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及区间渡线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铁路道岔设计及原理

铁路道岔设计及原理

▲尖轨
尖轨平面形式 按尖轨与基本轨的接触形式有直线型和曲线型两 种
1.直线型尖轨——我国大量采用 2.曲线形尖轨 ①切线型
②割线型 ③半切线型 ④半割线型
▲直线尖轨
直线型尖轨: 工作边为一直线,可用于左开和右开单开道岔,这种尖轨加工制造简单,便于修换。缺点是尖轨尖端
轨距需要较大的加宽,影响列车运行的平顺性;转辙角较大,当列车逆向进入侧线时,轮缘对尖轨的冲 击较大,列车晃动较大,尖轨也易磨损。
转辙器部分 两基本轨,两尖轨
组成 联结部件:滑床板、顶铁、轨撑、 转辙杆、连接杆、根端结构 转辙机械
▲基本轨
基本轨有直、曲基本轨之分。采用标 准轨型钢轨制造(50kg/m、60kg/m等)。
基本轨两端一般设计有接头螺栓孔 (用于和两端钢轨连接),当道岔铺设于 跨区间无缝线路时,一般会要求取消一端 或两端的接头螺栓孔。
18 3°10′12.5″ 800 22.667 31.333 54.00
1.道岔主线:单开道岔的直线轨道。 2.道岔侧线:道岔中从主线分出来的轨道。 3.道岔中心:侧股中心线(中心线为曲线时,为切线) 与道岔直股轨道中心线的交点。 4.道岔始端:尖轨尖端前的基本轨端轨缝中心。 5.道岔终端:离道岔始端最远的辙叉跟端轨缝中心。 6.辙叉心轨理论尖端:辙叉心轨两工作边延长线的点。 7.辙叉趾端:辙叉与导轨相连接的一端。 8.辙叉跟端:辙叉心轨伸出的一端。
第二部分
道岔的功能及类型
道岔的功能
道岔是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 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 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岔的特点
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列车速度、行 车安全性低等。
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投入大。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圆曲线
3000
100
74000
140
0.0333
3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6'28”
圆曲线
3100
100
102060
160
0.0500
2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938”
18350
圆曲线
1300
91
66565
100
0.0500
20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2500”
15000
复心曲线
2000-1300-2000
h欠(mm)
法国
1432
UIC60轨
单开
0.0154
65
用于渡线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423.9”
57700
三次 抛物线
6720〜a
85
208440
220
0.0218
46
用于渡线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5.5
749.4”
三次 抛物线
2123〜a
142
160
0.0300
33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18'00”
16000
4
652.5”
缓和曲线
2000〜a
100
83300
130
0.0500
20
切线形弹性可弯式
3
7'41.1”
缓和曲线
1200~a
100
64545
100
NP46轨
对称
0.0500
20
割线形弹性可弯式
1700”
13500
缓和曲线
2547-2000-2500-a

高速铁路列车晚点调整中区间渡线作用的分析

高速铁路列车晚点调整中区间渡线作用的分析

。 高 继续 增 晚 幅度 ,同时 使其 对 中速 列车 的 G 减少 增 晚 时 间约 为 中 、 速列 车 区 间 运行 时 分之差 的 1 , / 但造 成 了 中速 列 车 2 影 响程 度 降到最 低 ,可能 采取 高 速列 车 。 延 越行 中速 列 车的方 式 , 么 , 那 如果 设 置 区 z 和 后续 高速 列 车 G 的延 误 , 误程 度 间渡 线 , 将发 挥 什么 样 的作用 ? 决 定 于高 、 中速列 车越 行方 式 。 中速列 当 由于列 车停 站方 案 和运 行 图结 构 多 车在邻线停车待避高速列车 ,. G 延 z和 2 到 + 遵 +起 ; 引导列 车 由一股 道过 渡 到相邻 轨 道 种多 样 ,相邻 区 间的列 车运 行 图铺 画方 误 时 间为 I 通 I 发 t 停 当中速 列 车在 的设 备称 为渡 线 。在 高速 铁路 区间设 置 案不 同 ,对晚 点列 车 的调 整策 略有 可 能 本线 正 常运 行 ,高速 列 车经 邻线 越行 中 暂 如 速 列 车 ,对 中速 列 车和后 续 列车 不 产生 定 数量 的渡 线 ,可 增加 对 晚点 列车 运 不 同 , 且 以一 个 区间为 例进 行讨 论 ,

所示 。 行 调整 的灵 活性 。在 高速 铁路 日常列 车 图 I
影响 ; 当区 间渡 线采 用 大号码 高速道 岔 ,

运行组 织 中 ,对 于晚 点列 车 的运行 调 整 方法 很 多 , 如 , 织列 车加 速 运 行 、 例 组 变 更越行 地点 、压 缩停 站时 分及 采用 备 用
高速铁 路列 车晚 点调整 中区 间渡 线作 用 的分析
行 调 整 的关键 问题 。那 么 , 如何 利用 区 路 列车 开行模 式基 础之 上 的 。由于高 速 反 向行 车 增 加 了行 车 调 度 指 挥 的 复 杂 间渡 线减 少 中速 列车 在高 速线 上 的增 晚 铁 路尤 其是城 际 高速铁 路 ( 如沪 宁城 际 性 , 是一 种非 正常 的行车 组织 方法 , 即使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及线岔安装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及线岔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四、线岔的安装 《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 南》TZ208-2007中关于交叉线岔安装工序流程如 TZ208-2007中关于交叉线岔安装工序流程如 下图。
检查 调整腕臂柱 调整承力索 调整拉出值和 接触线高度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3、交叉吊弦的安装: 交叉吊弦的安装: 为了保证温度变化时两交叉吊弦不互相干 扰,交叉吊弦安装时顺线路方向应保证有一 定的距离x(见公式),x=交叉吊弦间距。 定的距离x(见公式),x=交叉吊弦间距。 当道岔处两支悬挂的补偿方向一致时, x=∆L+200mm x=∆ ∆L为正线接触线与站线接触线移动量的差 值,∆L=17(mm/Km) 值,∆L=17(mm/Km)×正、侧线定位点处 距离中心锚结的差值(Km)。 距离中心锚结的差值(Km)。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接触线交点区域如下图所示:
对应岔心的距离约为 6.3~12.6m。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2、福厦线道岔定位: 福厦线道岔定位: 福厦线接触网道岔处采用交叉布置方式。以正 线18号道岔为例,推导侧股的圆曲线方程。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3、交叉吊弦的安装: 交叉吊弦的安装:
中 铁 二 院 电 化 院
x
二○○九年六月

高速铁路道岔定位分析和线岔安装 3、交叉吊弦的安装: 交叉吊弦的安装:

高速铁路道岔及区间渡线设计分析

高速铁路道岔及区间渡线设计分析

铁 道 标 唯 设 计
2C 2 00年 月第 2 卷第 2 u 期
高速 铁 路 道 岔 及 区 间 渡 线 设 计 分 析
≥ 一6
。 摘 要
铁 部 速 路 公 塑 重 道 高 铁 办 室 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z 2 c , j . ・ ,
根 据 国 外 高 速 铁 路 研 究 、 计 、 营 的 科 学 实 践 , 合 我 国 高 速 铁 路 研 设 运 结
辙 叉 号 数 是 道 岔 的 主 要 特 征 之 一 。根 据 行
车 条 件及 侧 向 容 许 列 车通 过 速 度 的要 求 确 定辙
叉 号 数 系 列 。近 些 年 来 . 随着 高 速 列 车 的发 展 , 为 实 现 更 高 的 道 岔 容 许 侧 向列 车 通 过 速 度 , 各 国都 在 广 泛 地 研 制 和 采 用 大 号 码 道 岔 。 当前 世 界 上 已经 应 用 大 号 码 道 岔 除 上 述 介 绍 的 法 国 、
l 高 速 道 岔
1 1 辙 叉 号 数 .
可 动 心轨 道 岔 , 以及 德 国 高 速 线 上使 用 的 1 4号
可 动 心 轨 道 岔 ; 一 类 是 道 岔 直 向和 侧 向 都 容 另 许 列 车 高 速通 过 的 大 号 码 道 岔 , 类 道 岔应 满 这 足 高速 列车 侧 向通 过 时对 运 行 平 顺 性 及 乘 坐 舒 适 度 的要 求 , 般 在 新 建 的 高 速 铁 路 线 路 及 既 一 有 线 改 造 中考虑 高速 列 车驶 人 道岔 侧 线 的部 位
行 组 织 中 , 岔 问 题 占 有 特 殊 地 位 。 速 道 岔 必 道 高

以渡线道岔联系的两场间场间联系电路设计

以渡线道岔联系的两场间场间联系电路设计

表示 灯 :
( 1 ) 怀 邵衡 场 控 制 台设置 “ 同意动 岔按 钮” ( 非 白复 式 ) 及 其 表 示灯 ; 1 3 1 / 1 3 3道 岔 定 、 反 位表 示
灯, 不设 1 3 1 / 1 3 3道 岔操 纵 按 钮 ; NS 5的虚 拟 列车 按钮 、 表 示灯 、 复示器; 场 间列 车照 查 、 调 车照 查表
路分为 两段 ,分别是 S 5 至虚拟 按钮 NS 5 和 NS 5 至 怀邵衡 场进站信号机 S H / S H F , 虚拟按 钮设置见 图 2 。 2 I 3 1 3 1 / 1 3 3道 岔扳 至 反位 时 由怀 邵 衡场 至 5
股 道接 车进 路分 为两 段 ,分 别是虚 拟 按钮 NS 5至 s 5和怀 邵 衡场 进站 信号 机 S H/ S H F至 NS 5 。
控制 道岔 的一方 应 设 同意 动 岔按 钮 。③根 据 需 要 还可 设区段 占用 表示 灯和信 号 开放表 示灯 。 ” … 娄 邵 场和 怀 邵衡 场 两个 场 间信 号 联锁 场 间联 系 电路 就是 按照满 足上述 规 范要求 开展设 计 , 两 场 衔 接处 的 1 2 7 / 1 2 9 , 1 3 1 / 1 3 3道 岔情况 类似 , 本文 以 1 3 1 / 1 3 3双 动道 岔 的场联 电路 为例 ,介 绍这 种场 联

虚线 部分 为怀邵 衡场 部分 。

以满 足跨 场进 路联锁 条件 的 需要 。如 图 1 示, 其 中
r 一



I l l
L 一
图l 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
《 铁 路 信 号 站 内 联 锁 设 计 规 范》 ( T B1 0 0 7 1 . 2 0 0 0 ) 中5 . 5 . 1 1 要求 “ 与利用 渡线割 开 的 联锁 区衔 接 时结合 电路 , 应满 足 下列规 定 :

碎石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

碎石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

碎石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1.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设计方案编制和材料准备。

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形测量和了解施工环境。

设计方案编制是根据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

材料准备包括道床材料、碎石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2.道岔和交叉渡线的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在施工现场确定道岔和交叉渡线的布置位置。

在道岔主线和岔线的交点处,需要进行混凝土块的铺设,以提高道岔的强度和稳定性。

交叉渡线的布置需要根据线路交叉的角度和距离来确定。

3.道床施工道床施工是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平整和稳定性。

道床的施工包括清理土壤和植被、挖土填方和夯实等步骤。

清理土壤和植被是为了保证道床的地基质量,挖土填方是为了调整道床的高度和坡度,夯实是为了增加道床的密实度。

4.道岔施工道岔施工是在道床上安装道岔、道岔机构和道岔砟等设备的过程。

道岔的施工需要参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先是安装道岔机构,然后安装道岔砟,最后进行各部件的调整和固定。

5.交叉渡线施工交叉渡线的施工主要包括道轨的铺设和连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道轨吊装机和道轨夹等工具,将道轨从铁路货车上卸载,并进行调整和连接。

连接道轨的方式有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

6.碎石铺设碎石铺设是为了填充道床和道岔中的空隙,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在铺设碎石之前,需要进行挖土填方和调整道床的高度和坡度。

然后使用专用的铺盖机将碎石均匀铺设在道床和道岔上,并进行夯实和压实。

7.安全检查和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和验收工作。

安全检查主要包括道岔和交叉渡线的连接是否牢固、碎石铺设是否均匀等。

验收工作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的检查和施工图纸的符合性审查。

以上是碎石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

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

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铺轨Ⅰ标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铺设I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工期计划 (2)四、施工机具配置 (2)五、施工工艺及方案 (3)5.1 施工工艺 (3)5.2 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4)5.3 交叉渡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7)六、道岔铺设质量验收标准 (9)七、施工质量和进度保证措施 (11)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设计总说明》;(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049-2009);(3)《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7)《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8)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道岔和交叉渡线设计图纸(9) 我单位参与其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是合肥市轨道交通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快速联系老城区与滨湖新区,途径新站区、老城区、青年路片区、葛大店片区、高铁站片区、滨湖新区等城市重要发展区域。

本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54km(铺轨起点里程K4+346.324,铺轨终点里程K28+889.032),全部为地下线,一期工程共设车站23座。

新建一座车辆段(滨湖车辆段)和一座停车场(大连路停车场)。

1号线一、二期正线轨道铺设范围为:正线K4+346.324~K28+889.032、配线、大连路停车场及出入场线、滨湖车辆段出入线及U 型槽部分的车辆走行轨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速铁路道岔及区间渡线设计分析
作者:韩启孟
作者单位: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
刊名:
铁道标准设计
英文刊名:RAILWAY STANDARD DESIGN
年,卷(期):2000,20(2)
被引用次数:2次
1.费列茨·法森拉斯.冯先霈铁路轨道理论和实践 1987
2.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高速铁路 1984
3.阚叔愚铁路设计理论和技术 1993
4.张国宝.徐行方高速铁路 1995
1.刘衍峰.高亮铁路无缝道岔计算理论的优化探讨[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5(4)
2.周清雷.姬莉霞基于时间自动机的道岔自动控制研究[期刊论文]-控制工程 2004(z1)本文链接:/Periodical_tdbzsj20000200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