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不同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PR间期延长、QRS波群宽度增加等。了解这些特 征可以帮助准确判断传导阻滞部位。
室上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识别方法
室上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传导阻滞部位位于房室结以上,常见的识别方法包括观察心电图上的P波特征、QRS 波群形态和R-R间期变化。
室下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识别方法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 部位
本演示将介绍心电图如何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包括常见的心电图特征、 识别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和意义。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的背景
房室传导阻滞是心电图中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异常,可以导致心脏节律失常 和心功能不全。准确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心电图特征与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
结论和展望
通过本演示,我们了解了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方法和意义,为临 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室下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传导阻滞部位位于希氏束或束支以下,常见的识别方法包括观察心电图上的QRS波群 形态、R-R间期变化意事项
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时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伪传导阻滞、伪R波及其他心电图上的干扰因素,以免误诊和漏 诊。
临床应用和意义
准确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 者的心功能并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

心电图读图五步法,太实用了!

心电图读图五步法,太实用了!

心电图读图五步法,太实用了!干货满满,还不收藏?第一步观察P波判断心律P波代表心房除极波一、分析观察P波方向,通过观察P波,可以确认基本心率是窦性还是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心电图: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方向的产生原因是心房在除极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动力即心房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故电极位于心房右上方的avR导联所记录的P波是倒置,即除极方向指向的导联出现正向波,背向的导联出现负向波)。

若P波avR直立,Ⅰ、Ⅱ、avF倒置,称逆行P波,表示激动起自房室交界区。

心房、心室示意图二、分析观察P波时限正常﹤0.12s,形态直立圆凸。

(P波的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除极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除极所产生)1、若P波时间超过0.12秒,表示左心房肥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1.1左心房肥大心电图①P波增宽≥0.12s,常出现在Ⅰ、Ⅱ、avL导联②呈双峰P波,且第二峰>第一峰,峰距≥0.04s③PtfV1≤-0.04mm.s三、观察分析P波振幅:正常<0.25mv(肢体导联)1、若P波振幅>0.25mv,表示右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而尖,振幅≥0.25mv,常出现在Ⅰ、Ⅱ、avF导联又称肺型P波,常见肺心病。

四、分析观察P-R间期P-R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正常成人为0.12-0.20s。

若大于0.20s,表示I度房室传导阻滞(简称ⅠAVB)。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P-R间期>0.20s(或P-R间期>相应心率最高值)。

(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房室交界区不应期延长,引起心房和心室间传导延缓或阻断,简称AVB。

根据传导阻滞程度可分为Ⅰ、Ⅱ、Ⅲ度,Ⅰ度、Ⅱ度称不完全性阻滞,Ⅲ度称完全性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甚为常见,常见原因有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洋地黄中毒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2、P-R间期<0.12s,可见于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的房室间出现附加通路,使窦房结的激动快速下传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并使之预先激动,故名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PPT文档

心电图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PPT文档
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判断依据
P波形态时限 在PR间期延长的同时,若伴有P波
形态时限的改变,尤其对于先天性 心脏病患者,应考虑到心房水平阻 滞存在的可能。
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判断依据
PR间期与RP间期的关系
(1)房室结相对不应期较长,PR间 期随RP间期呈反变关系(图1)。浦 肯野纤维的相对不应期极短,激动 及传导几乎呈“全或无”(以一定的时 间传导或者完全阻滞),PR间期不 随RP间期变化。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房室结水平阻滞 1. 临床常见情况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90%位于房室结,尤其伴窄QRS 波群、PR间期显著延长及PR间期与RP间期呈反变关系者(图 1)。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窄QRS波群。 (3)急性风湿热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5)心室夺获和心室漏搏的PR间期呈“全或无”现象, 即心室夺获的PR间期往往是正常而恒定的(须除外 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传导)。希氏束内或束支分 支内发生的文氏型传导,其PR间期递增量甚微,以 “ms级”递增,PR间期递增量越大越支持房室结内文 氏型传导阻滞。
(6)逸搏频率特别缓慢(如<28次/min)的房室传 导阻滞。
2. 阿托品治疗反应
阿托品仅可增快窦性心率,并不改善房室结以下传 导,反而增加阻滞程度。
Thanks for your attendance !
起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不同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特点
4. 心房阻滞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1)单纯的心房传导阻滞不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房传导阻 滞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预后相对良好,很少发展为高度房室传 导阻滞。
(2)房内三条结间束相互交织、吻合,不易发生房内传导阻滞。房内 传导阻滞常提示房内传导束广泛病变的存在。一旦证实房室传导阻滞 由心房传导阻滞引起,不论阻滞程度如何,均提示传导系统存在严重 的退行性病变。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
2.与干扰性P-R间期的鉴别插入性期前收缩后可产生P-R间期延长,此因期前收缩的逆行性房室交接区内的隐匿性传导,使期前收缩后的第1个窦性心动的P-R间期或连续几个心动的P-R间期延长;房性心动过速由于心房激动P′波下传到房室交接区时,恰遇该区处在生理性相对不应期,P′波常在前一个心动T波的后支上而引起P-R间期延长。上述两种情况即所谓房室干扰引起的P-R间期延长。
诊断:心电图表现
1.每个窦性P波均能下传至心室并产生QRS-T波群。
2.P-R间期>0.20s(成人),P-R间期≥0.18s(14岁以下小儿)。
其他辅助检查:心电图特点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心电图特点
(1)每一个窦性P波均能下传心室并产生QRS-T波群。
(2)P-R间期>0.20s(成人);小儿(14岁以下)P-R间期≥0.18s。
(2)一度Ⅱ房室传导阻滞:亦称P-R间期固定型房室传导阻滞。即通常所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
(3)一度Ⅲ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P-R间期不定型房室传导阻滞。延长的P-R间期长短不一。P-R间期亦可随心率快慢而改变,在长的R-R间距之后,P-R间期较短,在短的R-R间距之后,P-R间期较长。其原因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的波动有关。
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型(1)一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P-R间期递增型。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但未继以漏搏,其阻滞水平在房室结。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下列3型。
①完全隐匿型文氏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常规心电图上仅表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只有在给予人工期前刺激引起较长的代偿期后方能出现P-R间期的文氏现象。
(3)发生于希-浦系统引起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有两种表现:

房室阻滞部位的心电图诊断

房室阻滞部位的心电图诊断
能下传激动心室。完全性AVB可发生在房室结或希 浦系(希氏束一浦氏纤维网)。三度AVB时,窦 或其 他室上性激动控制着心房而成独立节律,心室电活 动则由阻滞部位以下的逸搏心律控制,此时房室的 电活动呈完全性分离。
AVB的希氏束电图诊断
• 希氏束电图是诊断AVB及阻滞部位的金标 准, 其能确诊90%的AVB发生部位。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AVB的心电图分类 •
分类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电图PR间期>210ms时为一度AVB,其为房室间的
电传导从正常变得延缓,此时房室之间不存在传导 中断。传导延缓可能发生在房内、房室结、希 氏 束、束支、浦氏纤维网等,上述各部位出现传导延 缓时都能表现为一度AVB。
分类
• 希氏束电图
阻滞部位心电图
• 有创性检查,受到检查设备、人员及住 院费用等多种因素 的限制。
• 体表心电图
• 属无创检查,技术 简单、应用方便,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 价值。
阻滞部位与QRS波形态

分析下传的QRS波
分析逸搏的QRS波
分析下传的QRS波
• (1) 下传QRS波的时限形态正常:QRS波形态 正常时, 提示阻滞部位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其中 90%阻 滞在房室结,10%阻滞在希氏束;二度I型 AVB伴 窄QRS波时,70%阻滞在房室结,30%阻滞在 希氏 束。
图的诊断标准,当PR间期>300ms,甚至>400ms时则 高度提 示阻滞部位为房室结;反之,当一度AVB阻滞部 位位于希浦系时,PR间期值很少超过280ms。 • 2 .PR间期的稳定性:当一度AVB伴PR间期易变、多变 时提示阻滞 部位为房室结,当一度AVB伴PR间期易变、 多变时提示阻滞 部位为房室结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First-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是一种
心脏内部电信号传输延迟的情况。

它是由于AV结合点(atrio-ventricular node)在发生中枢性改变时可能出现的电信号传导延迟,从而导致心室间流量增加,可以在心电图上看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特征主要与PR间期延长有关,这可以通过
特定的心电图参数来衡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P波与QRS波之间的时
间差。

当这个时间差大于200ms,我们就可以诊断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此外,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中,QRS波宽度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QRS波宽度增宽不能超过120ms,否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了。

另外,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中,每搏心电图(EKG)可以显示出
正常的P波和QRS波,但R波和T波之间可能会出现错误的间隔。

此外,也会出现异常的U波,这暗示着心电传导系统可能发生了异常。

最后,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ST段的变化。

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
图中,ST段会发生压低,甚至会出现山形ST段。

这些改变通常都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并且可以为医生们确诊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提供比较全
面的参考。

总的来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从心电图的特征来判断。

心电图主
要有PR间期延长,QRS波宽度变宽,异常的U波及ST段变化等特征,这些特征都可以为医生们提供有用的参考,帮助他们准确的确诊一度
房室传导阻滞并作出适当的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1.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0.20s。

房室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传导缓慢,均可导致PR间期延长。

QRS波群形态正常者,房室传导延缓部位几乎都位于房室内结,极度少数为希氏束。

2.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相邻PR间期呈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PR间期<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3.3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

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

2:1房室阻滞可属第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

若同时记录到3:2阻滞,第二个心动周期之PR 间期延长者,便可确认为Ⅰ型阻滞。

4.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心房异位节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

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min,QRS波群正常,心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 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节律亦常不稳定。

治疗方法房室传导阻滞家庭应急处理(1)适当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和劳累。

(2)Ⅰ度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如心率在50次/分以上,又无症状时可不需处理。

(3)如为洋地黄等药物引起者,则应立即停药。

(4)如病人因心率低于40次/分以下而突然出现抽搐、昏迷时,应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房室传导阻滞中医治疗方法(1)四逆汤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日服3次。

(2)柏子养心丸:口服,每次1丸,日服2次。

(3)肉桂、檀香各10克,丹参30克、水煎服,每次70~100毫升,日服3次。

(4)人参3克,黄芪、丹参各30克,附子(先煎)10克,五味子15克,肉桂6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日服3次。

房室传导阻滞西医治疗方法1、首先针对病因,如用抗菌素治疗急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非特异性炎症,阿托品等解除迷走神经的作用,停止应用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治疗低血钾等。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内房室传导系统中发生的传导障碍,常常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进行诊断。

下面将介绍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波: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的过程,是心房除极的电信号。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P波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P波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只是P-R间期延长,即P 波与QRS波群之间的时间间隔增加。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可分为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突然丢失。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但QRS波群突然丢失,即出现长R-R间期。

o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的形态不变,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完全丧失,即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关联。

2.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的过程,是心室除极的电信号。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QRS波群的形态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QRS波群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形态正常。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突然丢失。

o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的形态可能呈现为宽大畸形或缩小。

3.R-R间期: R-R间期是相邻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性。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R-R间期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R-R间期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R-R间期延长。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出现长R-R间期,即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延长。

o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出现不规则的R-R间期,即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规则。

4.心室率: 心室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在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心室率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阻滞的程度,心室率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o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正常。

o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可能变慢或不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P波规律出现
2、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其 后P-R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再逐渐延长,直至漏搏,周而 复始。
3、下传比例常为3:2、4:3、5:4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文氏现象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P波规律出现,P-R间期恒定 2、QRS波群成比例脱漏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来自 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房室交界区组织而抵 达心室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节律点就会发放冲动, 激动心室,出现逸搏心律,引起房室分离。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 规律性 2、心房率>心室率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 延长,冲动从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或传导速度延缓, 或部分甚至全部冲动不能下传的现象。
房室传导阻滞
按照阻滞程度分为三度: (一)一度传导阻滞:传导延缓 (二)二度传导阻滞:部分激动传导脱落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三)三度传导阻滞:传导完全中断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有QRS波群 2、P-R间波后有QRS波脱落 分类: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Morbiz I型、文氏(型)现象)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Morbiz II型)
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的近端,预 后较好;II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 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正常心电图
1.窦性P波规律出现,I、II、AVF、V3-6导 联P波直立,avR的P波倒置。 2. 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 3. PR间期0.12 - 0.20s秒。 4. 同一导联中,P-P及R-R间差<0.12s 5. QRS时限0.06 - 0.10s
五、房室传导阻滞
窦房结的冲动在激动心房的同时,经房室交界区传入 心室,引起心室激动。房室传导情况主要表现在P与QRS波的 关系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