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新疆维吾尔

连云港-霍尔果斯国家高速公路吐鲁番-和田及伊尔克什坦联络线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段环境妨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拟建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起点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境内,塔库提以北3km,G314线K1439+900处,终点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路线全长约。
工程地理位置见以下图。
1.2路线走向拟建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起点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境内,塔库提以北3km,G314线K1439+900处,终点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路线全长约。
拟建工程的要紧操纵点:上阿图什乡、托帕、康西湾、乌恰县、康苏镇、阿克托大阪、加斯、乌鲁克恰提、萨喀勒恰特、吉根乡、斯穆哈纳、伊尔克什坦等地。
1.3建设规模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公路建设工程推举线全线里程3,排水及防护工程393×103m3,桥梁工程5177m/85座,涵洞703道,隧道5010m/3座,互通式立体交叉7座,不离式立交3座,平面交叉16处、通道21道,涵洞703道,收费站2处〔K22+000,K94+300〕,隧道养护工区1处,养护工区5处,边防检查站1处。
1.4征地拆迁拟建工程全线永久占地m2,其中耕地hm2,林地hm2,荒草地hm2,草场hm2,果园hm2,宅基地hm2,老路hm2。
拟建工程全线拆迁建筑物32878m2。
1.5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公路建设工程推举线全长。
拟建工程安排2021年初开工建设,方案2021年底完工通车,施工期3年。
2社会环境评价和环境保卫建议2.1现状评价本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缘故,克州经济开展相对落后,全州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中90%为山区,地广人稀,尽大多数为牧区,一市三县除阿克陶为自治区的贫困县外,其余均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霍尔果斯市分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0.8
务市场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目标单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霍尔果斯市分
局
报告时间:
2023-02-13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霍 尔果斯市分局关于清算审计的服 务市场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新疆原野会计师事 务所(普通合伙)
2.8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霍
TOP2
尔果斯市分局关于财务报表编制 伊犁冠至财务咨询 服务的服务市场采购项目成交公 服务有限公司
0.1
告
2022-12-19 2022-05-16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3 日 生成
4/15
(5)汽车、摩托车修理与维护(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霍 尔果斯市分局关于车辆定点维修 的服务市场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霍尔果斯市分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小于 10 万区间,占项目 总数的 100.0%。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0 个。 近 1 年(2022-03~2023-02):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委托,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等相关法规要求,现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告如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本公告附件)。
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概况作为兵团所确立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建设肩负着推动兵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改革开放力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
作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补充,兵团通过从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论证,决定在兵团第四师63团、64团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以下简称B区)。
B区工业园区位于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和六十三团,共分为四个分区,总用地44.59km2。
其中: “一区”“位于六十四团团部可克达拉镇西侧,紧邻可克达拉镇,规划用地面积2.76 km2,“二区”位于六十四团团域南部,在十六连、十九连和二十连区域内,距团部约3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28.35 km2。
“三区”地跨六十三团和六十四团,位于十六连以西,榆三公路以南的平沙地地带上,规划用地面积约为5.4 km2;四区位于六十三团团域内,自六十三团十连通往十五连的的霍都公路以西的路边弃置地带上,规划控制面积约为8.06 km2。
其中一区主要布置农副产品深加工区、高新科技区;二区主要布置金属冶炼区、非金属冶炼区、煤化工区、煤电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等,主要以三类工业为主,配套布置其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三区主要布置煤化工区、非金属冶炼区、新材料区及公共服务区,规划主要以非金属冶炼、新材料为主;四区主要布置新材料区、建材加工区、机械组装区、仓储区及公共服务区等,重点发展机械组装以及建筑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环境影响报告书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1年4月武汉目录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平面布置图1概述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4 声环境影响评价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6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7 水环境影响评价8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9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10环境风险分析11环保措施12 初步结论1 总论1.1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简介1.1.1项目名称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1.1.2 项目地点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霍城县境内,毗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通过精伊霍铁路与国内铁路网连接,通过哈萨克斯坦正在修建的“霍尔果斯(中国)~阿勒腾科里(哈萨克斯坦)”铁路与哈国铁路网连通。
霍尔果斯口岸站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2团团部以南、精伊霍铁路霍尔果斯车站以西的区域,东距伊宁市88公里、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西距哈方口岸15km,距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378公里。
1.1.3项目建设意义(1)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和作用霍尔果斯口岸将发展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经济特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示范区,是我国西部最大的进出口加工业基地、进出口商品集散基地。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承担了大量的外贸、内贸物流运输任务,为霍尔果斯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创造优越条件,为本地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内外贸商品配送、仓储等多种物流功能。
项目在区域及地方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项目在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将形成第二亚欧大陆桥中段南通道,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中段重要的节点。
客运主要承担我国及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中亚其他四国以及欧洲等国间的中长途客流,货运主要承担我国及新疆与上述地区一定量的矿石、原油等原材料的输入,集装箱及工农业产成品的输出,以及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的过境集装箱交流。
本项目是新疆铁路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的重要实施步骤之一,是区域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010霍尔果斯金大门国际贸易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项目建设背景 (1)二、市场背景 (1)三、项目概况 (1)第二章用地现状概况 (1)一、基地区域位置 (2)二、自然条件 (2)第三章规划依据 (2)一、规划依据 (2)二、规划设计条件 (2)第四章总体规划构思 (4)一、规划构思 (4)二、规划分期 (4)三、用地规划 (4)四、规划用地指标 (5)第五章空间形态 (6)一、空间形态----多种功能空间的不同表现 (6)二、景观空间----购物、商业、酒店的综合体现 ........................................... 6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 (6)一、交通流线 (6)二、车行系统分析 (6)三、步行系统分析 (6)第七章绿地景观规划 (7)一、基本概况 (7)二、设计原则 (7)三、植物配置 (8)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8)一、给水工程规划 (8)二、排水工程规划 (9)三、电力工程规划 (9)四、通信工程规划 (9)五、供热工程规划 (10)六、燃气工程规划 (10)七、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11)八、防灾工程规划 (11)第九章实施操作建议 (11)一、商业场馆模式 (12)二、商务酒店 (12)第一章前言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顺利召开,中国与中亚铁路在霍尔果斯对接的项目已经奠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312国道相连接的高速公路工程正在修建中,这使得霍尔果斯特区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此外,中央给予特区内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财政、税收、土地及出入境等8项政策已经明确,合作中心中方区域各项基础设施通过了国家的验收,具备了封关运营的条件。
伊犁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受霍尔果斯金大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委托,进行“霍尔果斯金大门国际贸易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市场背景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西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边境发展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边境地区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其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边境地区在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将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边境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边境地区发展现状1. 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边境地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如《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发展规划》等,为边境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如新疆的喀什至伊尔克什坦高速公路、中欧班列等,极大地提升了边境地区的交通便捷性。
(2)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边境地区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升级(1)优势产业培育:边境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如新疆的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2)产业结构优化:边境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如新疆的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4. 对外开放(1)贸易往来:边境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持续增长,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如新疆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0%。
(2)跨境电商:边境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如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分别打造了2.8万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吸引了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知名电商平台企业落户。
三、边境地区发展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部分边境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地区发展。
2. 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边境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部分产业仍存在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等问题。
3. 人才流失问题突出:边境地区人才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地区发展。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发展

霍尔果斯口岸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 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在 清朝时期,这里设立了口岸,成为中 俄贸易的重要通道。
口岸的重要性
贸易枢纽
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与中亚、欧 洲的重要贸易枢纽,承担着大量 的进出口货物和人员往来任务。
经济带动
口岸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带动 作用显著,促进了物流、仓储、加 工、旅游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战略地位
霍尔果斯口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 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
02
经济发展现状
贸易发展
贸易规模
霍尔果斯口岸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贸易规模 不断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贸易结构
口岸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涉及商品种类繁多,包括机械 设备、电子产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等,其中高新技术 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逐渐成为贸易的重点。
中俄合作
借助口岸的地理优势,新疆与俄罗斯在能源、农业、科技等领域展 开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的共同增长。
中吉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是新疆的重要邻国,双方在旅游、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 展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
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
新疆借助霍尔果斯口岸的物流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展开贸易合作,推动商品 流通和产业转移。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向西 开放的重要门户,提升 了新疆乃至中国与中亚 、欧洲等地区的经贸合 作水平。
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口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如交通、物流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了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
02
产业结构单一
目前口岸经济主要依赖商贸物流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
霍尔果斯投资环境浅析

霍尔果斯投资环境浅析霍尔果斯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上的一座重要边贸城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重要的边境贸易城市,霍尔果斯的投资环境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霍尔果斯的投资环境进行深入浅析,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霍尔果斯的基本情况。
霍尔果斯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临哈萨克斯坦,东临俄罗斯,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
霍尔果斯口岸连接着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等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霍尔果斯还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边境贸易通道,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在交通运输方面,霍尔果斯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霍尔果斯与乌鲁木齐、阿拉木图等城市相距不远,交通发达,有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
霍尔果斯自贸区的建设也让这里成为了投资的热门地区之一。
在政策方面,霍尔果斯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也吸引着众多投资者。
自贸区内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和监管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霍尔果斯作为中哈边境城市,也享有一定的出口退税政策,这无疑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除了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政策优势之外,霍尔果斯投资环境的特色还包括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农业、工业、商贸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都在霍尔果斯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农业方面,霍尔果斯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工业方面,霍尔果斯地处中欧班列的重要中转站,有着较好的物流优势,吸引着众多的工业企业前来投资。
商贸方面,则是因为霍尔果斯地处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等地的重要通道,具有很好的贸易条件。
霍尔果斯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手段,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政府也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霍尔果斯口岸管理委员会评价单位: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章总论1.1前言为了适应口岸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贯彻自治区党委“新疆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伊犁州党委“工业富州,外贸强州”的发展战略思想,2006年6月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在原1999年规划(规划期限为1999-2015年)、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规划(配套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规划(国际自由贸易区)基础上(上述规划环评报告书已审查通过),完成了《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该规划按照统筹规划、融合发展的原则,以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圈”和“霍尔果斯口岸城市”为目标,统筹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配套区)、口岸城区与农四师62团的发展,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
规划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届时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基地、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涉外旅游基地;将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自由开放、社会文明的口岸城市。
1.4 环境功能区划与重点保护目标1.4.1 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霍尔果斯口岸大气环境功能分区可以分为如下二类,并执行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一类区——农业环境区:口岸东风干渠以东、以北划分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一级标准。
二类区——城镇保护区与工业园区:包括霍尔果斯口岸范围,以及东风干渠以南,工业园区以东62 团团部地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划霍尔果斯口岸地处伊犁河谷水系最发达的区域,三条南北向的水系贯穿整个城市。
霍尔果斯河:按照《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霍尔果斯河属中亚内流区。
源头至阿勒玛力46.1km,规划主导功能饮用水源,功能区类型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为Ⅱ类;阿勒玛力至口岸29.2km,规划主导功能饮用水源,功能区类型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为Ⅲ类,口岸至入伊犁河,规划主导功能渔业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Ⅲ类。
卡拉苏河:卡拉苏河为霍尔果斯河的境内支流,其水质与干流相同,目前为季节性河流。
总体规划中将作为口岸景观用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
东风干渠:东风干渠为霍尔果斯河的人工引水渠,其水质与干流相同。
总体规划中将作为口岸景观用水与下游团场农业灌溉用水,在口岸总体规划区段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
故《霍尔果斯河口岸总体规划》区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声环境功能区划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区交通干线312国道~国门和其他主干道两侧划为4类区,配套区(工业园区)划为3类区,工业区中的商住混合区及口岸互市区划为2类区,其他区域分别按1类标准对待。
1.4.2重点环境保护对象与重点保护目标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对该区域环境功能的划分,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区重点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见表1.4-1。
第二章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分析2.1.4口岸重点环境污染源及排放现状(1)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霍尔果斯工业园区:现入住企业16家,主要行业有:制革、纺织与服装加工、食品加工、油漆化工、塑料制品等。
霍尔果斯工业园区内已建成投产的企业是:浙江卡森皮革(一期、二期)、索菲亚食品、广源塑胶、源源化工、海鑫公司等。
现有企业共有大小锅炉9台,年耗煤量9620.4t。
口岸服务区:包括口岸管委会机关服务中心、海关、交警大队、国检局、广电局、金口岸、外运大厦、兰州大酒店、天润大酒店、龙泉饭店、霍尔果斯宾馆、商业宾馆、友谊医院、地贸公司、兴盛公司、金牛公司、天地大厦、运管站等18家企事业单位,共有大小锅炉22台,年燃煤量13475t。
62团团部:62团团部现有锅炉房一个,有10t、7t热水锅炉各一台。
供热面积62000m2 ,年燃煤2870t。
其他各连队采用分散取暖,为无组织排放源。
上述各单位大部分安装有陶瓷多管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污染物排放量见2.1-1。
表2.1-1 霍尔果斯口岸现有供热废气污染物排放表(2)污水排放现状工业园区:区内目前建成投产的工业有制革厂、番茄酱厂、塑料厂、油漆厂、索菲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焊条厂等企业。
其中制革厂的用水量和排污量占所有工业用水量的比重最大,用水量6000t/d,污水排放量约4800t/d。
番茄酱厂的用水为40t/d,污水排放量约30t/d。
工业区目前用水量85.3×104m3/a,排水量68.26×104m3/a,排放水污染物COD约94.42t/a,BOD63.68 t/a,石油类4.75 t/a。
服务区:霍尔果斯口岸人口特点是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通勤人口规模较大,且人口季节性变动较大,到2005年底,霍尔果斯口岸建成区常住人口为12111人(含通勤人口),暂住人口约20000人。
根据相关资料,本报告以西北地区人平均用水量110L/d·人为标准,按人口统计出其最大生活用水量:3532m3/d,128.9×104m3/a。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酒店、宿舍楼、办公楼、食堂及浴室等建筑物中的生活污水。
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办公区按湖南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手册》中室内给水龙头设施,无卫生设施计算;宾馆与宿舍按室内有排水、淋浴设施,无集中热水供应计算;报告取二者排水加权平均值),生活污水最高日污水量为2825.6m3,则年生活污水量为101.72×104m3/a。
按新疆伊犁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特征指标COD188mg/L计(设化粪池),COD年排放量为191.24 t/a;BOD128mg/L计(设化粪池),BOD年排放量为130.20 t/a。
62团团部:62团部工业与生活用水正常为700 t/d,最大为1019t/d。
污水排入金边镇南 2.3km氧化塘处理。
按新疆伊犁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特征指标COD188mg/L计,COD年排放量为47.38t/a,最大为68.97 t/a。
BOD128mg/L,BOD年排放量为130.20 t/a。
根据以上各类废水排放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1-2。
(3)固体废物排放现状工业园区、口岸服务区、62团部主要固体废物炉渣估算量2596.54t/a(按燃煤量10%计);生活垃圾最大产生量50.75 t/d,全年1.85万吨(按常住、暂住人口之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剩余污泥1800 t/a(口岸环保局2005年全年统计)。
2.1.5口岸建成区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污染现状2004年11月,霍尔果斯口岸环境保护局对口岸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口岸的SO2和TSP浓度均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1996),其中SO2排放值0.032万吨,尚低于伊犁州0.44万吨的总量控制指标,霍尔果斯口岸空气质量较好,但冬季SO2日平均浓度已接近二级标准值,主要为口岸冬季取暖部分锅炉房超标排放所致。
为调查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收集了伊犁州监测站于2006年1月19日-23日对评价区内的口岸海鑫有限公司、口岸兰州大酒店的现状监测资料,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反映出评价区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TSP达到二级标准,未出现超标现象;口岸海信鑫有限公司和口岸兰州大酒店的大气环境NO2有超标现象,现场调查表明与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所致。
(2)水体环境污染现状综合分析霍尔果斯口岸主要河流的前期监测资料,霍尔果斯口岸地表水目前未出现严重的污染。
但目前口岸35%的污水直接就近排放,不仅影响了地下水水质而且影响了环境卫生。
目前口岸未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通过管网排至西南面的戈壁滩地中,随着污水下渗将影响到63团和南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体环境,严重影响下游居民生活生产用水。
霍尔果斯口岸水体属输出型水体,这对本区域水环境保护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对霍尔果斯河及其支流的水质污染。
(3)土地环境污染现状从现有资料分析,区内土地目前未受到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
(4)噪声污染现状根据历年调查监测资料分析,总体而言,霍尔果斯口岸区域声学环境质量较差,各个有代表意义的功能区监测点的等效声级值均在中度污染范围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游客数量增加,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噪声问题将会成为该区声学环境控制的重点。
(5)固体废物污染现状霍尔果斯口岸固体废物对环境和景观有较大影响。
其主要原因是口岸没有规范的垃圾卫生收集、填埋设施。
由于居民、旅游者环境意识、习惯等原因,随意倾倒和乱抛乱扔垃圾的现象比较突出。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也是霍尔果斯口岸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城镇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1.6 口岸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口岸现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至口岸西南面戈壁滩地,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中的一级标准,BOD5超过标准值近5倍,COD Cr超过标准值1.4倍,石油类超过标准值1.2倍。
该区为霍尔果斯河冲积扇中部,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
(2)口岸现无规范的垃圾处理厂,工业和生活垃圾现运往规划区南侧原62团南侧5km处沙漠地带处理,由于技术原因与权属问题,造成管理不善,夏季蚊蝇滋生、腐臭恶化,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环境卫生。
(3)现口岸建成区6km2内共有小型锅炉22余台,供热总面积365699m2,分散负担城区企事业单位采暖负荷,部分小锅炉未安装有效除尘设施,供暖期对环境空气造成了一定影响。
(4)城区用地规模较小,道路系统不完善,通关环境不通畅。
使得交通噪声、尾气排放源集中,对局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5)霍尔果斯口岸建成区现状绿地总面积为12.7hm2,人均公共绿地3.9m2,存在着外围绿地多,内部绿地少,公共绿地严重不足。
2.2总体规划内容简介2.2.1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霍尔果斯总体规划考虑与霍尔果斯口岸“十一五”规划的期限相衔接,确定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规划范围:包括霍尔果斯口岸和61团、62团部分用地,远期规划面积30km2。
规划控制区为:东至61团的三道泉,南至污水处理厂,西至拦蓄网,北至八阿公路,总面积约177.86km2。
2.2.2总体规划的战略定位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的定位是:(1)霍尔果斯口岸是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示范区,我国与中亚各国有效地开展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中国西部最具活力与魅力的经济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