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因素与滚动轴承失效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常见轴承失效分析

常见轴承失效分析

对常见轴承失效分析的探讨摘要:轴承是社会生产最为关键的的零部件之一,同时也是最为损伤的零部件之一,所以,对于轴承的失效分析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轴承的失效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轴承;失效分析一、轴承在生产中概述轴承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零部件,是配套的精密零件,同时也是最易损坏的元件之一。

按轴承工作的摩擦性质来分,可分为滑动摩擦轴承(简称滑动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简称滚动轴承)。

其中滚动轴承最常见,它一般由内、外两个套圈、一组滚动体和一个保持架组成。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主要分析了轴承的失效形式以及其改进的原因。

二、轴承损伤和失效的形式轴承在工作中丧失其规定的功能,导致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

轴承的失效可分为正常失效和早期失效两种。

按其损伤机理大致可分为:接触疲劳失效、磨损失效、断裂失效、塑性变形失效、腐蚀失效和游隙变化失效等几种基本形式。

1.接触疲劳失效接触疲劳失效是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轴承表面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失效。

滚动轴承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通过多次的应力循环后,在套圈或滚动体工作表面的局部区域产生小片或小块金属剥落,形成麻点或凹坑,从而引起振动,噪声增大,温度升高,磨损加剧,最终导致轴承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称为接触疲劳失效。

根据材质、工作条件、润滑条件等因素,接触疲劳失效可分为点蚀与剥落。

点蚀是由于表面出现麻点而失效,通常有非进展性和进展性之分,前者通常不影响轴承的使用,但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某种原因,使点蚀不断扩展,进而形成进展性点蚀,表面会出现大面积的微剥落,最后使轴承失效。

剥落是在次表面产生疲劳裂纹,然后扩展至表面,使金属成片状脱落,可分为浅层剥落和硬化层剥落。

2.磨损失效工作过程中,轴承零件之间相对滑动摩擦导致工作表面金属不断损失的现象叫磨损。

持续的磨损会使轴承零件尺寸和形状变化,配合游隙增大,工作表面形貌恶化而丧失旋转精度,由此引起工作温度升高、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增大等,导致轴承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叫磨损失效。

轴承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轴承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轴承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5、保持架的损坏
保持架的损坏,通常不易判断。若保持架坏了,轴承其它零件也 都坏掉了,这使得原因难以分析。造成架损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震动、转速太高磨损、卡死和歪斜等。
1)震动:当轴承处于震动状况下,轴承内部的力量可能导致保持 架出现疲劳裂痕,渐渐地,会使架破碎。
2)过高的转速:如果轴承以超出保持架材质所能承受的速度运转, 惯性力将使保持架破碎。
对策:油位应该略低于最下面一个滚动体的中心,轴承箱内润滑脂 填充约1/3至1/2空间。
3.油位太高或轴承箱润滑脂完全添满,这样会导致润滑剂充分搅拌而 产生高温或漏油。 对策:润滑脂添入箱内至1/2;若机油润滑,油位略低于最下方滚动 体的中心。
4.轴承间隙不适当,当有热流通过轴心时,导致内环过分膨胀。 对策:检查过热轴承的间隙是否是原始的设计范围,如果是,请改 用较大的间隙,改成C3或C3改成C4。
随着轴承不同程度的破坏,往往都是二次破坏的结果,要有效的 排除这些轴承问题,必须先观察这些轴承应用情况,然后再分析这 些损坏的原因。
轴承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一、轴承过热:
原因: 1. 润滑脂或机油失效或选用错误。相应的办法是:选择正确的润滑脂
或机油,检查润滑脂或机油的相容性。 2.油位太低,润滑剂从油封流失,轴承箱内润滑脂不足。
7.安装轴承前轴承箱内的碎片,异物没有清除干净。 对策:仔细清洗轴承箱和轴承本身。
8.(交叉定位) 同一轴上有两个定位轴承,而引起的不对正或由于轴热膨胀而导致 轴承内部间隙不足。 对策:调整轴承箱与端盖之间的调整垫片,使轴承箱与外环之间有 一定的间隙。
9. 轴肩摩擦到轴承密封盖,轴肩部直径不正确与保持架摩擦。 对策:重新加工轴肩,检查肩部直径及圆角。

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

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

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滚动轴承寿命计算是判断滚动轴承寿命的重要方法,它是基于滚动轴承的结构及使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考虑滚动接触应力、脂润滑条件等因素,计算出滚动轴承的寿命。

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是基于ISO标准的经验公式,其中最常使用的是基本额定寿命公式。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10)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有10%的轴承在寿命前失效。

滚动轴承寿命分为疲劳寿命和表面疲劳寿命,其中疲劳寿命是指由于滚动和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损伤导致的寿命。

表面疲劳寿命是指由外在原因(如进入外来颗粒等)引起的表面大片剥落,导致轴承失效的寿命。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10)的计算公式如下:L10 = (C/P)^3 × (1000000/60)其中,C为基本动载荷,P为等效动载荷。

基本动载荷(C)是滚动轴承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

它由制造商提供,根据ISO标准进行计算。

等效动载荷(P)是指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载荷,它考虑了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及轴承的轴向受力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滚动轴承的使用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工作温度、转速、润滑条件等。

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可以使用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其中,温度修正系数(a1)、转速修正系数(a2)和脂润滑修正系数(a3)是常见的修正系数。

它们表示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寿命与基本额定寿命之间的比值。

修正后的寿命(L)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L = L10 × a1 × a2 × a3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滚动轴承的寿命,例如基本动载荷的计算公式和等效载荷的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

综上所述,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是根据滚动轴承的结构和使用条件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

通过计算基本额定寿命和修正系数,可以得到滚动轴承的寿命。

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滚动轴承的设计和选用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轴承的失效分析 毕业论文

轴承的失效分析  毕业论文

轴承的失效分析一、设计(论文)的原始依据: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以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完成《轴承失效分析》毕业设计课程。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2.了解零件失效分析理论和方法;3.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撰写论文的能力。

主题:轴承的失效分析目录:摘要 (6)关键词 (6)滚动轴承的基本特点 (7)1.优点 (7)2.缺点 (7)滚动轴承的分类 (7)1.按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分类 (7)2.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 (8)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9)1.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 (9)2.允许转速 (9)3.刚性 (9)4.调心性能和安装误差 (9)5.安装和拆卸 (9)6.市场性 (10)滚动轴承的代号 (10)1.基本代号 (10)轴承失效分析方法 (10)1.失效实物和背景材料的收集 (10)2.宏观检查 (11)3.微观分析 (12)滚动轴承故障的振动信号分析诊断方法 (12)1.滚动轴承故障的简易诊断法 (12)2.滚动轴承故障的精密诊断法 (13)谢词 (13)参考文献 (13)摘要: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叫滚动轴承(rolling bearing)。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其中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在分析轴承失效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错综复杂的现象,各种实验结果可能是相互矛盾或者主次不清,这就需要经过反复实验、论证,以获得足够的证据或反证。

只有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程序、步骤,才能找到引发失效的真正原因。

一般情况下轴承失效分析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失效实物和背景资料的收集、对失效实物的宏观检查和微观分析。

滚动轴承的基础知识-苗爱农

滚动轴承的基础知识-苗爱农

滚动轴承现场应用技术讲师:苗爱农三级国际振动分析师钳工高级技师C ONTENTS目录基础知识滚动轴承选用、检修与润滑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与失效分析123Part 1滚动轴承基础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1、研究的内容:通过在线 的、离线的各种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判断在用轴承的状态。

温度、温 升和变化率 /振动和噪声(趋势和波形频谱分析)/油液分析 分析轴承损伤的特性,结合运行的故障信息(信号特征),判定轴承品质和查找损伤的根本原因。

✓表面损伤(疲劳剥落、腐蚀磨损等)和塑性变形与碎裂等的具体特征。

✓查看损伤是均匀的还是局部的,是异常腐蚀还是正常磨损,是机器异常载荷还是选型错误,是选型不当还是轴承质量缺陷等。

✓研究轴承各零部件损伤特征与结构特性变化的关系,结合油液分析结果等进一步确定原因。

提出轴承及轴承系统改进的方法和策略,包括选型、安装、润滑维护等。

验证在线振动及温度信号在实际故障中的反映程度和准确性,促进状态监测技术的修正和进步。

相关信息收集:规格型号及其特性、配置特点和载荷分配、转 速和运转特性、工作环境和润滑特性、传动形式和联轴器配置等。

状态 评估原因 查找解决 问题改善 循环序号部件代号1外圈012内圈023滚动体044保持架07/461.1滚动轴承概述 1.1.1、滚动轴承的组成滚动轴承的四大件:尼龙保持架/窗式冲压保持架/窗式黄铜保持架思考:游隙、零部件形位公差、保持架材料、装配公差等对实际运转状况的影响?1、类型代号2、尺寸系列代号3、内径代号★前置代号1、内部结构代号2、密封件、防尘盖与外部形状变化代号3、保持架结构、材料的代号4、公差等级代号5、游隙代号、振动代号、配置代号、带附件轴承代号1.1.2、滚动轴承代号可分离轴 承的可分 离内圈或 外圈 LNU207◆6 —深沟球轴承◆7 —角接触球轴承◆8 —推力圆柱滚子轴承◆N —圆柱滚子轴承◆U —外球面球轴承◆QJ —四点接触球轴承基本代号由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三部分自左至右顺序排列组成。

轴承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

轴承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
轴承失效形式及原因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轴承基本知识
我们车间目前使用的主轴承就是轧机轴承:粗中轧 轧辊和红圈辊箱均使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CCR辊箱 使用为调心滚子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内径与辊颈采用紧配合,承受径向力 ,具有负荷容量大、极限转速高、精度高、内外圈可 分离且可以互换、加工容易、生产成本低廉、安装拆 卸方便等优点。 调心滚子轴承具有双列滚子,外圈有1条共用球面 滚道,内圈有2条滚道 并相对轴承轴线倾斜成一个角 度。这种巧妙的构造使它具有自动调心性能, 因而 不易受轴与轴承箱座角度对误差或轴弯曲的影响,适 用于安装误差或轴 挠曲而引起角度误差之场合。该 轴承除能承受径向负荷外,还能承受双向作用的轴向 负荷。
三、轴承失效原因
三、轴承失效原因
1、氧化渣、水等异物侵入引起的失效: 轧辊轴承的精密度很高,它对异物十分敏感,氧化渣、水等异物侵入轴承内部是使其过早失 效的最主要原因。氧化渣、水等异物与润滑油脂综合后很容易产生油污泥,油污泥的形成和 堆积能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其一是油污泥占据了原来润滑油脂的很大一部分空间,因而迟缓 了热量的传递和散发;其二是硬而胶性的堆积物在滚动体和滚道上形成时,在工作负荷下滚 动体滚过这些沉积物时,工作应力将大为增加,结果是轴承的正常疲劳寿命减少:其三是保 持架发生疲劳,随之而来使整个轴承彻底损坏。 2、过载和过热引起的失效: 在安装正确,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过载是引起轴承失效的另一原因。众所周知,轧辊辊颈轴 承运行时承受着巨大而又频繁的冲击力,长时间超负荷过载运行,会引起轴承材料的过早疲 劳,最终将体现在滚道表面层材料的碎裂剥离(麻面),这种损坏开始时发生在某些小面积上 ,但扩展极快。通常由于过载而引起的损坏总是先从内圈开始。过热而引起的失效情况多发 生在高线转速相对较快的10架~14架。轧辊轴承上,产生过热的原因可大致归结为:(1)润 滑油脂变质以及不足或过量;(2)过载:(3)装配不良:(4)外部热源传导进来的热量。轴承 长期过热会引起表面变色(暗蓝、蓝黑等)。过热不仅能使保持架严重氧化,同时也能使滚动 体、滚道退火软化,甚至咬死。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ﻭﻭﻭﻭ一、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意义ﻭ随着科技的,现代正逐步向生产设备大型化、复杂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少废品率、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是,由于故障所引起的灾难故及其所造成的对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等也是很严重的,这就使得人们对诸如航空航天器、核电站、热电厂及其他大型化工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除了在设计与制造阶段,通过改进可靠性设计、研究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检控制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外,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与诊断,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并对灾难性故障的发生进行预警,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供有效的信息。

故障诊断理论就是为了满足对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减少并控制灾难故的发生而起来的。

因此,故障诊断理论的必将促进故障监测和监控系统的快速与广泛应用,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和效益。

ﻭ与其他机械零部件相比,滚动轴承有一个很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其寿命的离散性很大。

由于轴承的这一特点,在实际使用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轴承已大大超过其设计寿命而依然能正常地工作,而有的轴承远未达到其设计寿命就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如果按照设计寿命对轴承进行定期维修:一方面,会造成将超过设计寿命而仍正常工作的轴承拆下来作报废处理,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未达到设计寿命而出现故障的轴承没有被及时的发现,直到定期维修时才被拆下来报废,使得机器在轴承出现故障后和报废前这段时间内工作精度降低,或者未到维修时间就出现严重故障,导致整部机器陷于瘫痪状态。

因此,进行滚动轴承工作状态及故障的早期检测与故障诊断,对于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ﻭ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2。

1滚动轴承的故障特点ﻭ滚动轴承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其寿命离散程度非常大。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腐蚀、烧伤、电腐蚀、保持架损坏等。

疲劳有许多类型,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主要是指接触疲劳。

滚动轴承套圈各滚动体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其滚动表面金属从金属基体呈点状或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

点蚀也是由于材料疲劳引起一种疲劳现象,但形状尺寸很小,点蚀扩展后将形成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的形态特征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使滚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鳞状,有尖锐的沟角. 通常呈显疲劳扩展特征的海滩装纹路.产生部位主要岀现在套圈和滚动体的滚动表面.轴承疲劳失效的机理很复杂,也岀现了多种分析理论,如最大静态剪应力理论、最大动态剪应力理论、切向力理论、表面微小裂纹理论、油膜剥落理论、沟道表面弯曲理论、热应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中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释疲劳的各种现象,只能对其中的部分现象作出解释。

目前对疲劳失效机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有:次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的条件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内部(次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未形成油膜或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工程模型认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的疲劳是次表面起源型和表面起源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疲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有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等;也有与轴承使用有关的因素,如轴承选型、安装、配合、润滑、密封、维护等。

具■体因素如下:A制造因素|1 、产品结构设计的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能目标值来确定的,这些目标值如载荷容量、寿命、精度、可靠性、振动、磨损、摩擦力矩等。

在设计时,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产品设计与使用的不适用或脱节,甚至偏离了目标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早期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因素与滚动轴承失效的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
2019-02-22T13:38:29.3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作者: 朱惟佳
[导读] 会造成滚动轴承非正常失效,寿命降低,甚至出现机械故障,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2

摘要:滚动轴承是机械中广泛应用的标准零部件,典型的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的,它具有摩擦阻力小、效率
高、易于起动、润滑方便、互换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抗冲击能力差、高速时噪声大等缺点。在实际使用中,对滚动轴承工作性能知识了
解不多,使用维护不当,会造成滚动轴承非正常失效,寿命降低,甚至出现机械故障,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滚动轴承;失效机制;润滑脂

引言:

近年来,在滚动轴承材料、加工工艺和精度、质量管理等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各种失效,使得滚动轴承的振动和噪声增大、运转精度降低,甚至会导致机械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研究滚动轴承的失效机制,对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延长轴承寿命和提高轴承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研制高性能轴承材料和高精度轴承加工设备,或是通过改进轴承密封圈的结构和材料以提
高轴承密封性能,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润滑剂在保障轴承正常运转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润滑剂作为轴承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轴承的正常运转以及使用寿命,因此,研究润滑剂与轴承失效的相互作用机制,对研制高性能轴承润滑剂和延长轴承寿
命具有重要意义。
1
滚动轴承失效机制分析
1.1
接触疲劳失效

接触疲劳失效是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轴承表面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失效。滚动轴承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通过多次
的应力循环后
,在套圈或滚动体工作表面的局部区域产生小片或小块金属剥落,形成麻点或凹坑,从而引起振动,噪声增大,温度升高,磨损加剧,
最终导致轴承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称为接触疲劳失效。根据材质、工作条件、润滑条件等因素
,接触疲劳失效可分为点蚀与剥落。
1.2
磨损失效

工作过程中,轴承零件之间相对滑动摩擦导致工作表面金属不断损失的现象叫磨损。持续的磨损会使轴承零件尺寸和形状变化,配合游
隙增大
,工作表面形貌恶化而丧失旋转精度,由此引起工作温度升高、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增大等,导致轴承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叫磨损失
效。磨损可分为
: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和疲劳磨损等,其中常见的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是由于外界硬质颗
粒或碎裂的金属进入轴承滚道而引起的磨损。其磨损表面有被磨粒摩擦留下的细槽痕迹
,或因压溃而出现的麻点。粘着磨损是一组相对运动
的表面金属
,由于直接接触使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表面的现象。
1.3
载荷造成的失效分析

滚动轴承按照其所承受载荷的方向不同,分为向心轴承、向心推力轴承和推力轴承三大类。向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向心推力轴
承既可承受径向载荷又可承受轴向载荷,推力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

轴承在径向载荷的作用下,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接触处受脉动循环应力的作用,产生疲劳点蚀,轴承运转达到一定时间后,使轴承滚
动体、内外圈滚道失去原来的形状,轴的旋转精度降低,机器的振动和噪声增加,最终造成轴承失效。
1.4
断裂失效

滚动轴承的内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出现危害性很大的断裂失效。断裂的主要原因有过载和缺陷两大因素。由
于外加载荷超过轴承零件材料强度极限
,造成轴承零件断裂称为过载断裂。另外,由于轴承零件存在着微裂纹、缩孔、气泡和大块外来夹杂物
等缺陷
,在正常载荷作用下,也会在缺陷处引起断裂,称为缺陷断裂。
2
滚动轴承的使用维护
2.1
保证轴承受载均匀

机器起动要平稳,加载时载荷逐渐增大,工作过程中载荷要稳定,不能忽大忽小,严格避免轴承承受过载或过大的冲击载荷。
2.2
润滑和密封措施要正确

(1)定期检查和更换润滑剂。发现润滑剂量不够而且没有变质,加装润滑剂到规定的量。如果润滑剂变质,就要更换润滑剂,更换
时把旧润滑剂放干净,并清洗轴承和有关零部件,装入新润滑剂要达到机器说明书上规定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润滑油要看标尺,润滑
脂达到填充空间的
1/2~1/3为宜。

(2)使用质量可靠的润滑剂,润滑剂牌号要同机器说明书上的牌号一致。

(3)机器不能长时间闲置不用,如果需要闲置,要让机器经常活动,防止轴承生锈和润滑剂变质。机器闲置后再使用时,要认真检
查润滑部分,特别是重点检查用润滑脂润滑的轴承,如果润滑脂变质硬化,要清洗轴承和润滑部位,加装新润滑脂。

(4)加装新润滑剂后,开动机器运转,测量轴承部位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一般应不超过70℃),应停机检查润滑剂的质量,润
滑剂质量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5)密封和润滑是密不可分的,要经常检查轴承润滑密封元件,发现漏油或灰尘等杂物进入轴承内部,要清洗轴承和润滑部位,并
更换密封元件。
2.3
正确安装和拆卸轴承

(1)安装前应清洗干净轴承、轴颈和轴承座孔,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将轴承平直均匀地压入,不要用铁锤等硬物直接在轴承上
敲击。如果没有专用工具,应垫以铜棒或木棒,然后锤击,对轴承所施加的压力,平均分布在轴承的内圈(装轴)和外圈(装孔)上,切
勿单方向施加压力,以防轴承倾斜而挤压坏配合表面或安装偏心。

(2)轴承安装时,轴承在轴颈和轴承座孔试装,如果配合过紧或过松,不继续安装,而是选用与轴颈和轴承座孔配合适合的轴承安
装,如果轴颈或轴承座孔有偏差,应修复轴颈或轴承座孔后安装。

(3)轴承安装后,开动机器运转,测量轴承部位外壳温度和听响声。如果温度过高,说明游隙太小;如果响声异常,说明游隙过
大。停机后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轴承游隙的调整。

(4)轴承损坏后需要拆卸,有的轴承需要卸下来进行清洗、检查,拆卸时应特别注意施压不能通过滚动体传递,以避免损坏轴承保
持架,有条件应尽量使用拉拨器将轴承缓缓拉出。如果没有拉拔器,应垫以铜棒或木棒,然后轻轻锤击来拆卸轴承,拆卸时还要注意不损
坏轴颈或轴承座孔表面。
3
润滑膜厚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进行的滚动轴承耐久试验表明,润滑油膜厚度对疲劳寿命具有显著影响。润滑油膜的润滑效果取决于润滑油膜相对厚度。

滚动轴承在完全流体润滑的情况下达到最长寿命,此时滚动接触的金属表面被润滑剂完全分开。然而在一定的工况(低速、极高载荷、
高温
)下只能建立起薄的、部分润滑油膜,金属之间发生接触,出现粘着,局部不可避免地出现较高的法向和切向应力,使寿命大大减少。
在寿命模型中考虑了膜厚
/综合粗糙度比和粗糙峰锐度量对表面缺陷的影响,膜厚/综合粗糙度比也会影响有效牵引系数。进行了弹性流体动
压力分布峰值对应力场和滚动寿命影响的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峰高度、半宽和滑动牵引系数增加,或者压力峰数量减少,将导致
近表面应力场增加,滚动寿命降低。

结束语:

(1)在各种滚动轴承失效形式中,磨损是主要的失效表现形式,且各种失效形式与润滑因素有密切关系。

(2)滚动轴承失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润滑脂润滑性能不能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而不是由于滚动轴承本身制造和加工等方面引
起的。

(3)滚动轴承失效会使得润滑脂中混入磨损颗粒、外部环境中的泥沙和水分以及滚道表面形貌发生变化等,而这些因素会影响润滑
脂的润滑性能和成膜特性,且润滑脂润滑性能的下降会促使滚动轴承失效的加剧。

参考文献:
[1]
滕宏胤.一种减速机轴承失效原因排查和诊断[J].机械工程师.2015(09)
[2]
申甲斌,路奎华,滕以坤.风机轴承失效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6(05)
[3]
刘良勇,何峰涛,王玉飞,梁华.高速脂润滑轴承失效分析[J].轴承.201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