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起道教程
道岔起道作业指导书

道岔起道作业指导书
作业内容:通过起道,整正轨道高低及水平、三 角坑不良处所,消除轨道纵向不平顺。
适用范围:适用于线路维修作业;天窗点内作业
或线路限速(或允许速度)不大于 60km/h 区段的天
撤
窗点外作业。
除
垫
板
工具材料:起拨道器、轨距尺、捣镐、扒子、叉子、石笔、
弦绳、钢板尺、扳手、道钉锤(木枕道岔)、撬棍、轨温计等
口呼”制度。 5.起道地段要有足够的道砟,并预留起道用砟量。 6.严格执行电气化、轨道电路区段作业相关规定,人员和工机具与接触网
必须保持 2 米以上距离。 7. 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8.利用列车间隔作业时严禁来车抢撬,并及时下道避车,工具、材料随人下
道,不侵限。 9. 起拨道器严禁放在铝热焊缝、绝缘接头处,并避开电务设备。 10.严格执行工、机具使用相关规定,杜绝造成人身伤害。 11. 邻线来车时,按规定避车。
安全风险提示
1. 必须设置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按规定在车站登销记。 2. 无缝线路地段起道作业,严格执行“一准、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
走”制度。 3. 按规定填写工电配合通知书,电务人员未到达现场前,严禁在转辙部位
进行作业。 4. 确需跨线时,必须在同一地点同时跨线,严格执行“确认、眼看、手比、
质
量
标
准
1. 几何尺寸符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 6.2.2 条作业验收标准。 2. 电气化区段进行起道时,一次作业起道量不得超过 30mm。起道量超过
上述规定时,应事先通知供电部门配合作业。非电气化区段一次起道量
不得超过 40mm。 3. 起道作业收工时,顺坡率应满足:允许速度≤120km/h 的线路顺坡率不
铁路道岔起道作业指导书

)铁路道岔起道作业指导书目次1 作业条件 (2)2 人员要求 (2)3 作业料具 (2)4 配合要求 (2)5 安全风险构成 (3)6 防护要求 (4)7 作业程序 (4)8 质量标准 (5)9 其它 (5)10 作业流程图 (5)1 作业条件1.1天窗点内道岔起道作业。
1.2天窗点外配件复紧,整理道床。
1.3作业时间封锁时间不少于120分钟。
2 人员要求2.1 岗位要求施工负责人职务不低于班长,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
2.2人员配置施工人员13人左右:防护人员4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施工负责1人,看道1人、对水平1人,捣固机手4人,扒与恢复镐窝2人。
其余根据工作量情况,相应增加捣固机手与扒镐窝人员数量。
3 作业料具捣固机6~8台,门式起道机1台,道尺l把,折尺l把,三齿扒、铁锹、捣镐若干。
4 配合要求电务段、供电段配合。
5 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作业中如有来车,非标准股水平必须对平,并提前按起道高度做好顺坡工作。
5.1.2电气化铁路区段起到量较大时,要注意线路标高,必要时与供电部门联系配合作业。
5.1.3轨道电路区段,作业时使用的金属机具。
工具不得搭接相邻钢轨和跳线,以防止因短路而影响信号使用。
5.1.4道岔起道作业,必须设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防护。
5.1.5轨道电路区段,电务人员应到场配合,作业后,工电人员进行调试后才能撤离。
5.1.6道岔起道作业应在“维修天窗”点内进行,处理晃车和Ⅲ级偏差应申请“故障天窗”并在“故障天窗”点内作业。
5.1.7起道地段应有足够的石碴。
5.1.8无缝道岔起道要执行《修规》的规定。
5.1.9电气化铁路区段起道量较大时,要注意线路标高,必要时与供电部门联系,配合作业。
5.1.10轨道电路区段,作业时使用的金属机具、工具不得搭接相邻钢轨和跳线,心防止短路而影响信号使用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人身伤害。
道岔起道、改道、拨道作业标准及流程

道岔起道、改道、拨道作业标准及流程(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道岔起道捣固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⑴带班人不低于班长。
⑵无缝道岔作业允许轨温条件:锁定轨温±10℃间。
⑶工电结合部作业时,必须书面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2、作业程序⑴作业准备①工具:起道机、冲击镐、杷子、弦线、钢板尺、石笔、轨温计。
②校对量具:带班人校核道尺。
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
⑵调查划撬先测量轨温,做到作业不超温;确认标准股:直股以内直为标准股,曲股以曲下股为标准股。
用弦线、道尺检查高低、水平、三角坑及空吊板位置,准确划好每撬的撬头、撬尾、坑底的位置,确定起道量。
⑶扒开道床四股轨下都需扒开道床,每股轨下扒碴长度不少于400-450mm,扒出道碴量1/2。
⑷标准股起道捣固起对坑时,尖轨部分:起道机放在基本轨外侧;连接部分:起道机放在导曲线上股钢轨内侧或外侧;辙叉部分:辙叉前部起道机放在直下股钢轨外侧,辙叉后部起道机放在曲上股钢轨内侧;辙叉部分护轨:应根据直股和曲股的水平情况确定起道与否及起道机放置位置;起道机手要按带班人的手势,将起道机放置在指定位置,密切注视看道者的手势。
在200~250km/h区段应目视长平,起道高度不得超过长平,预留量不超过2mm。
起平后要捣满扒碴长度。
⑸水平起道捣固起对撬时,应在标准股起好后,立即用道尺对好下股水平。
连接部分、撤叉对水平时要同时看直、曲两股水平。
⑹质量回检:捣固后回检高低、水平、三角坑,超作业标准立即返工。
⑺整理道床:回填镐窝,整理道床。
3、作业质量⑴高低、水平、三角坑误差不大于3mm。
⑵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为0mm。
道岔起道捣固流程作业条件:利用“维修天窗”进行作业。
无缝道岔允许轨温条件:锁定轨温±10℃。
工电结合部作业,电务工区配合道岔拨道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⑴带班人不低于班长。
⑵无缝道岔轨温在+20℃拨道量不超过10mm,轨温在+15℃~-20℃拨道量不超过20mm。
道岔起道作业方法和步骤

道岔起道作业方法和步骤1.作业条件(1)道岔起道作业,必须设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防护。
2)轨道电路区段,电务人员应到场配合,作业后,工电人员进行调试后才能撤离。
(3)允许速度不超过120km/h区段,若一次起道量在40mm及以下,起道作业收工时,顺坡率不大于2.0%;允许速度大于120km/h区段,道岔起道作业应在“维修天窗”点内进行,处理晃车和Ⅲ级偏差应申请“故障天窗”并在“故障天窗”点内作业。
(4)起道地段应有足够的石砟。
(5)无缝道岔起道要执行《修规》的规定2.调查工作量及安排作业计划(1)主要干线的正线道岔须做到抄平打桩起道(2)无条件时,也应做到人工提前调查,将道岔及前后线路的各部起道量标记在轨腰上。
重点起道时,标好坑洼头尾位置及钢轨低接头、拱腰、空吊板等捣固标记。
全面调查技术设备和结构状态,合理安排作业计划。
3.基本作业(1)准备:手工捣固时,根据起道量进行扒砟,压打道钉,拧紧扣件,起出影响捣固的防爬木撑。
混凝土枕道岔禁止手工捣固,须使用小型捣圊机械进行捣固。
(2)指挥起道:全面起道时,按计划起道量结合看轨面进行,先起标准股;重点起道时,指挥起道机放置在指定位置,看道人员一般距起道机不少于20m,目视标准股钢轨外侧轨头下颚线,用手势指挥起道。
(3)对水平:起标准股和对水平可多机同时起道,既有利于轨面平顺,又节省打塞人员。
对水平应力求对平;对特殊部位(如接头、叉心),通过车辆较频繁时,一般视具体情况,水平可作适当调整。
(4)捣固:捣固人员可根据施工负责人画出的重点捣固记号进行加强捣固,一般为接头杆件、叉心和空吊板等处。
(5)先捣主线,捣好后再将侧线道床扒开捣固。
YQ-4G型高行程道岔起道机操作规程

YQ-4G型高行程液压起道机操作规程一、操作规程㈠工作前的准备1.操作人员经段培训考试合格熟悉本机性能后,方能操作YQ-4G型高行程液压起道机上道作业。
2. 检查液压油、汽油和汽机油是否足够。
3. 检查起道机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4. 检查起道机各紧固件有无松动或失效,各油管接头是否松动。
5. 油箱注油用户根据本地气温情况,参照用油表,从油箱注油口加入液压油。
注油量以油面达到油标镜红色刻度线以上5mm为宜。
6. 检查动力系统6.1 用户应按照汽油机使用手册要求,加足90#及以上牌号的无铅汽油。
6.2用户应按照汽油机使用手册要求,加足发动机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使用本田四冲程润滑油或等效率的强清洁力高质量发动机润滑油。
它们应符合或者超过美国汽车厂对服务等级SG、SF的要求。
SAE 10W-30是被推荐的常见温度下通用润滑油,当用户的地区平均温度在图表所示范围内可使用其它粘稠度的润滑油。
6.3 启动汽油机,使其在额定转速下运转5分钟,检查其是否正常。
7. 检查多路换向阀和油缸性能是否良好扳动换向阀各操纵手柄到任一工作位置,使各油缸动作2—3次。
手柄应灵活、换向迅速、滑阀定位可靠。
油缸动作应灵活,运动无阻滞。
8. 检查并试验手压泵作用是否良好将手压泵压杆套在手压泵压把上,往复全程压动,各油缸均应有动作。
9. 在干燥状态下,用500V兆欧表分别检查机架与钢轨间、轨钩与机架间、下道架导轨两端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得小于1MΩ。
10. 在确认起道机各部均能正常工作后,方可允许上道作业,严禁起道机带故障上道作业。
11. 按规定封锁现场,设置防护。
12. 双轮车等附件按使用要求如数运到现场,并放在不影响行车,且有利于作业的地方。
㈡上道1. 拆旧道岔时,在线路适当的地方放下下道架,将下道架支撑角铁置于两轨枕枕头上,调整使下道架主梁底部与钢轨面在同一平面内;操作换向阀控制手柄,使各油缸活塞杆处于收回状态;将两根下道架导杆插入下道架导向销内,使两导杆中心距与两边下道轮中心距相等;推起道机上道,使走行轮踏面在钢轨面上;操作换向阀走行控制手柄,使走行油缸活塞杆伸出,机身升高,下道轮脱离导杆,然后抽出导杆置于下道架导杆安放位置上。
铁路道岔起道教程ppt课件

⑵无缝道岔起道作业允许轨温条件,按实际锁 定轨温计算:在±10℃之间进行。
.
3
⑶无缝道岔区及前后100m范围内的作业,夏 季,以道岔前后线路的最低锁定轨温作为控制 作业的锁定轨温;冬季,以道岔前后线路的最 高锁定轨温作为控制作业的锁定轨温。
⑷与电务有关时,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武汉铁路局工务系统 高速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培训班
道岔起道
.
1
1、道岔起道的目的
⑴在对道岔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 修时,对道岔范围内的水平、高低、三角坑进 行调整。
⑵整治坑洼、下沉、增加道床厚度,调整纵断 面而进行的局部或全面起道捣固,恢复道岔平 顺性,、道岔起道的作业条件
.
15
⑸对直下股、导曲线下股水平
①找小坑起道:起对撬时,应在标准股起好后, 立即用道尺对好下股水平。尖轨中部下股应以 尖轨尖端和尖轨跟端的高程为基点高度,看下 股钢轨头部外侧下颚水平延长线目测起平,尖 轨跟端水平,一般取直股、曲股两线的水平偏 差值的和的1/2作为该点的水平;连接部分对 内直股或导曲线下股水平时要同时看直、曲两 股水平,导曲线上股较下股水平可稍抬高2~ 3mm;
.
13
②全面起道:按转辙部分为叉前基本轨接头、 尖轨跟端、尖轨中部,起道机的位置在钢轨外 侧;连接部分为前、中、后,前、中起道机的 位置在导曲线上股,直股后部起道机的位置在 直外股内侧,导曲线后部放在导曲线上股;辙 叉部分:两台起道机同时放置,辙叉前起道机 的位置在直下股外侧,辙叉部分为辙叉后起道 机的位置在曲上股外侧(并做到同起同落)的 顺序进行起道。起道负责人俯身于岔前直外股 钢轨距起道机20m处,看钢轨头部外侧下颚水 平延长线指挥起道。
铁路线路起道作业

铁路线路起道作业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起道作业起道是将线路低洼处所起高,以找平轨面、改善道床弹性。
起道分重起和全起两种,是养路工作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作业。
起道一般由三人互相配合作业,一人看道、量水平、一人抬道,另一人打塞。
每次起道长度,应根据列车间隔时分确定,要求在列车到来前,能完成起道地段的捣固和顺撬。
(一)作业方法1.准备:打浮起道钉或拧紧螺栓,消灭空吊板。
确定标准股;直线上,以水平高的一股为标准股,普遍起道时则以左股为标准股;曲线地段,则以下股为标准股,以免因反超高而造成下股落道或上股超高不足的缺点。
2.看道: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距起道机20~30m处,看轨头外侧下颚水平线,找出坑洼,指挥起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
当起平和起顺一段线路后,必须以三点作依据,根据前标准点和后标准点起平中间点。
3.起道:拿起道机的人,要密切注视看道者的指挥,正确的放置起道机,动作要敏捷。
全起全捣时,起道机的放置位置•一般在接头中间放一次,两端距接头八根轨枕处各放一次,并顺次向前;重起全捣或重起重捣时,陡坑在坑底处放一次,漫坑则要放置2~3次。
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直线放在钢轨里口,曲线上股放在外口,接头处应放在中间,以防胀轨和影响方向。
4.打塞(砸撬):当轨道起到要求高度后,打塞者即将轨枕下道碴串实,保证撤出起道机后,轨道不回落。
在混凝土轨枕线路起道时,打塞者应协助拿起道机者抬起线路,并将起道机两侧轨枕底串实。
5.找平:标准股起平后,再用水平道尺找平另一股,道尺要放在起道机的起道始点,尽可能靠近起道机;找平曲线外股时.按超高度垫上高度板。
6.复查长平:两股起平后,在前一节钢轨回看长平,对于拱腰或死坑,应在钢轨上作加强捣固或减弱捣固的符号(加强为“++”,减弱为“——”)。
道岔起道:单开道岔以直向外股为标准股,最好从尖轨前接头开始向后起。
铁路工务专业道岔起道作业标准流程

铁路工务专业道岔起道作业标准流程一、安全注意事项(一)在作业中有来车时,非标准股水平必须对平,并按起道高度做好顺坡工作。
(二)作业使用的金属机具、工具不得搭接钢轨及轨道电路导线,防止影响行车信号。
(三)来车前人员、机具必须及时按规定撤出线路。
(四)作业完毕,转撤部分及可动岔心部分必须请电务人员或车站值班员试调,保证尖轨和可动心轨转换灵活。
二、作业(操作)方法、步骤(一)准备工作1.在电动道岔上作业应与电务部门联系,要求其派有关人员到现场配合作业。
2.检查工具,校准量具。
起道负责人应检查道尺检验卡是否有效,校准道尺水平误差不超过1mm,超高板准确。
起道机手应检查起道机状态和捣镐状态是否良好。
3.调查工作量。
确定标准股后,起道负责人首先量出道岔水平及道岔前后线路起道量,并写在钢轨底面上,然后在离道岔前后25m左右分别俯身在各股钢轨上目视钢轨找出钢轨拱起、坑洼、低接头、空吊板等位置,并标出捣固作业范围。
单开道岔一般以外直股钢轨为标准股,对开及复式交分道岔一般以水准较高的外股为标准股。
(二)基本作业1.指挥起道。
起标准股时,在距离起道位置不少于25m处,指挥者蹲身在标准股钢轨内侧,头下附于钢轨外侧,目视钢轨下颏水平线的高低情况,用手势指挥起道。
起道方向一般为迎行车方向,特殊情况也可以由大轨面最高处向低洼处逐步起道。
起道机松扣前,轨面高低应有5~6mm的预留下沉量。
2.起道。
每遇接头位置必起一撬,其余位置一般每隔8~9根枕木起一撬。
如撬位距前方接头小于6根枕木时,则可以先起前方接头,然后回头起小腰或大腰,但起道位置应置在坑洼的最低处。
3.打塞。
在接头处应对接头两侧的枕木同时打塞,在打、小腰处仅需对一根枕木打塞。
打塞位置应尽量靠近轨底部分,以防止在起对面股时对标准股轨面产生过大的起道影响量,或来车时对枕木造成损伤。
4.起对面股。
一般标准股每起好一撬,立即对水平起对面股,以保持两股钢轨同步推进。
在尖轨中部和跟部对水平时,应直、侧股同时进行,以保持直、侧股水平相差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必须利用“维修天窗”或“故障修”进行作 业。 ⑵无缝道岔起道作业允许轨温条件,按实际锁 定轨温计算:在±10℃之间进行。
3
⑶无缝道岔区及前后100m范围内的作业,夏 季,以道岔前后线路的最低锁定轨温作为控制 作业的锁定轨温;冬季,以道岔前后线路的最 高锁定轨温作为控制作业的锁定轨温。 ⑷与电务有关时,必须通知电务人员配合。
6
⑵调查划撬 无缝道岔首先测量轨温,确认是否符合作业条 件,做到超温不作业;确认标准股——直股以 直内股为标准股,曲股以曲下股为标准股。高 于标准股为“+”号,低于标准股为“-”号。
7
①找小坑起道: 按不同速度等级线路的静态几何尺寸容许 偏差管理值,对当日作业道岔,找出高低、水 平、三角坑超限及空吊板处所,准确划好每撬 的撬头、撬尾、坑底的位置,同时将钢轨低头、 拱腰、吊板等划上轻重捣标记,检查连接零件、 枕木失效、扣件三点接触、道钉失效、和道砟 缺少情况,并根据区段的车流量及现场情况确 定起道量。
14
起道机操作者放置起道机前,先扒好起 道机窝,按起道负责人的手势,将起道机放置 在指定位置,密切注视看道者的手势,起道负 责人以岔头和辙叉的高程为基点高度,按确定 好的起道量,做好直外股和导曲线上股大平。 无缝道岔铝热焊缝应放在焊缝以外不少于 一个轨枕盒内,轨道电路地段起道机不得放在 绝缘接头上,并不得在绝缘接头轨面上滑行。
8
②全面起道: 根据道岔所处的位置,如道岔与线路、 道岔与道岔、本线与邻线的实际高度,混凝土 枕道岔还应调查钢轨与橡胶垫之间及垫板与轨 枕顶面之间的调高垫板数量,还要考虑特殊建 筑物、管道、电缆、转辙机拉杆的水平位置等, 算好起道量,并考虑顺坡的起、终点。
9
⑶看道
①找小坑起道:起道负责人俯身在道岔直外股 上,一般以岔头和辙叉的高程为基点高度,应 在距起道机不少于20m左右处, 看钢轨头部外 侧轨头下颚水平延长线上的高低情况,指挥起 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
27
28
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⑶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 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 延长18m的距离内,在提速200~250km/h 区段不超过3mm(当三角坑偏差在3mm时, 会出现三级垂直加速度,因此三角坑偏差控 制在1mm以内);在Vmax>160km/h区段 不超过3mm;160km/h≥Vmax>120km/h区 段不超过4mm;其他站线不超过6mm。
10
②全面起道: 一般按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叉后的 顺序进行。先确定一点为起道标准点,标准点 确定、拆除调高垫板后,即可按顺序起道,根 据调查确定的起道量,以道岔直向外股为标准 股,起道负责人在距起道机不少于20~30m处, 看钢轨头部外侧轨头下颚水平延长线,指挥起 道机放置位置和起道高度。
11
19
(6)打撬塞
转辙部分当轨道起到要求高度后直接打 塞,连接部分起道机放在导曲线上股时,应在 直外股和导曲线上股钢轨下同打撬塞,起导曲 线下股时,应在导曲线下股和直内股钢轨下同 打撬塞;辙叉部分辙叉起好后,应待起道负责 人测量直、曲两股水平确定撬塞是打辙叉或同 时打护轨头部后,再进行打塞,对直股或曲股 水平时,应待起道负责人测量直、曲两股水平 确定撬塞是打直股护轨头部或同时打直、曲两 股后,再进行打塞;
18
连接部分对直股、导曲线下股水平时,要 同时看直、曲两股水平,导曲线大平要与尖轨 跟平顺,导曲线上股较下股水平可稍抬高2~ 3mm。 辙叉部分辙叉前后直股、曲股水平时,用 道尺同时测量直股、曲股水平,使直股、曲股 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辙叉护轨部分对水平时, 应等待辙叉起道机回落后根据直股、曲股水平 状态,确定护轨对水平位置。
16
辙叉部分辙叉前后直股、曲股对水平时, 用道尺同时测量直股、曲股水平,使直股、曲 股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辙叉护轨部分对水平 时,应等待辙叉起道机回落后根据直股、曲股 水平状态,确定护轨对水平位置。处理水平、 三角坑时,直接以高低或水平较好的一股为标 准股用道尺测量起好对面股水平。
17
②全面起道: 转辙部分叉前基本轨接头、尖轨尖端,用 道尺直接对平对下股水平,尖轨跟端水平,一 般取直股、曲股两线的水平偏差值的和的1/2 作为该点的起道量,尖轨中部下股应以尖轨尖 端和尖轨跟端的高程为基点高度,看下股钢轨 头部外侧下颚水平延长线目测起平。
25
⑷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为0mm。 ⑸线路与道岔、道岔与道岔之间互相衔接 平顺。
26
⑹起道与非起道的连接地段,其顺坡率为: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2.0‰;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 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0‰;允许速度大 于 160km/h和提速200~250km/h的线路不 应大于0.8‰(250km/h线路在道岔起道作 业时不应大于0.5‰)。
13
②全面起道:按转辙部分为叉前基本轨接头、 尖轨跟端、尖轨中部,起道机的位置在钢轨外 侧;连接部分为前、中、后,前、中起道机的 位置在导曲线上股,直股后部起道机的位置在 直外股内侧,导曲线后部放在导曲线上股;辙 叉部分:两台起道机同时放置,辙叉前起道机 的位置在直下股外侧,辙叉部分为辙叉后起道 机的位置在曲上股外侧(并做到同起同落)的 顺序进行起道。起道负责人俯身于岔前直外股 钢轨距起道机20m处,看钢轨头部外侧下颚水 平延长线指挥起道。
⑷起标准股
①找小坑起道:起对坑时,尖轨部分:起道机 放在基本轨外侧;连接部分:起道机放在导曲 线上股钢轨内侧或外侧;辙叉部分:辙叉前部 起道机放在直下股钢轨外侧,辙叉后部起道机 放在曲上股钢轨内侧,两台起道机要同起同落;
12
辙叉部分护轨: 应根据直股和曲股的水平情况确定起道与 否及起道机放置位置;放置起道机前,先扒好 起道机窝,起道机操作者要按起道负责人的手 势,将起道机放置在指定位置,密切注视看道 者的手势。起道负责人目视大平,要禁止起高 道,防止岔枕变形,根据该区段的车流量,预 留一定的下沉量;在线路允许速度200~ 250km/h区段应目视大平,起道高度不得超过 线路大平,严格执行“以平为准,禁止预留下 沉量”的规定。
武汉铁路局工务系统 武汉铁路局工务系统 高速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培训班
道岔起道
1
1、道岔起道的目的
⑴在对道岔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 修时,对道岔范围内的水平、高低、三角坑进 行调整。 ⑵整治坑洼、下沉、增加道床厚度,调整纵断 面而进行的局部或全面起道捣固,恢复道岔平 顺性,保证行车安全。
2
二、道岔起道的作业条件
4
三、作业程序
⑴作业准备 ①工具: 液压起道机2台、万能道尺、内燃捣固镐、 2 扛杆叉、叉子、弦线、小钢尺、石笔、轨温计、 L型道尺。
5
②校对量具: 作业人员在安全教育后,起道作业前,由 起道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 对,保持量具准确。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 态是否完好,机械手校对电捣镐是否能正常使 用。其他人员检查工具是否良好。
15
⑸对直下股、导曲线下股水平
①找小坑起道:起对撬时,应在标准股起好后, 立即用道尺对好下股水平。尖轨中部下股应以 尖轨尖端和尖轨跟端的高程为基点高度,看下 股钢轨头部外侧下颚水平延长线目测起平,尖 轨跟端水平,一般取直股、曲股两线的水平偏 差值的和的1/2作为该点的水平;连接部分对 内直股或导曲线下股水平时要同时看直、曲两 股水平,导曲线上股较下股水平可稍抬高2~ 3mm;
20
打塞者在轨道起到要求高度后,即在起道 机两侧轨枕下将枕底道碴串好打实,禁打顶门 塞,保证撤出起道机后,轨道回落在预计范围 内。并对打塞处不方正的轨枕应同时方正。在 250km/h区段,道岔起道作业时,应以内燃 捣固镐捣固,捣固好一股后再捣固另外一股。
21
(7) 复查: 起道负责人在标准股打完撬塞起道机回 落后,应复查起道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对水 平打完撬塞起道机回落后,应进行复查水平, 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反撬。
22
四、作业质量
⑴道岔转辙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前后高低应 平顺良好,用10m弦量最大矢度在提速200~ 250km/h区段不超过1mm;在Vmax>160km/h 区段不超过3mm;160km/h≥Vmax>120km/h 和Vmax≤120km/h区段不超过4mm;其他站线 不超过6mm。
23
⑵水平偏差在提速200~250km/h区段不超 过2mm;在Vmax>160km/h区段不超过 3mm;160km/h≥Vmax>120km/h区段不 超过4mm;其他站线不超过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