强停车区域的管理和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等。

四、改进建议1.优化交通流量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高峰期拥堵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交通管制和引导,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实施分流措施,缓解交通压力。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巡逻和监控,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3.增强服务设施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停车区域管理,提供清洁整洁的停车场和卫生间,并增加垃圾桶数量,方便用户随时丢弃垃圾。

同时,可以增设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满足用户对旅游休闲的需求。

五、总结通过本次高速现场调研,我们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交通安全情况和服务质量有了深入的了解。

公路提质提升情况调研报告

公路提质提升情况调研报告

公路提质提升情况调研报告公路提质提升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公路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公路提质提速工作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公路提质提升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提升方案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 公路建设情况:包括各地区公路里程、道路状况、公路密度等情况;2. 提质提升措施:包括政府投资、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措施;3. 提质提升效果:包括交通效率、安全性、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评估;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公路相关部门、交通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

四、调研结果1. 公路建设情况根据调研,我国各地区的公路建设明显加快。

截至去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里程比例逐年提高,并与世界标杆接轨。

同时,公路密度也有明显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地区的乡村公路、边远公路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交通不便、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

2. 提质提升措施调研显示,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并注重改善道路状况、提高通行能力和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了公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公路建设,促进公路提质提升。

此外,技术改造也是提质提速的重要手段。

调研显示,各地区加强了对公路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材料,改善了道路状况和通行能力。

3. 提质提升效果调研结果显示,公路提质提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交通效率有所提高,大幅缩短了道路通行时间,提高了通行能力,改善了行车环境。

另一方面,公路安全性得到了提升,交通事故数量和损失有所降低;此外,公路环境友好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然而,调研还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区的公路设施仍然不完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严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公路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

公路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

公路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公路建设调研报告1为了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于近期就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认为,近几年,我市抢抓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掀起了建设农村公路的热潮,农村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公路路况水平、通达深度、路网等级等得到了很大提升,形势令人振奋。

农村公路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明确目标,及时制定规划,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

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我市共筹措建设资金63899.8万元。

共下达通畅工程计划项目723个,673公里,通达项目22个,42.8公里,渡改桥项目2个。

到目前为止,已实际完成通畅工程750个行政村,通车里程达到737.95公里,通达工程完成9.3公里,通达率达到xx%,通畅率达到82%,渡改桥项目完成永久性桥梁4座,人行桥3座,码头改造2处,在建桥梁2座,已完工85%的工程量。

全市xx 年的农村公路建设,给农村群众致富插上了翅膀,当地的农产品和土特产便可以及时走出山门走向大都市了,这样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调整,从而达到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的目的。

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建设好农村公路,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调查也发现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总体布局不是很合理,没有科学的统筹规划。

目前我市的农村公路硬化大部分是以以前的机耕路为基础,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大部分只考虑自身出行方便,导致部分农村公路存在坡大弯急、车辆难行的现象,甚至个别地段成了“断头路”、“迂回路”。

公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公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公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公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公路建设发展情况并探讨公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二、现状分析1.公路建设的现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XX万公里,位居世界前列。

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然而,由于公路建设速度过快、过重、过集中,一些地区高速公路过剩,而一些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公路发展滞后,这导致了公路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利用的低效性。

2.公路运营的现状公路运营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公路收费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监管机构,导致一些高速公路收费过高、长时间拥堵等问题。

同时,公路养护和维修工作不到位,致使路面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

三、问题分析1.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公路建设中存在着资源过度集中、投资过快过多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

同时,公路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导致路网布局不合理,地方政府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公路运营存在的问题公路收费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致使收费标准不统一;公路养护和维修工作不到位,路面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

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措施1.加强规划引导应加强对于公路建设规划的引导,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的公路建设力度,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和效益。

2.优化公路运营管理加强公路收费管理,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和监管机构,减少收费过高和拥堵问题。

加大对公路养护和维修工作的投入,保障公路安全通行。

3.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公路运营的高效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公路通行效率。

同时,建立公路运营数据管理平台,为公路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公路建设和运营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审查和监管,严格控制公路建设过度集中和重复建设现象。

五、结论公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公路高质量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汝州至平顶山新建高速公路调研报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01班学生姓名:张文山学号: 0914012013时间: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河南汝州至平顶山新建高速公路调研报告本课题主要研究河南汝州至平顶山新建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图设计,在设计之前,通过查阅图书馆馆藏资料,浏览网页搜索相关文献等途径,做一份关于此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调研报告,包括:自然气候,地质构造,土层特征,水文条件等。

汝州至平顶山,途经宝丰县和周庄镇等地区。

1.地形地貌汝州市位于河南省外方山北部和嵩箕山南部。

背靠嵩箕山,为箕山山地横亘,部分地段海拔高度1000m以上,地势较高。

南接外方山地,山地一般海拔高度300-1000m,北汝河贯穿中部,形成两山夹一川的槽状地势。

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岗河相间。

其中最高的岘山海拔1165.8m,最低的小屯镇路寨村北海拔高度148.2m,相对高差1017.6m。

根据汝州市地貌类型特征,可划分为中低山区、丘陵区、山前冲积扇倾斜平原、冲积平原四类。

1)中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大峪、寄料和蟒川西南部及陵头和临汝的北部,西南属外方山系,最高的岘山海拔1165.8m;北部属嵩箕山系,最高的大红寨山海拔1150.6m。

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1.8%,山势陡峻,沟谷深切。

山地坡度较陡,一般在30º-60º之间,坡上松散堆积物较厚。

2)丘陵:分布于蟒川、寄料的山前丘陵及杨楼、小屯的虎狼爬岭区以及临汝镇、陵头、骑岭、尚庄、焦村以北的山前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一般300-500m,山坡坡度较小,一般小于30º,冲沟切割深度一般在10—20m,局部冲沟切割深度达30m左右。

丘陵区分布面积约346.8km2。

3)山前冲积扇及洪积倾斜平原:分布于汝州市以西及尚庄、焦村大部。

海拔200—300m,地形起伏变化小,局部地段存在小山包,部分地段有冲沟发育,总面积约524.9km2。

4)汝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纸坊、小屯、庙下、杨楼等地区与汝河河谷两岸,地形平坦,海拔150-200m左右,总面积187.4km2。

平顶山市处在伏牛山、外方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

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源、河谷、盆地齐全。

西部、南部、北部,巍峨的伏牛山、外方山逶迤连绵,层峦叠嶂。

中部、东部为丘陵和平源,沃野坦荡,物阜民丰。

其中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3。

西部鲁山县石人山主峰海拔2153.1米,东部襄城县于庄村海拔64.5米,相对高差2088.6米。

中心市区西北、西南地势较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形似簸箕状。

北部有焦赞寨、马棚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龙山等山峰呈北西西向排列,其中擂鼓台为群峰之首,海拔506.5米;南部有河山、北渡山、白龟山、凤凰山、锅底山、舒山,海拔高程135~245米,构成了白龟山水库和沙河北岸的天然堤坝。

这种特殊的地貌特征,使两山间形成狭长的走廊式洼地,湛河自西向东穿市而过。

从地形地貌中可以看出汝州和平顶山地区那些地区可以有利于选线,定线,在施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减少施工成本。

2.气候条件汝州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温暖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而降雨量偏少,旱灾多,涝灾少,风、雹、霜等气象灾害也有发生。

根据我市气象局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4.2ºC,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0ºC,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5ºC,历年最高气温44.6ºC(1966年6月20日),最低气温-18.1ºC(1969年2月16日)。

年平均降雨量665.3mm。

无霜期年平均213天。

汝州市属淮河流域汝河支流水系上游地带,全市有大小河流26条,大小沟溪1304条,其中常年有水的276条。

主要河流有:北汝河、洗耳河、荆河、黄涧河、炉沟河、牛涧河、燕子河、蟒川河等,地表水径流量为29309m3,占全市内水资源的73.3%。

北汝河为市内第一大河,属淮河水系。

发源于嵩山龙池漫山北麓,全长250km,在汝州市境内长44km,市内流域面积1507km2,河床最宽处1500m(闫庄庙南),最窄处仅500m(杜庄南)。

最大洪峰流量为5000m3/s。

境内有22座水库(其中小型一类9座,小型二类中型13座)。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全市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868~2378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5.2~15.8℃。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12~1287毫米。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新建高速公路沿线的气候条件,从汝州至平顶山,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无霜期,年降雨量的差异不大,这些条件有利于公路不同段的施工,施工人员应该根据两地的气候条件和降水量经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修建很好完成。

3.地质构造和地震汝州市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的南缘,其基本构造格架为两隆夹一拗,即箕山隆起带、背孜隆起带夹汝州拗陷带,构造线方向多呈北西向和近东西向。

现将主要褶皱及断裂特征简述如下:1)褶皱:汝州市境内褶皱构造简单。

主要有韩王庙背斜、雪窑——东安窑背斜、红岭根背斜、傅家沟背斜、箕山复背斜、背孜背斜等。

2)断层: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据初步统计,大小断层有110余条,大致可归纳为七个断裂带:① 三门峡——宜阳——汝州——襄城断裂:该断层是重要的断层,它是嵩箕与华熊地块的分界线,该断裂全被第四系覆盖。

② 妙水寺——水沟断裂:该断裂延伸较远,西起妙水寺,东到水沟进入郏县全长47km以上,横贯汝州全境,性质属正断层。

③ 耿庄——龙王庙断裂:该断裂位于红岭根背斜南侧,走向北西,属正断层,长12km。

其北西和南东端分别进入登封和禹州境内。

④ 砂锅窑——寺沟断裂:该断裂位于蟒川之南,呈北东60º——70º度方向延伸,延伸长度20km以上,是一个较大的逆断层。

⑤ 拉台——小石门断裂:该断裂位于寄料境内西部,延伸方向呈北东,断裂性质属逆断层。

⑥ 张家湾断裂:该断裂位于寄料西与汝阳县交界处,汝州市出露长度仅5km左右,呈北东向延伸,其性质属逆断层。

⑦ 戴湾——观上断裂:该断裂位于汝州市南部山地与汝州拗陷带的接触部位,略呈弧形,长度约25km。

其西端和南端分别进入汝阳和宝丰,属正断层。

上述断裂构造中,妙水寺——水沟断裂以北形成北部山地,戴湾——观上断裂以南形成南部山地,两者之间形成汝州拗陷盆地。

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汝州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据历史记载,本市地震震级没有超过4级。

从此资料可以看出,从汝州至平顶山地质变化情况简单有利于道路各段的施工。

且地震情况良好。

4.水文条件城区的地表水主要有北汝河、洗耳河及二五跃进渠。

洗耳河因上游拦截成为干河或季节性河流。

北汝河起于嵩县龙池漫山,至于襄县岔河口,流域面积1507平方公里,长度250公里,平均宽度1000米,历年最大流量5620立方米/秒;洗耳河起于大峪老婆寨,至于洗耳河街道王庄,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长度36公里,平均宽度130米,历年最大流量400立方米/秒;二五跃进渠是汝州市内仅次于幸福渠的第二条引汝河水进行农灌的人工渠,1958年兴建,引水口位于上河村,经西关、南关、东关、张鲁庄、党屯、榆树陈,汇入黄涧河,全长18.5公里,穿越市区长度7公里,渠首设计引水量4立方米/秒。

马庙水库属中型水库,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总库容1907万立方米,最大泄量1810立方米/秒。

5.交通情况汝州过境铁路焦柳线(原名焦枝线),于1969年11月动工修建,1970年10月1日竣工通车,1990年7月1日建成复线并通车,境内全长56公里,设临汝镇、庙下、王堂、汝州城区、戎庄、小屯六个站台,年货物发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可以达到200万吨以上。

汝州辖区现有县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230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0公里。

其中国道207穿越南北45.2公里,省道庙洪线、常付线、侯饭线、时南线4条,境内总长133公里,县道12条,总长280公里。

南洛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汝登高速(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横贯全境,境内通过52公里,设小屯、汝州市区、温泉、寄料四个出口。

汝州市现有汽运公司、客运公司、二运公司三家中型以上运输企业,主要经营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年客运量近2000万人,客运周转量近4亿人公里;年货运量600余万吨,货物周转量近2亿吨公里。

汝州市内有13条路线的公交车。

平顶山高速公路2002年7月,平顶山市第一条高速公路—许平南高速平顶山段破土动工,至2008年12月,我市境内又相继有漯平高速平顶山段、平临高速、郑石高速平顶山段和太澳高速平顶山段共五条(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车里程达到354公里,总投资达到134亿元。

另外,叶(县)舞(钢)高速已于2008年11月开工建设,该路段全长50.05公里,概算投资23.13亿元。

于2010年底建成通车。

(一)许平南高速平顶山段许平南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重点干线公路日照至南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现中原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该项目已于2004年11月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市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二)平临高速系国家规划的南京至洛阳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五纵、四横、四通道”中的一横。

2006年5月底建成通车。

(三)郑尧高速平顶山段郑尧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686”规划网中的一条重要连络线,线路全长183公里,途径郑州、许昌、平顶山三市九个县(市、区),于2007年12月建成通车。

(四)二广高速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十三纵、十五横”中的第七纵的重要组成路段,是河南省规划的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重要南北通道。

于2008年11月建成通车。

(五)叶(县)舞(钢)高速叶(县)舞(钢)高速公路系河南省高速公路网总体规划中焦(作)桐(柏)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2008年11月开工建设。

2010年底建成通车。

平顶山农村公路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1789.634公里,按照行政等级分,县道1274.278公里,乡道2004.513公里,村道8489.596公里,专用公路21.247公里;按照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802.555公里,三级公路828.04公里,四级公路9037.866公里,等级公路占90.5%,等外公路1121.173公里。

按路面类型分,铺装路面6886.245公里,无路面4903.389公里。

全市所有行政村在2006年底提前省定目标一年全部实现了通水泥(油)路。

该报告详细调研了河南汝州至平顶山新建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和地震,水文条件和交通情况,这些信息是道路选线,定线,现场施工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