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ZZJ02-DC-02-2016-2016标准轨距铁路道岔基本轨最新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2014版对比-2

0,+4 mm -2 mm ,+3 mm -2 mm ,+3 mm 平直段-0.5 mm,+1.0 平直段-0.5 mm,+1.0 mm;其余± 2.0mm mm;其余± 2.0mm 不应高出设计值2mm 不应高出设计值2mm 查照间隔大于或等于 查照间隔大于或等于 1391 mm 1391 mm,护背距离小 于或等于1348 mm ± 1.0 mm -2 mm,+3mm ± 1.0 mm -2 mm,+3mm -3.0 mm,+5.0 mm -3.0 mm,+5.0 mm ± 1.0 mm ± 1.0 mm ± 12 mm ± 20 mm 5 mm 可动心轨为± 3 mm,其 ± 余± 5 mm 1 mm ~2 mm 1 mm ~2 mm 1 mm ~3 mm 1 mm ~3 mm 无缺少、无松动 超过设计要求0~10% 正确齐全 ± 5mm ± 3mm <3mm ± 2mm 小于或等于设计要求 4mm不锁闭 4mm不锁闭 5mm不接通 无缺少、无松动 超过设计要求0~10% 正确齐全 ± 5mm ± 3mm <3mm ± 2mm 小于或等于设计要求 4mm不锁闭 6mm不锁闭 ——
±2.0mm ±1.0mm -1mm,+2mm ±2.0mm 固定辙叉: -1mm, +3mm 辙叉咽喉宽 可动心轨辙叉:1mm,+2mm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缝隙 <0.2mm (直) 可动心轨其余部位与翼轨密贴缝隙 <1.0mm (直)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缝隙 <0.2mm (曲) 可动心轨其余部位与翼轨密贴缝隙 <1.0mm (曲) 0.5 mm 心轨尖端、 20mm、35mm及50 mm断面 ± 处心轨与翼轨之间高差(降低值) 2.0mm 可动心轨辙叉牵引点处翼轨轨头内侧 ± 与长心轨工作边距离 2.5mm 牵引点处尖轨内侧轨腰与基本轨非工 ± 作边距离 2.5mm 牵引点处心轨内侧轨腰与翼轨非工作 ± 边距离
道岔尺寸表

叉
线
常用单开(交渡)道岔长度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50 8 9 10 11 12 13 渡 50 岔 交 9 12 12 60 12 9 9 专线7628 CZ583 专线(02)7663Ⅰ~Ⅳ 86.178 16.592 13.839 13.839 21.208 15.73 15.009 专线3409 CZ583Z 专线3428 D=6.5m 专线(02)4151-Ⅰ~Ⅳ 专线7650 专线7623 28.848 13.839 16.592 16.592 15.009 21.208 21.208 专线(03)3281 专线3402 专线3402 道 开 道岔 类型 单 钢轨类型 (kg/m) 道岔 号数 18 12 12 60 9 12 9 12 CZ557 SC325 专线4268 专线4257 29.569 43.2 29.4 37.907 13.839 16.592 13.376 16.853 15.73 26.608 16.024 21.054 CZ557Z SC325-500 专线3405 专线(03)3423 图 号 道岔全长 L(m) 60 37.8 37.8 道岔前长 a(m) 22.744 16.592 16.592 道岔后长 a(m) 37.256 21.208 21.208 岔枕图号 专线3386 专线3399 专线3399 备注 专线4223A 专线4249 专线4228
叉
线
常用单开(交渡)道岔长度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50 8 9 10 11 12 13 渡 50 岔 交 9 12 12 60 12 9 9 专线7628 CZ583 专线(02)7663Ⅰ~Ⅳ 86.178 16.592 13.839 13.839 21.208 15.73 15.009 专线3409 CZ583Z 专线3428 D=6.5m 专线(02)4151-Ⅰ~Ⅳ 专线7650 专线7623 28.848 13.839 16.592 16.592 15.009 21.208 21.208 专线(03)3281 专线3402 专线3402 道 开 道岔 类型 单 钢轨类型 (kg/m) 道岔 号数 18 12 12 60 9 12 9 12 CZ557 SC325 专线4268 专线4257 29.569 43.2 29.4 37.907 13.839 16.592 13.376 16.853 15.73 26.608 16.024 21.054 CZ557Z SC325-500 专线3405 专线(03)3423 图 号 道岔全长 L(m) 60 37.8 37.8 道岔前长 a(m) 22.744 16.592 16.592 道岔后长 a(m) 37.256 21.208 21.208 岔枕图号 专线3386 专线3399 专线3399 备注 专线4223A 专线4249 专线4228
轨道、道岔标准

优良 90%及以上
80%及以上
合格 70%及以上
60%及以上
不合格 不符合“合格”标准
不合格项目情况
(1)不影响安全 行车 (2)质量问题要 妥善处理完毕
(1)不影响安全 行车 (2)质量问题要 妥善处理完毕
窄轨铁道道岔质量标准
项目 序 号 1 轨距
2 水平
3 方向
4 轨面 前后 高低
5 接头 平整 度
12 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规格符合设 用小锤敲击全部
计要求,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扣件
13 道钉
毫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 数量齐全,浮离 米 浮、离不大于2;混凝土轨枕 不大于2
螺栓、压板紧固齐全,浮离 不大于2
用塞尺检查,用 小锤敲击
14 轨枕 毫 轨枕间距符合设计,误差±50 间距 米
一、轨道、道岔铺设质量等级评定及标准:
煤矿窄轨铁道质量等级评定,分为“优良”、“合格”及“不合格”。
(一)、线路:
质量等 主要项目单项合 一般项目平均合
级
格率
格率
优良 90%及以上
80%及以上
合格 70%及以上
60%及以上
不合格 不符合“合格”标准
不合格项目情况
(1)不影响安全 行车
(2)质量问题要 妥善处理完毕
毫米 尖轨开程为80~110
毫米 尖轨根部不大于8,其它同线路部分 检查所有轨缝 的要求相同
毫米 600毫米规矩572,偏差+2,0; 900毫米规矩872,偏差+2,0
每组道岔二处
毫米 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 现象。心轨尖端与护轨工作边中点相 对(垂直)偏差±50
铁路道岔安装、作业培训教材(最新)

道岔安装培训技术资料第一部分:ZD6型转换装置一、ZD6型转辙机(如下图):二、结构电动机:为转辙机提供动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减速器:降低转速以换取足够的转矩,并完成传动.由第一级齿轮、第二级行星传动式减速器组成。
摩擦联结器:用弹簧和摩擦制动板,组成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摩擦连接,以防止尖轨受阻时损坏机件。
(如下图):主轴:由输出轴通过起动片带动旋转,主轴上安装锁闭齿轮、由锁闭齿轮和齿条块相互动作,将转动运动变为平动,通过动作杆带动尖轨运动,并完成锁闭作用。
动作杆:与齿条块之间用挤切削相连,正常动作时,齿条块带动动作杆,挤岔时,挤切削折断,动作杆与齿条块分离,避免机件损坏。
表示杆:由前后表示杆以及两个检查块组成。
随着尖轨移动,只有当尖轨密贴且锁闭后,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才能落入表示杆的缺口之中,接通表示电路。
挤岔时,表示杆被推动,顶起检查柱,从而断开表示电路.移位接触器:监督挤切削的受损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削折断时,断开道岔表示电路。
自动开闭器:由动静接点、速动爪、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安全接点(遮断开关)用来保证维修安全.外壳:固定各部件,防止内部器件受机械损坏和雨水、尘土等的侵入。
三、ZD6型转辙机各主要部件及作用1、、电动机要求具有足够的功率,以获得必要的转矩和转速。
电动机要有较大的起动转矩,以克服尖轨与滑床板之间的静摩擦.同时,道岔需要定反位转换,要求电动机能够逆转。
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或电枢(转子)中的电流的方向来实现。
两个定子绕组通过公共端子分别与转子的绕组串联。
额定电压160v;额定电流2。
0A,摩擦电流2。
3—2。
9A;额定转速2400r/m;额定转矩0.8826N,单定子工作电阻(2.85±0。
14)×2Ω,刷间总电阻4.9±0.245Ω。
(如下图):电机接线图2、减速器为了得到足够的转矩要求将电机的高速旋转降下来。
其由两级组成:第一级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速比103:27,第二级为行星传动式,减速比为41:1,总的减速比为103/27×41/1=156.4行星减速器中内齿轮靠摩擦联结器的摩擦作用“固定”在减速器壳内,内齿轮里装有外齿轮。
最新道岔护轨各部尺寸及测量方法9.19

5、50kg/m12#单开道岔图号 专线4257
说明:专线4257, 50kg/m12#单开道岔,道岔 护轨采用H型道岔护轨,由43kg/m钢轨制造。
道岔护轨各部尺寸及测量方法9.19
(1)、直护轨长度及各部尺寸量取方法
说明:该直护轨轨头宽70mm,为12孔护轨,护轨全长 6900mm,叉心前开口端为80mm,150mm后为缓冲段起点 轮缘槽宽度为65mm,有2400mm的均匀刨切段,刨切段 终点为平直段起点,平直段长度为1800mm轮缘槽宽度 为42mm,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对称。
(1)、护轨长度及各部尺寸量取方法
说明:该护轨轨头宽70mm,为10孔护轨,护轨全长 4500mm,叉心前开口端为90mm,150mm后为缓冲段起点 轮缘槽宽度为68mm,有1277mm的均匀刨切段,刨切段 终点为平直段起点,平直段长度为1646mm轮缘槽宽度 为42mm,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对称。
道岔护轨各部尺寸及测量方法9.19
道岔护轨各部尺寸及测量方 CZ2209
说明:CZ2209 50kg/m9#单开道岔,道岔护轨采 用H型道岔护轨,由43kg/m钢轨制造。
道岔护轨各部尺寸及测量方法9.19
(1)、护轨长度及各部尺寸量取方法
说明:该护轨轨头宽70mm,为6孔护轨,护轨全长 3600mm,叉心前开口端为80mm,150mm后为缓冲段起点 轮缘槽宽度为65mm,有990mm的均匀刨切段,刨切段终 点为平直段起点,平直段长度为1320mm轮缘槽宽度为 42mm,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对称。
道岔护轨各部尺寸及测量方法9.19
2、H型道岔护轨
特点:H型道岔护轨由普通的钢轨加工而成,由H型护轨、 护轨垫板、调整片和联结螺栓组成,护轨与基本轨不直 接联结,故又称分开式护轨结构。
铁路道岔安装、作业培训教材(最新)

道岔安装培训技术资料第一部分:ZD6型转换装置一、ZD6型转辙机(如下图):二、结构电动机:为转辙机提供动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减速器:降低转速以换取足够的转矩,并完成传动。
由第一级齿轮、第二级行星传动式减速器组成。
摩擦联结器:用弹簧和摩擦制动板,组成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摩擦连接,以防止尖轨受阻时损坏机件。
(如下图):主轴:由输出轴通过起动片带动旋转,主轴上安装锁闭齿轮、由锁闭齿轮和齿条块相互动作,将转动运动变为平动,通过动作杆带动尖轨运动,并完成锁闭作用。
动作杆:与齿条块之间用挤切削相连,正常动作时,齿条块带动动作杆,挤岔时,挤切削折断,动作杆与齿条块分离,避免机件损坏。
表示杆:由前后表示杆以及两个检查块组成。
随着尖轨移动,只有当尖轨密贴且锁闭后,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才能落入表示杆的缺口之中,接通表示电路。
挤岔时,表示杆被推动,顶起检查柱,从而断开表示电路。
移位接触器:监督挤切削的受损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削折断时,断开道岔表示电路。
自动开闭器:由动静接点、速动爪、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
安全接点(遮断开关)用来保证维修安全。
外壳:固定各部件,防止内部器件受机械损坏和雨水、尘土等的侵入。
三、ZD6型转辙机各主要部件及作用1、、电动机要求具有足够的功率,以获得必要的转矩和转速。
电动机要有较大的起动转矩,以克服尖轨与滑床板之间的静摩擦。
同时,道岔需要定反位转换,要求电动机能够逆转。
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或电枢(转子)中的电流的方向来实现。
两个定子绕组通过公共端子分别与转子的绕组串联。
额定电压160v;额定电流2.0A,摩擦电流2.3—2.9A;额定转速2400r/m;额定转矩0.8826N,单定子工作电阻(2.85±0.14)×2Ω,刷间总电阻4.9±0.245Ω。
(如下图):电机接线图2、减速器为了得到足够的转矩要求将电机的高速旋转降下来。
其由两级组成:第一级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速比103:27,第二级为行星传动式,减速比为41:1,总的减速比为103/27×41/1=156.4行星减速器中内齿轮靠摩擦联结器的摩擦作用“固定”在减速器壳内,内齿轮里装有外齿轮。
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

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1、轨道的铺设标准1.1井下运输大巷铺设轨道必须使用轨型为30kg/m及以上的轨道。
斜巷及采区等区域铺设轨道可根据设计选择轨型,但轨型不得低于22kg/m。
1.2轨道扣件必须齐全、紧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格的道夹板或鱼尾板,并用4条螺栓固定,井下铺设轨道如需改变轨道型号,不同型号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适的异形道夹板,道夹板不得有断裂或少眼等现象。
1.3所有轨道接头间距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1.4轨道方向应符合标准,目视直顺,不得有硬弯。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应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煤业子公司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弦量不超过5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m 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m以下不超过3mm。
1.5轨道轨面前后高低应目视平顺,明显变坡点处不得有接头,应根据巷道变坡处的弯曲半径,采用圆弧过渡。
主要运输线路轨面前后高低允许偏差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
1.6接头采用悬接时,30kg/m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240mm,偏差不超过30mm,22kg/m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220mm,偏差不超过30mm;接头采用承接时,接头处共3根轨枕,中间一根在两轨道的接头处,另两根分别距中间轨枕240mm(30kg/m轨道)、220mm(22kg/m轨道);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1.7主要运输线路轨道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为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
1.8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为±50mm;坡度50m内误差不超过1/1000,高差不超过50mm。
1.9井下轨道轨距为600mm,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允许偏差+5mm、-2mm;曲线段加宽后允许偏差+5mm、-2mm,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地铁专用道岔几何尺寸

地铁专用道岔各部分数值7.8.1 单开道岔轨距。
1)尖轨尖端轨距见表13。
2)尖轨跟端轨距见表14。
表14 尖轨跟端轨距3)导曲线中部轨距按标准图设置。
4)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435mm。
5)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P60-1/9号单开道岔第一牵引点动程为160mm;P50-1/7号单开道岔设一个牵引点,牵引点动程为152mm。
7.8.2 在一般尖轨的构造上,尖轨顶面宽20mm处低于基本轨2mm;顶面宽50mm处高于基本轨1-2mm(AT型尖轨与基本轨同高)。
在机车车辆通过转辙部位时,在尖轨顶面宽20mm以前,全部荷载由基本轨承受。
由尖轨顶面宽20mm处起,尖轨逐渐承受荷载,至顶面宽50mm处,荷载讲全部由基本轨过渡到尖轨上。
7.8.3 护轨采用分开式可调护轨,采用UIC33槽形钢轨或低一等级的钢轨加工制造,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
7.8.4 安装限位器时,限位器A块和限位器B块之间的间隙应为7±1mm。
7.8.5 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
1)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6‰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2)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3)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m。
4)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3m,至辙叉前端为4m;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5)对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小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作递减,不相等时则从较在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则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m的相等轨距段。
6)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6‰。
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1441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容许保留大于6‰的递减率。
7.8.6 导曲线支距与超高。
1)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轨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