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从技术系列上,可以

合集下载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

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CN系列(德国技术)和CZ 系列(法国技术)。

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18号道岔线形及主要尺寸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部分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行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一.通用扣件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相同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及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

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

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 mm调高量。

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 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及橡胶垫圈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二.特殊零部件(一)滑床板(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单辊轮双辊轮(三)弹性夹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三.弹性铁垫板(一)编号说明位数含义第一~二位第三位第四~五位第六位道岔号数垫板类型偏心值或垫板序号右(左)开向辊轮滑床板18/42L偏心值Y(Z)普通滑床板H偏心值Y(Z)转辙器其它垫板Z垫板序号Y(Z)可动心轨辙叉垫板K垫板序号Y(Z)(二)编号示例18 L03Y 18 H00Y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3(03)的辊轮滑床板(L) 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0(00)的普通滑床板(H)18 K44Y18Z68Z18(18)号右开(Y)道岔辙叉区(K)用编号为44(44)的弹性铁垫板18(18)号左开(Z)道岔转辙器区(Z)用编号为68(68)的弹性铁垫板四.道岔螺栓标称扭矩序号螺栓种类标称扭矩(N·M)五.扣件伤损标准(一)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

道岔的单开分类

道岔的单开分类

道岔的单开分类一、常见的单开道岔类型1. 直线单开道岔:直线单开道岔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由一段直线轨道和一个切换轨道组成,用于实现列车的直行和分岔。

直线单开道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一些直线铁路区段。

2. 弯道单开道岔:弯道单开道岔适用于曲线铁路区段。

它由一段弯道轨道和一个切换轨道组成,可以使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切换和转向。

弯道单开道岔的特点是弯道轨道半径较小,切换轨道的角度较大。

3. 岔口单开道岔:岔口单开道岔用于实现列车的分岔和合岔。

它由一段分岔轨道和一个切换轨道组成,可以使列车在分岔轨道上切换和转向。

岔口单开道岔适用于铁路交叉口、车站等地方。

4. 渡线单开道岔:渡线单开道岔用于实现列车的交叉和穿越。

它由一段交叉轨道和一个切换轨道组成,可以使列车在交叉轨道上切换和转向。

渡线单开道岔适用于需要列车交叉的铁路区段。

二、单开道岔的特点1. 灵活性:单开道岔可以使列车在不同的铁轨间进行切换和转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列车引导到不同的路径上,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

2. 安全性:单开道岔在设计和制造上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确保列车在切换和转向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列车出轨和碰撞事故的发生,保障铁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3. 经济性:单开道岔的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使用寿命较长。

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列车的切换和转向,减少铁路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益。

4. 适用性:单开道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铁路线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布置。

它可以实现列车的直行、分岔、合岔、交叉等操作,满足不同铁路线路的运输需求。

三、单开道岔的运行原理单开道岔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切换机构、定位机构和锁闭机构。

切换机构用于实现道岔切换,将列车引导到不同的铁轨上;定位机构用于固定道岔的位置,确保列车在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锁闭机构用于锁定道岔的位置,防止意外切换和误操作。

四、单开道岔的维护与保养单开道岔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高速道岔的特点及发展

高速道岔的特点及发展


谢谢大家!


对于城际铁路和没有货车运行的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
应采用时速350公里的道岔。 42号两者无区别。
4.2.2 无砟道岔和有砟道岔的主要区别
• 道岔的钢轨件和扣件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扣件 系统刚度不同,混凝土岔枕不同。 • • • 有砟道岔采用预应力全断面岔枕。 无砟道岔采用带钢筋桁架的混凝土岔枕。 岔枕内预埋塑料套管。
4. 自主研发高速道岔的 关键技术
4.1 道岔的平面设计
道岔平面线型的设计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 2.
道岔的使用条件。 设计参数取值。
3.
4. 5.
渡线道岔的线间距。
道岔号数. 列车过岔时的动力性能。
4.1.1 道岔的平面线型和主要尺寸
18号道岔的平面线型: 18号道岔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型,导曲线半径1100 m,尖轨采用相离半切线的平面线型,相离离值12mm,尖 轨在26.8mm断面作半切线。 其主要优点列车侧向过岔时的舒适性较好,同时可以延 长曲尖轨的使用寿命。
2.3 高速道岔的制造特点
1. 需要专门的原材料,如钢轨等。 2. 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3. 按照专门的技术标准
4. 需专门的加工设备
5. 需专门的工艺、工装 6. 需要在厂内逐组组装 7. 道岔、混凝土岔枕、转换设备由道岔厂集成供货。
2.4 高速道岔的铺设特点
1. 道岔的装缷、铺设需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不得采用
3.2 高速道岔的使用条件
按《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道岔的使用 条件如下: 1. 轴重:时速350km客运专线为170kN。 时速250km客运专线(旅客列车最高速度250km/h, 货物列车最高速度120km/h)为230kN. 2. 线间距:时速350km客运专线为5m,时速250km客运专线 为4.6m。 3. 最大年轨温差100℃。 4. 侧向160km/h的道岔用于4.6m线间距的渡线时,两道岔可 以对接。 5. 轨下基础分为有砟道床与无砟道床。

铁路道岔概述

铁路道岔概述

3、99型:
1999年起,对提速型进一步优化设计,采用诸多新工艺, 并把用 量大的12号道岔分为三类 :
Ⅰ型:为分动外锁闭型,正线道岔采用可动心轨辙叉,轨底坡1: 40,适应时速160km及以上200km线路或货物轴重25吨的区段要求。
Ⅱ型采用分动钩型外锁,正线道岔采用固定型辙叉,轨底坡1:40, 全部采用混凝土岔枕,用于时速120km以上且小于160km的区段。
目前,既有铁路使用的道岔包括了从 20 世纪 50 年代 开始各个阶段研发的道岔,道岔数量最大,种类、轨型、号 码、型号复杂,图号约 600 多种。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道岔大致经历了十个发展阶段:
1、50型
6、75型
2、53型
7、92型
3、55型
8、提速型
4、57型
9、99型
5、62型
10、客运专线道岔。
4、道岔其它分类 按轨枕类型分:木岔、混凝土枕、无砟道床(轨道板式、长枕埋入式)。 按辙岔类型分:固定型辙叉、可动心型辙叉等。 按转辙方式可分:人工扳动、电动、风动等。 按定型年代分:“50”型、“55型”、“57型”、“62型”、“75型”、 “92型”、“提速型”、“客运专线道岔”等。 其中 “提速型”为当前既有线提速区段大量使用的道岔; 客运专线多采用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
75型及以前各型道岔,均为单一固定辙叉道岔,仅有 道岔号数的不同,道岔技术水平较低,直向过岔速度一直在 100 km/h以下徘徊。
7
1、92型
70年代后期随着60kg/m钢轨的推广使用,开始着手研制与60kg/m 钢轨配套的道岔。1982年,铁道部组织铁道部专业设计院、铁道科学研 究院、宝鸡桥梁工厂、山海关桥梁工厂等单位研制出60kg/m钢轨12号 新型单开道岔。其中固定型单开道岔于1987年开始大量上道铺设,可动 心轨辙叉单开道岔于1991年开始大量上道铺设。同时,完成了与交叉渡 线及复式交分道岔的配套工作,并以次为基础,于1992年发布了92型道 岔图。

高速铁路线路工理论试题库2(精选五篇)

高速铁路线路工理论试题库2(精选五篇)

高速铁路线路工理论试题库2(精选五篇)第一篇:高速铁路线路工理论试题库2第1题:客运专线铁路站台高度限界确定为()。

A:1250mm B:1750mm C:4880mm D:7250mm 答案:A第2题:客运专线铁路站台限界的宽度定为()。

A:1250mm B:1750mm C:4880mm D:7250mm 答案:B第3题:高速铁路防护栅栏在维修人员进出口及每隔()处左右设警示标志。

A:50m B:100m C:150m D:200m 答案:D 第4题: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轨道板长度为()。

A:6450mm B:4962mm C:12550mm D:12400mm 答案:A 第5题:轨道控制网(CPⅢ)由()部门负责管理。

A:工务 B:车务 C:电务 D:供电答案:A第6题: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道岔区扣件间距为()。

A:500mm B:550mm C:600mm D:650mm 答案:C 第7题:高速铁路采用的精密控制网简称()精测网。

A:CPIⅠ B:CPIⅡ C:CPIⅢ D:CPIⅣ 答案:C第8题: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应采用()。

A:Ⅰ道砟 B:Ⅱ道砟 C:Ⅲ道砟 D:特级道砟答案:D第9题:高速铁路中线平面和高程绝对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答案:A第10题:高速铁路到发线旅客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为()。

A:1550mm B:1650mm C:1750mm D:1850mm 答案:C 第11题:动车组一般情况下不得通过半径小于()的曲线。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答案:D第12题:无砟轨道超高最大值一般不得超过()。

A:175mm B:180mm C:185mm D:190mm 答案:A第13题:对高速铁路道岔轨道几何尺寸和结构全面检查一次的周期规定为(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一个季节)。

单位内部认证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试卷编号1101)

单位内部认证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试卷编号1101)

单位内部认证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试卷编号1101)1.[单选题]起重作业过程中,所有人员应根据现场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的位置作业,在卷扬机与地滑轮之间穿越钢丝绳的区域,( )人员停留与通行。

A)鼓励B)允许C)禁止D)指挥答案:C解析:2.[单选题]客专线道岔在尖轨闭合状态下,辊轮顶面应( )滑床台上表面1~3mm。

A)高于B)低于C)靠贴D)放置答案:A解析:3.[单选题]高速铁路正线设计行车速度350km/h区段,最小坡段长度一般应不小于()。

A)800mB)1200mC)1400mD)2000m答案:D解析:4.[单选题]线路允许速度小于()区段,在线路上使用小车时,使用部门必须做到专人使用,专人防护,并应保证在距离列车不少于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撤出线路。

A)60B)80C)120D)160答案:D解析:5.[单选题]CN道岔FAKOP转辙器,为方便测量其轨向,在( )刻槽0~15mm。

A)曲基本轨内侧B)直基本轨外侧6.[单选题]高速铁路天窗内,上道前和跨越线路时应严格遵守“()”和“手比、眼看、口呼”的规定,严禁抢越。

A)一停、二看、三通过B)一动C)一听D)一指答案:A解析:7.[单选题]高速铁路承担精测网复测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 )。

A)工程测量年限B)工程测量资质C)工程测量设备D)工程测量人员答案:B解析:8.[单选题]( )物品,搬运及使用时,应按规定程序操作,防止起火、爆炸和中毒。

A)有毒、易燃、易爆B)有毒、易碎、老化C)有毒、变质、易碎D)有毒、发霉、变质答案:A解析:9.[单选题]无缝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 )。

A)15℃B)25℃C)35℃D)45℃答案:B解析:10.[单选题]路用列车上线运行时未向( )提供《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运行、作业计划表》或内容不全的,禁止进入高速铁路运行。

A)调度所B)工务段11.[单选题]CZ无砟道岔通过采用不同厚度规格的( )实现-4~+4mm调距。

【高铁培训】高速道岔设计理论与结构技术

【高铁培训】高速道岔设计理论与结构技术

1.5
1.0
0.5
0.0
-0.5 0
5000
10000
15000
X/m
20000
25000
不足位移
32
在高速道岔转换设计中的应用(续)
实现了双肢弹性可弯心轨及长大尖轨的同步平稳
转换,填补了国内侧向高速道岔的空白
长大尖轨同步转换
双 肢 弹 性 可 弯 心 轨
33
2.6、无缝道岔设计理论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无缝道岔群计算模型
39.11 √ √
160
50 备 注
√无

京津武 广
220
7
表1.3 法国技术的客运专线道岔系列表
道岔号数
18
41
58 备 注
有砟道岔


√ 合宁线
无砟道岔


√ 郑西线
道岔侧向容许通过速度 (km/h)
80
160 220
8
1.2 高速道岔的国产化研发: 2005年以前,我国尚未有高速铁路道岔的设计、制造、供货、
36
2.7、道岔无砟轨道基础设计理论研究
建立了包含道岔、扣件、道床板以及底座的三层整体模型
混凝土支承层
提出了埋入式岔枕及无砟轨道 结构型式、施工控制标准
37
2.8、岔桥相互作用设计理论研究
根据岔桥纵向相互作用原理 建立了岔桥纵向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根据车-岔-桥耦合振动原理,建立了车-岔-桥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


论 无缝道岔设计理论



道岔转换设计理论

法 工电一体化设计理论
实车动测试验验证
解决高速道岔动力性 能问题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体系及运营现状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体系及运营现状

0 引言道岔是高速铁路轨道的关键设备,与普通铁路道岔不同,高速铁路道岔(简称高铁道岔)运行速度高、维修时间短,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这对道岔设计、制造、铺设和维修均提出更高要求。

综合考察其他国家情况,高铁道岔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技术几经更迭,我国高铁道岔也经历了一个学习借鉴、自主研发的过程。

自2005年,我国开始自主研发高铁道岔,陆续开展一系列道岔试验。

2006年,时速250 km的18号客运专线道岔(简称客专线道岔)在胶济线上道铺设使用,实现了高铁道岔多项技术突破。

2009年,时速350 km的18号客专线道岔在武广高铁上道铺设使用,使行车速度达到世界水平。

截至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历时6年成功研发了18、42和62号道岔,可满足不同速度等级的需要,已成功应用于石太、胶济、甬台温、温福、福厦、广珠、武广、京沪、沪宁、沪杭、哈大、京石、石武等高铁及客运专线。

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德国和法国的高铁道岔技术,并通过合资建厂与技术转让的方式在我国生产,供应我国市场。

德国CN技术系列道岔于2008年在京津城际铁路上道铺设使用,后续在京沪高铁和武广高铁等线路上应用。

法国CZ系列道岔于2008年在合宁客专上道铺设使用,后续在合武客专和郑西高铁上应用[1-4]。

我国高速铁路铺设了客专线、CN和CZ三种技术系列道岔,由此形成了多国道岔技术并存、结构形式多样的高速铁路道岔技术体系。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体系及运营现状司道林1,2,王树国1,2,葛晶1,2,王猛1,2,钱坤1,2,杨东升1,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2015YJ026、2015YJ092)第一作者:司道林(1983—),男,副研究员。

摘 要:道岔是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我国铺设了CN(德国)、CZ(法国)和客专线(中国)3种技术系列的高速铁路道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

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CN系列(德国技术)和CZ 系列(法国技术)。

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18号道岔线形及主要尺寸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部分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行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一.通用扣件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相同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及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

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

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 mm调高量。

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 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及橡胶垫圈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二.特殊零部件(一)滑床板(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单辊轮双辊轮(三)弹性夹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三.弹性铁垫板(一)编号说明位数含义第一~二位第三位第四~五位第六位道岔号数垫板类型偏心值或垫板序号右(左)开向辊轮滑床板18/42L偏心值Y(Z)普通滑床板H偏心值Y(Z)转辙器其它垫板Z垫板序号Y(Z)可动心轨辙叉垫板K垫板序号Y(Z)(二)编号示例18 L03Y 18 H00Y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3(03)的辊轮滑床板(L) 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0(00)的普通滑床板(H)18 K44Y18Z68Z18(18)号右开(Y)道岔辙叉区(K)用编号为44(44)的弹性铁垫板18(18)号左开(Z)道岔转辙器区(Z)用编号为68(68)的弹性铁垫板四.道岔螺栓标称扭矩序号螺栓种类标称扭矩(N·M)1 T型螺栓弹条前部应与轨距宏观接触(缝隙0~1mm),扭矩120~1502 岔枕M30螺栓300~3503 长短心轨连接螺栓540~6604 限位器、转辙器跟端用间隔铁及翼轨间隔铁连接螺栓900~11005 防跳卡铁、顶铁螺栓、护轨螺栓、轨撑水平螺栓以弹性垫圈齐平控制,不宜采用过大扭矩,但不应小于120~1506 扣板螺栓、轨撑竖向螺栓300五.扣件伤损标准(一)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

(二)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

(三)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及时更换:1.岔枕螺栓、T 形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

2.调高垫板损坏。

3.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的橡胶与铁件严重开裂。

4.弹条、弹性夹、拉簧、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弹性夹、弹片、挡板损坏、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 。

5.轨距块、挡板、缓冲调距块、偏心锥等严重磨损。

6.套管失去固定螺栓的能力。

7.垫板、滑床板、护轨垫板的焊缝开裂。

8.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

9.弹性垫板静刚度值超过设计上限的25%。

(四)不得对转辙器滑床台涂油,辙叉滑床台可涂固体润滑剂。

各部位螺栓涂油时不得污染橡胶垫板、弹性铁垫板和弹性基板。

道岔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方法一.轨距、支距调整(一)扣件系统具有-8~+4mm轨距调整量,通过调整轨距块可实现-2~+4mm 的轨距调整,附以缓冲调距块的调边可实现-8~+4mm的轨距调整,调整无需备件。

轨距块及缓冲调距块号码配置表(二)对滑床板和护轨垫板,由于钢轨一侧采用弹性夹扣压基本轨,为滑床板,无轨距块,不能通过钢轨另一侧与铁垫板挡肩间的轨距块进行钢轨左右位置的调整,只能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的缓冲调距块移动滑床板和护轨垫板来进行轨距调整。

滑床板和护轨垫板处缓冲调距块具体配置表(三)缓冲调距块初始配置6-9型、轨距块的初始配置为9-11(钢轨外侧)、10-12号(钢轨内侧),钢轨内外侧的定义、缓冲调距块、轨距块初始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初始安装位置及其型号(单位:mm)(四)垫板孔中心与螺栓中心不重合,偏离1.5mm。

(五)轨距块分为9-11 、10-12两种型号,用于调整钢轨左右位置。

(六)缓冲调距块分为4-11、5-10、6-9、7-8四种型号,用于调整垫板位置。

(七)通过更换不同型号钢轨两侧轨距块来调整支距垫板处支距,对于其他部位支距,还可以辅助以缓冲调距块进行调整。

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测量位置如下图所示。

18号道岔导曲线及辙叉支距示意图(单位:mm)二.高低和水平调整(一)混凝土浇筑前,通过调整竖向支撑限位装置的螺杆位置调整轨枕的竖向位置,进而实现钢轨上下位置的调整,使得钢轨高低和道岔水平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实现钢轨上下位置的调整,使得钢轨高低和道岔水平符合要求。

(二)需要调整个别扣件位置钢轨的高低时(如轨枕平直度不符要求引起水平超限时),可以采用更换调高垫板的方式。

(三)扣件系统能够实现的道岔钢轨高低调整量为-4~+26mm ,调高通过在弹性铁垫板下加入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四)调高垫板分为1、2、5、8mm 四种厚度,用以调整钢轨高低位置。

(五)垫板螺栓分为A、B两种型号,正常安装时采用A型,调高量大于15mm 时采用B型。

三.轨向调整(一)有砟轨道直上股轨向的调整以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实现。

(二)直下股钢轨的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三)曲上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或缓冲调距块控制支距实现。

(四)曲下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四.密贴和间隔调整(一)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与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

心轨顶铁(二)结合道岔高低、水平的调整,使尖轨或可动心轨轨底应与台板间隙不超标。

(三)调整限位器位置使两侧的间隙值对称均匀并满足技术要求。

限位器结构(四)轨撑的顶铁应与翼轨轨头下颚密贴。

(五)通过调整扣件使尖轨跟端支距、辙叉趾跟端开口、护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满足要求。

(六)道岔密贴检查器设置位置。

道岔伤损标准一.道岔轮缘槽(一)查照间隔(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二)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 ,容许误差为-1~+3mm,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63mm 。

(三)岔后到发线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超高不应大于15 mm,顺坡率不应大于2‰。

二.尖轨、心轨、叉跟尖轨伤损标准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 。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超过2mm。

(三)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2mm 。

(四)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1mm,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五)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六)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三.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伤损标准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一)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高锰钢摇篮出现裂纹。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四.其他零部件伤损标准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其。

他零部件安装应符合铺设图要求,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一)间隔铁、限位器的连接螺栓、护轨螺栓、长短心轨联结螺栓、接头铁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

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二)顶铁、心轨防跳铁、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等各部件的连接和固定螺栓变形、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三)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心轨防跳顶铁和心轨防跳卡铁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道岔检查内容和方法一.道岔检查内容和周期道岔检查工具道岔检查方法序号检测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1 道岔全长轨件长度钢卷尺、弹簧秤、磁力拉环磁力拉环固定钢尺末端,弹簧称拉紧端头,测量全长2 水平轨距尺、轨道测量仪观察气泡位置,测量水平高差.3 高低弦线钢板尺轨道测量仪在轨顶面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轨顶矢度值;轨道测量仪测量高低号检测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4 方向弦线、钢板尺、轨道测量仪轨头侧面(正线非工作边) 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轨头工作边矢度值。

轨道测量仪测量方向5 方正差方尺、支距尺、钢板尺道岔始端任意处,方尺或支距尺垂直于直股工作边,用钢板尺测量两基本轨始端至方尺或支距尺边距离,计算差值6轨距轨距尺、轨道测量仪轨距尺水平放置于测量点位置处,使轨距尺垂直于轨距中心线,测量两钢轨之间最小距离号检测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7 尖轨与基本轨间隙塞尺使用塞尺中合适厚度的尺片确定间隙大小8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弦线钢板尺在轨头侧面(尖轨工作边) 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工作边矢度值9 尖轨与基本轨间顶铁间隙塞尺使用塞尺中合适厚度的尺片逐一反复滑塞,测量间隙大小10 尖轨轨底与滑床台塞尺使用塞尺中合适厚度的尺片逐一反复滑塞,测量间隙大小号检测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11 尖轨相对基本轨降低值尖轨降低值测量仪参见说明书12 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卡钳、钢板尺、用卡钳在基本轨、尖轨之间滑动(16mm工作边处),确认最窄处并量出数据13 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宽度尺游标卡尺测量限位器两边间隙,测量偏差.14 道岔导曲线支距支距尺使用支距尺测量各个支距点数据号检测项目检测工具检测方法示意图15 岔枕位置及间距偏差卷尺、盘尺使用盘尺、卷尺测量岔枕位置及间距16 尖轨轨底和辊轮及滑床台间隙辊轮专用安装、调整、检测工具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调整和检测17 各种螺母紧固扭矩扭矩扳手使用测力扭矩扳手检测相应螺栓紧固扭矩18 顶面轮廓(含轨顶坡、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使用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测试钢轨顶面轮廓、轨顶坡和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